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领导名录】
旗 委 书 记:巴图朝鲁(蒙古族)
常务副书记:永 红(蒙古族)
副 书 记:孙万元
冯呼和(8月任职)
人 大 主 任:帕拉木(蒙古族)
副 主 任:李常辉
李治国
迪迪玛(女 蒙古族)
特木其勒(蒙古族)
旗 长:孙万元
常务副旗长:李钦(蒙古族)
副 旗 长:巴特尔(蒙古族)
才·巴特尔(蒙古族)
魏雄会
政 协 主 席:乔金加布(蒙古族)
副 主 席:巴达拉虎(蒙古族)
吕生国
段存良
纪 委 书 记:娜仁其其格(女 蒙古族)
法 院 院 长:谢永荣(蒙古族)
检察院检察长:清格乐(蒙古族)
【概况】 2000年,额济纳旗以“两个提高”统揽全局,以"三讲"教育为动力,按照年初确定的“五个十”工作总体安排,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加压力,负重前进,扎实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全旗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16.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 200万元,同比增长2.94%;第二产业增加值4 400万元,同比增长21.62%;第三产业增加值5 800万元,同比增长13.97%。财政总收入达到1 402万元,比上年增加194万元,增长16.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 142万元,比上年增加182万元,增长19%。城镇居民均收入可支配达到5 236万元,比上年增加510元,增长10.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元,比上年增加150元,增长4.93%。完成了旗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农牧区建设】 年内,以水为中心,大力开展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动农牧民大搞农田草牧场建设。农田草牧场春灌32.61万亩,其中农田2.35万亩。新建和完善五配套草库伦100处3 000亩。新打机电井8眼、塑管井66眼;新增井灌面积4 440亩,改善了1 500人和1.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条件。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治理重点旗项目各项工程,特别是“四闸六渠”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建成查干毛道草籽基地和达西敖包人工种草基地。
【畜牧业】 全年,在进行牲畜疫病常规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了牲畜五号病的预防工作。共普查五号病易感动物32万头只(次),免疫20万头只(次),有效地防止了五号病的蔓延趋向。加强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在赛汉陶来苏木藏查干嘎查建成一处白绒山羊种源基地,为加快白绒山羊的良种化进程打下基础。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16.6万头(只),良种畜比重达到63.40%,日历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3.93万头(只)。
【种植业】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2.3万亩。其中,棉花9 023亩,籽瓜4 311亩,蜜瓜2 000亩,粮食作物5 219亩,经济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65%以上。同时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新途径,试种有机棉、彩色棉。通过与中科院棉花研究所签订合同,确定额济纳旗为有机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以蜜瓜为主的订单农业,进一步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建立两个农区畜牧业示范点,促进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格局的形成。全年培训农牧民1 015人(次),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15项,实施“棉花种良繁育基地建设”、“棉花一播全苗技术研究”、“人工种植肉苁蓉”3个科研项目。新建科技示范户30户、各类典型户10户。
【四色工程】 全年生产铁矿石达37.6万吨,铁精粉0.15万吨,原煤6.7万吨,黄金75公斤,莹石块矿4.8万吨,莹石精粉0.4万吨,加工销售皮棉491吨。全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6.85。
【黑河分水】 在黑河流域管理局的监控下,黑河分水得到实质性进展。7~9月份黑河三次集中放水,据狼心山水文站观察,全年下泄水量达到2.8亿立方米。
【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引资合作。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0个,引进资金1 522万元。成功举办了首届金秋胡杨旅游节,签订经贸协议19份,协议引资1.25亿元。策克口岸顺利通过国家海关总署的检查验收,得以保留。改革口岸管理体制,实行政企、政事分离,加大《策克口岸边境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力度。全年开关4次,过货总量3 374.2万元。
【扶贫济困】 贯彻落实自治区、盟关于扶贫济困工作政策,依据《额济纳旗农牧民增收减负实施意见》,加强农牧民负担监督工作,取消一些地方性收费项目,减轻了农牧民负担。实施全盟扶贫开发总体战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资料,强化技术培训,扶持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局面。进行扶贫移民开发工作,新建策克、赛汉陶来、那仁布拉格3个扶贫点,转移贫困农牧民36户。完善城镇牧区低保制度,全年发放城镇牧区最低生活保障金6.21万元,救灾救济款18.3万元,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安置下岗职工21人、城镇退伍军人10人,登记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和城镇退伍军人安置率均达100%。按期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改革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城镇养老保险统筹覆盖率和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
【非国有经济】 全旗苏木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 520万元,同比增长29.80%,实际入库税金269.1万元,同比增长41.40%。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和重点扶持的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经营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建顺达液化气钢瓶检验站、三荔纯净水厂、盛世民宝科贸有限公司,扩建长河休闲居、钨砂选矿厂。商品流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城镇经济规模。物价工商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管理,强化服务,治理“三乱”,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旗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60户,私营企业达到17户,市场价格平稳,商品供应充足。
【旅游业】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旅游管理职能,旅游局与文物管理所分离,旅游局下设服务公司。建成塔王府度假村、胡杨度假村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居延文化、胡杨林、东风航天城列入全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了全旗旅游事业的发展。
【基础建设】 国家生态治理重点旗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列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项目总盘, 并上报国务院。铁路改造、小城镇建设、口岸和黑城公路等基建项目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取得积极成果。坚持多元化融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身城镇建设。全年总投资1 040.5万元,其中个人投资577.6万元,占总投资的55.50%。新建全盟面积最大、质量较好的封闭式综合市场——成吉思汗市场。继续实施给水改造工程,改造给水管道4 400米,达来呼布镇自来水普及到96%。完成建国营—东风公路黑色路面工程,达来呼布—东风—黑色路面全线贯通。完成达来呼布—银川达八段路面灭尘改造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打防并举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一处禁毒教育基地,开展了以打击社会丑恶现象为内容的公共娱乐场所的清理整顿,整理棋牌娱乐室36家。推进依法治旗战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普法教育,1 957人取得干部学法合格证,1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经过培训后依法持证上岗。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启动依法治旗工作,通过“三五”普法考核验收。扎实有效地开展机关良好形象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推荐上报盟级文明单位5个,旗级文明单位达到80个。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是年1月,额济纳旗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国家级“双拥模范旗”。
【黑河流域管理局成立】 1月26日,国家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在甘肃省兰州市挂牌运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副厅长乌云毕力格、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盟长王金喜等前往祝贺。黑河是中国西部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是额济纳旗唯一入境的季节性河流。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十分重视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极为关注黑河下游额济纳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1995年后,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并于1999年3月15日作出成立黑河流域管理局的决定。
【胡杨节】 10月4~6日,额济纳旗举行首届金秋胡杨旅游节。胡杨节以“开放、联谊、发展”为主题,以“旅游牵线、经贸唱戏、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宣传优势、推出项目、抢抓机遇、加速发展”为宗旨,达到了进一步提高额济纳旗知名度,保护胡杨绿洲,建设生态旗,繁荣旅游业,推动全旗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徐青云 李 靖)
【领导名录】
旗 委 书 记:巴图朝鲁(蒙古族)
常务副书记:永 红(蒙古族)
副 书 记:孙万元
冯呼和(8月任职)
人 大 主 任:帕拉木(蒙古族)
副 主 任:李常辉
李治国
迪迪玛(女 蒙古族)
特木其勒(蒙古族)
旗 长:孙万元
常务副旗长:李钦(蒙古族)
副 旗 长:巴特尔(蒙古族)
才·巴特尔(蒙古族)
魏雄会
政 协 主 席:乔金加布(蒙古族)
副 主 席:巴达拉虎(蒙古族)
吕生国
段存良
纪 委 书 记:娜仁其其格(女 蒙古族)
法 院 院 长:谢永荣(蒙古族)
检察院检察长:清格乐(蒙古族)
【概况】 2000年,额济纳旗以“两个提高”统揽全局,以"三讲"教育为动力,按照年初确定的“五个十”工作总体安排,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自加压力,负重前进,扎实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全旗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16.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 200万元,同比增长2.94%;第二产业增加值4 400万元,同比增长21.62%;第三产业增加值5 800万元,同比增长13.97%。财政总收入达到1 402万元,比上年增加194万元,增长16.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 142万元,比上年增加182万元,增长19%。城镇居民均收入可支配达到5 236万元,比上年增加510元,增长10.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5元,比上年增加150元,增长4.93%。完成了旗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农牧区建设】 年内,以水为中心,大力开展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动农牧民大搞农田草牧场建设。农田草牧场春灌32.61万亩,其中农田2.35万亩。新建和完善五配套草库伦100处3 000亩。新打机电井8眼、塑管井66眼;新增井灌面积4 440亩,改善了1 500人和1.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条件。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治理重点旗项目各项工程,特别是“四闸六渠”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建成查干毛道草籽基地和达西敖包人工种草基地。
【畜牧业】 全年,在进行牲畜疫病常规防治的同时,重点加强了牲畜五号病的预防工作。共普查五号病易感动物32万头只(次),免疫20万头只(次),有效地防止了五号病的蔓延趋向。加强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在赛汉陶来苏木藏查干嘎查建成一处白绒山羊种源基地,为加快白绒山羊的良种化进程打下基础。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头数16.6万头(只),良种畜比重达到63.40%,日历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3.93万头(只)。
【种植业】 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2.3万亩。其中,棉花9 023亩,籽瓜4 311亩,蜜瓜2 000亩,粮食作物5 219亩,经济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65%以上。同时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新途径,试种有机棉、彩色棉。通过与中科院棉花研究所签订合同,确定额济纳旗为有机棉种植基地。大力发展以蜜瓜为主的订单农业,进一步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建立两个农区畜牧业示范点,促进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格局的形成。全年培训农牧民1 015人(次),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15项,实施“棉花种良繁育基地建设”、“棉花一播全苗技术研究”、“人工种植肉苁蓉”3个科研项目。新建科技示范户30户、各类典型户10户。
【四色工程】 全年生产铁矿石达37.6万吨,铁精粉0.15万吨,原煤6.7万吨,黄金75公斤,莹石块矿4.8万吨,莹石精粉0.4万吨,加工销售皮棉491吨。全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6.85。
【黑河分水】 在黑河流域管理局的监控下,黑河分水得到实质性进展。7~9月份黑河三次集中放水,据狼心山水文站观察,全年下泄水量达到2.8亿立方米。
【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引资合作。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0个,引进资金1 522万元。成功举办了首届金秋胡杨旅游节,签订经贸协议19份,协议引资1.25亿元。策克口岸顺利通过国家海关总署的检查验收,得以保留。改革口岸管理体制,实行政企、政事分离,加大《策克口岸边境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力度。全年开关4次,过货总量3 374.2万元。
【扶贫济困】 贯彻落实自治区、盟关于扶贫济困工作政策,依据《额济纳旗农牧民增收减负实施意见》,加强农牧民负担监督工作,取消一些地方性收费项目,减轻了农牧民负担。实施全盟扶贫开发总体战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资料,强化技术培训,扶持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局面。进行扶贫移民开发工作,新建策克、赛汉陶来、那仁布拉格3个扶贫点,转移贫困农牧民36户。完善城镇牧区低保制度,全年发放城镇牧区最低生活保障金6.21万元,救灾救济款18.3万元,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安置下岗职工21人、城镇退伍军人10人,登记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和城镇退伍军人安置率均达100%。按期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改革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城镇养老保险统筹覆盖率和养老金社会发放率达100%。
【非国有经济】 全旗苏木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 520万元,同比增长29.80%,实际入库税金269.1万元,同比增长41.40%。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和重点扶持的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经营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建顺达液化气钢瓶检验站、三荔纯净水厂、盛世民宝科贸有限公司,扩建长河休闲居、钨砂选矿厂。商品流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城镇经济规模。物价工商等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市场管理,强化服务,治理“三乱”,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旗个体工商户发展到560户,私营企业达到17户,市场价格平稳,商品供应充足。
【旅游业】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旅游管理职能,旅游局与文物管理所分离,旅游局下设服务公司。建成塔王府度假村、胡杨度假村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居延文化、胡杨林、东风航天城列入全盟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了全旗旅游事业的发展。
【基础建设】 国家生态治理重点旗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列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项目总盘, 并上报国务院。铁路改造、小城镇建设、口岸和黑城公路等基建项目上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取得积极成果。坚持多元化融资,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投身城镇建设。全年总投资1 040.5万元,其中个人投资577.6万元,占总投资的55.50%。新建全盟面积最大、质量较好的封闭式综合市场——成吉思汗市场。继续实施给水改造工程,改造给水管道4 400米,达来呼布镇自来水普及到96%。完成建国营—东风公路黑色路面工程,达来呼布—东风—黑色路面全线贯通。完成达来呼布—银川达八段路面灭尘改造工程。
【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打防并举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一处禁毒教育基地,开展了以打击社会丑恶现象为内容的公共娱乐场所的清理整顿,整理棋牌娱乐室36家。推进依法治旗战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普法教育,1 957人取得干部学法合格证,1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经过培训后依法持证上岗。开通148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启动依法治旗工作,通过“三五”普法考核验收。扎实有效地开展机关良好形象工程,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推荐上报盟级文明单位5个,旗级文明单位达到80个。双拥共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是年1月,额济纳旗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国家级“双拥模范旗”。
【黑河流域管理局成立】 1月26日,国家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在甘肃省兰州市挂牌运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厅副厅长乌云毕力格、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副盟长王金喜等前往祝贺。黑河是中国西部地区较大的内陆河,是额济纳旗唯一入境的季节性河流。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十分重视黑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极为关注黑河下游额济纳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1995年后,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并于1999年3月15日作出成立黑河流域管理局的决定。
【胡杨节】 10月4~6日,额济纳旗举行首届金秋胡杨旅游节。胡杨节以“开放、联谊、发展”为主题,以“旅游牵线、经贸唱戏、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宣传优势、推出项目、抢抓机遇、加速发展”为宗旨,达到了进一步提高额济纳旗知名度,保护胡杨绿洲,建设生态旗,繁荣旅游业,推动全旗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徐青云 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