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党政军领导名录】
盟 委
书 记:崔国柱
副书记:常 海(蒙古族) 崔莲姣(女) 吴志忠(蒙古族)
王喜才 王 儒
委 员:王 玉 别永河(11月离任) 高震邦
刘俊清 *** 刘福德
钱海峰(蒙古族) 吴剑华(蒙古族11月任职)
人 大 工 委
主 任:穆芳霞(女)
副主任:苏贵民 张有才 田 仓 傅 敏(女)
刘景毓
行 政 公 署
盟 长:常 海(蒙古族)
副盟长:王 玉 陈国才(蒙古族) 郑学鸣 张 利
崔文军 杨瑞平
政 协
主 席:乌其拉图(蒙古族)
副主席:佟德钧 汪亚洲 纪相军(蒙古族) 周 岩(女)
莽志宏(蒙古族) 黄宝平
兴安军分区
司令员:张保信
政 委:别永河(11月离任) 吴剑华(蒙古族 11月任职)
【概况】 兴安盟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地处北纬44°14’~47°39’,东经119°28’~123°38’。西北接蒙古国,有国境线126.084公里。北与呼伦贝尔市相连,东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接壤,南与通辽市毗邻,西与锡林郭勒盟相接。全盟总面积59806平方公里,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朝鲜、回、达斡尔等22个民族。全盟总人口为163.68万人,同比减少0.8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85万人,同比增长1.30%,蒙古族人口67.27万人,同比增长0.9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8.07万人,比上年减少0.20%。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8.71%;第二产业增加值34.18亿元,增长16.62%;第三产业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7506元,比上年增长1387元,增长15.9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7550元/人,比上年提高18.76%。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9%。全盟财政支出2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8%,衣着类价格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7.0%。
【农业】 2005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5.3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35万公顷,增长3.73%。粮食产量达210.08万吨,比上年增产71.98万吨,增长52.12%;油料产量7.03万吨,比上年增产3.48万吨,增长98.59%;甜菜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减少0.08万吨,减少6.96%。人人三亩水浇地建设显示其作用。全年水产品产量4173吨,同比增长9.82%。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153.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114台,比上年末增加673台,小型拖拉机7.22万台,比上年末增长4.8%。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6.39万千瓦,同比增长7.76%。水浇地面积达22.01万公顷,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68吨,比上年增长40.1%。
【林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3.0万亩。比上年增加57.4万亩,增长2.04倍,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80万亩,退耕还林33万亩,用材林(营造防护林)33.0万亩,新育苗0.90万亩,容器育苗2300万袋,总产苗量14306万株,森林面积达223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9%。
【畜牧业】 2005年末,全盟家畜出栏504.1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7.79%。家畜出栏率达77.51%。全盟当年肉类总产量15.58万吨,比上年增长13.81%;牛奶产量36.94万吨,增长67.98%。全盟家畜存栏总头数575.60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1.50%,其中:大畜存栏50.67万头,同比减少0.73%,羊存栏467.47万只,同比减少14.01%,生猪存栏57.46万口,同比增长3.12%。
【工业】 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6.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3亿元,增长4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85%,比上年下降3.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2.24%,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原煤达99.88万吨,同比增长49.43%;发电量19622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0.42%;卷烟424999万支,同比增长30.77%;水泥65.58万吨;同比增长1.96%,生铁34.14万吨,同比增长5.86%。
【交通运输】 2005年,公路货运量达1540万吨,比上年增加26.3%。货物周转量完成32939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4倍。公路客运量完成571万人,比上年减少17.3%;公路旅客周转量完成6770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5%。
【邮电】 邮电通信部门全年完成业务收入33407万元。电话年末到达户数25.4万户,增长1.6%。其中:住宅电话13.5万户,公用电话6812部,小灵通用户11.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0.97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投资管理分,城镇以上投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5.32亿元,增长51.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6亿元,增长7.6%。
【内外贸易】 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城市零售额27.33亿元,增长19.4%;县级零售额13.25亿元,增长12.2%;县以下零售额8.37亿元,增长9.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餐饮业零售额为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他行业零售额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6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出口总额505万美元,增长38.3%;进口总额174万美元,减少22.0%。
【金融】 2005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62亿元,增长17.1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9%。其中:工业贷款4.64亿元,减少40.98%;商业贷款38.91亿元,增长16.83%;农业贷款8.47亿元,增长10.39%。
【教育】 年内全盟升入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学生8063人,比上年减少100人。2005年,全盟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含成人班)5900人,比上年减少8.78%。普通高中在校生25889万人,比上年增长6.47%;普通初中在校生64902人,比上年减少7.62%;职业高中在校生6074人,比上年减少10.98%;小学在校生107007人,比上年减少4.76%。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5%。
【文化】 全盟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从业人员214人,文化馆7个,文化站88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量达21.2万册。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0.76%和90.95%。全盟有线电视用户达11.12万户。盟级报刊出版发行量1.60万份,其中蒙文版1500份。
【卫生】 全盟有卫生机构(含个体)323个。年末医疗单位有医疗床位407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5653人。全盟有妇幼保健机构7个,技术人员213人。专科疾病防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卫生防疫人员696人。
【体育】 举办县以上运动会7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1200人。各类学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为180357人,占应达标学生的99.0%。
【人口人民生活】 年内全盟出生人口1.60万人,出生率为9.74‰;年内死亡人口(历年死亡未注销)1.33万人,死亡率为8.12‰,人口自然增长率1.62‰。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同比增加693元,增长10.7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75元,同比增加335元,增长16.4%。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25.1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1.2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05年末,全盟已有88568人参加养老保险,有26887人参加离退休费统筹。年末,全盟福利院有床位1369张,收养896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达3.03万人。
【劳动就业】 全盟从业人员68.5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11.33万人,比上年减少0.34万人;城镇个体、私营劳动者5.52万人,比上年增加0.46万人。
【存在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种植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粮食产量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小、总量不足;招商引资难度大,投资规模小;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压力较大。
【重要活动】 3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主席、副主席余德辉等一行20余人到兴安盟调研。盟长常海等领导陪同调研组分别深入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和科尔沁右翼前旗,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经济运行情况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还深入五岔沟浩月老家庭生态林场、阿尔山海神疗养院和太伟滑雪场、冰雪高尔夫球场以及蒙牛乳业乌兰浩特公司、内蒙古圣华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家庭和企业,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企业经营情况。
4月13日至14日,伊敏至伊尔施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召开,这标志着“两伊”铁路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铁道部计划司、铁道部运输局、中铁咨询集团、铁道部鉴定中心等15家单位的近百名铁路、桥梁、隧道、地质、车辆等方面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和自治区发改委、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有关领导和发改委负责人百余人参加会议。
【党政军领导名录】
盟 委
书 记:崔国柱
副书记:常 海(蒙古族) 崔莲姣(女) 吴志忠(蒙古族)
王喜才 王 儒
委 员:王 玉 别永河(11月离任) 高震邦
刘俊清 *** 刘福德
钱海峰(蒙古族) 吴剑华(蒙古族11月任职)
人 大 工 委
主 任:穆芳霞(女)
副主任:苏贵民 张有才 田 仓 傅 敏(女)
刘景毓
行 政 公 署
盟 长:常 海(蒙古族)
副盟长:王 玉 陈国才(蒙古族) 郑学鸣 张 利
崔文军 杨瑞平
政 协
主 席:乌其拉图(蒙古族)
副主席:佟德钧 汪亚洲 纪相军(蒙古族) 周 岩(女)
莽志宏(蒙古族) 黄宝平
兴安军分区
司令员:张保信
政 委:别永河(11月离任) 吴剑华(蒙古族 11月任职)
【概况】 兴安盟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地处北纬44°14’~47°39’,东经119°28’~123°38’。西北接蒙古国,有国境线126.084公里。北与呼伦贝尔市相连,东与黑龙江省、吉林省接壤,南与通辽市毗邻,西与锡林郭勒盟相接。全盟总面积59806平方公里,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朝鲜、回、达斡尔等22个民族。全盟总人口为163.68万人,同比减少0.8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85万人,同比增长1.30%,蒙古族人口67.27万人,同比增长0.9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8.07万人,比上年减少0.20%。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6亿元,增长8.71%;第二产业增加值34.18亿元,增长16.62%;第三产业增加值45.66亿元,增长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7506元,比上年增长1387元,增长15.9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7550元/人,比上年提高18.76%。全年实现全部财政收入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8.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9%。全盟财政支出2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9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0.8%,衣着类价格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居住类上涨7.0%。
【农业】 2005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5.3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35万公顷,增长3.73%。粮食产量达210.08万吨,比上年增产71.98万吨,增长52.12%;油料产量7.03万吨,比上年增产3.48万吨,增长98.59%;甜菜产量1.07万吨,比上年减少0.08万吨,减少6.96%。人人三亩水浇地建设显示其作用。全年水产品产量4173吨,同比增长9.82%。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153.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114台,比上年末增加673台,小型拖拉机7.22万台,比上年末增长4.8%。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6.39万千瓦,同比增长7.76%。水浇地面积达22.01万公顷,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768吨,比上年增长40.1%。
【林业】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13.0万亩。比上年增加57.4万亩,增长2.04倍,其中:营造速生丰产林80万亩,退耕还林33万亩,用材林(营造防护林)33.0万亩,新育苗0.90万亩,容器育苗2300万袋,总产苗量14306万株,森林面积达223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4.9%。
【畜牧业】 2005年末,全盟家畜出栏504.1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7.79%。家畜出栏率达77.51%。全盟当年肉类总产量15.58万吨,比上年增长13.81%;牛奶产量36.94万吨,增长67.98%。全盟家畜存栏总头数575.60万头(只),比上年减少11.50%,其中:大畜存栏50.67万头,同比减少0.73%,羊存栏467.47万只,同比减少14.01%,生猪存栏57.46万口,同比增长3.12%。
【工业】 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26.49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3亿元,增长40.1%;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85%,比上年下降3.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2.24%,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原煤达99.88万吨,同比增长49.43%;发电量19622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0.42%;卷烟424999万支,同比增长30.77%;水泥65.58万吨;同比增长1.96%,生铁34.14万吨,同比增长5.86%。
【交通运输】 2005年,公路货运量达1540万吨,比上年增加26.3%。货物周转量完成32939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4倍。公路客运量完成571万人,比上年减少17.3%;公路旅客周转量完成67705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5%。
【邮电】 邮电通信部门全年完成业务收入33407万元。电话年末到达户数25.4万户,增长1.6%。其中:住宅电话13.5万户,公用电话6812部,小灵通用户11.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0.97万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按投资管理分,城镇以上投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完成55.32亿元,增长51.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26亿元,增长7.6%。
【内外贸易】 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城市零售额27.33亿元,增长19.4%;县级零售额13.25亿元,增长12.2%;县以下零售额8.37亿元,增长9.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餐饮业零售额为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他行业零售额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67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出口总额505万美元,增长38.3%;进口总额174万美元,减少22.0%。
【金融】 2005年末,全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62亿元,增长17.1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7.79%。其中:工业贷款4.64亿元,减少40.98%;商业贷款38.91亿元,增长16.83%;农业贷款8.47亿元,增长10.39%。
【教育】 年内全盟升入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学生8063人,比上年减少100人。2005年,全盟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含成人班)5900人,比上年减少8.78%。普通高中在校生25889万人,比上年增长6.47%;普通初中在校生64902人,比上年减少7.62%;职业高中在校生6074人,比上年减少10.98%;小学在校生107007人,比上年减少4.76%。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5%。
【文化】 全盟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从业人员214人,文化馆7个,文化站88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量达21.2万册。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0.76%和90.95%。全盟有线电视用户达11.12万户。盟级报刊出版发行量1.60万份,其中蒙文版1500份。
【卫生】 全盟有卫生机构(含个体)323个。年末医疗单位有医疗床位407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5653人。全盟有妇幼保健机构7个,技术人员213人。专科疾病防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卫生防疫人员696人。
【体育】 举办县以上运动会7次,参加运动会运动员1200人。各类学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为180357人,占应达标学生的99.0%。
【人口人民生活】 年内全盟出生人口1.60万人,出生率为9.74‰;年内死亡人口(历年死亡未注销)1.33万人,死亡率为8.12‰,人口自然增长率1.62‰。
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同比增加693元,增长10.7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75元,同比增加335元,增长16.4%。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25.1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1.2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05年末,全盟已有88568人参加养老保险,有26887人参加离退休费统筹。年末,全盟福利院有床位1369张,收养896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达3.03万人。
【劳动就业】 全盟从业人员68.55万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11.33万人,比上年减少0.34万人;城镇个体、私营劳动者5.52万人,比上年增加0.46万人。
【存在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种植业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粮食产量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农村牧区产业结构尚需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小、总量不足;招商引资难度大,投资规模小;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压力较大。
【重要活动】 3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主席、副主席余德辉等一行20余人到兴安盟调研。盟长常海等领导陪同调研组分别深入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和科尔沁右翼前旗,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经济运行情况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还深入五岔沟浩月老家庭生态林场、阿尔山海神疗养院和太伟滑雪场、冰雪高尔夫球场以及蒙牛乳业乌兰浩特公司、内蒙古圣华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家庭和企业,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企业经营情况。
4月13日至14日,伊敏至伊尔施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召开,这标志着“两伊”铁路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铁道部计划司、铁道部运输局、中铁咨询集团、铁道部鉴定中心等15家单位的近百名铁路、桥梁、隧道、地质、车辆等方面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和自治区发改委、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有关领导和发改委负责人百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