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高溥泽(5月离任)
梁万龙(5月任职)
副 书 记:梁万龙(5月离任)
杨立刚(5月任职)
郭维新
吉玉龙(蒙古族)
臣(11月任职)
人 大 主 任:周建富
副 主 任:乔月娥(女)
徐宗纶(满族)
张振武
杨雨宽
王荣轩(满族)
区 长:杨立刚(5月代)
副 区 长:陶桂芬(女 满族)
孙洪川
王占亚
张清海
司树廷(4月任职)
赵德永(4月任职)
韩立中(11月任职)
政 协 主 席:谢宝金
副 主 席:李永文
刘宪和
李宝恒
林澄宇
组 织 部 长:韩 铭
宣 传 部 长:周项舞(11月任职)
纪检委书记:何映礼(11月任职)
武装部政委:那 顺(蒙古族)
【概况】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地处内蒙古、辽宁、河北省交界处,全区总面积887.14平方公里,辖9个镇,1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2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万人。区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20亿吨,国家大型坑口电厂元宝山发电厂和大型煤炭企业平庄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坐落于此,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经济强县和华北地区的经济重镇。
【经济发展】 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5.7亿元,年均增长14.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8∶38∶44调整到了12∶38∶50。农业在调整中提高,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逐步拓开,被联合国中国投资促进处确认为绿色产业示范区,被赤峰市确定为农业现代化试点,工业经济积极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第三产业繁荣活跃,乡镇企业综合实力、实际入库税金连续五年位居自治区前列。全区乡镇企业实际入库税金1.06亿元,年均增长19.1%,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50.5%提高到53.8%。草原兴发成功运作了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和配股,并被农业部等八部委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概算投资9 000万元,平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银河广场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均按计划完成,城区绿化美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平元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赤平路实现全线高标准绿化。建昌营、美丽河等地的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全区房地产开发步伐加快,开发商品住宅0.5万平方米,初步建成了平庄旭日、星海两个住宅小区。农电网改造工程、元宝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进展顺利,区第一中学实验楼、实验中学和附小教学楼续建工程交付使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稳定工作呈现良好局面,坚持标本兼治、上下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使信访总量、集体和越级上访量较上年明显下降。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现新气象。巩固了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工作成果,适时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三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自治区验收。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42项,开发新产品10项,获自治区以上科技成果4项,创自治区以上名牌产品15项。教育工作先后荣获国家“两基”、“幼教”工作先进区和中华扫盲奖。民政工作两次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称号。计划生育工作持续深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5‰以内,环境保护全面完成“一控一达标”工作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和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城市。
(宋智娟)
【领导名录】
区 委 书 记:高溥泽(5月离任)
梁万龙(5月任职)
副 书 记:梁万龙(5月离任)
杨立刚(5月任职)
郭维新
吉玉龙(蒙古族)
臣(11月任职)
人 大 主 任:周建富
副 主 任:乔月娥(女)
徐宗纶(满族)
张振武
杨雨宽
王荣轩(满族)
区 长:杨立刚(5月代)
副 区 长:陶桂芬(女 满族)
孙洪川
王占亚
张清海
司树廷(4月任职)
赵德永(4月任职)
韩立中(11月任职)
政 协 主 席:谢宝金
副 主 席:李永文
刘宪和
李宝恒
林澄宇
组 织 部 长:韩 铭
宣 传 部 长:周项舞(11月任职)
纪检委书记:何映礼(11月任职)
武装部政委:那 顺(蒙古族)
【概况】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地处内蒙古、辽宁、河北省交界处,全区总面积887.14平方公里,辖9个镇,1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2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6万人。区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20亿吨,国家大型坑口电厂元宝山发电厂和大型煤炭企业平庄煤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坐落于此,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经济强县和华北地区的经济重镇。
【经济发展】 200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5.7亿元,年均增长14.6%。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8∶38∶44调整到了12∶38∶50。农业在调整中提高,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逐步拓开,被联合国中国投资促进处确认为绿色产业示范区,被赤峰市确定为农业现代化试点,工业经济积极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第三产业繁荣活跃,乡镇企业综合实力、实际入库税金连续五年位居自治区前列。全区乡镇企业实际入库税金1.06亿元,年均增长19.1%,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50.5%提高到53.8%。草原兴发成功运作了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和配股,并被农业部等八部委确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
【城市建设与管理】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概算投资9 000万元,平庄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银河广场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均按计划完成,城区绿化美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平元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赤平路实现全线高标准绿化。建昌营、美丽河等地的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全区房地产开发步伐加快,开发商品住宅0.5万平方米,初步建成了平庄旭日、星海两个住宅小区。农电网改造工程、元宝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工程进展顺利,区第一中学实验楼、实验中学和附小教学楼续建工程交付使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稳定工作呈现良好局面,坚持标本兼治、上下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使信访总量、集体和越级上访量较上年明显下降。顺利完成村委会换届工作,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出现新气象。巩固了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工作成果,适时开展“扫黑除恶”等专项斗争。“三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自治区验收。
【社会事业】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42项,开发新产品10项,获自治区以上科技成果4项,创自治区以上名牌产品15项。教育工作先后荣获国家“两基”、“幼教”工作先进区和中华扫盲奖。民政工作两次获得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称号。计划生育工作持续深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3.5‰以内,环境保护全面完成“一控一达标”工作任务。
【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和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城市。
(宋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