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钱荣旭(蒙古族8月离任)
韩会申(蒙古族8月任职)
副书记:董少华(8月离任)
张俊昌(2月离任)
于德会
路海平(5月任职)
纪委书记:程俊孝
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国治(蒙古族2月离任)
毛树涵(2月任职)
副主任:吴国权(2月离任)
张炳筠(女2月离任)
袁国忠
田玉龙(2月离任)
德力根(蒙古族2月离任)
季 彬(2月离任)
孙洪武(2月任职)
付永和(2月任职)
格日勒图(2月任职)
旗 长:韩会申(蒙古族8月离任)
董少华(8月代)
副旗长:毛树涵(2月离任)
杨国森
孙书田
特古斯(蒙古族)
王艳民
德 杰(蒙古族2月离任)
王永贺(2月离任)
艾丽华(女蒙古族2月离任)
刘 翔
赵国新(2月任职)
孟 宇(8月任职)
蒋德明(10月任职)
政协主席:吴凤山(满族2月离任)
张俊昌(2月任职)
副主席:王福海(2月离任)
孙洪武(2月离任)
张富平
高云霆(2月任职)
鲍玉龙(蒙古族2月离任)
张清林(2月离任)
唐占华(蒙古族2~7月任职)
武装部长:侯玉宝
政 委:王 泰
【概况】
翁牛特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大兴安岭山脉与七老图山脉汇接地带东麓,科尔沁沙地西缘。地处东经117°49′~120°43′,北纬42°26′~43°25′。北隔西拉沐沦与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市开鲁县相望,东与敖汉旗、通辽市奈曼旗毗邻,南与赤峰市松山区接壤,西与克什克腾旗相连。旗治所乌丹镇南距赤峰市红山区85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11 882平方公里,人口464 178人。
翁牛特旗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遗物大型碧玉龙,被中国史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把中华文明史向前追溯了1 500多年,翁牛特旗又被称之为"玉龙之乡"。
全旗人均土地42亩,人均草场24亩,是全国500家产粮大县(旗)之一。
2002年,全旗各族人民坚持旗委、政府制定的"为牧而农、农牧兴工、以人为本"三大可持续发展战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8 6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 634元,同比增长16.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503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955元,比上年增加318元。
【农业】
2002年,全旗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畜牧业主导地位,农牧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主粮作物种植面积72.9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87.1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3.7万亩,结构比例为38:45:17。在整个种植面积中,水稻种植20.2万亩,葵花种植18.9万亩,甜菜种植10.4万亩,种草23.4万亩,经济类作物比重不断增加。全旗粮食产量415 282吨,同比增长15.2%。
【畜牧业】
牧业年度家畜存栏总头数103.9万头只。总增家畜头数34.6万头只,总增率37.1%。纯增家畜头数10.6万头只,纯增率11.3%,出栏率38.7%。全年肉类总产量34 730吨,同比增长13.4%。
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5个,其中2002年完成引进、培育龙头企业7个。肉鸡养殖挂靠草原兴发集团,成为草原兴发集团第二大养殖基地;蛋鸡养殖依托草原天宇公司和桥头养鸡协会,形成乌丹和桥头两个具有较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基地。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建设】
2002年,全旗新打配机电井142眼,新建爬坡引水工程18处,建移动泵站99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6万亩,新建灌溉小草库伦530处,新增灌溉饲料地1万亩。生态建设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德援造林等重点项目进行规模化治理,治理面积达到56.4万亩。2002年全旗共完成沙地综合治理70万亩,其中水保治理30.5万亩,人工造林合格面积17万亩,人工种草23.4万亩。
【渔业】
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 651吨,同比增长2.5%。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4.9万千瓦,同比增长1.2%;机耕地面积131万亩,比上年增加5 000亩。农村牧区用电量4 679万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1 757吨。
【工业 乡镇企业】
2002年,围绕"工业强旗"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稳步提高。全旗工业经济总产量实现9.25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增加值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15.1%。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旗太阳油脂公司的葵花扒仁生产线、陈浆酒业公司和蛋白饲料生产线、草原兴发翁牛特孵化厂项目、新烨冶炼公司电解铅技改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旗水泥厂三期技改、国光酵母公司扩产技改项目、草原兴发翁牛特肉食品加工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工业园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并已开始建设。
全旗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3.2亿元,营业收入16.7亿元,上缴税金2 150万元,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具备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全旗7家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万平方米,营业利润565万元,建筑业发展迅猛。
翁牛特旗2002年先进个人名表
姓 名 |
单 位 |
获 奖 类 别 |
颁 奖 单 位 |
霍少敏 |
翁牛特旗卫生防疫站 |
全国卫生监督先进个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韩会申 |
中共翁牛特旗旗委 |
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吉仁太 |
翁牛特旗民宗局 |
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那顺布和 |
朝格温都苏木 |
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周晓峰 |
翁旗公安局交警大队 |
全区政法系统“争创”活动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刘素华 |
翁牛特旗旗委办公室 |
全区信息调研工作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 |
杜景瑞 |
翁牛特旗司法局 |
全区政法系统“争创”活动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张宝富 |
翁旗公安局看守所 |
全区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能手” |
自治区公安厅 |
刘 翔 |
翁牛特旗人民政府 |
全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彭炳军 |
翁牛特旗发展计划局 |
全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王艳民 |
翁牛特旗人民政府 |
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玉 泉 |
翁牛特旗经贸局 |
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孙志利 |
翁牛特旗人民武装部 |
军分区通令嘉奖 |
赤峰市军分区 |
唐海刚 |
翁牛特旗人民武装部 |
军分区通令嘉奖 |
赤峰市军分区 |
杨宝勤 |
翁牛特旗人民武装部 |
优秀人武干部 |
赤峰市军分区 |
马文学 |
翁牛特旗广德公镇 |
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侯庆新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
自治区教育厅 |
郭振声 |
翁牛特旗高家梁乡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黄海金 |
翁牛特旗庄头营子乡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王银山 |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李志新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王桂才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孟和套格套 |
翁牛特旗阿什罕总校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郑 志 |
翁牛特旗桥头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梁树祥 |
头分地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色仁同拉嘎 |
翁牛特旗新苏莫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赵子玉 |
翁牛特旗乌丹三中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李子宏 |
翁牛特旗高日罕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刘增全 |
翁牛特旗亿合公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张海燕 |
翁牛特旗乌丹三小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梁秀河 |
翁牛特旗乌丹蒙中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焦清新 |
翁牛特旗五分地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任 一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市政府 |
刘荣臣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查干夫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乌思巴图 |
翁牛特旗教研室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格日乐 |
翁牛特旗乌丹蒙中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赵秀兰 |
翁牛特旗乌丹蒙小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常 锁 |
翁牛特旗海拉苏蒙中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梅 荣 |
翁牛特旗海拉苏总校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孟和套格套 |
翁牛特旗阿什罕总校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乌云高娃 |
翁牛特旗格日僧总校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鲍国展 |
翁牛特旗格日僧政府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杨西隆 |
翁牛特旗高日罕政府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张仲仁 |
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赤峰年鉴》编写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于敏华 |
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赤峰年鉴》编写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城镇建设】
2002年,开通乌丹镇东出口,硬化蒙中大街,扩建一水厂,完成乌丹镇内集中供热一期试点工程、乌敦套海镇主街硬化工程、桥头镇区排水改造工程,结合农网改造对乌丹镇内城网进行改造。年内乌丹镇内建标准化公厕9处。实施乌丹镇内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乌丹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43平方公里,供水总量155万吨,供水用户达1.2万户。镇区内道路长度20.5公里,道路面积27.4公里,绿化覆盖面积92公顷。依法治理环境,努力控制污染取得明显效果。2002年全旗共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394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亿元,同比增长9.5%。按固定资产投资口径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 852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国有投资额为20 850万元,同比增长8.2%;其它投资额为3 052万元,同比增长126.2%。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额为20 700万元,同比增长5.2%,更新改造投资额为1 246万元,同比下降33.7%,其它投资额为1 956万元,同比下降13.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950万元,同比增长126.2%。
【财税 金融】
2002年,全旗财政收入完成6 263万元(不包括社保基金收入1 075万元),比2001年略有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3 657万元,比年初增加11 461万元,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为79 305万元,比年初增加3 831万元,增长5.1%。年末净投放货币13 834万元,比2001年多投入8 203万元。
【保险】
全年金融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 919万元,同比增长29.2%;全年保险业赔付额为919万元,同比增长26.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为255万元,同比增长50.9%;人寿险赔付额为664万元,同比增长18.6%。
【商业 贸易】
2002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 488万元,同比增长12.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8%。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02年全旗共引进旗外资金1.91亿元,其中引进自治区以外资金1.69亿元,同比增长12.3%,出口创汇18万美元。年内,先后引进草原兴发翁旗肉鸡加工厂、麻黄围封、林纸一体化、细木板加工等项目。
【旅游业】
旅游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800万元。
【交通】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发展较快。2002年完成乌丹至海拉苏线响水段油路改建任务,铺筑油路30公里,完成路基土石方56万立方米,垫层砂方24万立方米,垫层工程全部完成。2002年全旗货物周转量7 12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旅客周转量6 72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1%。
【邮电】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12万元,同比下降26.4%;电信业务总量1 773万元,同比增长30.1%。市内电话交控机容量达3.4万门,全旗28个农话网点实现了交换设备程控化。固定电话用户达29 211户,公用电话917部,IC卡公用电话433部,移动电话用户达23 500部。
【科技】
是年,全旗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和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全年采取不同形式培训农牧民8万人次,科技示范户、重点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教育】
2002年投资49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5 018平方米乌丹一中综合教学楼一处,新建乌丹蒙中、乌丹镇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各1处,新建农村牧区中小学校舍1.67万平方米,全旗教育布局更为合理,教育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旗现有教职工6 036人,中小学在校生80 220人。全旗共考入各类大专院校学生1 264人,同比增长20.9%。
【文化】
是年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消夏文艺晚会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建设了乌丹镇内光纤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旗共有电视发射机43座,广播站27个,广播覆盖率89%,电视覆盖率91%。
【卫生】
是年,全面开展食品卫生和医疗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年内投资240万元建中蒙医院办公楼,建筑面积2 45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年末全旗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病床位622张,卫生技术人员953人,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加强。
【扶贫工作】
2002年度,全旗围绕防灾抗灾,把千村扶贫、以工代赈和世行贷款扶贫项目结合起来,把政策扶贫与社会扶贫结合起来,共搬迁出8个贫困嘎查村316户1 313口人。是年全旗解决了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人口】
是年,狠抓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优质服务工作,稳定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全旗人口出生率为8.93‰,自然增长率为4.19‰。
【人民生活】
是年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955元,可比口径统计比上年增加318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3 772元,比上年增加26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503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 641元,同比增长11.1%。
【社会保障】
年末全旗有12 733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 660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有床位981张,年末在院人数625人。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2002年全旗城乡居民得到社会救济的人数达9 768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73%。
【温家宝春节前夕慰问受灾群众】
2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一行在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翁牛特旗委书记钱荣旭,旗长韩会申等领导同志陪同下,顶着寒风深入翁牛特旗桥头镇上台村、巴嘎塔拉苏木其甘嘎查南甸子独贵龙和白音诺尔独贵龙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温家宝每到一户都要详细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掀开粮柜,看看有没有米面,同干部群众一起商讨如何筹措春耕所需种子、化肥。他还十分关心农牧民外出打工情况,当场要求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拖欠外出打工农牧民工资的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他深情地对随行人员说:开展扶贫济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各级干部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
【姜春云视察封沙治沙工作】
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在自治区、赤峰市党政领导陪同下,到翁旗头分地镇,深入实地察看了头分地镇豁子梁沙地现状和治理情况。豁子梁沙地位于头分地镇南部四道杖房,总面积5 500亩。2001年这里被确定为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区。当地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通过围封、植树造林、人工种草、人工看护等措施对沙地进行全面治理,当年5 500亩沙地全部治理完毕,并收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姜春云对豁子梁沙地治理工作表示满意。旗长韩会申、旗委副书记董少华陪同视察。
【旗乌兰牧骑建队45周年】
1957年6月25日,经翁牛特旗人民委员会批准,乌兰牧骑正式建立。为全自治区最早建立的两个乌兰牧骑之一。2002年7月19日至21日,中共翁牛特旗委、旗人民政府隆重举办乌兰牧骑建队45周年庆祝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委员长布赫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分别为乌兰牧骑建队45周年题词:"发展民族艺术,传播先进文化","扎根草原沃土,传播先进文化"。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自治区文化厅、市文化局以及兄弟旗县乌兰牧骑的领导应邀出席了庆祝大会。庆祝活动期间召开了乌兰牧骑老队员座谈会,并举行乌兰牧骑大型汇报演出。此次活动对于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大冰雹灾害】
8月22日下午5时40分至6时10分,翁旗杨树沟门乡、亿合公乡、头段地乡、杜家地乡、灯笼河牧场5乡、场遭受特大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直径达55毫米,大片农作物被砸平,农作物受灾面积92 172亩,打草场受灾面积27 000亩。雹灾致使15个行政村、4个分场严重受灾,受灾人口18 750人,成灾人口16 430人。因雹灾砸死大小牲畜192头(只),砸伤31人,其中重伤1人。此次雹灾造成全旗农业经济损失2 261万元,直接经济损失2 285万元。雹灾发生后,自治区、赤峰市民政部门及翁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并对灾民生活、生产自救作了相应安排。
【开通乌丹东出口工程竣工】
2002年9月30日,乌丹东出口开通工程全线竣工验收。乌丹东出口开通工程是翁旗旗委、政府确定的2002年度的一号市政建设工程。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投资1 250万元,其中拆迁投资650万元,拆迁安置机关企事业单位3个,居民174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清运拆迁垃圾2万多立方米。东出口工程开通总长3 200米,其中城区段长900米,道路红线建设为40米,机动车道21米,双向6车道,完成城区段硬化路面1.9万平方米。开通乌丹东出口进一步拓展乌丹镇城市的总体框架,加速翁旗中西部与东部牧区的商贸往来,改善了东出口两侧居民道路难行、排水不畅的状况及环境卫生状况,方便镇区居民的生活。
【布日敦至勃隆克旅游穿沙公路全线竣工】
10月下旬,横贯于布日敦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至勃隆克旅游景点的穿沙公路全线开通。布勃穿沙公路全长18公里,总投资200万元,将翁旗布日敦、勃隆克两处集草原、沙漠、湖泊、奇石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连为一体,为开发翁旗旅游资源、加快全旗生态建设步伐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布日敦旅游穿沙公路的建成对于在全市如何发挥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创了范例。
【通讯文集《风景这边独好》一书出版】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担纲编纂的一部全面反映翁旗改革开放20年来各条战线成就的通讯文集《风景这边独好》一书于10月下旬出版发行。并荣获赤峰市"五个一工程奖"。《风景这边独好》一书共收集了近年来发表在《人民日报》、《赤峰日报》以及翁旗地方报刊的通讯特写60篇文章,其中许多文章由赤峰日报社、市电台资深记者采写,全书36万字。内容翔实,文笔优美,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翁旗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战胜困难、改造山河、建设家园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同时也是46万翁旗各族人民献给即将胜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份厚礼。
【造林绿化十大标兵—唐八十】
唐八十,男,蒙古族,翁牛特旗布力彦苏木查干希热嘎查党支部书记。1987年以来,他毅然搬出刚建好的4间砖瓦房,率领全家老小6口人,住进沙窝子,开始他十五年如一日封沙固沙造林的战斗里程。15年来,他率领全家人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10万元,围封沙地6 200亩,营造杨树用材林80亩,沙棘、白柠条、黄柳防护林500亩,人工模拟飞播小叶锦鸡、踏榔、沙打旺、沙蒿1 000亩,栽种苹果、梨等果树20亩,种草120亩,丘间地种植玉米10亩。养羊70只,养牛90头。2002年底,唐八十围封沙地显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年产草5万公斤,年出栏牛羊50多头(只),全年总收入9万元,固定资产达50多万元。在唐八十的带动下,附近嘎查、独贵龙的牧民都积极进行封沙造林,保护草场和农田,走生态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1998年唐八十被旗委、政府命名为"全旗防沙治沙劳动模范",2002年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同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其"造林绿化十大标兵"荣誉称号。
(张仲仁、于敏华)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钱荣旭(蒙古族8月离任)
韩会申(蒙古族8月任职)
副书记:董少华(8月离任)
张俊昌(2月离任)
于德会
路海平(5月任职)
纪委书记:程俊孝
人大常委会主任:谢国治(蒙古族2月离任)
毛树涵(2月任职)
副主任:吴国权(2月离任)
张炳筠(女2月离任)
袁国忠
田玉龙(2月离任)
德力根(蒙古族2月离任)
季 彬(2月离任)
孙洪武(2月任职)
付永和(2月任职)
格日勒图(2月任职)
旗 长:韩会申(蒙古族8月离任)
董少华(8月代)
副旗长:毛树涵(2月离任)
杨国森
孙书田
特古斯(蒙古族)
王艳民
德 杰(蒙古族2月离任)
王永贺(2月离任)
艾丽华(女蒙古族2月离任)
刘 翔
赵国新(2月任职)
孟 宇(8月任职)
蒋德明(10月任职)
政协主席:吴凤山(满族2月离任)
张俊昌(2月任职)
副主席:王福海(2月离任)
孙洪武(2月离任)
张富平
高云霆(2月任职)
鲍玉龙(蒙古族2月离任)
张清林(2月离任)
唐占华(蒙古族2~7月任职)
武装部长:侯玉宝
政 委:王 泰
【概况】
翁牛特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大兴安岭山脉与七老图山脉汇接地带东麓,科尔沁沙地西缘。地处东经117°49′~120°43′,北纬42°26′~43°25′。北隔西拉沐沦与林西县、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通辽市开鲁县相望,东与敖汉旗、通辽市奈曼旗毗邻,南与赤峰市松山区接壤,西与克什克腾旗相连。旗治所乌丹镇南距赤峰市红山区85公里。全旗土地总面积11 882平方公里,人口464 178人。
翁牛特旗境内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遗物大型碧玉龙,被中国史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把中华文明史向前追溯了1 500多年,翁牛特旗又被称之为"玉龙之乡"。
全旗人均土地42亩,人均草场24亩,是全国500家产粮大县(旗)之一。
2002年,全旗各族人民坚持旗委、政府制定的"为牧而农、农牧兴工、以人为本"三大可持续发展战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68 62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 634元,同比增长16.6%。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503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955元,比上年增加318元。
【农业】
2002年,全旗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畜牧业主导地位,农牧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主粮作物种植面积72.9万亩,杂粮杂豆种植面积87.1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3.7万亩,结构比例为38:45:17。在整个种植面积中,水稻种植20.2万亩,葵花种植18.9万亩,甜菜种植10.4万亩,种草23.4万亩,经济类作物比重不断增加。全旗粮食产量415 282吨,同比增长15.2%。
【畜牧业】
牧业年度家畜存栏总头数103.9万头只。总增家畜头数34.6万头只,总增率37.1%。纯增家畜头数10.6万头只,纯增率11.3%,出栏率38.7%。全年肉类总产量34 730吨,同比增长13.4%。
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5个,其中2002年完成引进、培育龙头企业7个。肉鸡养殖挂靠草原兴发集团,成为草原兴发集团第二大养殖基地;蛋鸡养殖依托草原天宇公司和桥头养鸡协会,形成乌丹和桥头两个具有较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基地。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建设】
2002年,全旗新打配机电井142眼,新建爬坡引水工程18处,建移动泵站99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56万亩,新建灌溉小草库伦530处,新增灌溉饲料地1万亩。生态建设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德援造林等重点项目进行规模化治理,治理面积达到56.4万亩。2002年全旗共完成沙地综合治理70万亩,其中水保治理30.5万亩,人工造林合格面积17万亩,人工种草23.4万亩。
【渔业】
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 651吨,同比增长2.5%。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4.9万千瓦,同比增长1.2%;机耕地面积131万亩,比上年增加5 000亩。农村牧区用电量4 679万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1 757吨。
【工业 乡镇企业】
2002年,围绕"工业强旗"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稳步提高。全旗工业经济总产量实现9.25亿元,同比增长15%;工业增加值完成3.12亿元,同比增长15.1%。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旗太阳油脂公司的葵花扒仁生产线、陈浆酒业公司和蛋白饲料生产线、草原兴发翁牛特孵化厂项目、新烨冶炼公司电解铅技改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生产。旗水泥厂三期技改、国光酵母公司扩产技改项目、草原兴发翁牛特肉食品加工等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工业园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并已开始建设。
全旗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3.2亿元,营业收入16.7亿元,上缴税金2 150万元,乡镇企业持续发展。
具备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全旗7家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万平方米,营业利润565万元,建筑业发展迅猛。
翁牛特旗2002年先进个人名表
姓 名 |
单 位 |
获 奖 类 别 |
颁 奖 单 位 |
霍少敏 |
翁牛特旗卫生防疫站 |
全国卫生监督先进个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韩会申 |
中共翁牛特旗旗委 |
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吉仁太 |
翁牛特旗民宗局 |
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那顺布和 |
朝格温都苏木 |
全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周晓峰 |
翁旗公安局交警大队 |
全区政法系统“争创”活动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刘素华 |
翁牛特旗旗委办公室 |
全区信息调研工作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 |
杜景瑞 |
翁牛特旗司法局 |
全区政法系统“争创”活动先进个人 |
自治区党委、政府 |
张宝富 |
翁旗公安局看守所 |
全区公安监管系统“深挖犯罪能手” |
自治区公安厅 |
刘 翔 |
翁牛特旗人民政府 |
全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彭炳军 |
翁牛特旗发展计划局 |
全市招商引资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王艳民 |
翁牛特旗人民政府 |
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玉 泉 |
翁牛特旗经贸局 |
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孙志利 |
翁牛特旗人民武装部 |
军分区通令嘉奖 |
赤峰市军分区 |
唐海刚 |
翁牛特旗人民武装部 |
军分区通令嘉奖 |
赤峰市军分区 |
杨宝勤 |
翁牛特旗人民武装部 |
优秀人武干部 |
赤峰市军分区 |
马文学 |
翁牛特旗广德公镇 |
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先进个人 |
市委、市政府 |
侯庆新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
自治区教育厅 |
郭振声 |
翁牛特旗高家梁乡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黄海金 |
翁牛特旗庄头营子乡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王银山 |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李志新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王桂才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孟和套格套 |
翁牛特旗阿什罕总校 |
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郑 志 |
翁牛特旗桥头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梁树祥 |
头分地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色仁同拉嘎 |
翁牛特旗新苏莫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赵子玉 |
翁牛特旗乌丹三中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李子宏 |
翁牛特旗高日罕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刘增全 |
翁牛特旗亿合公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张海燕 |
翁牛特旗乌丹三小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梁秀河 |
翁牛特旗乌丹蒙中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焦清新 |
翁牛特旗五分地总校 |
优秀教师 |
市政府 |
任 一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先进教育工作者 |
市政府 |
刘荣臣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查干夫 |
翁牛特旗教育局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乌思巴图 |
翁牛特旗教研室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格日乐 |
翁牛特旗乌丹蒙中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赵秀兰 |
翁牛特旗乌丹蒙小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常 锁 |
翁牛特旗海拉苏蒙中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梅 荣 |
翁牛特旗海拉苏总校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孟和套格套 |
翁牛特旗阿什罕总校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乌云高娃 |
翁牛特旗格日僧总校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鲍国展 |
翁牛特旗格日僧政府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杨西隆 |
翁牛特旗高日罕政府 |
民族教育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张仲仁 |
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赤峰年鉴》编写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于敏华 |
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 |
《赤峰年鉴》编写工作先进个人 |
市政府 |
【城镇建设】
2002年,开通乌丹镇东出口,硬化蒙中大街,扩建一水厂,完成乌丹镇内集中供热一期试点工程、乌敦套海镇主街硬化工程、桥头镇区排水改造工程,结合农网改造对乌丹镇内城网进行改造。年内乌丹镇内建标准化公厕9处。实施乌丹镇内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乌丹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43平方公里,供水总量155万吨,供水用户达1.2万户。镇区内道路长度20.5公里,道路面积27.4公里,绿化覆盖面积92公顷。依法治理环境,努力控制污染取得明显效果。2002年全旗共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394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亿元,同比增长9.5%。按固定资产投资口径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4 852万元,同比增长2.9%。其中,国有投资额为20 850万元,同比增长8.2%;其它投资额为3 052万元,同比增长126.2%。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额为20 700万元,同比增长5.2%,更新改造投资额为1 246万元,同比下降33.7%,其它投资额为1 956万元,同比下降13.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950万元,同比增长126.2%。
【财税 金融】
2002年,全旗财政收入完成6 263万元(不包括社保基金收入1 075万元),比2001年略有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3 657万元,比年初增加11 461万元,增长18.4%。各项贷款余额为79 305万元,比年初增加3 831万元,增长5.1%。年末净投放货币13 834万元,比2001年多投入8 203万元。
【保险】
全年金融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 919万元,同比增长29.2%;全年保险业赔付额为919万元,同比增长26.1%,其中财产险赔付额为255万元,同比增长50.9%;人寿险赔付额为664万元,同比增长18.6%。
【商业 贸易】
2002年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 488万元,同比增长12.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99.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8%。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02年全旗共引进旗外资金1.91亿元,其中引进自治区以外资金1.69亿元,同比增长12.3%,出口创汇18万美元。年内,先后引进草原兴发翁旗肉鸡加工厂、麻黄围封、林纸一体化、细木板加工等项目。
【旅游业】
旅游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800万元。
【交通】
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发展较快。2002年完成乌丹至海拉苏线响水段油路改建任务,铺筑油路30公里,完成路基土石方56万立方米,垫层砂方24万立方米,垫层工程全部完成。2002年全旗货物周转量7 12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9%,旅客周转量6 72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1%。
【邮电】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12万元,同比下降26.4%;电信业务总量1 773万元,同比增长30.1%。市内电话交控机容量达3.4万门,全旗28个农话网点实现了交换设备程控化。固定电话用户达29 211户,公用电话917部,IC卡公用电话433部,移动电话用户达23 500部。
【科技】
是年,全旗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和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全年采取不同形式培训农牧民8万人次,科技示范户、重点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教育】
2002年投资49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5 018平方米乌丹一中综合教学楼一处,新建乌丹蒙中、乌丹镇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各1处,新建农村牧区中小学校舍1.67万平方米,全旗教育布局更为合理,教育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全旗现有教职工6 036人,中小学在校生80 220人。全旗共考入各类大专院校学生1 264人,同比增长20.9%。
【文化】
是年组织开展了广场文化活动、消夏文艺晚会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建设了乌丹镇内光纤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旗共有电视发射机43座,广播站27个,广播覆盖率89%,电视覆盖率91%。
【卫生】
是年,全面开展食品卫生和医疗市场清理整顿活动。年内投资240万元建中蒙医院办公楼,建筑面积2 45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年末全旗有医疗卫生机构38个,病床位622张,卫生技术人员953人,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加强。
【扶贫工作】
2002年度,全旗围绕防灾抗灾,把千村扶贫、以工代赈和世行贷款扶贫项目结合起来,把政策扶贫与社会扶贫结合起来,共搬迁出8个贫困嘎查村316户1 313口人。是年全旗解决了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人口】
是年,狠抓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优质服务工作,稳定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全旗人口出生率为8.93‰,自然增长率为4.19‰。
【人民生活】
是年全旗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955元,可比口径统计比上年增加318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3 772元,比上年增加26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503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 641元,同比增长11.1%。
【社会保障】
年末全旗有12 733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3 660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有床位981张,年末在院人数625人。社会救济工作进一步加强,2002年全旗城乡居民得到社会救济的人数达9 768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73%。
【温家宝春节前夕慰问受灾群众】
2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一行在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自治区主席乌云其木格,翁牛特旗委书记钱荣旭,旗长韩会申等领导同志陪同下,顶着寒风深入翁牛特旗桥头镇上台村、巴嘎塔拉苏木其甘嘎查南甸子独贵龙和白音诺尔独贵龙走访慰问受灾群众。温家宝每到一户都要详细询问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掀开粮柜,看看有没有米面,同干部群众一起商讨如何筹措春耕所需种子、化肥。他还十分关心农牧民外出打工情况,当场要求有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拖欠外出打工农牧民工资的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他深情地对随行人员说:开展扶贫济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各级干部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
【姜春云视察封沙治沙工作】
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在自治区、赤峰市党政领导陪同下,到翁旗头分地镇,深入实地察看了头分地镇豁子梁沙地现状和治理情况。豁子梁沙地位于头分地镇南部四道杖房,总面积5 500亩。2001年这里被确定为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区。当地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通过围封、植树造林、人工种草、人工看护等措施对沙地进行全面治理,当年5 500亩沙地全部治理完毕,并收到较好的治理效果。姜春云对豁子梁沙地治理工作表示满意。旗长韩会申、旗委副书记董少华陪同视察。
【旗乌兰牧骑建队45周年】
1957年6月25日,经翁牛特旗人民委员会批准,乌兰牧骑正式建立。为全自治区最早建立的两个乌兰牧骑之一。2002年7月19日至21日,中共翁牛特旗委、旗人民政府隆重举办乌兰牧骑建队45周年庆祝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会副委员长布赫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分别为乌兰牧骑建队45周年题词:"发展民族艺术,传播先进文化","扎根草原沃土,传播先进文化"。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自治区文化厅、市文化局以及兄弟旗县乌兰牧骑的领导应邀出席了庆祝大会。庆祝活动期间召开了乌兰牧骑老队员座谈会,并举行乌兰牧骑大型汇报演出。此次活动对于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大冰雹灾害】
8月22日下午5时40分至6时10分,翁旗杨树沟门乡、亿合公乡、头段地乡、杜家地乡、灯笼河牧场5乡、场遭受特大冰雹袭击。冰雹最大直径达55毫米,大片农作物被砸平,农作物受灾面积92 172亩,打草场受灾面积27 000亩。雹灾致使15个行政村、4个分场严重受灾,受灾人口18 750人,成灾人口16 430人。因雹灾砸死大小牲畜192头(只),砸伤31人,其中重伤1人。此次雹灾造成全旗农业经济损失2 261万元,直接经济损失2 285万元。雹灾发生后,自治区、赤峰市民政部门及翁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并对灾民生活、生产自救作了相应安排。
【开通乌丹东出口工程竣工】
2002年9月30日,乌丹东出口开通工程全线竣工验收。乌丹东出口开通工程是翁旗旗委、政府确定的2002年度的一号市政建设工程。该工程于3月20日开工,投资1 250万元,其中拆迁投资650万元,拆迁安置机关企事业单位3个,居民174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清运拆迁垃圾2万多立方米。东出口工程开通总长3 200米,其中城区段长900米,道路红线建设为40米,机动车道21米,双向6车道,完成城区段硬化路面1.9万平方米。开通乌丹东出口进一步拓展乌丹镇城市的总体框架,加速翁旗中西部与东部牧区的商贸往来,改善了东出口两侧居民道路难行、排水不畅的状况及环境卫生状况,方便镇区居民的生活。
【布日敦至勃隆克旅游穿沙公路全线竣工】
10月下旬,横贯于布日敦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至勃隆克旅游景点的穿沙公路全线开通。布勃穿沙公路全长18公里,总投资200万元,将翁旗布日敦、勃隆克两处集草原、沙漠、湖泊、奇石于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连为一体,为开发翁旗旅游资源、加快全旗生态建设步伐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布日敦旅游穿沙公路的建成对于在全市如何发挥旅游资源的整合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创了范例。
【通讯文集《风景这边独好》一书出版】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翁牛特旗地方志办公室担纲编纂的一部全面反映翁旗改革开放20年来各条战线成就的通讯文集《风景这边独好》一书于10月下旬出版发行。并荣获赤峰市"五个一工程奖"。《风景这边独好》一书共收集了近年来发表在《人民日报》、《赤峰日报》以及翁旗地方报刊的通讯特写60篇文章,其中许多文章由赤峰日报社、市电台资深记者采写,全书36万字。内容翔实,文笔优美,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翁旗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战胜困难、改造山河、建设家园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同时也是46万翁旗各族人民献给即将胜利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份厚礼。
【造林绿化十大标兵—唐八十】
唐八十,男,蒙古族,翁牛特旗布力彦苏木查干希热嘎查党支部书记。1987年以来,他毅然搬出刚建好的4间砖瓦房,率领全家老小6口人,住进沙窝子,开始他十五年如一日封沙固沙造林的战斗里程。15年来,他率领全家人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10万元,围封沙地6 200亩,营造杨树用材林80亩,沙棘、白柠条、黄柳防护林500亩,人工模拟飞播小叶锦鸡、踏榔、沙打旺、沙蒿1 000亩,栽种苹果、梨等果树20亩,种草120亩,丘间地种植玉米10亩。养羊70只,养牛90头。2002年底,唐八十围封沙地显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年产草5万公斤,年出栏牛羊50多头(只),全年总收入9万元,固定资产达50多万元。在唐八十的带动下,附近嘎查、独贵龙的牧民都积极进行封沙造林,保护草场和农田,走生态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1998年唐八十被旗委、政府命名为"全旗防沙治沙劳动模范",2002年被赤峰市委、市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个人",同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其"造林绿化十大标兵"荣誉称号。
(张仲仁、于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