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 ***
副书记:林向阳(5月离任)
云喜顺(蒙古族5月任职)
杨宝坤(蒙古族)
赵忠孝(蒙古族)
刘庆文
赵国和(纪委书记)
人大常委会主任:路占山
副主任:齐桂荣(女)
孙传福
杨 森
孙柏森
王文学(满族)
区 长:林向阳(5月离任)
云喜顺(蒙古族5月任职)
副区长:金志刚
刘 亚
李洪伟
关桂兰(女蒙古族)
郭英杰
巴一凡
韩国武
政协主席:宝 音(蒙古族)
副主席:闻守龙
孙永林
陈国勋
宁树桐
政法委书记:华 君(蒙古族)
法院院长:王大成
检察院检察长:李那顺(蒙古族)
武装部长:崇先锋(蒙古族)
政 委:王启有
【概况】科尔沁区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松辽平原西部边缘的科尔沁草原。地处北纬43°22′~43°58′,东经120°4′~123°03′,属环渤海经济区。全境西高东低,逐渐倾斜,坡降1/1 000~1/1 500,海拔170~190米,西辽河、清河、洪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横贯全境,总流程338.4公里。全区总面积3 176平方公里,居住着蒙古、汉、回、满等16个民族,总人口75.9万人。
全区地下水资源量72.11亿立方米,境内储有优质天然硅砂矿,地表储量1 200万吨,地下储有灰白色中粒石英砂7 327.1万吨,吐尔基山储有橄榄灰绿石3 000万立方米,还探明有矿泉水、粘土矿、铀矿等矿产资源。
通辽火车站位于科尔沁区城内,是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每天从6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境内有国道3条、省道1条、县条4条,公路四通八达。通辽民航机场可全天候起降波音737客机。
全年完成国内总产值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30 006万元,增长15.3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4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 50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
2003年12月,西河镇整体划归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全区现辖18个镇(苏木)、10个街道办事处。
【工业】全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29.56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增加值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税1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经济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达32.6%。全年引进市外资金3.25亿元,进行工业企业建设。新建、扩建的项目有金锣集团年产15万吨保鲜肉、梅花集团年产30万吨味精生产、科尔沁乳业二期日处理700吨鲜奶、华隆喋式分离机制造等。全年投资6.16亿元,对24项传统项目和落后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已基本形成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以医药、纺织、酿造、木材加工为依托的工业经济格局。
【农牧业】全年完成总播面积12.13万公顷(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作物8.38万公顷、经济作物3.14万公顷、引草入田3 013.33公顷。在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6.68万公顷,水稻3 193.33公顷,小麦5 326.67公顷,高粱1 500公顷,豆类4 966.67公顷,薯类3 920公顷,其他杂粮686.67公顷;在经济作物中,蔬菜面积2.55万公顷,油料作物0.58万公顷,烟叶和药材44.67公顷;在饲草作物中,科多、科青系列玉米613.33公顷,红玉米40公顷,牧草2 360公顷。粮、经、草比例为71∶26∶3。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为7.525亿公斤,其中禾谷类7.35亿公斤,豆类0.08亿公斤;油料作物总产0.10亿公斤,蔬菜总产7.71亿公斤,瓜类0.565亿公斤。
全年推广区域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2.07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55万公顷,引草入田面积3 013.33公顷,专用农作物推广面积8.47万公顷,饲用农作物种植面积2.11万公顷,青贮田1.8万公顷,新增保护地生产面积40公顷,完成15个镇苏木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在木里图、育新、钱家店、余粮堡、红星镇分别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全区牧业年度家畜总数87.2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2.4万头,高产奶牛存栏2.1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羊存栏10.6万只,比上年增加1.2万只,生猪饲养量140万头,其中存栏56.6万头,比上年减少6.2万口。疫苗预防免疫牲畜225.2万头只次,疫苗预防家禽340万羽次,驱治内寄生虫90万头只次,大小畜改良配种12.8万头只。全年建45处机械化挤奶站,奶站总数达63处,可日提供鲜奶180吨。新建永久性窖池5 337座,棚舍11 691间,完成秸秆“三化两贮”3.795亿公斤。
全年共完成造林任务1.06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433.33公顷,退耕造林2 693.33公顷,荒沙荒地造林0.748万公顷。2003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全年分三个阶段共批采40 544.7立方米,农民自用材和薪炭材占总采伐量的46%。病虫害防治2 693.33公顷,防治率为72.1%,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苗木检疫率和木材检疫率达100%。
全年投资76.6万元修建西辽河马家窝堡险工整治工程,续建莫力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06万元进行打井配套工作。投资400多万元进行防氟改水工程,解决23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问题。
【商贸流通】全年投资5 400万元,进行团结路贸易新区建设;投资2 791万元改建、扩建白音太来果菜批发市场,形成能容纳1万人经商的自治区最大的蔬菜、水果专业批发市场;百货大楼投资300多万元对营业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并引进“肯德基”快餐连锁店和台湾宝辉企业经营的康体娱乐中心;总投资11 000万元的和园购物广场开始建设。商贸流通领域初步构筑以城区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为中心,农区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框架。全区有商业网点1.18万户,从业人员12万多人。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销售484 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城镇建设】全年小城镇基本建设投资2.9亿元,修整街路896条,修标准化院墙1万延长米,修砌排水沟30多公里,村屯街路两侧植树5万株,种花草80万平方米。19个镇(苏木)道路硬化率51.2%,自来水普及率为75.5%。全区城镇化率为37.5%,住宅砖瓦化率为80.3%,人均居住面积为19.18平方米,木里图、大林、钱家店、余粮堡等一批小城镇初具规模。
全年筹资100多万元,改造5条社区巷路,面积1万多平方米,硬化居民区3米宽巷道50多条2 000多延长米,修建11座公厕和50多座污水窖。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百花新城、东方小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成为通辽市和自治区的样板。全年住宅建设投资完成5.8亿元,人均住宅面积达19.8平方米。
【社会保障】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57 248人,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为93%;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3 100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100%;参加医疗保险人员24 354人,比上年增加8 000多人,率先在全市创办1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院,全区企业退休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430户、参保人员43 10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13%和89.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40元,保障比例达12.35%,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年末有下岗失业人员6 651人,有321人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 4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50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30元和290元。
【社会事业】全年推广秸秆微贮宝等18个农业实用新技术,引进人参果等26个农业生产新品种;建成科尔沁草原网站,进行技术咨询、市场预测、产品资源信息发布等服务。科尔沁区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区政府选派35名科技特派员到5个镇、30个试点村以项目承包、技术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式,开展科技服务。全年举办专业培训班21次,培训3 100余人次;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大集,培训农牧民24万人次。旱作虚实并存耕作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纳米材料改性抗菌净化内墙涂料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
全区义务教育普及地区达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95%,初中毕业生合格率82.5%,高中毕业入学率35%,高考进入大学录取分数2 500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1%,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85.5%,全年有3 000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建现代化教育网络学校50所,投资10万元,对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初中一年级实行课改实验。
有区属图书馆一座,藏书35万余册,有专业戏曲表演团队一家,全年共演出80余场,电影放映近200场,影剧院举办文化活动900多场。第八届少儿版画艺术节共有17个单位参加,展出版画92块,作品695幅。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已初具规模。
全区有区属医院、站、所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家,覆盖率84%。年初口腔医院合并到第三人民医院,施介医院划归医疗保险局,为医保定点医院。全年各医院门诊合计7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2万人次,病床综合使用率70%。全年共发生乙类传染病8种644例,主要病种有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非典型肺炎。全年五种疫苗接种62 931人,接种率99.57%;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精神文明建设】全年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和振兴科尔沁”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进一步规范大林镇保安嘎查“海玉琛雕像”、“木里图镇宝双中学”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和“弘扬雷锋精神、参与自愿服务、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型广场宣传活动。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科区的《贯彻意见》,开展“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为改变人们的陈规陋习,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向公民发放“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内容的《倡议书》10多万份,使全体市民自觉地加入“科尔沁新风行动”中来。
在文明单位创建上,对原有的科区级文明单位进行重新认定,开展文明单位标兵评选活动;命名9家民营企业为科区级文明单位。在农区实施国道303线连片精神文明建设“百里示范带”创建活动和自治区“北疆万里文明大通道”建设工作,对涉及的9个镇(苏木)130个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2003年科尔沁区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
经济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3年 |
与2002年比较+、-% |
一、人口及自然资源 |
— |
|
|
总人口 |
人 |
759 240 |
-4.5 |
其中:市区人口 |
人 |
295 470 |
0.8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3 |
-50 |
土地面积 |
平方公里 |
3 176 |
-1.1 |
其中:耕地面积 |
万亩 |
164.4 |
-2.1 |
二、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91.9 |
20 |
第一产业 |
亿元 |
19.4 |
10.8 |
第二产业 |
亿元 |
40.5 |
24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2.0 |
21.4 |
三、农牧林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30.25 |
91.8 |
其中:农业产值 |
亿元 |
16.6 |
100 |
牧业产值 |
亿元 |
12.7 |
79.6 |
林业产值 |
万元 |
0.9 |
164 |
渔业产值 |
万元 |
0.05 |
-10.7 |
总播种面积 |
万亩 |
175.6 |
-1.8 |
粮豆总产量 |
万吨 |
75 |
3.4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1 |
66 |
甜菜总产量 |
吨 |
14 |
-96 |
蔬菜瓜类总产量 |
万吨 |
71 |
48 |
四、大小畜年末存栏 |
万头(只) |
30 |
15 |
其中:大畜 |
万头 |
20 |
5.3 |
小畜 |
万只 |
10 |
42 |
五、年末生猪饲养量 |
万头 |
103 |
18 |
六、造林面积 |
万亩 |
15.9 |
39.6 |
七、鲜鱼产量 |
吨 |
998 |
-37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39.3 |
26 |
农村用电量 |
万千瓦时 |
14 274 |
21 |
农用化肥施用量 |
万吨 |
4.2 |
-2 |
八、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8.10 |
20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0.4 |
24.5 |
公路货运量 |
万吨 |
989 |
-0.6 |
货运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8 861 |
-0.2 |
公路客运量 |
万人 |
469 |
-1.2 |
客运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20 595 |
-1.4 |
基本建设投资 |
亿元 |
4.6 |
144 |
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9.7 |
14 |
十、财政收入 |
亿元 |
3.0 |
15 |
财政支出 |
亿元 |
5.2 |
0.5 |
十一、年末在岗职工总数 |
万人 |
3.8 |
-11 |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
亿元 |
3.3 |
20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3 502 |
9 |
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 472 |
12 |
十二、普通中学学校 |
所 |
45 |
2.2 |
小学学校 |
所 |
215 |
-6 |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 |
万名 |
4.0 |
0 |
小学在校学生 |
万名 |
5.1 |
-1.9 |
(赵洪武)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 ***
副书记:林向阳(5月离任)
云喜顺(蒙古族5月任职)
杨宝坤(蒙古族)
赵忠孝(蒙古族)
刘庆文
赵国和(纪委书记)
人大常委会主任:路占山
副主任:齐桂荣(女)
孙传福
杨 森
孙柏森
王文学(满族)
区 长:林向阳(5月离任)
云喜顺(蒙古族5月任职)
副区长:金志刚
刘 亚
李洪伟
关桂兰(女蒙古族)
郭英杰
巴一凡
韩国武
政协主席:宝 音(蒙古族)
副主席:闻守龙
孙永林
陈国勋
宁树桐
政法委书记:华 君(蒙古族)
法院院长:王大成
检察院检察长:李那顺(蒙古族)
武装部长:崇先锋(蒙古族)
政 委:王启有
【概况】科尔沁区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松辽平原西部边缘的科尔沁草原。地处北纬43°22′~43°58′,东经120°4′~123°03′,属环渤海经济区。全境西高东低,逐渐倾斜,坡降1/1 000~1/1 500,海拔170~190米,西辽河、清河、洪河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横贯全境,总流程338.4公里。全区总面积3 176平方公里,居住着蒙古、汉、回、满等16个民族,总人口75.9万人。
全区地下水资源量72.11亿立方米,境内储有优质天然硅砂矿,地表储量1 200万吨,地下储有灰白色中粒石英砂7 327.1万吨,吐尔基山储有橄榄灰绿石3 000万立方米,还探明有矿泉水、粘土矿、铀矿等矿产资源。
通辽火车站位于科尔沁区城内,是全国14个大型枢纽站之一,每天从6个方向进出列车30余列。境内有国道3条、省道1条、县条4条,公路四通八达。通辽民航机场可全天候起降波音737客机。
全年完成国内总产值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收入完成30 006万元,增长15.3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6 4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 50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亿元。
2003年12月,西河镇整体划归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全区现辖18个镇(苏木)、10个街道办事处。
【工业】全年现价工业总产值完成29.56亿元,同比增长27%,工业增加值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利税1亿元,同比增长10%,工业经济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达32.6%。全年引进市外资金3.25亿元,进行工业企业建设。新建、扩建的项目有金锣集团年产15万吨保鲜肉、梅花集团年产30万吨味精生产、科尔沁乳业二期日处理700吨鲜奶、华隆喋式分离机制造等。全年投资6.16亿元,对24项传统项目和落后产品实施技术改造。已基本形成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以医药、纺织、酿造、木材加工为依托的工业经济格局。
【农牧业】全年完成总播面积12.13万公顷(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作物8.38万公顷、经济作物3.14万公顷、引草入田3 013.33公顷。在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6.68万公顷,水稻3 193.33公顷,小麦5 326.67公顷,高粱1 500公顷,豆类4 966.67公顷,薯类3 920公顷,其他杂粮686.67公顷;在经济作物中,蔬菜面积2.55万公顷,油料作物0.58万公顷,烟叶和药材44.67公顷;在饲草作物中,科多、科青系列玉米613.33公顷,红玉米40公顷,牧草2 360公顷。粮、经、草比例为71∶26∶3。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为7.525亿公斤,其中禾谷类7.35亿公斤,豆类0.08亿公斤;油料作物总产0.10亿公斤,蔬菜总产7.71亿公斤,瓜类0.565亿公斤。
全年推广区域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2.07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55万公顷,引草入田面积3 013.33公顷,专用农作物推广面积8.47万公顷,饲用农作物种植面积2.11万公顷,青贮田1.8万公顷,新增保护地生产面积40公顷,完成15个镇苏木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在木里图、育新、钱家店、余粮堡、红星镇分别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全区牧业年度家畜总数87.2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2.4万头,高产奶牛存栏2.1万头,比上年增加1.2万头,羊存栏10.6万只,比上年增加1.2万只,生猪饲养量140万头,其中存栏56.6万头,比上年减少6.2万口。疫苗预防免疫牲畜225.2万头只次,疫苗预防家禽340万羽次,驱治内寄生虫90万头只次,大小畜改良配种12.8万头只。全年建45处机械化挤奶站,奶站总数达63处,可日提供鲜奶180吨。新建永久性窖池5 337座,棚舍11 691间,完成秸秆“三化两贮”3.795亿公斤。
全年共完成造林任务1.06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433.33公顷,退耕造林2 693.33公顷,荒沙荒地造林0.748万公顷。2003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全年分三个阶段共批采40 544.7立方米,农民自用材和薪炭材占总采伐量的46%。病虫害防治2 693.33公顷,防治率为72.1%,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苗木检疫率和木材检疫率达100%。
全年投资76.6万元修建西辽河马家窝堡险工整治工程,续建莫力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06万元进行打井配套工作。投资400多万元进行防氟改水工程,解决23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问题。
【商贸流通】全年投资5 400万元,进行团结路贸易新区建设;投资2 791万元改建、扩建白音太来果菜批发市场,形成能容纳1万人经商的自治区最大的蔬菜、水果专业批发市场;百货大楼投资300多万元对营业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并引进“肯德基”快餐连锁店和台湾宝辉企业经营的康体娱乐中心;总投资11 000万元的和园购物广场开始建设。商贸流通领域初步构筑以城区流通企业和专业市场为中心,农区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框架。全区有商业网点1.18万户,从业人员12万多人。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销售484 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城镇建设】全年小城镇基本建设投资2.9亿元,修整街路896条,修标准化院墙1万延长米,修砌排水沟30多公里,村屯街路两侧植树5万株,种花草80万平方米。19个镇(苏木)道路硬化率51.2%,自来水普及率为75.5%。全区城镇化率为37.5%,住宅砖瓦化率为80.3%,人均居住面积为19.18平方米,木里图、大林、钱家店、余粮堡等一批小城镇初具规模。
全年筹资100多万元,改造5条社区巷路,面积1万多平方米,硬化居民区3米宽巷道50多条2 000多延长米,修建11座公厕和50多座污水窖。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百花新城、东方小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成为通辽市和自治区的样板。全年住宅建设投资完成5.8亿元,人均住宅面积达19.8平方米。
【社会保障】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57 248人,养老金社会发放率为93%;参加失业保险职工43 100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达100%;参加医疗保险人员24 354人,比上年增加8 000多人,率先在全市创办1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院,全区企业退休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全区失业保险参保单位430户、参保人员43 10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13%和89.2%;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140元,保障比例达12.35%,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年末有下岗失业人员6 651人,有321人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 47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50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30元和290元。
【社会事业】全年推广秸秆微贮宝等18个农业实用新技术,引进人参果等26个农业生产新品种;建成科尔沁草原网站,进行技术咨询、市场预测、产品资源信息发布等服务。科尔沁区被国家科技部列为科技特派员试点单位,区政府选派35名科技特派员到5个镇、30个试点村以项目承包、技术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式,开展科技服务。全年举办专业培训班21次,培训3 100余人次;通过科普讲座、科普大集,培训农牧民24万人次。旱作虚实并存耕作蓄水节水保墒机械化技术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纳米材料改性抗菌净化内墙涂料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
全区义务教育普及地区达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95%,初中毕业生合格率82.5%,高中毕业入学率35%,高考进入大学录取分数2 500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8%,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1%,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85.5%,全年有3 000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建现代化教育网络学校50所,投资10万元,对小学一年级、二年级、初中一年级实行课改实验。
有区属图书馆一座,藏书35万余册,有专业戏曲表演团队一家,全年共演出80余场,电影放映近200场,影剧院举办文化活动900多场。第八届少儿版画艺术节共有17个单位参加,展出版画92块,作品695幅。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已初具规模。
全区有区属医院、站、所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3家,覆盖率84%。年初口腔医院合并到第三人民医院,施介医院划归医疗保险局,为医保定点医院。全年各医院门诊合计7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2万人次,病床综合使用率70%。全年共发生乙类传染病8种644例,主要病种有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非典型肺炎。全年五种疫苗接种62 931人,接种率99.57%;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精神文明建设】全年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和振兴科尔沁”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标准,进一步规范大林镇保安嘎查“海玉琛雕像”、“木里图镇宝双中学”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和“弘扬雷锋精神、参与自愿服务、建设精神文明”的大型广场宣传活动。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科区的《贯彻意见》,开展“在家庭做个好成员”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为改变人们的陈规陋习,提倡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向公民发放“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为内容的《倡议书》10多万份,使全体市民自觉地加入“科尔沁新风行动”中来。
在文明单位创建上,对原有的科区级文明单位进行重新认定,开展文明单位标兵评选活动;命名9家民营企业为科区级文明单位。在农区实施国道303线连片精神文明建设“百里示范带”创建活动和自治区“北疆万里文明大通道”建设工作,对涉及的9个镇(苏木)130个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2003年科尔沁区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
经济指标名称 |
单位 |
2003年 |
与2002年比较+、-% |
一、人口及自然资源 |
— |
|
|
总人口 |
人 |
759 240 |
-4.5 |
其中:市区人口 |
人 |
295 470 |
0.8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3 |
-50 |
土地面积 |
平方公里 |
3 176 |
-1.1 |
其中:耕地面积 |
万亩 |
164.4 |
-2.1 |
二、国内生产总值 |
亿元 |
91.9 |
20 |
第一产业 |
亿元 |
19.4 |
10.8 |
第二产业 |
亿元 |
40.5 |
24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2.0 |
21.4 |
三、农牧林渔业总产值 |
亿元 |
30.25 |
91.8 |
其中:农业产值 |
亿元 |
16.6 |
100 |
牧业产值 |
亿元 |
12.7 |
79.6 |
林业产值 |
万元 |
0.9 |
164 |
渔业产值 |
万元 |
0.05 |
-10.7 |
总播种面积 |
万亩 |
175.6 |
-1.8 |
粮豆总产量 |
万吨 |
75 |
3.4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1 |
66 |
甜菜总产量 |
吨 |
14 |
-96 |
蔬菜瓜类总产量 |
万吨 |
71 |
48 |
四、大小畜年末存栏 |
万头(只) |
30 |
15 |
其中:大畜 |
万头 |
20 |
5.3 |
小畜 |
万只 |
10 |
42 |
五、年末生猪饲养量 |
万头 |
103 |
18 |
六、造林面积 |
万亩 |
15.9 |
39.6 |
七、鲜鱼产量 |
吨 |
998 |
-37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39.3 |
26 |
农村用电量 |
万千瓦时 |
14 274 |
21 |
农用化肥施用量 |
万吨 |
4.2 |
-2 |
八、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8.10 |
20 |
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0.4 |
24.5 |
公路货运量 |
万吨 |
989 |
-0.6 |
货运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38 861 |
-0.2 |
公路客运量 |
万人 |
469 |
-1.2 |
客运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20 595 |
-1.4 |
基本建设投资 |
亿元 |
4.6 |
144 |
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9.7 |
14 |
十、财政收入 |
亿元 |
3.0 |
15 |
财政支出 |
亿元 |
5.2 |
0.5 |
十一、年末在岗职工总数 |
万人 |
3.8 |
-11 |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
亿元 |
3.3 |
20 |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3 502 |
9 |
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6 472 |
12 |
十二、普通中学学校 |
所 |
45 |
2.2 |
小学学校 |
所 |
215 |
-6 |
普通中学在校学生 |
万名 |
4.0 |
0 |
小学在校学生 |
万名 |
5.1 |
-1.9 |
(赵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