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3年  /  第二期

第二期

  • 【读书园地】阅读心得——儿时的记忆
  • 2012年7月27日,机关组织观看电视讲座,讲座是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讲的“阅读的力量”。听后感动些许,但感受却不少。静下来仔细想想,对阅读的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解读。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交通的闭塞和不便,小的时候,特别是在没有上学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儿童读物,那时对书的概念,只是用纸做成的大的、小的、薄的、厚的这么个东西。我读的第一本书是8岁那年(1967年),上小学一年级时的16开红色软皮《毛主席语录》,说来可笑,那可是我当年的唯一课本。说起这些,现在城里的孩子都不会相信。识图、认字的书画根本没见过(那年代还没有兴起)。最让我欣慰的是,家里有一个小型的收音机,它是我童年的好朋友,每天的《小喇叭》节目是必听之课,动听的音乐、感人的童话故事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欢乐。时至今日,听收音机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上小学后,偶尔去从呼市搬回本家大爷家翻来几本旧的发黄的小人书(后来才知道他们是 “坏人”, 城里人搞运动不让他们住了),有些书无头无尾,破破烂烂,我却爱不释手地翻来复去看上很多遍,书上的灰尘很厚,看一会儿,我们几个小孩就变成了小花脸,头上、脸上、身上全是灰尘,几个小朋友相互看看,被各自的“化妆”逗笑啦,直至笑出了眼泪。无拘的快乐和从书中得到知识的满足感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小朋友如有小人书或连环画,我便想尽办法借到手看上几遍。在我记忆中,《西游记》、《水浒传》、《红灯记》(彩色插图的那种)、《黄继光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红岩》等英雄类的小人书或连环画最让我迷恋。主人公的英勇顽强、不怕艰难险阻、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常常使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他们的光辉形象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这些对我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从书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这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我对书的渴望,对自己拥有书籍的向往。  

    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拮据,没有钱买书看,记得初中毕业那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县新华书店来我们学校卖书,我跟妈妈死缠烂打要了一元钱,花了9毛8分钱买了一本小说《春苗》,20多万字,书中描写的是农村赤脚医生如何为乡亲们看病,为了提高医术,在自己身上练针灸的动人故事。这本书让我自豪了很长时间,除自己反复看外,还可以和小朋友交换着看,以至于把书翻得很烂了。前几年回家时,突然想起了这本书,把仓房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十分遗憾,它是我童年时代的深刻记忆,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让我自豪过、满足过,也伴我度过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  

    买不起书,听广播评书是不花钱的。说书人能把故事的情节讲得非常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如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聊斋志异》、《杨家将》、《乾隆皇帝》等等,我都百听不厌,而且都能连续听完。评书节目一般在中午12:00或下午5:30,正好是放学时间,一般都能赶上听,而且第二天还有重播。为了能够连续听上评书,不知挨了父母多少唠叨、甚至打骂。因为农村的家务活特别多,大人有时顾不上做,父母想让我帮忙(如洗锅、刷碗、扫地、喂猪等),我死活不肯,后来父母拗不过我,就默认了我的这种习惯。评书讲的故事人物英雄气概或神话迷离过程令我向往和好奇,更增加了我对书的渴望,那种渴望和拥有是难以言状的。  

    买书、收集书、藏书也是我的一大爱好。童年时代想看书而又没有书的那种窘迫和想看别人的好书而又以各种理由被谢绝的尴尬,在童年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书的留恋和纠结,向往和渴望着有一天,自己的家里放满了书,自己想看什么书就能有什么书。2005年,单位分了新房子,在新房子装修时,我强烈地意识到,在大一点的房间中打一面墙的书柜就是我的梦想和追求。一面墙的书柜打好了,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以志书、史书为主的几百本巨制,可谓洋洋大观。既满足了我是个“知识分子”的虚荣心,又方便了我阅读和工作的需要。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人人皆知的口号,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有着切身体会。是儿时的广读博览,让自己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和积累,才使得我参加解放军后,如愿考上了北京军区步校,才有了我后来的提干。毋庸讳言,读书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朋友,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翅膀”。书籍将永远伴我左右,丰富我的精神世界。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读书园地】阅读心得——儿时的记忆
  • 2012年7月27日,机关组织观看电视讲座,讲座是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党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讲的“阅读的力量”。听后感动些许,但感受却不少。静下来仔细想想,对阅读的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新的解读。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由于交通的闭塞和不便,小的时候,特别是在没有上学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儿童读物,那时对书的概念,只是用纸做成的大的、小的、薄的、厚的这么个东西。我读的第一本书是8岁那年(1967年),上小学一年级时的16开红色软皮《毛主席语录》,说来可笑,那可是我当年的唯一课本。说起这些,现在城里的孩子都不会相信。识图、认字的书画根本没见过(那年代还没有兴起)。最让我欣慰的是,家里有一个小型的收音机,它是我童年的好朋友,每天的《小喇叭》节目是必听之课,动听的音乐、感人的童话故事给我的童年带来无限欢乐。时至今日,听收音机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上小学后,偶尔去从呼市搬回本家大爷家翻来几本旧的发黄的小人书(后来才知道他们是 “坏人”, 城里人搞运动不让他们住了),有些书无头无尾,破破烂烂,我却爱不释手地翻来复去看上很多遍,书上的灰尘很厚,看一会儿,我们几个小孩就变成了小花脸,头上、脸上、身上全是灰尘,几个小朋友相互看看,被各自的“化妆”逗笑啦,直至笑出了眼泪。无拘的快乐和从书中得到知识的满足感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小朋友如有小人书或连环画,我便想尽办法借到手看上几遍。在我记忆中,《西游记》、《水浒传》、《红灯记》(彩色插图的那种)、《黄继光舍身炸碉堡》、《邱少云》、《红岩》等英雄类的小人书或连环画最让我迷恋。主人公的英勇顽强、不怕艰难险阻、敢于和恶势力做斗争的事迹深深感动着我,常常使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他们的光辉形象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这些对我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从书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精彩,这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我对书的渴望,对自己拥有书籍的向往。  

    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拮据,没有钱买书看,记得初中毕业那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县新华书店来我们学校卖书,我跟妈妈死缠烂打要了一元钱,花了9毛8分钱买了一本小说《春苗》,20多万字,书中描写的是农村赤脚医生如何为乡亲们看病,为了提高医术,在自己身上练针灸的动人故事。这本书让我自豪了很长时间,除自己反复看外,还可以和小朋友交换着看,以至于把书翻得很烂了。前几年回家时,突然想起了这本书,把仓房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十分遗憾,它是我童年时代的深刻记忆,也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让我自豪过、满足过,也伴我度过许多美好的童年时光。  

    买不起书,听广播评书是不花钱的。说书人能把故事的情节讲得非常引人入胜,让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如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聊斋志异》、《杨家将》、《乾隆皇帝》等等,我都百听不厌,而且都能连续听完。评书节目一般在中午12:00或下午5:30,正好是放学时间,一般都能赶上听,而且第二天还有重播。为了能够连续听上评书,不知挨了父母多少唠叨、甚至打骂。因为农村的家务活特别多,大人有时顾不上做,父母想让我帮忙(如洗锅、刷碗、扫地、喂猪等),我死活不肯,后来父母拗不过我,就默认了我的这种习惯。评书讲的故事人物英雄气概或神话迷离过程令我向往和好奇,更增加了我对书的渴望,那种渴望和拥有是难以言状的。  

    买书、收集书、藏书也是我的一大爱好。童年时代想看书而又没有书的那种窘迫和想看别人的好书而又以各种理由被谢绝的尴尬,在童年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对书的留恋和纠结,向往和渴望着有一天,自己的家里放满了书,自己想看什么书就能有什么书。2005年,单位分了新房子,在新房子装修时,我强烈地意识到,在大一点的房间中打一面墙的书柜就是我的梦想和追求。一面墙的书柜打好了,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以志书、史书为主的几百本巨制,可谓洋洋大观。既满足了我是个“知识分子”的虚荣心,又方便了我阅读和工作的需要。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人人皆知的口号,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我有着切身体会。是儿时的广读博览,让自己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丰富和积累,才使得我参加解放军后,如愿考上了北京军区步校,才有了我后来的提干。毋庸讳言,读书学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朋友,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翅膀”。书籍将永远伴我左右,丰富我的精神世界。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方志办公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