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领导名录】
党 委 书 记:白布和(蒙古族)
校长副书记:乌 兰(蒙古族)
纪 委 书 记:阿 民(蒙古族)
副 校 长:岩峰(蒙古族) 杜古尔(蒙古族) 丹巴(蒙古族)
【概况】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组建的民族高等学校,前身是原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原两校分别建立于1953年和1955年,是自治区建立较早的高等学校。两校在近5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青海、甘肃等兄弟省区和党中央各单位培养了近两万名蒙古族各类人才,毕业生遍布各条战线,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有广泛的影响,被称为“蒙古族人才的摇篮”。
【专业】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主要来自蒙古族聚集区。学校面向八省区招生,设有经济管理系、政法系、公共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计算机系、数理系、语言文学系、体育系和马列教研部、蒙古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所、草原环境与生态研究所、继续教育中心、电化教育中心、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共32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270亩。
【师资力量】 教职工378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的25%,讲师占专任教师的50%;获得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硕士以上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在校生近3 000人,生师比和生员比分别为13∶1和7∶1。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思想,分别与日本国新泻产业大学、福山YMCA商务专科学校、蒙古国人文科技管理学院等国内外院校建立了互派教师、留学生等合作关系,日本国莱昂斯俱乐部、冈松庆久财团分别在该校设有奖学金和助学金。
【办学方向】 总体目标是:“十五”期间及今后的十年,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主题,把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作为主线,把激励竞争机制作为动力,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障,形成操作简便、系统高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把学校办成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合理、效益显著、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高等学校。
(校 办)
【领导名录】
党 委 书 记:白布和(蒙古族)
校长副书记:乌 兰(蒙古族)
纪 委 书 记:阿 民(蒙古族)
副 校 长:岩峰(蒙古族) 杜古尔(蒙古族) 丹巴(蒙古族)
【概况】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组建的民族高等学校,前身是原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原两校分别建立于1953年和1955年,是自治区建立较早的高等学校。两校在近5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内蒙古和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青海、甘肃等兄弟省区和党中央各单位培养了近两万名蒙古族各类人才,毕业生遍布各条战线,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有广泛的影响,被称为“蒙古族人才的摇篮”。
【专业】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唯一一所以蒙古语言文字授课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主要来自蒙古族聚集区。学校面向八省区招生,设有经济管理系、政法系、公共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计算机系、数理系、语言文学系、体育系和马列教研部、蒙古学研究所、民族经济研究所、草原环境与生态研究所、继续教育中心、电化教育中心、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共32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270亩。
【师资力量】 教职工378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的25%,讲师占专任教师的50%;获得博士学位和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硕士以上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在校生近3 000人,生师比和生员比分别为13∶1和7∶1。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思想,分别与日本国新泻产业大学、福山YMCA商务专科学校、蒙古国人文科技管理学院等国内外院校建立了互派教师、留学生等合作关系,日本国莱昂斯俱乐部、冈松庆久财团分别在该校设有奖学金和助学金。
【办学方向】 总体目标是:“十五”期间及今后的十年,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主题,把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作为主线,把激励竞争机制作为动力,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障,形成操作简便、系统高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把学校办成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规模合理、效益显著、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高等学校。
(校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