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 长:包东健
党组成员
副局长:曹 刚
党组成员
副局长
纪检组长:刘 美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实行中国地震局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授权承担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设有办公室(法规处)、人事教育处、计划财务处、科技监测处(应急救援处)、震害防御处(地方地震工作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审计处)、离退休干部管理处7个职能处室;下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行政执法监察总队、机关服务中心4个二级单位和21个地震台站。全局共有人员29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2人,中级职称79人,博士生1人,研究生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46岁。
【地震活动】
2002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发生MS≥1.0级地震239次,其中1.0~1.9级地震162次,2.0~2.9级地震61次,3.0~3.9级地震13次,4.0~4.9级地震2次,5.0级以上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
是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境内的中小地震频度继续处于90年代以来的最低活动水平,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阴山地震带西端的乌海—临河;阴山地震带中东端的包头一呼和浩特以及大兴安岭中部。中小地震活动总体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中小地震活动丛集与条带特征明显,乌海—临河一包头一呼和浩特、苏尼特左旗一西乌珠穆沁旗以及大兴安岭中部南缘小震活动明显丛集,条带特征也较显著,其中,内蒙古西部的中小地震在临河一吉兰泰盆地丛集并形成条带交汇。年内,包头一呼和浩特小震空区打破, 8月2日和林格尔ML3.0级地震打破了该区连续35个月的异常平静, 10月21日和林格尔再次发生ML3.0级地震。
自治区突出的中等地震事件为6月8日鄂托克前旗的MS4.0级地震;8月29日乌海MS3.6级地震;8月30日阿荣旗MS3.7级地震和10月20日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也是华北北部地区继2002年4月22日邢台老震区MS5.0级地震后又一次MS5.0级地震,显示了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进一步增强。
【重要地震与震害】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
1.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2002年10月 20日23时46分15秒
微观震中:北纬:117°27′、东经:44°43′
宏观震中:锡郭林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嘎查
震 级:M= 5.0
震源深度:15公里
震中烈度:VI度
地震类型:主—余震型
余震情况及特点:余震共发生7次,最大余震MS4.0,余震衰减较快,主震释放能量占全部序列释放能量的96.9%。
2.烈度分布与震害:
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中蒙边界,南至锡林浩特市,东至赤峰市,北京部分高层建筑轻微有感。宏观震中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嘎查一带(E117°26′,N44°40′)。与微观震中仅向北东方向偏差 4公里,与微观震中吻合性比较好,震中烈度为VI度。
VI度区:VI度区西起巴拉格尔苏木哈日阿图嘎查,东至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北起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办事处(原柴达木苏木政府所在地),南至柴达木嘎查南,为椭圆形,呈北东方向展布。长轴26 公里,短轴15 公里,面积约360平方公里。震害主要表现在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土木、砖木结构房屋承重墙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延长加宽,墙体外倾、下沉,山墙与前后墙结合部开裂,非承重墙体出现X型裂缝、变形,烟筒倒塌,个别棚圈围墙倒塌,一部分房屋达到严重损坏的程度。
另外,位于V度区的哈达图煤矿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出现VI度异常点。造成煤矿居民大多数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墙体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延长加宽,墙体外倾、下沉,顶棚掉落情况。煤矿近年新建的学校内砖木结构教室外墙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煤矿井下30余米石墙严重破坏,部分辅助生产设备受到损坏,造成短时间停产。
V度区:西起萨如拉脑塔格,东到旗所在地巴彦乌拉镇,南到巴拉格尔苏木的疏图,北到巴彦胡舒苏木政府所在地。V度区同样呈北北东方向展布。长轴50公里,短轴35公里,面积1 600余平方公里土木结构房屋及未做地基处理的砖木结构房屋也不同程度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加宽、延长,部分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程度。
这次地震还使西乌珠穆沁旗的4个苏木、30个嘎查、2个煤矿的一部分房屋与建筑受到损坏,19只牲畜被压死,无人员伤亡,VI度区内破坏面积达40%,V度区破坏面积达20%,直接经济损失800.76万元人民币。
3.宏观异常现象: 地震前夜,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嘎查几户牧民发现羊群不进圈现象;震时,狗狂叫,地震后狗也平静下来。未发现其它现象。
【监测预报】
1.在地震台站继续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目标责任制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注重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更突出目标责任制规范化、科学化。增加创建精神文明台站内容,重点对台站内部目标责任制实施做具体要求。有19个台制定和实施台站目标责任制管理细则。为规范数字化台站管理,提高数字化项目效益,制定下发《前兆数字化管理和数据报送》及《数字化地震台(网)管理》等要求和规定。
2.在参加全国2001年度地震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乌加河地震台获测震二类台第二名;海拉尔地震台获中国地震数字台网第二名;监测预报中心地震编目获二类局第二名;乌加河台获全国首次区域数字化资料评比第3名。其它观测项目也都有所提高。
3.坚持周、月和年中、年终及紧急会商会制度,强化晋、冀、蒙重点监视区震情跟踪工作,成立以呼和浩特市局牵头,由乌盟局、包头局和分析预报中心组成短临跟踪协作组。对监视区域内的呼市、乌盟地区的异常开展了有中国地震局权威专家指导的实地考察。同时对其它地区突发异常进行及时落实和排查,分别完成丰镇地下水位核实,宝昌台,呼和浩特台、一机厂电阻率异常核实报告,呼伦贝尔市地震局、乌海市地震局对在区域内发生的有感地震都进行地震现场考察。
4.国家重点项目“海拉尔GPS基本站和联合国海拉尔核查台阵”建设基本完成。“内蒙古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其中“地震前兆台网”;“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数字测震台网”;“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强震观测系统”;“流动地震台网”;“阿尔山火山观测站”和十个地震台的条件保障系统优化项目的调研、可行性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已全部完成,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盟市地震局在“十五”期间的项目实施和经费配套进行部署。项目实施和技术方案设计进展顺利,部分盟市的配套经费已落实到位。
5.自治区地震科研项目首次列入自治区科技厅“十五”科研支持项目,“十五”期间的申报科研项目总经费50万元,首期8万元已获准审批拨款。完成了中国地震局下达的《地震台站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报送工作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监测台志》的编写工作
【震灾预防】
1.3月初,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2002年全区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部署;召开盟市地震局负责人参加的防震减灾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中国地震局2001年地震群测群防会议精神,商讨全面推进盟市、旗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措施。
2.组织举办全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培训班,全区70余名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骨干参加培训;组织“国标”《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宣传贯彻工作,到有关厅局设计院举办讲座,普及区划图有关知识,开展区划图的发行工作。
3.完成呼和浩特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技术论证和前期初步设计,协调呼市政府、包头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落实承诺配套经费。有关文件材料已上报中国地震局,已列入全国24个省区项目之内。
4.组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行政执法监察总队,建立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全区执法人员数据库。对辽河大桥、天然气入呼工程、呼和浩特市移动通信枢纽工程三个工程项目和如意开发区、金川开发区、盛乐开发区进行执法检查,其中辽河大桥和天然气入呼工程已按要求完成安全性评价工作。金川开发区也正在安排此项工作。对台站监测环境受干扰的现象进行执法排查,解决了乌加河台受轧钢厂影响、包头台受通讯设施影响等问题,呼和台地电受供水管线影响和集宁台受公路车辆运输影响一事已向有关部门提出。
5.协调自治区电力、水利部门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行业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年内完成黄河水利枢纽、托克托电厂、神华煤直接液化、蓝旗电厂、海勃湾电厂第三期扩建设工程、自治区党委新建办公楼等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全区有8个盟市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建设管理程序或进入审批大厅。
【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工作】
1.“十五”重点项目“自治区防震减灾指挥基地”建设项目土建已基本完成。
2.自治区地震局与公安厅消防局初步确定共建救援队,并编写了组建方案,召开协调会议,现等待公安部的意见。
3.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地震局、建设厅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有关厅局和大企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通报了检查情况。
4. 9、10月,进行了2次地震应急拉练演习。对在应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地震应急始终保持在快速启动和现场发挥实效的状态。
5.开展了10月20日西乌旗5.0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第一次实现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对地震现场灾情图文进行速报,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
6.继续开展地震应急数据库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和地震应急网建设。明确全区地震通讯网、灾情速报网、宏观观测网的职责,对盟市应急网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抽查与检查。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1.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区防震减灾宣传规划与计划。
2.组织了“7·28”及党校、大中小学等宣传活动。共出动人员计15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 000余份。发放书刊200余册。举办讲座12次,并参加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三下乡宣传活动。
3.完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呼和浩特展厅的建设任务,并正式列入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
(弓建平)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局 长:包东健
党组成员
副局长:曹 刚
党组成员
副局长
纪检组长:刘 美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实行中国地震局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根据授权承担自治区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设有办公室(法规处)、人事教育处、计划财务处、科技监测处(应急救援处)、震害防御处(地方地震工作处)、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审计处)、离退休干部管理处7个职能处室;下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工程研究勘察院、行政执法监察总队、机关服务中心4个二级单位和21个地震台站。全局共有人员29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2人,中级职称79人,博士生1人,研究生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46岁。
【地震活动】
2002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发生MS≥1.0级地震239次,其中1.0~1.9级地震162次,2.0~2.9级地震61次,3.0~3.9级地震13次,4.0~4.9级地震2次,5.0级以上地震1次。最大地震为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
是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境内的中小地震频度继续处于90年代以来的最低活动水平,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阴山地震带西端的乌海—临河;阴山地震带中东端的包头一呼和浩特以及大兴安岭中部。中小地震活动总体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中小地震活动丛集与条带特征明显,乌海—临河一包头一呼和浩特、苏尼特左旗一西乌珠穆沁旗以及大兴安岭中部南缘小震活动明显丛集,条带特征也较显著,其中,内蒙古西部的中小地震在临河一吉兰泰盆地丛集并形成条带交汇。年内,包头一呼和浩特小震空区打破, 8月2日和林格尔ML3.0级地震打破了该区连续35个月的异常平静, 10月21日和林格尔再次发生ML3.0级地震。
自治区突出的中等地震事件为6月8日鄂托克前旗的MS4.0级地震;8月29日乌海MS3.6级地震;8月30日阿荣旗MS3.7级地震和10月20日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也是华北北部地区继2002年4月22日邢台老震区MS5.0级地震后又一次MS5.0级地震,显示了华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进一步增强。
【重要地震与震害】
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MS5.0级地震
1.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2002年10月 20日23时46分15秒
微观震中:北纬:117°27′、东经:44°43′
宏观震中:锡郭林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嘎查
震 级:M= 5.0
震源深度:15公里
震中烈度:VI度
地震类型:主—余震型
余震情况及特点:余震共发生7次,最大余震MS4.0,余震衰减较快,主震释放能量占全部序列释放能量的96.9%。
2.烈度分布与震害:
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中蒙边界,南至锡林浩特市,东至赤峰市,北京部分高层建筑轻微有感。宏观震中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嘎查一带(E117°26′,N44°40′)。与微观震中仅向北东方向偏差 4公里,与微观震中吻合性比较好,震中烈度为VI度。
VI度区:VI度区西起巴拉格尔苏木哈日阿图嘎查,东至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北起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办事处(原柴达木苏木政府所在地),南至柴达木嘎查南,为椭圆形,呈北东方向展布。长轴26 公里,短轴15 公里,面积约360平方公里。震害主要表现在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土木、砖木结构房屋承重墙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延长加宽,墙体外倾、下沉,山墙与前后墙结合部开裂,非承重墙体出现X型裂缝、变形,烟筒倒塌,个别棚圈围墙倒塌,一部分房屋达到严重损坏的程度。
另外,位于V度区的哈达图煤矿存在大面积采空区,出现VI度异常点。造成煤矿居民大多数土木、砖木结构房屋墙体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延长加宽,墙体外倾、下沉,顶棚掉落情况。煤矿近年新建的学校内砖木结构教室外墙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煤矿井下30余米石墙严重破坏,部分辅助生产设备受到损坏,造成短时间停产。
V度区:西起萨如拉脑塔格,东到旗所在地巴彦乌拉镇,南到巴拉格尔苏木的疏图,北到巴彦胡舒苏木政府所在地。V度区同样呈北北东方向展布。长轴50公里,短轴35公里,面积1 600余平方公里土木结构房屋及未做地基处理的砖木结构房屋也不同程度出现裂缝或原有裂缝加宽、延长,部分房屋达到中等破坏程度。
这次地震还使西乌珠穆沁旗的4个苏木、30个嘎查、2个煤矿的一部分房屋与建筑受到损坏,19只牲畜被压死,无人员伤亡,VI度区内破坏面积达40%,V度区破坏面积达20%,直接经济损失800.76万元人民币。
3.宏观异常现象: 地震前夜,巴拉格尔苏木柴达木嘎查几户牧民发现羊群不进圈现象;震时,狗狂叫,地震后狗也平静下来。未发现其它现象。
【监测预报】
1.在地震台站继续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目标责任制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在注重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更突出目标责任制规范化、科学化。增加创建精神文明台站内容,重点对台站内部目标责任制实施做具体要求。有19个台制定和实施台站目标责任制管理细则。为规范数字化台站管理,提高数字化项目效益,制定下发《前兆数字化管理和数据报送》及《数字化地震台(网)管理》等要求和规定。
2.在参加全国2001年度地震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乌加河地震台获测震二类台第二名;海拉尔地震台获中国地震数字台网第二名;监测预报中心地震编目获二类局第二名;乌加河台获全国首次区域数字化资料评比第3名。其它观测项目也都有所提高。
3.坚持周、月和年中、年终及紧急会商会制度,强化晋、冀、蒙重点监视区震情跟踪工作,成立以呼和浩特市局牵头,由乌盟局、包头局和分析预报中心组成短临跟踪协作组。对监视区域内的呼市、乌盟地区的异常开展了有中国地震局权威专家指导的实地考察。同时对其它地区突发异常进行及时落实和排查,分别完成丰镇地下水位核实,宝昌台,呼和浩特台、一机厂电阻率异常核实报告,呼伦贝尔市地震局、乌海市地震局对在区域内发生的有感地震都进行地震现场考察。
4.国家重点项目“海拉尔GPS基本站和联合国海拉尔核查台阵”建设基本完成。“内蒙古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建设项目顺利启动,其中“地震前兆台网”;“地震信息服务系统”;“数字测震台网”;“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强震观测系统”;“流动地震台网”;“阿尔山火山观测站”和十个地震台的条件保障系统优化项目的调研、可行性报告编制和申报工作已全部完成,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对盟市地震局在“十五”期间的项目实施和经费配套进行部署。项目实施和技术方案设计进展顺利,部分盟市的配套经费已落实到位。
5.自治区地震科研项目首次列入自治区科技厅“十五”科研支持项目,“十五”期间的申报科研项目总经费50万元,首期8万元已获准审批拨款。完成了中国地震局下达的《地震台站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报送工作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监测台志》的编写工作
【震灾预防】
1.3月初,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2002年全区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部署;召开盟市地震局负责人参加的防震减灾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中国地震局2001年地震群测群防会议精神,商讨全面推进盟市、旗县防震减灾工作的措施。
2.组织举办全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培训班,全区70余名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骨干参加培训;组织“国标”《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宣传贯彻工作,到有关厅局设计院举办讲座,普及区划图有关知识,开展区划图的发行工作。
3.完成呼和浩特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技术论证和前期初步设计,协调呼市政府、包头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落实承诺配套经费。有关文件材料已上报中国地震局,已列入全国24个省区项目之内。
4.组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行政执法监察总队,建立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全区执法人员数据库。对辽河大桥、天然气入呼工程、呼和浩特市移动通信枢纽工程三个工程项目和如意开发区、金川开发区、盛乐开发区进行执法检查,其中辽河大桥和天然气入呼工程已按要求完成安全性评价工作。金川开发区也正在安排此项工作。对台站监测环境受干扰的现象进行执法排查,解决了乌加河台受轧钢厂影响、包头台受通讯设施影响等问题,呼和台地电受供水管线影响和集宁台受公路车辆运输影响一事已向有关部门提出。
5.协调自治区电力、水利部门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行业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年内完成黄河水利枢纽、托克托电厂、神华煤直接液化、蓝旗电厂、海勃湾电厂第三期扩建设工程、自治区党委新建办公楼等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全区有8个盟市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建设管理程序或进入审批大厅。
【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工作】
1.“十五”重点项目“自治区防震减灾指挥基地”建设项目土建已基本完成。
2.自治区地震局与公安厅消防局初步确定共建救援队,并编写了组建方案,召开协调会议,现等待公安部的意见。
3.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地震局、建设厅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有关厅局和大企业的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全区通报了检查情况。
4. 9、10月,进行了2次地震应急拉练演习。对在应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地震应急始终保持在快速启动和现场发挥实效的状态。
5.开展了10月20日西乌旗5.0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第一次实现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对地震现场灾情图文进行速报,为政府救灾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
6.继续开展地震应急数据库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和地震应急网建设。明确全区地震通讯网、灾情速报网、宏观观测网的职责,对盟市应急网的建设工作进行了抽查与检查。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1.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全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区防震减灾宣传规划与计划。
2.组织了“7·28”及党校、大中小学等宣传活动。共出动人员计15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6 000余份。发放书刊200余册。举办讲座12次,并参加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三下乡宣传活动。
3.完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呼和浩特展厅的建设任务,并正式列入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
(弓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