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钱海峰
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汉智(10月离任)
吴长青(蒙古族 10月任职)
市 长:刘维东
政协主席:任忠民
武装部长:侯金钟
政 委:赵建涛
【概况】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46°39’~47°39’,东经119°28’~121°23’。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辖区内设有伊尔施、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5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198人,人口密度6.37人/平方公里。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45782万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257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11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411万元;三种产业结构比例为31.14∶13.35∶55.51。财政收入完成469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03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23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67元。全年引进国内资金25090万元,其中区外资金10040万元。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完成25344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2237公顷,实现订单农业5万亩。粮食总产量31207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9887吨,油菜籽1666吨,亚麻2970吨。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9529千瓦,大中小拖拉机1456台,耕作机械768台,机耕面积22万亩,机收面积13万亩;全年化肥用量2150吨,农药用量25吨,农用柴油765吨。
【畜牧业】 全市养鹿1200只,奶牛1063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5.9万头(只),全年大小牲畜存栏13.42万头(只)。
【林业】 全市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人工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4000亩,义务植树3.48万株。乡镇企业产值6000万元,上缴税金340万元。
【工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1460万元,同比增长39.5%;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0万元,同比增长40.9%。
【交通】 全年公路客运量24万人,客运周转量120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3.8%;货运周转量1356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74%。
【邮电】 邮政电信业务量2133万元,同比增长1.5%。市话用户(含小灵通)20125部,其中住宅电话10781部;公用电话771部,移动电话12122部,互联网用户986户。
【旅游业】 全年接待旅游团队1000余个,旅游人员100.2万人,旅游社会总收入2.4048亿元,同比增长50.2%。全市旅游业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1.7万人。
【商贸】 全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23253万元,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076.9万元,餐饮业零售额5346.5万元,其它服务行业零售额5274.1万元。
【建筑业】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42万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654万元。
【教科文卫体】 全市有中小学11所,幼儿园2所;教职工622人,在校学生5155人。承办了内蒙古圣水节和内蒙古冰雪节。全市有卫生机构26个,卫生技术人员236人,床位697张。
【金融保险】 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各项金融服务业务,贷款余额29888万元,同比下降2.2%;储蓄余额达53218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达34450万元,增长12.7%。保险机构保费收入703万元,下降12.9%;赔付156万元,下降59.7%。
【人口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出生率6.77‰,计划生育率达100%;死亡率4.07‰,自然增长率2.7‰。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5356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9718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86户212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7.9万元。全年安置就业644人,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103人,就业率98%,占登记失业人数的54%,城镇登记失业率2.6%。医疗保险参保12087人,覆盖率95%,参加失业保险5100人,覆盖率98%,参加养老保险1285人,覆盖率100%。
【柴河旅游景区】 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蒙古国交界处,包括兴安盟阿尔山市全部和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柴河镇全部,总面积13168.7平方公里(其中阿尔山市7408.7平方公里,柴河镇5760平方公里)。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冰雪温泉、森林草原、火山遗迹、战争旧址、口岸景观、民族民俗风情一应俱全,而且具有组合交融之妙,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钱海峰
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汉智(10月离任)
吴长青(蒙古族 10月任职)
市 长:刘维东
政协主席:任忠民
武装部长:侯金钟
政 委:赵建涛
【概况】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西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46°39’~47°39’,东经119°28’~121°23’。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辖区内设有伊尔施、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5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198人,人口密度6.37人/平方公里。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45782万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257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11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411万元;三种产业结构比例为31.14∶13.35∶55.51。财政收入完成469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403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23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867元。全年引进国内资金25090万元,其中区外资金10040万元。
【农业】 农业总产值完成25344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12237公顷,实现订单农业5万亩。粮食总产量31207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9887吨,油菜籽1666吨,亚麻2970吨。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9529千瓦,大中小拖拉机1456台,耕作机械768台,机耕面积22万亩,机收面积13万亩;全年化肥用量2150吨,农药用量25吨,农用柴油765吨。
【畜牧业】 全市养鹿1200只,奶牛1063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5.9万头(只),全年大小牲畜存栏13.42万头(只)。
【林业】 全市完成封山育林3万亩,人工造林3.4万亩,退耕还林4000亩,义务植树3.48万株。乡镇企业产值6000万元,上缴税金340万元。
【工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1460万元,同比增长39.5%;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50万元,同比增长40.9%。
【交通】 全年公路客运量24万人,客运周转量1208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3.8%;货运周转量1356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5.74%。
【邮电】 邮政电信业务量2133万元,同比增长1.5%。市话用户(含小灵通)20125部,其中住宅电话10781部;公用电话771部,移动电话12122部,互联网用户986户。
【旅游业】 全年接待旅游团队1000余个,旅游人员100.2万人,旅游社会总收入2.4048亿元,同比增长50.2%。全市旅游业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1.7万人。
【商贸】 全市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23253万元,增长13.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076.9万元,餐饮业零售额5346.5万元,其它服务行业零售额5274.1万元。
【建筑业】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42万元,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654万元。
【教科文卫体】 全市有中小学11所,幼儿园2所;教职工622人,在校学生5155人。承办了内蒙古圣水节和内蒙古冰雪节。全市有卫生机构26个,卫生技术人员236人,床位697张。
【金融保险】 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各项金融服务业务,贷款余额29888万元,同比下降2.2%;储蓄余额达53218万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达34450万元,增长12.7%。保险机构保费收入703万元,下降12.9%;赔付156万元,下降59.7%。
【人口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出生率6.77‰,计划生育率达100%;死亡率4.07‰,自然增长率2.7‰。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5356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9718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86户212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57.9万元。全年安置就业644人,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103人,就业率98%,占登记失业人数的54%,城镇登记失业率2.6%。医疗保险参保12087人,覆盖率95%,参加失业保险5100人,覆盖率98%,参加养老保险1285人,覆盖率100%。
【柴河旅游景区】 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位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蒙古国交界处,包括兴安盟阿尔山市全部和呼伦贝尔扎兰屯市柴河镇全部,总面积13168.7平方公里(其中阿尔山市7408.7平方公里,柴河镇5760平方公里)。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冰雪温泉、森林草原、火山遗迹、战争旧址、口岸景观、民族民俗风情一应俱全,而且具有组合交融之妙,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