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
那天刚一上班,工会的小叶就特别关照地告诉我:“咱摄影协会五·一搞第三届摄影展览,你有好片子拿来参展吧!最好是新拍的!“我连忙说:”我看看,我尽量拍个新的。”
我加入国税局系统的“摄协”已经有七八年了,协会搞影展都举办三届了,可我这个老会员连个“入围作品”都没有!真是有些汗颜!我想,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参展,也得拿个小奖,不然,真是谁也对不起了,也对不起去年刚换的“索尼A900”了!
如果想快出作品的话,就得去老牛湾,路程近。我马上给万家寨的一个“摄友”打电话:“黄河一开凌就告诉我,我去老牛湾拍照……。”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老牛湾近几年声名鹊起,是众多摄影爱好者首选“景地”。
老牛湾,地处呼和浩特市管辖的清水河县南端单台子乡,隔杨家川河与山西偏关黄龙池乡的楼圪蛋相望,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魏家茆乡相邻。是蒙、晋、陕鸡鸣三省之地,是黄河、长城的唯一交汇处,有汉、明长城等多处古迹,有驰名的黄河大峡谷风光,被誉为长城的博物馆、历史的“活化石”。许多专业、业余的摄影人拍老牛湾的片子获了国家级奖项,它不仅有美景,还有厚重的历史。
3月3日,正好机关货物劳务处的同事去万家寨水库搞电力行业税收调研,我搭便车,到了万家寨水库。朋友小甄正在水库景区收发室等我。我到了,他就联系渡船,他让我别急,虽然是旅游淡季,但肯定能找到渡船,别人不行还有王石头呢!
我俩就在水库边上边等、边聊。水库水面很宽,冰凌已经融尽,水的颜色不像夏秋季节那么蓝,呈现灰蒙蒙一片,水鸟一只也不见。
据小甄说,早在1998年,万家寨引黄截流工程成功,黄河水面才开阔起来,水位也大幅度上升,形成了南起万家寨、北至喇嘛湾,80公里的晋蒙大峡谷。老牛湾西、北、南全部被黄河水包围,东部连接着黄土高原。这样,长城与黄河在老牛湾交汇,犹如挽成一个巨型的中国结,形成“碧水依古堡,缠绵将沉醉,长龙饮深涧,蓄势欲飞腾”的壮丽风景。夏秋季节,泛舟“小三峡”,望两岸壁立千仞,峭如刀削,黄河水这时却波澜不惊,给人平添了一种柔情,而峥崚的石壁又使人滋生出一股浩气。
十点左右,渡船来了。就是那种八人座位机械游船,开船的就是那个王石头。王石头看上去有二十七八岁年纪,他身材粗壮,面色黑红,有一口又齐又白的牙,笑起来很阳光。小甄安顿我上船,便与我们告别。
王石头的船只载着我一个人,沿河向北驶去。
春天的峡谷荒凉而冷冽,山崖阴处还残存着片片积雪,黑褐斑驳的壁崖看不出一点绿意。我抓拍了几张也觉得毫无生趣,索性便与王石头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因为马达轰鸣,说话双方都得喊,也就不想聊了。后来,石头可能是为了保持我的游兴吧,就扯开嗓子唱起了山西民歌:
桃花你就红来
杏花你就白
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
啊格呀呀呔……
没想到石头会有这样一副好嗓子,给整个河谷冲起了巨大的回音,惊起了几只水鸟,幽静的河谷突然有了生气。有一只鹰也开始在河谷上空盘旋,一会儿落在了我们前头不远的一块旁逸斜出的山崖上。我请石头靠近老鹰停一下船,给它拍个照。石头按我的选择地停了船,角度还好,鹰的背景是一片天空,它爪下的山崖像古老沧桑的树枝,显得这只鹰越发居高临下、俯瞰众生,这真是意外的收获。我刚想说一句感谢石头的话,石头穿云破雾的歌声又响起来。
锅儿你就开花
下不上你就米
不想旁人光想你呀
啊格呀呀呔
……
我想,石头正在恋爱吧!
近中午,我们登录老牛湾村,有几个半大孩子围上来看热闹。石头在前带路并解说,我打心眼里开始喜欢石头这小伙子了!他讲解得真是很专业,就好像当过解说员。
据石头介绍,老牛湾是明崇祯九年(1636年)建成。老牛湾堡地处战略要地的水陆联结处,承担着防御西北方瓦剌南下侵袭的重任。堡里面刁斗、下马石、旗杆石等明代军事设施还保存完好。经过近五百年的风侵雨蚀,墙体坍塌了,瓮城沉陷了,但整个古堡的轮廓还在。尤其是北墙,保存之完好,建筑工艺之精湛,令人称奇。残存的瓮城外面,明崇祯年间竖起的筑堡碑,仍然迎风挺立,向游人诉说着老牛湾作为明代战略要塞的紧张与辉煌。
清朝年间,战事平息,老牛湾成为水旱码头。成为华北至西北的重要商路。正是老牛湾繁忙的水运,才使偏僻贫瘠的晋西北,维持着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经济结构。到了清朝中后叶,走西口的大潮席卷了整个晋西北。一批又一批偏关人,背井离乡到更北的广袤大地寻找温饱。偏关人走西口,旱路走老牛湾以东十公里处的滑石堡,过了滑石堡,再往北走,就到了当年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今呼和浩特一带了。水路则挤在老牛湾渡口边的石窑洞里,等待搭乘商船溯黄河北上,到水草丰美的巴彦淖尔(河套陕坝)一带。走西口民众悲惨的遭遇,亲人的生离死别,曾演绎了很多令人声泪俱下的人生悲喜剧。
只用了一个小时,我俩就将老牛湾村转了一遍,我拍了几张石碑照。
整个老牛湾村,就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堡倚石嵌,石碑林立,堡石相衔,碑堡共生。一处又一处石头四合院落,石窑石板炕,石碾石磨石砌墙,石仓石圈石街巷,石桌石凳石广场,就连戏台也是一块平平整整的大石头。农户的猪圈、羊栏、厕所,一脚踏去,一手摸去,准有一行一行的字镌刻在石头上面。石板街巷,平平仄仄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只要踏响每一块光滑得发亮的青石板,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往事,就会发出许多深长的遐思。
根据石头的提示,拍老牛湾全景最佳时间是下午5:30-6:30。时间还太早,石头便带我到他家去吃午饭。
石头家也是一个石窑洞。一进门最抢眼的是正面墙上的那幅油画,一只船在滚滚黄河上,艄公在撑篙摆渡。摆渡人像一座古铜色的雕像,嶒崚的肌肉,凸鼓的血管,那神情与力量,酷似共工氏。石头告诉我,这是他养父。
养父?我的心理画着混儿?
石头看得出是独立生活惯了,进厨房只半个多小时功夫,就弄好了几样地道的山西农家菜。一盘黄河虾,一小盆豆腐粉条土豆大烩菜,一盘炒农家鸡蛋,还有当主食的油炸糕。四样摆好,又拎出一瓶瓷瓶的杏花村酒。
开始,我还有一点矜持,但看到石头这般真诚亲切也就随便起来。酒过三杯五盏,石头的话匣子渐渐打开。
石头说,他是养父当年在船上捡来的!养父是老渡口的艄公。早晨,养父去船上解缆开船时发现了襁褓中的石头,他就捡了回来抚养着。为了石头,养父一生未娶,几十年里含辛茹苦,颠沛奔波的将石头养大成人。眼看着石头长大,就要为他娶儿媳妇生孙子了,可他一次因饮酒过度,一头栽下船落到了黄河里,再也就没上来!
石头两眼红红的,噙满泪花。他说俺爹命真苦,日陪伴俺爹的是黄河的浪花,还有那只双桨的舢板。爹每天在河面上渡来渡去,彼岸,烟波流转,如有人喊他过河,桨橹一划,船已离岸。爹青衫湿透,身影悠长。船头一瓶老酒,经常烧红爹的眼白,使他目光空茫。爹守在河边三十年,渡人无数,他看尽一切繁华落寞,笑遍所有痴人疯语。他永远只是奔波,却不愿靠岸。爹把渡人当做渡自己,当他们靠岸的时候,旅人将所有的包裹都丢给了他,他重新回头,再开始新一次摆渡,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现在,爹终于长眠于这古老而年轻的黄河水中了……
我怕石头过分伤感,就岔开话题:
“石头,我感觉你是在谈恋爱吧,你来时唱的那歌儿多动情啊!”
果然被我猜中,他说他曾处了一个女朋友,原来也是偏关的,可是后来考上了内蒙古大学,毕业留校作了图书管理员。而他落榜后只能继续在河上做这个摆渡生计了!人家的身份变了,就很难再有新的进展了。
不想,又转到了一个新的痛处——失恋!
我赶忙再劝慰石头。唉,女孩子吗,世上多的是,凭你这帅哥找啥样的都能找的。现在你这个营生挺好的嘛!一年怎么也有近四个月的旅游季,一天跑上十几来回,收入总该是不错的。
石头向我伸出了两个指头,那大概是八万的意思。
石头转忧为喜,大谈自己的未来规划。他说他今年要换一只新的30个座的大船,再建个“王石头摄影之家”旅馆,包住、包吃、包导游、包摄影器材零售和修理,三年下来会有可观的收入和更大扩展的机会……。
我紧忙附和着,一定能,一定能!
是啊,凭着石头旺盛的精力,勤恳耐劳、真诚实在的作风,很快就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的。
酒至中醺,老少二人,因谈得投机而非常兴奋。石头半裸着上身,脖子上挂的玉坠儿泛着白光,那崇山峻岭般的肌肉群,随着他歌唱的旋律搐动起伏着——
蓝天哟白云映小河
羊群哟那个挂在青草哟坡
妹是初开的花一朵
好比东山出阳婆
哥在山坡坡一声唤
笑脸脸儿就像海红子果
……
太阳欲落山时,我和石头赶到停船处拍照。
我说:“石头,还能展示一下你的健美造型拍一张吗?”
“当然能。”
石头重新半裸上身,以似火的青春逼退春寒。他一动不动地站在船头,摆一个潇洒的姿势,我启用了连拍,嘎哒,嘎哒,嘎哒……。
当我回看片子时,发现有一张石头用一只手抚着他项上挂的那个玉坠儿。他说过,这玉坠儿是生母留给他唯一的纪念!我想,石头还是希望通过这块玉坠儿找到生母的!世上哪有不想亲娘的儿子呢?何况是石头这样善良、坚韧、多情、豁达的男子汉!
我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给工会小叶送去,片子的近景是王石头在撑篙,表情凝重而充满着坚毅和自信,他的背后是老牛湾的老牛头(水中山形),远景是一抹淡蓝的山峦,山脊上或轻或重地逶迤着古长城印记。
石头立在船头,忧郁的眼神变得深邃,酱红色的臂膀淌着汗水。他所有的烦恼都已化做欣喜,神情澄澈、庄严。河谷雾气氤氲,老牛湾雄浑,似乎听得见石头喃喃自语:“我要掌舵生活这条船,摆渡自己的人生,摆渡自己的命运。”似乎还听得见他那瓮声瓮气、饱溢青春魅力的歌声:
一对对鸳鸯一对对鹅
妹妹和我一搭搭坐
九十九根椽子盖新房
勤劳就有好哟生活
哎……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税局)
那天刚一上班,工会的小叶就特别关照地告诉我:“咱摄影协会五·一搞第三届摄影展览,你有好片子拿来参展吧!最好是新拍的!“我连忙说:”我看看,我尽量拍个新的。”
我加入国税局系统的“摄协”已经有七八年了,协会搞影展都举办三届了,可我这个老会员连个“入围作品”都没有!真是有些汗颜!我想,这次无论如何也得参展,也得拿个小奖,不然,真是谁也对不起了,也对不起去年刚换的“索尼A900”了!
如果想快出作品的话,就得去老牛湾,路程近。我马上给万家寨的一个“摄友”打电话:“黄河一开凌就告诉我,我去老牛湾拍照……。”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
老牛湾近几年声名鹊起,是众多摄影爱好者首选“景地”。
老牛湾,地处呼和浩特市管辖的清水河县南端单台子乡,隔杨家川河与山西偏关黄龙池乡的楼圪蛋相望,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魏家茆乡相邻。是蒙、晋、陕鸡鸣三省之地,是黄河、长城的唯一交汇处,有汉、明长城等多处古迹,有驰名的黄河大峡谷风光,被誉为长城的博物馆、历史的“活化石”。许多专业、业余的摄影人拍老牛湾的片子获了国家级奖项,它不仅有美景,还有厚重的历史。
3月3日,正好机关货物劳务处的同事去万家寨水库搞电力行业税收调研,我搭便车,到了万家寨水库。朋友小甄正在水库景区收发室等我。我到了,他就联系渡船,他让我别急,虽然是旅游淡季,但肯定能找到渡船,别人不行还有王石头呢!
我俩就在水库边上边等、边聊。水库水面很宽,冰凌已经融尽,水的颜色不像夏秋季节那么蓝,呈现灰蒙蒙一片,水鸟一只也不见。
据小甄说,早在1998年,万家寨引黄截流工程成功,黄河水面才开阔起来,水位也大幅度上升,形成了南起万家寨、北至喇嘛湾,80公里的晋蒙大峡谷。老牛湾西、北、南全部被黄河水包围,东部连接着黄土高原。这样,长城与黄河在老牛湾交汇,犹如挽成一个巨型的中国结,形成“碧水依古堡,缠绵将沉醉,长龙饮深涧,蓄势欲飞腾”的壮丽风景。夏秋季节,泛舟“小三峡”,望两岸壁立千仞,峭如刀削,黄河水这时却波澜不惊,给人平添了一种柔情,而峥崚的石壁又使人滋生出一股浩气。
十点左右,渡船来了。就是那种八人座位机械游船,开船的就是那个王石头。王石头看上去有二十七八岁年纪,他身材粗壮,面色黑红,有一口又齐又白的牙,笑起来很阳光。小甄安顿我上船,便与我们告别。
王石头的船只载着我一个人,沿河向北驶去。
春天的峡谷荒凉而冷冽,山崖阴处还残存着片片积雪,黑褐斑驳的壁崖看不出一点绿意。我抓拍了几张也觉得毫无生趣,索性便与王石头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因为马达轰鸣,说话双方都得喊,也就不想聊了。后来,石头可能是为了保持我的游兴吧,就扯开嗓子唱起了山西民歌:
桃花你就红来
杏花你就白
爬山越岭我寻你来呀
啊格呀呀呔……
没想到石头会有这样一副好嗓子,给整个河谷冲起了巨大的回音,惊起了几只水鸟,幽静的河谷突然有了生气。有一只鹰也开始在河谷上空盘旋,一会儿落在了我们前头不远的一块旁逸斜出的山崖上。我请石头靠近老鹰停一下船,给它拍个照。石头按我的选择地停了船,角度还好,鹰的背景是一片天空,它爪下的山崖像古老沧桑的树枝,显得这只鹰越发居高临下、俯瞰众生,这真是意外的收获。我刚想说一句感谢石头的话,石头穿云破雾的歌声又响起来。
锅儿你就开花
下不上你就米
不想旁人光想你呀
啊格呀呀呔
……
我想,石头正在恋爱吧!
近中午,我们登录老牛湾村,有几个半大孩子围上来看热闹。石头在前带路并解说,我打心眼里开始喜欢石头这小伙子了!他讲解得真是很专业,就好像当过解说员。
据石头介绍,老牛湾是明崇祯九年(1636年)建成。老牛湾堡地处战略要地的水陆联结处,承担着防御西北方瓦剌南下侵袭的重任。堡里面刁斗、下马石、旗杆石等明代军事设施还保存完好。经过近五百年的风侵雨蚀,墙体坍塌了,瓮城沉陷了,但整个古堡的轮廓还在。尤其是北墙,保存之完好,建筑工艺之精湛,令人称奇。残存的瓮城外面,明崇祯年间竖起的筑堡碑,仍然迎风挺立,向游人诉说着老牛湾作为明代战略要塞的紧张与辉煌。
清朝年间,战事平息,老牛湾成为水旱码头。成为华北至西北的重要商路。正是老牛湾繁忙的水运,才使偏僻贫瘠的晋西北,维持着以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经济结构。到了清朝中后叶,走西口的大潮席卷了整个晋西北。一批又一批偏关人,背井离乡到更北的广袤大地寻找温饱。偏关人走西口,旱路走老牛湾以东十公里处的滑石堡,过了滑石堡,再往北走,就到了当年土地肥沃人烟稀少的今呼和浩特一带了。水路则挤在老牛湾渡口边的石窑洞里,等待搭乘商船溯黄河北上,到水草丰美的巴彦淖尔(河套陕坝)一带。走西口民众悲惨的遭遇,亲人的生离死别,曾演绎了很多令人声泪俱下的人生悲喜剧。
只用了一个小时,我俩就将老牛湾村转了一遍,我拍了几张石碑照。
整个老牛湾村,就是一个石头的世界。堡倚石嵌,石碑林立,堡石相衔,碑堡共生。一处又一处石头四合院落,石窑石板炕,石碾石磨石砌墙,石仓石圈石街巷,石桌石凳石广场,就连戏台也是一块平平整整的大石头。农户的猪圈、羊栏、厕所,一脚踏去,一手摸去,准有一行一行的字镌刻在石头上面。石板街巷,平平仄仄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只要踏响每一块光滑得发亮的青石板,就会唤醒许多尘封的往事,就会发出许多深长的遐思。
根据石头的提示,拍老牛湾全景最佳时间是下午5:30-6:30。时间还太早,石头便带我到他家去吃午饭。
石头家也是一个石窑洞。一进门最抢眼的是正面墙上的那幅油画,一只船在滚滚黄河上,艄公在撑篙摆渡。摆渡人像一座古铜色的雕像,嶒崚的肌肉,凸鼓的血管,那神情与力量,酷似共工氏。石头告诉我,这是他养父。
养父?我的心理画着混儿?
石头看得出是独立生活惯了,进厨房只半个多小时功夫,就弄好了几样地道的山西农家菜。一盘黄河虾,一小盆豆腐粉条土豆大烩菜,一盘炒农家鸡蛋,还有当主食的油炸糕。四样摆好,又拎出一瓶瓷瓶的杏花村酒。
开始,我还有一点矜持,但看到石头这般真诚亲切也就随便起来。酒过三杯五盏,石头的话匣子渐渐打开。
石头说,他是养父当年在船上捡来的!养父是老渡口的艄公。早晨,养父去船上解缆开船时发现了襁褓中的石头,他就捡了回来抚养着。为了石头,养父一生未娶,几十年里含辛茹苦,颠沛奔波的将石头养大成人。眼看着石头长大,就要为他娶儿媳妇生孙子了,可他一次因饮酒过度,一头栽下船落到了黄河里,再也就没上来!
石头两眼红红的,噙满泪花。他说俺爹命真苦,日陪伴俺爹的是黄河的浪花,还有那只双桨的舢板。爹每天在河面上渡来渡去,彼岸,烟波流转,如有人喊他过河,桨橹一划,船已离岸。爹青衫湿透,身影悠长。船头一瓶老酒,经常烧红爹的眼白,使他目光空茫。爹守在河边三十年,渡人无数,他看尽一切繁华落寞,笑遍所有痴人疯语。他永远只是奔波,却不愿靠岸。爹把渡人当做渡自己,当他们靠岸的时候,旅人将所有的包裹都丢给了他,他重新回头,再开始新一次摆渡,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现在,爹终于长眠于这古老而年轻的黄河水中了……
我怕石头过分伤感,就岔开话题:
“石头,我感觉你是在谈恋爱吧,你来时唱的那歌儿多动情啊!”
果然被我猜中,他说他曾处了一个女朋友,原来也是偏关的,可是后来考上了内蒙古大学,毕业留校作了图书管理员。而他落榜后只能继续在河上做这个摆渡生计了!人家的身份变了,就很难再有新的进展了。
不想,又转到了一个新的痛处——失恋!
我赶忙再劝慰石头。唉,女孩子吗,世上多的是,凭你这帅哥找啥样的都能找的。现在你这个营生挺好的嘛!一年怎么也有近四个月的旅游季,一天跑上十几来回,收入总该是不错的。
石头向我伸出了两个指头,那大概是八万的意思。
石头转忧为喜,大谈自己的未来规划。他说他今年要换一只新的30个座的大船,再建个“王石头摄影之家”旅馆,包住、包吃、包导游、包摄影器材零售和修理,三年下来会有可观的收入和更大扩展的机会……。
我紧忙附和着,一定能,一定能!
是啊,凭着石头旺盛的精力,勤恳耐劳、真诚实在的作风,很快就可以达到既定的目标的。
酒至中醺,老少二人,因谈得投机而非常兴奋。石头半裸着上身,脖子上挂的玉坠儿泛着白光,那崇山峻岭般的肌肉群,随着他歌唱的旋律搐动起伏着——
蓝天哟白云映小河
羊群哟那个挂在青草哟坡
妹是初开的花一朵
好比东山出阳婆
哥在山坡坡一声唤
笑脸脸儿就像海红子果
……
太阳欲落山时,我和石头赶到停船处拍照。
我说:“石头,还能展示一下你的健美造型拍一张吗?”
“当然能。”
石头重新半裸上身,以似火的青春逼退春寒。他一动不动地站在船头,摆一个潇洒的姿势,我启用了连拍,嘎哒,嘎哒,嘎哒……。
当我回看片子时,发现有一张石头用一只手抚着他项上挂的那个玉坠儿。他说过,这玉坠儿是生母留给他唯一的纪念!我想,石头还是希望通过这块玉坠儿找到生母的!世上哪有不想亲娘的儿子呢?何况是石头这样善良、坚韧、多情、豁达的男子汉!
我将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给工会小叶送去,片子的近景是王石头在撑篙,表情凝重而充满着坚毅和自信,他的背后是老牛湾的老牛头(水中山形),远景是一抹淡蓝的山峦,山脊上或轻或重地逶迤着古长城印记。
石头立在船头,忧郁的眼神变得深邃,酱红色的臂膀淌着汗水。他所有的烦恼都已化做欣喜,神情澄澈、庄严。河谷雾气氤氲,老牛湾雄浑,似乎听得见石头喃喃自语:“我要掌舵生活这条船,摆渡自己的人生,摆渡自己的命运。”似乎还听得见他那瓮声瓮气、饱溢青春魅力的歌声:
一对对鸳鸯一对对鹅
妹妹和我一搭搭坐
九十九根椽子盖新房
勤劳就有好哟生活
哎……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