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宋喜德(3月离任)
张国华(11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泽民
市 长:陈和平(蒙古族)
政协主席:乌云毕力格(蒙古族)
武装部长:尹继明(11月离任)
政 委:李 明(11月离任)
朱凤林(11月任职)
【概况】 二连浩特市位于北纬42°55’~43°53’,东经111°17’~112°25’,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正北部、锡林郭勒盟西部,东邻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相邻,北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二连市距俄罗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里,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公里,距北京720公里,距呼和浩特380公里,是国内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口岸。2005年,二连市行政区域面积4015.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设3个街道办事处(辖14个社区居员会)、1个苏木(辖4个嘎查)、1个科技园区。总人口83292人,比上年增加22734人,人口密度为17.9人/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779人。现有蒙、汉、回、满等9个民族。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07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2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6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7455万元,增长65.9%;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79万元,增长2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004元,增长8.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13.7∶85.1调整为1∶18.2∶80.8。财政收入19063万元,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100637万元,增长25.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838万元,增长1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80元,增长3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93万元,增长17.0%。各项税收完成12368万元,增长19.8%,其中国税4527万元,增长27.4%,地税7841万元,增长15.8%。上划党中央税收5488万元,增长72.4%。
【农牧业】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黄牛改良为重点,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引进荷斯坦奶牛108头、西门塔尔种公牛9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98.8万元用于购置农机具及节水灌溉设施。采取“五统一分”模式种植青贮3500亩,亩产达到5800斤。积极引进种植新、特、优蔬菜品种,生产各类蔬菜近300万公斤。扶持企业加快发展,建起日产25吨饲草料加工厂和200万斤储草站各1座。年内出栏牲畜3.16万头(只),加工6万头(只)。
【生态建设】 完成100套生态移民住宅建设。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任务11.2万亩,其中,围栏封育10万亩,封沙育林1万亩,防护林建设0.2万亩;种植种苗基地80亩,建棚圈72处、7200平方米,完成175处水源工程作业设计,新打机井2眼。全年培训生态移民257人,实现就业231人,培训就业率达90%。
【工业】 2005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6407万元,增长16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6户增加到8户,实现销售收入39138万元,增长419.8%。实现工业增加值13456万元,增长287.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08万元,增长66.8%。实现工业增加值2951万元,增长22.4%。工业品销售率达10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1%,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加,供电量7415万千瓦时,增长12.5%;加工原木22.23万立方米,无毛绒52.3吨,增长33.1%;饼干1826吨,增长19.2%。口岸加工区以木材、食品、建材、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增加到37户,工业总产值达4亿元。
【城市建设】 新建别墅、住宅小区3.8万平方米,启动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工程,硬化居民区巷道4条,沿街硬化1.5万平方米,添置恐龙雕塑10座,城区绿化覆盖率增加到15.7%。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58.6万平方米,协议出让23.3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总收益3883万元。引进地勘企业10家,在3244.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勘查,组织编写《二连盆地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设计书》。
【交通】 2005年,口岸进出口货物854.1万吨,增长30.1%,其中,铁路完成808.3万吨,增长28.7%;公路完成45.8万吨,增长60.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4954.6万吨公里,增长8.6%。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4269万人公里,增长6.0%。
【邮电】 全年完成营业额5734万元,增长39.7%,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000门,有固定电话用户19765户,增长8.8%,电话机普及率27.5部/百人;年未移动电话用户37846户,增长9.6%,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机52.6部。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637万元,增长25.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8688万元,下降12.3%;实施工业项目2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810万元,增长4.95%;交通运输仓储及电迅业累计完成投资33216万元,增长7.1%;非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022万元,增长108.9%。
【招商引资】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4项,协议引进国内资金14.3亿元,增长77.8%,实际到位4.6亿元,利用外资450万美元。
【进出口贸易】 全年二连市口岸进出口货物854.14万吨,增长30.1%,其中,进口739.3万吨,增长28.3%,出口114.8万吨,增长43.5%;进出口贸易额完成22.42亿美元,增长44.3%,海关“两税”收入完成20.9亿元,增长27.9%。备案登记的外经贸企业138家,货代企业23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外经贸经营主体90%以上属个体私营企业,5家企业荣获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先进企业。为33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登记,退税2700万元。全年与蒙方签订劳务合同10份,合同金额373.3万美元,劳务输出315人。
【口岸外事】 深入实施“大通关”工程,公路口岸实现每周7天通关,铁路口岸实现24小时预约通关。实行“直通车”通关服务,在盛通国际商场开辟水果蔬菜出口“绿色通道”。与蒙古国矿产资源协会合作,成功举办“睦邻合作—2005中蒙企业投资洽谈会”。
【旅游】 制定《二连浩特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出入境游客1187535人次,增长22.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411911人次,增长15%,旅游创汇9144.4万美元。全市有旅行社5家,星级饭店8家。荣获锡林郭勒盟“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奖”。
【个体私营经济】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4012户,从业人员1.2万人,其中,私营企业250户,增长13.3%,个体工商户3762户,全年营业收入14.6亿元,个体私营税收7038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6.9%。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收连续10年占全市税收的60%以上,以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7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5593万元,增长1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6%。其中,批零贸易51996万元,增长13.1%,餐饮业13518万元,增长34.9%,其它行业79万元,增长16.2%。
【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41130万元,同比增加26189万元,增长2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661万元,同比增加18303万元,增长22.2%;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1697万元,比年初减少970万元,下降2.9%。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9.3亿元,现金支出187.4亿元。分别增长11.6%和9.8%,贷币净回笼18694万元。
【保险】 全年保险收入1960万元,增长22%。其中,财险收入600万元,增长10.9%;寿险收入1360万元,增长27.7%;保险赔付397万元,其中,财险赔付308万元,寿险赔付89万元,财险寿险承保额达13.3亿元。
【科技】 争取科技项目4个,申请专款43万元。二连鸿鹄定时自动关闭阀门有限公司成立建厂。全年组织蒙古国和国内科技合作考察6次、168人次。
完成“村村通工程”10个点建设和数字化改造任务。外宣工作成绩突出,上稿达1098篇(条),同比增长11%。
【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中4所,小学7所,幼儿园7所,中小学在校生9223人,在园幼儿1302人,在职教师373人,幼师85人。通过自治区“两基”达标复查验收,荣获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突出先进市。开工建设蒙校教学楼,完成二连市高级中学一期工程。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在内的631名贫困中小学生和48名大学生得到政府资助。免费接收蒙古国10名孤儿就读。
【卫生】 共有医院、卫生院4所,个体诊所28家,床位106张,卫生技术人员171人。中蒙国际友好医院开工建设,新建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农区基层卫生院、中心血库、传染病区。
【人口】 全年出生227人,死亡88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4‰,计划生育率为98.07%,完成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人民生活】 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838元,增加1767元,增长14.6%;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28.7平方米。年末人均消费支出10543元,增加2331元,增长28.4%。
【社会保障】 年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047人,其中,企业职工2438人,行政事业单位职工1609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5039人。受理并办结欠薪案件34件,清欠农民工工资49万元。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19人,实现就业256人,就业率达80%,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组织“围封转移”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257人。38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1人就业。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宋喜德(3月离任)
张国华(11月任职)
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泽民
市 长:陈和平(蒙古族)
政协主席:乌云毕力格(蒙古族)
武装部长:尹继明(11月离任)
政 委:李 明(11月离任)
朱凤林(11月任职)
【概况】 二连浩特市位于北纬42°55’~43°53’,东经111°17’~112°25’,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正北部、锡林郭勒盟西部,东邻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相邻,北与蒙古国扎门乌德市隔界相望。二连市距俄罗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里,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公里,距北京720公里,距呼和浩特380公里,是国内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口岸。2005年,二连市行政区域面积4015.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设3个街道办事处(辖14个社区居员会)、1个苏木(辖4个嘎查)、1个科技园区。总人口83292人,比上年增加22734人,人口密度为17.9人/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779人。现有蒙、汉、回、满等9个民族。
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107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长2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6万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27455万元,增长65.9%;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79万元,增长24.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004元,增长8.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13.7∶85.1调整为1∶18.2∶80.8。财政收入19063万元,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100637万元,增长25.9%;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838万元,增长1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80元,增长3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93万元,增长17.0%。各项税收完成12368万元,增长19.8%,其中国税4527万元,增长27.4%,地税7841万元,增长15.8%。上划党中央税收5488万元,增长72.4%。
【农牧业】 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黄牛改良为重点,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引进荷斯坦奶牛108头、西门塔尔种公牛9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198.8万元用于购置农机具及节水灌溉设施。采取“五统一分”模式种植青贮3500亩,亩产达到5800斤。积极引进种植新、特、优蔬菜品种,生产各类蔬菜近300万公斤。扶持企业加快发展,建起日产25吨饲草料加工厂和200万斤储草站各1座。年内出栏牲畜3.16万头(只),加工6万头(只)。
【生态建设】 完成100套生态移民住宅建设。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任务11.2万亩,其中,围栏封育10万亩,封沙育林1万亩,防护林建设0.2万亩;种植种苗基地80亩,建棚圈72处、7200平方米,完成175处水源工程作业设计,新打机井2眼。全年培训生态移民257人,实现就业231人,培训就业率达90%。
【工业】 2005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6407万元,增长16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6户增加到8户,实现销售收入39138万元,增长419.8%。实现工业增加值13456万元,增长287.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08万元,增长66.8%。实现工业增加值2951万元,增长22.4%。工业品销售率达10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1%,比上年提升1.8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加,供电量7415万千瓦时,增长12.5%;加工原木22.23万立方米,无毛绒52.3吨,增长33.1%;饼干1826吨,增长19.2%。口岸加工区以木材、食品、建材、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增加到37户,工业总产值达4亿元。
【城市建设】 新建别墅、住宅小区3.8万平方米,启动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工程,硬化居民区巷道4条,沿街硬化1.5万平方米,添置恐龙雕塑10座,城区绿化覆盖率增加到15.7%。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58.6万平方米,协议出让23.3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总收益3883万元。引进地勘企业10家,在3244.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勘查,组织编写《二连盆地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设计书》。
【交通】 2005年,口岸进出口货物854.1万吨,增长30.1%,其中,铁路完成808.3万吨,增长28.7%;公路完成45.8万吨,增长60.8%。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4954.6万吨公里,增长8.6%。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4269万人公里,增长6.0%。
【邮电】 全年完成营业额5734万元,增长39.7%,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000门,有固定电话用户19765户,增长8.8%,电话机普及率27.5部/百人;年未移动电话用户37846户,增长9.6%,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机52.6部。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637万元,增长25.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8688万元,下降12.3%;实施工业项目25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810万元,增长4.95%;交通运输仓储及电迅业累计完成投资33216万元,增长7.1%;非国有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022万元,增长108.9%。
【招商引资】 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34项,协议引进国内资金14.3亿元,增长77.8%,实际到位4.6亿元,利用外资450万美元。
【进出口贸易】 全年二连市口岸进出口货物854.14万吨,增长30.1%,其中,进口739.3万吨,增长28.3%,出口114.8万吨,增长43.5%;进出口贸易额完成22.42亿美元,增长44.3%,海关“两税”收入完成20.9亿元,增长27.9%。备案登记的外经贸企业138家,货代企业23家,外商投资企业3家。外经贸经营主体90%以上属个体私营企业,5家企业荣获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先进企业。为33户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登记,退税2700万元。全年与蒙方签订劳务合同10份,合同金额373.3万美元,劳务输出315人。
【口岸外事】 深入实施“大通关”工程,公路口岸实现每周7天通关,铁路口岸实现24小时预约通关。实行“直通车”通关服务,在盛通国际商场开辟水果蔬菜出口“绿色通道”。与蒙古国矿产资源协会合作,成功举办“睦邻合作—2005中蒙企业投资洽谈会”。
【旅游】 制定《二连浩特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出入境游客1187535人次,增长22.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411911人次,增长15%,旅游创汇9144.4万美元。全市有旅行社5家,星级饭店8家。荣获锡林郭勒盟“国际旅游市场开拓奖”。
【个体私营经济】 全市个体私营经济4012户,从业人员1.2万人,其中,私营企业250户,增长13.3%,个体工商户3762户,全年营业收入14.6亿元,个体私营税收7038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6.9%。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收连续10年占全市税收的60%以上,以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7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5593万元,增长17%,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6%。其中,批零贸易51996万元,增长13.1%,餐饮业13518万元,增长34.9%,其它行业79万元,增长16.2%。
【金融】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41130万元,同比增加26189万元,增长2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0661万元,同比增加18303万元,增长22.2%;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1697万元,比年初减少970万元,下降2.9%。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9.3亿元,现金支出187.4亿元。分别增长11.6%和9.8%,贷币净回笼18694万元。
【保险】 全年保险收入1960万元,增长22%。其中,财险收入600万元,增长10.9%;寿险收入1360万元,增长27.7%;保险赔付397万元,其中,财险赔付308万元,寿险赔付89万元,财险寿险承保额达13.3亿元。
【科技】 争取科技项目4个,申请专款43万元。二连鸿鹄定时自动关闭阀门有限公司成立建厂。全年组织蒙古国和国内科技合作考察6次、168人次。
完成“村村通工程”10个点建设和数字化改造任务。外宣工作成绩突出,上稿达1098篇(条),同比增长11%。
【教育】 全市有普通高中4所,小学7所,幼儿园7所,中小学在校生9223人,在园幼儿1302人,在职教师373人,幼师85人。通过自治区“两基”达标复查验收,荣获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突出先进市。开工建设蒙校教学楼,完成二连市高级中学一期工程。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在内的631名贫困中小学生和48名大学生得到政府资助。免费接收蒙古国10名孤儿就读。
【卫生】 共有医院、卫生院4所,个体诊所28家,床位106张,卫生技术人员171人。中蒙国际友好医院开工建设,新建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农区基层卫生院、中心血库、传染病区。
【人口】 全年出生227人,死亡88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4‰,计划生育率为98.07%,完成育龄妇女个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人民生活】 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838元,增加1767元,增长14.6%;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28.7平方米。年末人均消费支出10543元,增加2331元,增长28.4%。
【社会保障】 年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4047人,其中,企业职工2438人,行政事业单位职工1609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5039人。受理并办结欠薪案件34件,清欠农民工工资49万元。全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19人,实现就业256人,就业率达80%,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组织“围封转移”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257人。38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1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