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中国共产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巡视机构领导名录】
巡视一组
组 长:张洪祥
副 组 长:武 兵
巡视专员:白德全(蒙古族3月任职)
巡视二组
组 长:李久祥
副 组 长:金 平(蒙古族)
巡视专员:杜子洲
巡视三组
组 长:刘玉槐(代)
副 组 长:杨静平
巡视专员:曲 帆(蒙古族)
巡视工作办公室
主 任:乔建东
【概况】 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于2004年4月正式成立,设自治区党委巡视一组、巡视二组、巡视三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纪委,为自治区党委巡视工作的办事机构。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行政定编23名,事业定编6名。其中:正厅级领导职数3名(各巡视组长、副组长均为正厅级,组长在原单位列编),副厅级领导职数4名,处级干部职数15名。巡视工作由自治区纪委和党委组织部具体领导,对自治区党委负责。经费列入自治区财政预算,单独列支,党务、人事、后勤、财务等工作由自治区纪委机关管理。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成立后,当年即对包头市、乌海市、呼伦贝尔市及满洲里市进行了巡视。
【盟市巡视工作】 2005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分两批对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及二连浩特市进行巡视。除对党中央纪委、党中央组织部和自治区党委规定的五项内容,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情况、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情况以及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情况实行监督外,还结合贯彻落实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第七次全委会议精神,对领导干部“五个不许”的有关情况作重点了解,并按照党委要求对被巡视盟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进行考察。三个巡视组共与各级干部谈话1527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33个,接待群众来访1769人次,受理群众来信226件,发放民主测评问卷1544份。共形成7个盟市巡视工作报告,17个专题报告;向自治区党委提出建议6条,向被巡视盟市反馈整改意见、建议45条;发现地厅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线索8条,对16名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旗县巡视】 2005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结合盟市巡视工作,对五原县、临河区、扎赉特旗、乌兰浩特市、阿拉善右旗、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敖汉旗、宁城县、达拉特旗、东胜区等11个旗县(市、区)进行巡视。重点围绕旗县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侧重了解领导干部遵守“五个不许”方面的情况。共与各级干部谈话824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5个,接待群众来访163人次,受理群众来信73件,发放民主测评问卷2209份。共形成11个旗县巡视工作报告,2个专题报告;向被巡视旗县反馈整改意见建议40条,发现县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线索8条;对1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巡视“回头看”】 2005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对2004年首批巡视的包头市、乌海市、呼伦贝尔市及满洲里市进行巡视“回头看”,重点了解上述盟市一年来针对巡视反馈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从“回头看”情况看,上述被巡视地区对巡视组反馈意见十分重视,各盟市委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整改工作,针对反馈意见及时制定和上报整改方案,三个盟市共采取17项较大的具体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巡视组进一步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中国共产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委员会巡视机构领导名录】
巡视一组
组 长:张洪祥
副 组 长:武 兵
巡视专员:白德全(蒙古族3月任职)
巡视二组
组 长:李久祥
副 组 长:金 平(蒙古族)
巡视专员:杜子洲
巡视三组
组 长:刘玉槐(代)
副 组 长:杨静平
巡视专员:曲 帆(蒙古族)
巡视工作办公室
主 任:乔建东
【概况】 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于2004年4月正式成立,设自治区党委巡视一组、巡视二组、巡视三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纪委,为自治区党委巡视工作的办事机构。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行政定编23名,事业定编6名。其中:正厅级领导职数3名(各巡视组长、副组长均为正厅级,组长在原单位列编),副厅级领导职数4名,处级干部职数15名。巡视工作由自治区纪委和党委组织部具体领导,对自治区党委负责。经费列入自治区财政预算,单独列支,党务、人事、后勤、财务等工作由自治区纪委机关管理。自治区党委巡视机构成立后,当年即对包头市、乌海市、呼伦贝尔市及满洲里市进行了巡视。
【盟市巡视工作】 2005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分两批对巴彦淖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兴安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及二连浩特市进行巡视。除对党中央纪委、党中央组织部和自治区党委规定的五项内容,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政勤政的情况、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情况以及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情况实行监督外,还结合贯彻落实中纪委第五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第七次全委会议精神,对领导干部“五个不许”的有关情况作重点了解,并按照党委要求对被巡视盟市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进行考察。三个巡视组共与各级干部谈话1527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33个,接待群众来访1769人次,受理群众来信226件,发放民主测评问卷1544份。共形成7个盟市巡视工作报告,17个专题报告;向自治区党委提出建议6条,向被巡视盟市反馈整改意见、建议45条;发现地厅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线索8条,对16名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旗县巡视】 2005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结合盟市巡视工作,对五原县、临河区、扎赉特旗、乌兰浩特市、阿拉善右旗、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敖汉旗、宁城县、达拉特旗、东胜区等11个旗县(市、区)进行巡视。重点围绕旗县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廉洁从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情况进行监督,同时侧重了解领导干部遵守“五个不许”方面的情况。共与各级干部谈话824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5个,接待群众来访163人次,受理群众来信73件,发放民主测评问卷2209份。共形成11个旗县巡视工作报告,2个专题报告;向被巡视旗县反馈整改意见建议40条,发现县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线索8条;对12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巡视“回头看”】 2005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对2004年首批巡视的包头市、乌海市、呼伦贝尔市及满洲里市进行巡视“回头看”,重点了解上述盟市一年来针对巡视反馈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从“回头看”情况看,上述被巡视地区对巡视组反馈意见十分重视,各盟市委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整改工作,针对反馈意见及时制定和上报整改方案,三个盟市共采取17项较大的具体整改措施,整改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巡视组进一步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