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卷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张 利
副书记:谭景峰
沈 海(蒙古族)
杨 光
尤国钧(蒙古族)
李 强
苑凤霞(女)
纪委书记:张学富
政法委书记:孙德敏
人大常委会主任:明 君
副主任:宋长海(6月离任)
张希英(女6月离任)
王国林(6月离任)
李绍文
马长林(6月任职)
张善志(6月任职)
县 长:谭景峰
副县长:鲍文龙(满族)
郭恩全
石庆喜
孙 海(满族)
秦 蓉(女蒙古族)
丁宪章
佟胜良(满族科技副县长)
政协主席:杨淑凤(女)
副主席:甄国生
徐景江
法院院长:孙佰忠
检察院检察长:郑成林
武装部长:冯 光
政 委:王维亮
【概况】
突泉县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中南部,位于北纬45°11′25″~46°5′12″,东经120°48′45″~122°10′20″,总面积4 889.5平方公里,总人口3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万人,乡村人口24.6万人,人口密度62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7.15亩,年均降水量415毫米。全县辖6镇6乡,18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屯。
2002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26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二产业增加值2.79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3.1%。财政收入完成5 023万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8%。全年引进国内外资金1.6亿元人民币,72.2万美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35亿元,对外贸易出口额155万美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
【农业】
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由上年的6.5:3:0.5调整为5∶4∶1。签订大豆、蓖麻等农作物订单24.1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粮食总产5.4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1亿元。牧业年度家畜存栏70.04万头(只),其中大畜4.06万头,小畜54.92万只,猪11.06万口。奶牛发展到1 687头,年产鲜奶4 500吨以上。年内出栏肉羊26.3万只,肉鹅51.7万只。全县舍饲养畜户17 656户,占农户总数的32%。年内人工造林2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万亩,宜林荒山还林19.1万亩。育苗3 438亩,容器育苗470万袋。种草15.6万亩,实现分山到户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8万亩,149个村实行草牧场禁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水源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3211"工程。新打井7 401眼,新建节水电灌区6.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全县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机、运输车13 886台,百户拥有量23.3台,万亩拥有量79台。
【工业】
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79家,其中限上工业企业15家。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30.54%,实现税金1 254万元,同比增长31.29%,限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 031万元,同比增长29.9%,实现税金516万元,同比增长18.13%。
【交通 邮电】
2002年,公路货运量完成203万吨,公路客运量111万人。货物周转量14 101万吨/公里,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8 041万人/公里。邮政业务量完成2 528万元,同比增长24.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7 256门。固定电话用户19 645户,移动电话用户16 180户,全县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23户。城乡通电率100%。
【商业】
是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0 116户,私营企业83家,集贸市场成交额6 02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 821万元,同比增长6.9%。
【金融 保险】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 13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 35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8 080万元。财险保费收入373万元,同比增长8%,财险赔付193万元;人险保费收入770万元,同比增长10.2%,人险赔付148万元。
【科教卫生】
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38项,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的0.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2%。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5处。落实县乡村三级干部示范田18万亩,科技示范乡4个,科技示范村48个,科技示范户600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4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22项。至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180所,教学点82个,在校生39 322人,其中普通高中3 428人,职业高中597人,初中12 480人,小学22 817人。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13个,床位412张。村村通广播电视。
【人民生活】
是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41元。人口出生率7.5‰,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长率3.8‰,计划生育率99.63%。
【“手牵手”演出队活跃突泉】
为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泉县出现了一支“手牵手”演出队。该演出队是由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由已退休的诗人、作家艾厚国同志牵头组织起来的。演出队坚持“立足突泉、面向农村”的原则,开展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2002年演出就达十几次。他们以乡土文艺和传统节目为主,就地取材,自编、自导、自演,深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好评。
【“城乡共建活动”】
年初,突泉县直12家文明单位与水泉镇12个文明村结对签字,正式启动城乡共建活动。共建目标是: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建内容是:在农村突出抓好"六个一",即建一个好班子,建一个标准文化室,修一条示范村路,建一处达标卫生室,建一所花园式学校,创建一个十星级奔小康文明户典型示范村。在城里突出抓好"四个一",即培养建一处十佳文明窗口,建一个花园式单位,建成一个团结务实、具有战斗力的班子,建一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共建双方先后投入资金80余万元,用于经济发展项目40余万元,用于环境建设15万元,维修文化室12个,新增图书4 100册,新增桌椅123套,购置彩电、VCD10台套,修建示范村路10 000延长米。
(刘永华、冯月广)
【领导名录】
县委书记:张 利
副书记:谭景峰
沈 海(蒙古族)
杨 光
尤国钧(蒙古族)
李 强
苑凤霞(女)
纪委书记:张学富
政法委书记:孙德敏
人大常委会主任:明 君
副主任:宋长海(6月离任)
张希英(女6月离任)
王国林(6月离任)
李绍文
马长林(6月任职)
张善志(6月任职)
县 长:谭景峰
副县长:鲍文龙(满族)
郭恩全
石庆喜
孙 海(满族)
秦 蓉(女蒙古族)
丁宪章
佟胜良(满族科技副县长)
政协主席:杨淑凤(女)
副主席:甄国生
徐景江
法院院长:孙佰忠
检察院检察长:郑成林
武装部长:冯 光
政 委:王维亮
【概况】
突泉县地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中南部,位于北纬45°11′25″~46°5′12″,东经120°48′45″~122°10′20″,总面积4 889.5平方公里,总人口3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万人,乡村人口24.6万人,人口密度62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7.15亩,年均降水量415毫米。全县辖6镇6乡,188个行政村,464个自然屯。
2002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26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0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二产业增加值2.79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增加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3.1%。财政收入完成5 023万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8%。全年引进国内外资金1.6亿元人民币,72.2万美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35亿元,对外贸易出口额155万美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亿元。
【农业】
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粮经饲种植比例由上年的6.5:3:0.5调整为5∶4∶1。签订大豆、蓖麻等农作物订单24.1万亩,比上年增加8万亩。粮食总产5.4亿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1亿元。牧业年度家畜存栏70.04万头(只),其中大畜4.06万头,小畜54.92万只,猪11.06万口。奶牛发展到1 687头,年产鲜奶4 500吨以上。年内出栏肉羊26.3万只,肉鹅51.7万只。全县舍饲养畜户17 656户,占农户总数的32%。年内人工造林2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万亩,宜林荒山还林19.1万亩。育苗3 438亩,容器育苗470万袋。种草15.6万亩,实现分山到户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8万亩,149个村实行草牧场禁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水源开发为重点,大力实施"3211"工程。新打井7 401眼,新建节水电灌区6.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全县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机、运输车13 886台,百户拥有量23.3台,万亩拥有量79台。
【工业】
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79家,其中限上工业企业15家。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30.54%,实现税金1 254万元,同比增长31.29%,限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4 031万元,同比增长29.9%,实现税金516万元,同比增长18.13%。
【交通 邮电】
2002年,公路货运量完成203万吨,公路客运量111万人。货物周转量14 101万吨/公里,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8 041万人/公里。邮政业务量完成2 528万元,同比增长24.5%,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17 256门。固定电话用户19 645户,移动电话用户16 180户,全县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23户。城乡通电率100%。
【商业】
是年,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0 116户,私营企业83家,集贸市场成交额6 02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 821万元,同比增长6.9%。
【金融 保险】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 134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 35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8 080万元。财险保费收入373万元,同比增长8%,财险赔付193万元;人险保费收入770万元,同比增长10.2%,人险赔付148万元。
【科教卫生】
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38项,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的0.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2%。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5处。落实县乡村三级干部示范田18万亩,科技示范乡4个,科技示范村48个,科技示范户600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4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22项。至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180所,教学点82个,在校生39 322人,其中普通高中3 428人,职业高中597人,初中12 480人,小学22 817人。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13个,床位412张。村村通广播电视。
【人民生活】
是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 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641元。人口出生率7.5‰,死亡率3.7%,人口自然增长率3.8‰,计划生育率99.63%。
【“手牵手”演出队活跃突泉】
为活跃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泉县出现了一支“手牵手”演出队。该演出队是由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由已退休的诗人、作家艾厚国同志牵头组织起来的。演出队坚持“立足突泉、面向农村”的原则,开展各种形式的演出活动,2002年演出就达十几次。他们以乡土文艺和传统节目为主,就地取材,自编、自导、自演,深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好评。
【“城乡共建活动”】
年初,突泉县直12家文明单位与水泉镇12个文明村结对签字,正式启动城乡共建活动。共建目标是: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建内容是:在农村突出抓好"六个一",即建一个好班子,建一个标准文化室,修一条示范村路,建一处达标卫生室,建一所花园式学校,创建一个十星级奔小康文明户典型示范村。在城里突出抓好"四个一",即培养建一处十佳文明窗口,建一个花园式单位,建成一个团结务实、具有战斗力的班子,建一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共建双方先后投入资金80余万元,用于经济发展项目40余万元,用于环境建设15万元,维修文化室12个,新增图书4 100册,新增桌椅123套,购置彩电、VCD10台套,修建示范村路10 000延长米。
(刘永华、冯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