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 长:包东健(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曹 刚
刘 美
【地震活动】 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台网资料统计,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区发生Ms≥1.0级以上地震381次,其中2.0~2.9级62次;3.0~3.9级11次;4.0~4.9级3次。无5级以上地震。最大地震为12月17日呼盟鄂温克旗Ms4.2级地震。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均处于九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地震活动分布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阴山地震带,其中乌海—临河—中蒙交界、呼市—包头及内蒙古东部海拉尔—扎兰屯地区,中小地震活动较为密集,全区4级以上地震全部发生在上述地区,而其它地区地震较少,震级也不高。
突出的地震事件 2月3日呼盟海拉尔Ms4.1级地震、4月1日包头Ms3.8级地震、4月15日乌海Ms4.0级地震和12月17日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Ms4.2级地震。其中海拉尔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地震发生在本年度确定的值得注意地区内;包头和乌海的地震分别发生在本年度确定的宁蒙交界地震危险区和呼和浩特—包头地震危险区内。由于上述三次地震均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因此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重要地震与震害】 2000年12月1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Ms42级地震。
1. 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刻:2000年12月17日17时11分18.0秒。
微观震中:48°06′N,119°07′E
震 级:Ms=4.2
震源深度:15KM
震中烈度:V度
宏观异常:震前伊敏镇地区多数人感觉气压低,气温上升,发雾等现象。
微观异常:U=0.994、P=0.278、h=0.1、K=0.3536、b=0.33,其K值无异常,属前兆震群。
2. 烈度分布与震害
这次地震宏观震中在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原伊敏河牧场(现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镇、伊敏煤电公司所在地区)附近,伊敏河西海拉尔至伊敏公路东之间。震感范围以伊敏镇为中心,北至海拉尔,东至大雁矿区,南至红花尔基林业局三道桥,西至西博山。震中区烈度为V度,包括孟根楚鲁苏木、伊敏苏木、红花尔基镇、锡泥河西苏木地区。震中区室内外人普遍强烈有感,听到地声和闪电式的地光,悬挂物品大幅度摆动,桌面上的暖壶晃动,还有部分楼房楼板裂缝和卫生间磁砖震掉。无人员伤亡。
【监测预报】 3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召开地震台站工作会议,对各台站上年目标管理工作进行验收。从总体情况看,台站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优秀和达标台站增多,不达标台站减少。同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与各台站签订了2000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突出了竞争、约束机制,体现绩效挂钩,实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并重的原则。是年全区参加全国评比的台站观测手段有5项进入前3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自治区地震局科技监测处获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记一等功。
“九五”期间改造完成的10个数字化地震台站正式投入试运行,运行率稳定步步提高;呼和浩特数字遥测台网完成了7个子台的建设和整个网络仪器的配置,接通了DDN专线并进入信号调试阶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与中国地震局和12个盟市地震局、21个专业地震台站的信息传递;海拉尔GPS基本站的土建任务完成并通过验收;联合国核查海拉尔台阵的选址及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卫星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前兆台站数字化改造项目完成技术准备和仪器订购工作。
针对全区的震情形势,制定《全区短临跟踪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短临跟踪专家组,重点加强呼、包二市的震情监视工作。对呼和浩特托县井地下水位幅度达7米多下降异常和华北北部出现的大面积地形变异常及时进行核实和异常排除。11月召开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01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确定临河盆地—中蒙交界和呼和浩特及临近地区为全区地震重点危险区;辽蒙交界和大兴安岭中部为值得注意地区。
【震灾预防】
抗震设防检查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要求,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地震灾害速报网,转发了中国地震局文件,对有关工作做出相应安排;自治区地震局分别与自治区人大、建设厅赴锡盟、乌海、伊盟、乌盟进行抗震设防检查,对不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提出警告和处理意见。同时就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全区基建程序事宜积极与自治区计委、经贸委联系,争取在2001年出台有关文件。自治区地震局先后二次赴锡盟落实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提出的“锡林浩特市进行地震小区划”决议的执行情况,锡盟已决定在2001年进行小区划工作。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对自治区工程地震研究所完成的《呼和浩特市集中供暖二期工程地震安评报告》进行评审,并出具审核报告。
清理整顿 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清理整顿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自治区地震局提出了保留《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防震减灾条例》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依据和意见;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要求,对全区已发放的执法证和执法监督证进行清理整顿工作,严格证书的发放制度;经过认真审查核准,先后为兴安盟和通辽市发放了丙级地震安全性评价证书,给2个盟9人发放了安全性评价工作上岗证书。
科普宣传 7月28日,自治区地震局组织科技人员、地震专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秀梅参加了宣传并接受记者的采访,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活动的全过程,并在黄金时段报道了宣传活动。自治区地震局在呼市关帝庙街小学进行地震科学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避震演习,电视台、电台的记者到场进行专门的采访,报到活动的情况。继续在中学与党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共同举办的“全区第五届科普宣传周活动”,被连续五次授予优秀组织奖。
科研项目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完成了《呼和浩特市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上报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计委审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工程地震研究所完成了磴口黄河大桥安全性评价、呼和浩特市罗家营高速路振动测试、四子王旗乌兰花镇重点建筑物抗震性能检测、东胜市引黄供水工程安全性评价、呼和浩特市地籍调查等项目,总合同额60多万元。
【地震应急与救援】 自治区地震局重新修订《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细则》,组建自治区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编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2月3日海拉尔4.6级地震、2月16日乌拉特中旗4.1级地震、4月1日包头4.3级地震、4月15日乌海4.0级地震和11月1日临河地区3.3级等有感地震采取有效的应急工作措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还配合中国地震局完成中国防震减灾指导中心应急基础数据图件的收集、建立应急数据库等工作。
【地方防震减灾工作】 7月13日,自治区政府在包头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贯彻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十五”期间的防震减灾工作作出安排。会后,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巴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召开本盟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其它大部分盟市均召开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通辽等盟市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一一·二五”事故】 11月25日,位于呼伦贝尔盟的大雁煤矿二号矿井发生爆炸事故后,自治区地震局积极了解有关情况,11月30日派出3名有关工程技术专家与呼盟地震局有关人员一起组成工作组赶往现场开展工作。初步分析研究瓦斯爆炸事故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拿出了《大雁煤矿1125事故与地震构造活动相关性分析》的文字材料,并将详细情况和分析意见向“一一·二五”事故调查组进行汇报,同时将这一情况和分析意见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国地震局。
(弓建平)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 长:包东健(蒙古族)
党组成员 副局长:曹 刚
刘 美
【地震活动】 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台网资料统计,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区发生Ms≥1.0级以上地震381次,其中2.0~2.9级62次;3.0~3.9级11次;4.0~4.9级3次。无5级以上地震。最大地震为12月17日呼盟鄂温克旗Ms4.2级地震。地震活动频度和强度均处于九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地震活动分布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阴山地震带,其中乌海—临河—中蒙交界、呼市—包头及内蒙古东部海拉尔—扎兰屯地区,中小地震活动较为密集,全区4级以上地震全部发生在上述地区,而其它地区地震较少,震级也不高。
突出的地震事件 2月3日呼盟海拉尔Ms4.1级地震、4月1日包头Ms3.8级地震、4月15日乌海Ms4.0级地震和12月17日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Ms4.2级地震。其中海拉尔和鄂温克族自治旗的地震发生在本年度确定的值得注意地区内;包头和乌海的地震分别发生在本年度确定的宁蒙交界地震危险区和呼和浩特—包头地震危险区内。由于上述三次地震均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因此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重要地震与震害】 2000年12月17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Ms42级地震。
1. 地震基本参数发震时刻:2000年12月17日17时11分18.0秒。
微观震中:48°06′N,119°07′E
震 级:Ms=4.2
震源深度:15KM
震中烈度:V度
宏观异常:震前伊敏镇地区多数人感觉气压低,气温上升,发雾等现象。
微观异常:U=0.994、P=0.278、h=0.1、K=0.3536、b=0.33,其K值无异常,属前兆震群。
2. 烈度分布与震害
这次地震宏观震中在呼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原伊敏河牧场(现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镇、伊敏煤电公司所在地区)附近,伊敏河西海拉尔至伊敏公路东之间。震感范围以伊敏镇为中心,北至海拉尔,东至大雁矿区,南至红花尔基林业局三道桥,西至西博山。震中区烈度为V度,包括孟根楚鲁苏木、伊敏苏木、红花尔基镇、锡泥河西苏木地区。震中区室内外人普遍强烈有感,听到地声和闪电式的地光,悬挂物品大幅度摆动,桌面上的暖壶晃动,还有部分楼房楼板裂缝和卫生间磁砖震掉。无人员伤亡。
【监测预报】 3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召开地震台站工作会议,对各台站上年目标管理工作进行验收。从总体情况看,台站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优秀和达标台站增多,不达标台站减少。同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与各台站签订了2000年度目标管理责任状,突出了竞争、约束机制,体现绩效挂钩,实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并重的原则。是年全区参加全国评比的台站观测手段有5项进入前3名,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自治区地震局科技监测处获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记一等功。
“九五”期间改造完成的10个数字化地震台站正式投入试运行,运行率稳定步步提高;呼和浩特数字遥测台网完成了7个子台的建设和整个网络仪器的配置,接通了DDN专线并进入信号调试阶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与中国地震局和12个盟市地震局、21个专业地震台站的信息传递;海拉尔GPS基本站的土建任务完成并通过验收;联合国核查海拉尔台阵的选址及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卫星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前兆台站数字化改造项目完成技术准备和仪器订购工作。
针对全区的震情形势,制定《全区短临跟踪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短临跟踪专家组,重点加强呼、包二市的震情监视工作。对呼和浩特托县井地下水位幅度达7米多下降异常和华北北部出现的大面积地形变异常及时进行核实和异常排除。11月召开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01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确定临河盆地—中蒙交界和呼和浩特及临近地区为全区地震重点危险区;辽蒙交界和大兴安岭中部为值得注意地区。
【震灾预防】
抗震设防检查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要求,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地震灾害速报网,转发了中国地震局文件,对有关工作做出相应安排;自治区地震局分别与自治区人大、建设厅赴锡盟、乌海、伊盟、乌盟进行抗震设防检查,对不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提出警告和处理意见。同时就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全区基建程序事宜积极与自治区计委、经贸委联系,争取在2001年出台有关文件。自治区地震局先后二次赴锡盟落实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提出的“锡林浩特市进行地震小区划”决议的执行情况,锡盟已决定在2001年进行小区划工作。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审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对自治区工程地震研究所完成的《呼和浩特市集中供暖二期工程地震安评报告》进行评审,并出具审核报告。
清理整顿 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清理整顿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要求,自治区地震局提出了保留《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防震减灾条例》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依据和意见;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要求,对全区已发放的执法证和执法监督证进行清理整顿工作,严格证书的发放制度;经过认真审查核准,先后为兴安盟和通辽市发放了丙级地震安全性评价证书,给2个盟9人发放了安全性评价工作上岗证书。
科普宣传 7月28日,自治区地震局组织科技人员、地震专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秀梅参加了宣传并接受记者的采访,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台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活动的全过程,并在黄金时段报道了宣传活动。自治区地震局在呼市关帝庙街小学进行地震科学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避震演习,电视台、电台的记者到场进行专门的采访,报到活动的情况。继续在中学与党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共同举办的“全区第五届科普宣传周活动”,被连续五次授予优秀组织奖。
科研项目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完成了《呼和浩特市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上报中国地震局和自治区计委审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工程地震研究所完成了磴口黄河大桥安全性评价、呼和浩特市罗家营高速路振动测试、四子王旗乌兰花镇重点建筑物抗震性能检测、东胜市引黄供水工程安全性评价、呼和浩特市地籍调查等项目,总合同额60多万元。
【地震应急与救援】 自治区地震局重新修订《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细则》,组建自治区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编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2月3日海拉尔4.6级地震、2月16日乌拉特中旗4.1级地震、4月1日包头4.3级地震、4月15日乌海4.0级地震和11月1日临河地区3.3级等有感地震采取有效的应急工作措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还配合中国地震局完成中国防震减灾指导中心应急基础数据图件的收集、建立应急数据库等工作。
【地方防震减灾工作】 7月13日,自治区政府在包头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贯彻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十五”期间的防震减灾工作作出安排。会后,全区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巴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召开本盟市的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其它大部分盟市均召开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会议,通辽等盟市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一一·二五”事故】 11月25日,位于呼伦贝尔盟的大雁煤矿二号矿井发生爆炸事故后,自治区地震局积极了解有关情况,11月30日派出3名有关工程技术专家与呼盟地震局有关人员一起组成工作组赶往现场开展工作。初步分析研究瓦斯爆炸事故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拿出了《大雁煤矿1125事故与地震构造活动相关性分析》的文字材料,并将详细情况和分析意见向“一一·二五”事故调查组进行汇报,同时将这一情况和分析意见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国地震局。
(弓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