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志斌
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俊美
区 长:史文俊
政协主席:龙 梅(女 蒙古族)
武装部长:田 旭
政 委:周永亮
【概况】 包头市东河区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42°13’~42°21’,东经118°53’~119°11’。历史上曾享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全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1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14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5.4万人,聚居着蒙、汉、回、达斡尔等26个民族。
2005年,东河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2.3%,比2000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24.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2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完成10.0008亿元,同比增长47.1%,比2000年增长7.3倍,年均增长52.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030元,同比增长17.2%,比2000年纯增71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33元,同比增长15.3%,比2000年纯增3510元。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4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纯增5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纯增4亿元,工业总量大幅度提高。包铝、鹿王、华资实业、骆驼酒业、铁鑫煤化等大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小企业成长迅速,工业经济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三次产业结构已由0.7∶52.2∶47.1优化为0.6∶45.6∶53.8。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达到58.9亿元,同比增长22.4%。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00年纯增28.3亿元。
【城市建设】 投资15亿元实施“六大城市建设工程”,一是全面完成东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二是加快北梁地区的保护性开发建设,核心区400亩土地的商住开发和中环路建设全面启动,完成8000平方米的财神庙广场建设工程、内环路工程、财神庙的修缮工程、九江口戏台修复工程。三是完成全长15公里的东出口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南海湖综合整治工程,新建全长8.7公里的环湖路、0.8公里的水产路及其地下管网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堤坝护堤工程、占地5.4万平方米的南海湖北入口广场及周边景区工程。五是完成豪德贸易广场建设。六是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创建整洁优美的城市新形象。近两年,全区共新建改造道路46条,总面积60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4万株,种花种草40万平方米,完成13条道路绿化及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建设;新建和改造路灯1200基。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影响市容的占道棚亭、违章破旧建筑物970处12000平方米、户外广告6200块35500平方米。
【招商引资】 5年累计引进项目45个,投资达180亿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实际直接利用自治区外资金58.8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9592万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5236万美元。特别是2005年,三项指标增速均超过50%,分别达到28.5亿元、4900万美元和2560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额和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位居全市旗县区之首。
【科技】 东河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
【教育】 完成了10800平方米危旧校舍改造,教育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素质教育纳入了经常化的轨道,东河区被评为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区。
【文化】 2月23日,全区元宵节街头文艺汇演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在区委中心广场举行。8月6日,参加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与会人员在东河区龙泽广场观看“东河之夜”大型水景焰火晚会。自治区领导储波、、陈光林、任亚平、 **、 ***、 ***、连辑、孙忠泰,党中央文明办秘书组巡视员刘斌及东河区全体县级干部参加晚会。8月15日,东河区档案局和包头市档案局共同编撰出版的《包头市大事记》正式出版。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城区。
【卫生】 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建立公共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公共安全应急体系逐步完善。
【社会保障】 2005年养老保险总收入5156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高76%。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五年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7万人,多种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9万人。
【工业园区】 园区企业已达25户,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工业园区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东华热电投资30亿元2×30万千瓦供热机组已并网发电。浙江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年产3000万平方米化成箔项目,已有5条生产线投产。香港力劲集团投资1.2亿元年产100万只铝轮毂项目已投入生产。投资26亿元2×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东河电厂项目;包铝年产1万吨精铝项目。精正粉煤灰烧结陶粒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中。欧艺陶瓷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凯普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化成箔生产线、8万吨光箔项目;东联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1200万平方米化成箔项目;南京联强冶金集团投资12.4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铝、铝合金板带卷及1万吨钛、钛合金板带卷项目;广东台山富诚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美元年产300万只铝轮毂项目,已签订投资合同。江苏中联、湖北南辉、海门三鑫、南通三瑛等化成箔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为园区产业链的拉长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2005年,全区共实施46个新建续建重点项目,在2004年的基础上新增重点项目12个,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9亿元,五年投资累计完成19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1.4倍。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刘志斌
人大常委会主任:杨俊美
区 长:史文俊
政协主席:龙 梅(女 蒙古族)
武装部长:田 旭
政 委:周永亮
【概况】 包头市东河区位于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42°13’~42°21’,东经118°53’~119°11’。历史上曾享有“水旱码头”、“塞外通衢”的盛名。全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辖1个镇、12个街道办事处,114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5.4万人,聚居着蒙、汉、回、达斡尔等26个民族。
2005年,东河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3亿元,同比增长22.3%,比2000年增长2.03倍,年均增长24.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20美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完成10.0008亿元,同比增长47.1%,比2000年增长7.3倍,年均增长52.8%;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2030元,同比增长17.2%,比2000年纯增71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33元,同比增长15.3%,比2000年纯增3510元。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4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纯增5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亿元,在2000年的基础上纯增4亿元,工业总量大幅度提高。包铝、鹿王、华资实业、骆驼酒业、铁鑫煤化等大企业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小企业成长迅速,工业经济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三次产业结构已由0.7∶52.2∶47.1优化为0.6∶45.6∶53.8。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达到58.9亿元,同比增长22.4%。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00年纯增28.3亿元。
【城市建设】 投资15亿元实施“六大城市建设工程”,一是全面完成东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二是加快北梁地区的保护性开发建设,核心区400亩土地的商住开发和中环路建设全面启动,完成8000平方米的财神庙广场建设工程、内环路工程、财神庙的修缮工程、九江口戏台修复工程。三是完成全长15公里的东出口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四是加快南海湖综合整治工程,新建全长8.7公里的环湖路、0.8公里的水产路及其地下管网工程、绿化美化工程、堤坝护堤工程、占地5.4万平方米的南海湖北入口广场及周边景区工程。五是完成豪德贸易广场建设。六是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创建整洁优美的城市新形象。近两年,全区共新建改造道路46条,总面积60万平方米;新植树木14万株,种花种草40万平方米,完成13条道路绿化及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建设;新建和改造路灯1200基。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影响市容的占道棚亭、违章破旧建筑物970处12000平方米、户外广告6200块35500平方米。
【招商引资】 5年累计引进项目45个,投资达180亿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实际直接利用自治区外资金58.8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9592万美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5236万美元。特别是2005年,三项指标增速均超过50%,分别达到28.5亿元、4900万美元和2560万美元,其中,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额和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位居全市旗县区之首。
【科技】 东河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
【教育】 完成了10800平方米危旧校舍改造,教育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素质教育纳入了经常化的轨道,东河区被评为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先进区。
【文化】 2月23日,全区元宵节街头文艺汇演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在区委中心广场举行。8月6日,参加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的与会人员在东河区龙泽广场观看“东河之夜”大型水景焰火晚会。自治区领导储波、、陈光林、任亚平、 **、 ***、 ***、连辑、孙忠泰,党中央文明办秘书组巡视员刘斌及东河区全体县级干部参加晚会。8月15日,东河区档案局和包头市档案局共同编撰出版的《包头市大事记》正式出版。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城区。
【卫生】 防控禽流感的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建立公共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公共安全应急体系逐步完善。
【社会保障】 2005年养老保险总收入5156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高76%。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五年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7万人,多种渠道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9万人。
【工业园区】 园区企业已达25户,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利税4亿元。工业园区建设进入加速发展的最佳机遇期。东华热电投资30亿元2×30万千瓦供热机组已并网发电。浙江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年产3000万平方米化成箔项目,已有5条生产线投产。香港力劲集团投资1.2亿元年产100万只铝轮毂项目已投入生产。投资26亿元2×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东河电厂项目;包铝年产1万吨精铝项目。精正粉煤灰烧结陶粒项目正在紧张地建设中。欧艺陶瓷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凯普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1500万平方米化成箔生产线、8万吨光箔项目;东联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1200万平方米化成箔项目;南京联强冶金集团投资12.4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铝、铝合金板带卷及1万吨钛、钛合金板带卷项目;广东台山富诚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美元年产300万只铝轮毂项目,已签订投资合同。江苏中联、湖北南辉、海门三鑫、南通三瑛等化成箔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推进。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为园区产业链的拉长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2005年,全区共实施46个新建续建重点项目,在2004年的基础上新增重点项目12个,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9亿元,五年投资累计完成19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