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副书记:德 杰(蒙古族)
李延庆(12月离任)
敖日格乐(蒙古族12月离任)
昭日格图(蒙古族12月任职)
明凤保(女4月任职纪委书记)
师传江(12月任职)
麻 魁(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昭日格图(蒙古族12月离任)
副主任:李松盛
梁新建
国 庆
岳金荣(女蒙古族12月离任)
杨春广(6月任职)
旗 长:德 杰(蒙古族)
副旗长:师传江(12月离任)
钢苏和(蒙古族)
护 群(蒙古族12月离任)
李殿玉(12月离任)
怀枫忠(蒙古族12月离任)
杨永发(10月离任)
蔚治国(7月任职)
杨德林(回族12月离任)
政协主席:崔 义
副主席:胡日查(蒙古族12月离任)
翟金柱
达林台(蒙古族12月离任)
杨德林(回族12月离任)
特古斯(蒙古族)
政法委书记:图 门(蒙古族12月离任)
李殿玉(12月任职)
法院院长:斯钦巴图(蒙古族)
检察院检察长:吕鹏举
武装部长:吕广治
政 委:王 辉(1月任职)
【概况】巴林右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北纬43°12′~44°27′、东经118°15′~120°05′。全旗幅员面积10 256平方公里,旗境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39公里。旗所在地大板镇是赤峰市北部中心城镇,距首都北京695公里。旗北界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接壤,南以西拉沐沦河为界与翁牛特旗相望,东与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毗邻,西与林西县相连。
巴林草原是科尔沁草原组成部分,地域组合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广阔的草原和山地上生长着150多种药用植物和数十种野生动物。药用植物贮量较大的有甘草、麻黄、知母、黄芪。珍贵野生动物有鹿、狍、黄羊、猞猁、獾、雉鸡、杜鹃、百灵等。土特产资源有山杏、蘑菇、木耳、蕨菜、黄花等。旗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铜、铅、锌、煤、叶蜡石(巴林石)、石灰岩、高岭石等26种矿产,矿化点100余处。旅游资源有:巴彦塔拉草原旅游点、巴彦尔灯沙漠旅游点、麻斯塔拉草原旅游点、海日其格沟(荣生)十八景旅游点、辽代庆陵庆州白塔为中心的人文景观、已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赛罕乌拉为中心的辽代黑山、黑河(今查干沐沦河)自然旅游区,清代荟福寺为代表的康熙行宫和巴林郡王府古建筑。
全旗行政区为10个苏木,2个乡,4个镇,159个嘎查村,其中嘎查85个,村74个,562个独贵龙村民小组,其中独贵龙280个,村民小组282个,全旗共177 097人,其中蒙古族83 448人,占总人口47.1%,其他少数民族有回、满、达斡尔、朝鲜、土家、苗、壮等7个民族。旗委、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
2003年,巴林右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03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2.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8%;第三产业完成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财政收入完成5 598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669元,比上年增加20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940元,比上年增加231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亿元,比上年增加17.5%。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消费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及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村牧区的生存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农牧业】2003年,全旗牧业年度大小畜总数达163.8万头(只),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98年纯增24.6万头(只)。畜牧改良工作推行行政、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度,两年来改良率逐年提高至90.6%,淘汰劣质种公畜1.48万头(只),实现无种公牛苏木乡镇13个。2003年,全旗新接优质改良犊牛1.8万头。罕山白绒山羊总量突破百万只,奶牛数量由不足300头发展到1 970头。粮豆产量始终稳定在1亿公斤。牢固树立“为牧而农、为养而种、农牧结合”的思想,全旗每年种植青贮和饲料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把用经济林和水稻开发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新栽植果树866.67公顷,扩大水稻面积1 000公顷。
【招商引资】是年,巴林右旗招商引资企业成为全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成为旗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外来资金及企业已经深入到全旗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注册成立宝日羊绒制品、设施农牧业保温材料、永安铅锌矿、正博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加工型企业,引资建设赛罕、罕山、明珠、部队住宅小区。借巴林石节召开经贸洽谈会之机,协议引进项目17个,协议引进资金9.8亿元,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或进行前期工作,合同履约率为88%,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引进项目92项,实际到位旗外资金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5%。
【工业结构】是年,巴林右旗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亿元,达1.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3%。重点调度的21户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9 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 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比上年初市下达计划增长28.2%,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有绝大份额,增长优势明显。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50万元,产销率达到104%,综合效益指数达98%,应收账款净额占销售收入比例控制在26%以内,产成品占流动资产平均全额比例控制在12%以下。入驻工业园区企业已达14家,涉及医药、饮品、化工、饲料、建材、食品等多个行业。
【牧业产业化】2003年,巴林右旗通过抓小区、建基地、强骨干,六大产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推进。重点抓了800多户家庭牧场式养殖育肥户,以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东雪公司为龙头,在9个绒山羊养殖小区新培育饲养量在200只以上的绒山羊专业养殖户450户,养殖绒山羊13.9万只,罕山白绒山羊总量突破100万只;以草原兴发巴林肉食品厂为龙头,新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小区6个,出栏育肥肉牛2.5万头,比上年多出栏1.65万头,出栏育肥肉羊25万只,比上年多出栏17万只;以套马杆酒业和长健乳制品厂为龙头,重点抓了3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量达1 970头,比上年增加470头;加快牲畜改良步伐,使良种及改良畜比例达90.6%;种植优质牧草6 666.67公顷,完成秸杆转化1亿公斤,打贮草4.5亿公斤,常年禁牧面积达27.73万公顷,新增禁牧面积10.07万公顷;粮经饲比例更趋合理,新栽果树573.33公顷,发展水稻种植666.67公顷,杂粮杂豆面积发展到1.24万公顷,种植各类药材273.33公顷。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禁牧任务的前提下,虽遭受“非典”疫情、旱灾、震灾影响,农牧业生产仍取得可喜成绩。
【固定资产】2003年,巴林右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最高。全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完成计划的166.7%,比2001年和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多0.4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8%。更新改造投资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6%;房地产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25亿元,使二产增加值提高20.5个百分点,拉动GDP6.5个百分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取得重大进展,全旗共争取计划内国债建设资金1.1亿元,银行贷款0.6亿元,带动民间投资0.5亿元。产业化基地、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达林台灌区改造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党政办公楼、索博力嘎街改造、赛罕小区、新世纪小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永安铅锌矿采选、富生银锌矿扩建、塔布花煤矿三片盘、宝日羊绒制品、设施农牧业保温材料等工业项目及农网二期改造项目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项目前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推进大板路口电厂、翁根山风电场、大板污水处理厂、德日苏宝冷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进展,为后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事业】2003年,巴林右旗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得到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体系更加现代化。继续保持科技进步旗荣誉,巴林石集团火源太阳能公司成为巴林右旗首家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建成自治区第一家县级科技馆。在强化公共卫生管理的同时,取得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大力推广乡村两级联合办医体制和药品采购制度,三级防保网络进一步健全,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成功地举办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及“民间艺术之乡”文艺晚会。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低于3.8%的控制目标。程控电话发展到19 269户,移动电话发展到24 900户,无线市话发展到2 576户。
【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2003年8月,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在巴林右旗大板镇举行。17日10时,在大板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赤峰市各地区的蒙古族服装服饰表演团体、加工、制作企业等18支代表队。自治区民委主任胡其图、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马永胜及赤峰市民委、赤峰市文化局领导、巴林右旗党政班子领导及外地游客、当地群众2万多人参加这届服装服饰节开幕式。同时,巴林右旗展览馆服装服饰展厅正式对外开放。这次服装服饰节中,18套服装与饰品分别获服装类、头饰类、靴鞋类3个奖项的一等奖和优秀奖。18日,举行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论文研讨会,来自全区各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服装服饰节期间,除常规的新闻宣传和市场宣传外,中共巴林右旗委、旗人民政府分别在赤峰市和右旗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举办“隆重的节会、精彩的瞬间”摄影作品回顾展,邀请党中央、省、区、市等新闻媒体记者60多人,对服装服饰节盛况和全旗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报道,制作专题节目。进行报道的媒体有中国网、中国国情网、北方网、雅虎网、巴林网、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深圳特区报》、《中国时报》、《今日中国》杂志、《内蒙古日报》(蒙、汉文版)、《赤峰日报》(蒙、汉文版)及澳门、山东、北京、上海、内蒙古(蒙、汉文台)等30多家。
【控制疫情】2003年4月1日,巴林右旗羊场乡从山东省梁山县引进的鲁西黄牛发生“五号病”,巴林右旗人民政府立即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疫区封锁(4月2日),扑杀销毁疫牛和同群牛,建立临时消毒站和紧急预防注射等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到4月3日,共扑杀病牛及同群牛200头。4月23日,旗政府决定,解除羊场乡牛“五号病”疫区的封锁令。
12月10日,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查干锡热嘎查发生牛“五号病”疫情。旗政府立即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封锁疫区、疫病普查、扑杀销毁病牛和同群牛、疫区消毒和紧急预防注射等措施,使疫情得以彻底控制。12月31日,旗政府决定,解除沙巴尔台苏木查干锡热嘎查牛“五号病”疫区的封锁令。
“大巴线”发生鼠间鼠疫疫情。从5月21日开始,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对朝阳乡、索博力嘎苏木及全旗的部分地区开展鼠密度调查工作。6月11日,旗鼠疫监测队伍在大板镇大巴线(大板至巴林桥)9~12公里南侧600米~1 080米区域内检测出黄鼠鼠疫阳性血清4份,经赤峰市卫生防疫站复判,其滴度为1∶320(1份),1∶160(2份),1∶40(1份),其检验阳性率为4.6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鼠疫流行标准》,该区(出现鼠疫阳性区域)被判定为动物鼠间鼠疫现疫流行区。旗卫生防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及时逐级进行上报。6月13日上午,巴林右旗紧急召开旗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疫情处理工作,决定拿出15万元经费专门用于疫情监测设备的配备及疫情的处理工作。成立旗人民政府旗长为总指挥的巴林右旗鼠疫防治指挥部,制定下发《巴林右旗鼠疫防治应急预案》,下设鼠间疫区处理组、家屋灭鼠组、灭蚤组、鼠疫监测组、后勤保障组。期间市旗两级专家组先后7次对参加疫区灭鼠灭蚤的300余人进行了鼠疫防治知识及疫区处理工作的现场培训。先后组织专业灭鼠灭蚤队伍582人次对疫区进行严格的灭鼠灭蚤处理。灭鼠队员对疫区进行“拉网式”灭鼠。共投放灭鼠烟雾剂90件,处理划定疫区12.56平方公里。旗卫生防疫站调配鼠药2 000公斤,对大板镇居民区及公共场所进行家屋灭鼠;在全旗范围内开展家屋灭鼠及部分地区的野外灭鼠工作。6月9日,市、旗两级专家组对该疫区防疫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基本达到鼠间鼠疫处理标准。
【旗大事】
1.2月28日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同意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内建立旗级赛罕乌拉地质公园。
2.7月11日至8月4日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宝日勿苏镇、西拉沐沦苏木等3个苏木镇18个嘎查村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受灾人口达17 356人,成灾人口达9 231人,有两个自然村被水围困。冲毁和被砸农田3 796.4公顷,其中绝收2 666.67公顷,雹灾使2.68万公顷草场减产50%、2 000公顷经济林减产60%,冲走、砸死或失踪牲畜1 083头(只)(其中大畜3头),冲毁桥梁1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350.8万元。
3.8月2日至5日本朝日放送株式会社新闻部长牟田口章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古松崇志等一行3人,在赤峰市外事办有关人员陪同下到巴林右旗考察辽文化。在考察期间,日方人员对庆陵、庆州城及庆州砖瓦窑遗址的保护情况作了现场采访。
4.8月16日18时58分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间发生里氏6.1级地震,巴林右旗震感强烈。地震造成全旗14个苏木乡镇、126个嘎查村受灾。受灾户17 126户,受灾人口63 578人,占全旗人口的36%,受灾人口中有3人重伤、40人轻伤。全旗倒塌房屋2 819户、9 867间,损坏房屋4 475户、15 663间。全旗共有10所中学、8所小学校舍受到损坏,损坏校舍659间,13 180平方米,其中倒塌校舍3 000平方米。
5. 8月18日至20日巴林右旗荟福寺举行修复开光庆典。荟福寺是清代古寺,始建于公元1706年,是内蒙古东部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荟福寺修整工程自2002年7月开工,历时一年零二个月,通过民间募捐、招商引资、政府投入等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420万元,进行全面整修。
6. 8月18日至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检查验收组对巴林右旗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认为,巴林右旗完成了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面积实、质量高,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高。并全面实行围封禁牧和季节性禁牧,保存和巩固建设成果,符合验收标准。
7.9月26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阿拉坦敖其尔来巴林右旗检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
8.11月6日巴林右旗第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四十一次会议通过《蓝色的蒙古高原》为巴林右旗旗歌。
(纳·宝音贺希格)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
副书记:德 杰(蒙古族)
李延庆(12月离任)
敖日格乐(蒙古族12月离任)
昭日格图(蒙古族12月任职)
明凤保(女4月任职纪委书记)
师传江(12月任职)
麻 魁(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昭日格图(蒙古族12月离任)
副主任:李松盛
梁新建
国 庆
岳金荣(女蒙古族12月离任)
杨春广(6月任职)
旗 长:德 杰(蒙古族)
副旗长:师传江(12月离任)
钢苏和(蒙古族)
护 群(蒙古族12月离任)
李殿玉(12月离任)
怀枫忠(蒙古族12月离任)
杨永发(10月离任)
蔚治国(7月任职)
杨德林(回族12月离任)
政协主席:崔 义
副主席:胡日查(蒙古族12月离任)
翟金柱
达林台(蒙古族12月离任)
杨德林(回族12月离任)
特古斯(蒙古族)
政法委书记:图 门(蒙古族12月离任)
李殿玉(12月任职)
法院院长:斯钦巴图(蒙古族)
检察院检察长:吕鹏举
武装部长:吕广治
政 委:王 辉(1月任职)
【概况】巴林右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北部,地处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山地,北纬43°12′~44°27′、东经118°15′~120°05′。全旗幅员面积10 256平方公里,旗境东西长154公里,南北宽139公里。旗所在地大板镇是赤峰市北部中心城镇,距首都北京695公里。旗北界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接壤,南以西拉沐沦河为界与翁牛特旗相望,东与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毗邻,西与林西县相连。
巴林草原是科尔沁草原组成部分,地域组合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广阔的草原和山地上生长着150多种药用植物和数十种野生动物。药用植物贮量较大的有甘草、麻黄、知母、黄芪。珍贵野生动物有鹿、狍、黄羊、猞猁、獾、雉鸡、杜鹃、百灵等。土特产资源有山杏、蘑菇、木耳、蕨菜、黄花等。旗内已探明的矿藏有铜、铅、锌、煤、叶蜡石(巴林石)、石灰岩、高岭石等26种矿产,矿化点100余处。旅游资源有:巴彦塔拉草原旅游点、巴彦尔灯沙漠旅游点、麻斯塔拉草原旅游点、海日其格沟(荣生)十八景旅游点、辽代庆陵庆州白塔为中心的人文景观、已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赛罕乌拉为中心的辽代黑山、黑河(今查干沐沦河)自然旅游区,清代荟福寺为代表的康熙行宫和巴林郡王府古建筑。
全旗行政区为10个苏木,2个乡,4个镇,159个嘎查村,其中嘎查85个,村74个,562个独贵龙村民小组,其中独贵龙280个,村民小组282个,全旗共177 097人,其中蒙古族83 448人,占总人口47.1%,其他少数民族有回、满、达斡尔、朝鲜、土家、苗、壮等7个民族。旗委、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
2003年,巴林右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03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完成2.39亿元,比上年增长55.8%;第三产业完成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财政收入完成5 598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669元,比上年增加201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940元,比上年增加231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亿元,比上年增加17.5%。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消费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及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村牧区的生存环境和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农牧业】2003年,全旗牧业年度大小畜总数达163.8万头(只),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98年纯增24.6万头(只)。畜牧改良工作推行行政、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度,两年来改良率逐年提高至90.6%,淘汰劣质种公畜1.48万头(只),实现无种公牛苏木乡镇13个。2003年,全旗新接优质改良犊牛1.8万头。罕山白绒山羊总量突破百万只,奶牛数量由不足300头发展到1 970头。粮豆产量始终稳定在1亿公斤。牢固树立“为牧而农、为养而种、农牧结合”的思想,全旗每年种植青贮和饲料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把用经济林和水稻开发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新栽植果树866.67公顷,扩大水稻面积1 000公顷。
【招商引资】是年,巴林右旗招商引资企业成为全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成为旗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外来资金及企业已经深入到全旗经济建设的各个行业。注册成立宝日羊绒制品、设施农牧业保温材料、永安铅锌矿、正博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加工型企业,引资建设赛罕、罕山、明珠、部队住宅小区。借巴林石节召开经贸洽谈会之机,协议引进项目17个,协议引进资金9.8亿元,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或进行前期工作,合同履约率为88%,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引进项目92项,实际到位旗外资金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5%。
【工业结构】是年,巴林右旗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亿元,达1.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3%。重点调度的21户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9 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3%。其中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 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7%,比上年初市下达计划增长28.2%,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有绝大份额,增长优势明显。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50万元,产销率达到104%,综合效益指数达98%,应收账款净额占销售收入比例控制在26%以内,产成品占流动资产平均全额比例控制在12%以下。入驻工业园区企业已达14家,涉及医药、饮品、化工、饲料、建材、食品等多个行业。
【牧业产业化】2003年,巴林右旗通过抓小区、建基地、强骨干,六大产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推进。重点抓了800多户家庭牧场式养殖育肥户,以罕山白绒山羊种羊场、东雪公司为龙头,在9个绒山羊养殖小区新培育饲养量在200只以上的绒山羊专业养殖户450户,养殖绒山羊13.9万只,罕山白绒山羊总量突破100万只;以草原兴发巴林肉食品厂为龙头,新发展肉牛肉羊养殖小区6个,出栏育肥肉牛2.5万头,比上年多出栏1.65万头,出栏育肥肉羊25万只,比上年多出栏17万只;以套马杆酒业和长健乳制品厂为龙头,重点抓了3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养殖量达1 970头,比上年增加470头;加快牲畜改良步伐,使良种及改良畜比例达90.6%;种植优质牧草6 666.67公顷,完成秸杆转化1亿公斤,打贮草4.5亿公斤,常年禁牧面积达27.73万公顷,新增禁牧面积10.07万公顷;粮经饲比例更趋合理,新栽果树573.33公顷,发展水稻种植666.67公顷,杂粮杂豆面积发展到1.24万公顷,种植各类药材273.33公顷。在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禁牧任务的前提下,虽遭受“非典”疫情、旱灾、震灾影响,农牧业生产仍取得可喜成绩。
【固定资产】2003年,巴林右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创历史最高。全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完成计划的166.7%,比2001年和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多0.4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8%。更新改造投资0.6亿元,比上年增长64.6%;房地产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25亿元,使二产增加值提高20.5个百分点,拉动GDP6.5个百分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取得重大进展,全旗共争取计划内国债建设资金1.1亿元,银行贷款0.6亿元,带动民间投资0.5亿元。产业化基地、沙源治理、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达林台灌区改造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党政办公楼、索博力嘎街改造、赛罕小区、新世纪小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永安铅锌矿采选、富生银锌矿扩建、塔布花煤矿三片盘、宝日羊绒制品、设施农牧业保温材料等工业项目及农网二期改造项目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项目前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推进大板路口电厂、翁根山风电场、大板污水处理厂、德日苏宝冷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进展,为后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事业】2003年,巴林右旗教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得到加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体系更加现代化。继续保持科技进步旗荣誉,巴林石集团火源太阳能公司成为巴林右旗首家自治区级民营科技企业,建成自治区第一家县级科技馆。在强化公共卫生管理的同时,取得抗击“非典”疫情的胜利。大力推广乡村两级联合办医体制和药品采购制度,三级防保网络进一步健全,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成功地举办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及“民间艺术之乡”文艺晚会。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低于3.8%的控制目标。程控电话发展到19 269户,移动电话发展到24 900户,无线市话发展到2 576户。
【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2003年8月,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在巴林右旗大板镇举行。17日10时,在大板文化广场举行来自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赤峰市各地区的蒙古族服装服饰表演团体、加工、制作企业等18支代表队。自治区民委主任胡其图、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马永胜及赤峰市民委、赤峰市文化局领导、巴林右旗党政班子领导及外地游客、当地群众2万多人参加这届服装服饰节开幕式。同时,巴林右旗展览馆服装服饰展厅正式对外开放。这次服装服饰节中,18套服装与饰品分别获服装类、头饰类、靴鞋类3个奖项的一等奖和优秀奖。18日,举行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节论文研讨会,来自全区各地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服装服饰节期间,除常规的新闻宣传和市场宣传外,中共巴林右旗委、旗人民政府分别在赤峰市和右旗召开两次新闻发布会,举办“隆重的节会、精彩的瞬间”摄影作品回顾展,邀请党中央、省、区、市等新闻媒体记者60多人,对服装服饰节盛况和全旗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报道,制作专题节目。进行报道的媒体有中国网、中国国情网、北方网、雅虎网、巴林网、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深圳特区报》、《中国时报》、《今日中国》杂志、《内蒙古日报》(蒙、汉文版)、《赤峰日报》(蒙、汉文版)及澳门、山东、北京、上海、内蒙古(蒙、汉文台)等30多家。
【控制疫情】2003年4月1日,巴林右旗羊场乡从山东省梁山县引进的鲁西黄牛发生“五号病”,巴林右旗人民政府立即责成有关部门采取疫区封锁(4月2日),扑杀销毁疫牛和同群牛,建立临时消毒站和紧急预防注射等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到4月3日,共扑杀病牛及同群牛200头。4月23日,旗政府决定,解除羊场乡牛“五号病”疫区的封锁令。
12月10日,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查干锡热嘎查发生牛“五号病”疫情。旗政府立即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封锁疫区、疫病普查、扑杀销毁病牛和同群牛、疫区消毒和紧急预防注射等措施,使疫情得以彻底控制。12月31日,旗政府决定,解除沙巴尔台苏木查干锡热嘎查牛“五号病”疫区的封锁令。
“大巴线”发生鼠间鼠疫疫情。从5月21日开始,巴林右旗卫生防疫站对朝阳乡、索博力嘎苏木及全旗的部分地区开展鼠密度调查工作。6月11日,旗鼠疫监测队伍在大板镇大巴线(大板至巴林桥)9~12公里南侧600米~1 080米区域内检测出黄鼠鼠疫阳性血清4份,经赤峰市卫生防疫站复判,其滴度为1∶320(1份),1∶160(2份),1∶40(1份),其检验阳性率为4.6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鼠疫流行标准》,该区(出现鼠疫阳性区域)被判定为动物鼠间鼠疫现疫流行区。旗卫生防疫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及时逐级进行上报。6月13日上午,巴林右旗紧急召开旗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疫情处理工作,决定拿出15万元经费专门用于疫情监测设备的配备及疫情的处理工作。成立旗人民政府旗长为总指挥的巴林右旗鼠疫防治指挥部,制定下发《巴林右旗鼠疫防治应急预案》,下设鼠间疫区处理组、家屋灭鼠组、灭蚤组、鼠疫监测组、后勤保障组。期间市旗两级专家组先后7次对参加疫区灭鼠灭蚤的300余人进行了鼠疫防治知识及疫区处理工作的现场培训。先后组织专业灭鼠灭蚤队伍582人次对疫区进行严格的灭鼠灭蚤处理。灭鼠队员对疫区进行“拉网式”灭鼠。共投放灭鼠烟雾剂90件,处理划定疫区12.56平方公里。旗卫生防疫站调配鼠药2 000公斤,对大板镇居民区及公共场所进行家屋灭鼠;在全旗范围内开展家屋灭鼠及部分地区的野外灭鼠工作。6月9日,市、旗两级专家组对该疫区防疫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基本达到鼠间鼠疫处理标准。
【旗大事】
1.2月28日巴林右旗人民政府同意在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内建立旗级赛罕乌拉地质公园。
2.7月11日至8月4日巴林右旗巴彦琥硕镇、宝日勿苏镇、西拉沐沦苏木等3个苏木镇18个嘎查村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受灾人口达17 356人,成灾人口达9 231人,有两个自然村被水围困。冲毁和被砸农田3 796.4公顷,其中绝收2 666.67公顷,雹灾使2.68万公顷草场减产50%、2 000公顷经济林减产60%,冲走、砸死或失踪牲畜1 083头(只)(其中大畜3头),冲毁桥梁1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350.8万元。
3.8月2日至5日本朝日放送株式会社新闻部长牟田口章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古松崇志等一行3人,在赤峰市外事办有关人员陪同下到巴林右旗考察辽文化。在考察期间,日方人员对庆陵、庆州城及庆州砖瓦窑遗址的保护情况作了现场采访。
4.8月16日18时58分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间发生里氏6.1级地震,巴林右旗震感强烈。地震造成全旗14个苏木乡镇、126个嘎查村受灾。受灾户17 126户,受灾人口63 578人,占全旗人口的36%,受灾人口中有3人重伤、40人轻伤。全旗倒塌房屋2 819户、9 867间,损坏房屋4 475户、15 663间。全旗共有10所中学、8所小学校舍受到损坏,损坏校舍659间,13 180平方米,其中倒塌校舍3 000平方米。
5. 8月18日至20日巴林右旗荟福寺举行修复开光庆典。荟福寺是清代古寺,始建于公元1706年,是内蒙古东部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荟福寺修整工程自2002年7月开工,历时一年零二个月,通过民间募捐、招商引资、政府投入等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420万元,进行全面整修。
6. 8月18日至24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检查验收组对巴林右旗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验收组认为,巴林右旗完成了2002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面积实、质量高,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高。并全面实行围封禁牧和季节性禁牧,保存和巩固建设成果,符合验收标准。
7.9月26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阿拉坦敖其尔来巴林右旗检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
8.11月6日巴林右旗第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四十一次会议通过《蓝色的蒙古高原》为巴林右旗旗歌。
(纳·宝音贺希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