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 乌拉特前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贾英祥                                        
        人大常委会主任:特并塔布(蒙古族)                               
         政协主席:杨秀梅(女)                                    
        武装部长:崔  平                                        
        政    委:贾秀敏                                        
        【概况】  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南部,东与包头市毗邻,西与五原县相连,北与乌拉特中旗接壤,南至黄河与鄂尔多斯杭锦后旗和达拉特旗隔河相望。面积为7476平方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为乌拉山镇。共辖8镇、1苏木,173个行政村,741个村民小组。乌拉特前旗共有100918户,总人口33.4万人,非农业人口94877人,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壮、锡、伯、苗、土彝、维吾尔等16个民族。
        2005年,乌拉特前旗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92亿元,同比增长23.6%;财政收入连续两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速,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33.4%;各苏木乡镇完成财政收入371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200%;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006元和4400元,同比增长15.9%和27.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3∶41.5∶27.2演进为29.4∶44.6∶26.0。位次由上年的第96位崛升至2005年的第73位,在全区进入西部百强的19个旗县中名列第13位。
        【农业】  2005年先后协调贷款和筹集资金3.5亿元,用于扶持和发展五大产业。全年共购进基础母羊11.7万只,奶牛3073头,牲畜总饲养量达313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完成3.32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4.1%,同比增长26.6%;新建青贮窖池33147座,完成青贮9.3亿斤,青贮和疫病防治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番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杂交花葵新品种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推广面积达到22万亩。再加上党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2005年成为农民增收最快的一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20.14万元,完成粮食总产量71.8万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全年完成造林任务3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3倍,被区、市两级评为造林绿化先进旗县。
        【工业】  大中、乌化、乌电、塞外星华章、临化5户重点骨干企业全年始终保持高位增长、高效运行的态势,其工业增加值占全旗规模工业的57.3%。规模工业和全部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高增速,分别达10.8亿元和12.99亿元,同比增加3.9亿元和4.6亿元,可比增速分别为46.4%和41.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GDP在上年首次超1万元的基础上达到1.42万元。
        【城镇建设】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9万平方米,公用建筑5.2万平方米,民用建筑3.2万平方米。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亿元,同比增长11%。投资2420万元,高标准建成一完小、三完小、五中、六中4座教学楼和相关配套设施;投资1525万元,配套完成4条道路的绿化和4所学校及旗医院的拆墙透绿工程;党政办公大楼于4月正式投用,完成总投资560万元的政府广场及周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资390多万元实施镇区内厕所改造、垃圾处理、巷道硬化、排污入巷等便民工程,部分解决群众行路难、如厕难等问题;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合排应急工程已投入使用,实现对黄河的零排放;与北京首润集团达成污水处理和工业供水项目协议。总投资900万元的萌业农贸市场和总投资500万元的两个高速公路环岛工程以及总投资275万元的西山咀农贸市场全面完工;总投资2000万元的巴彦淖尔市运输物流配送中心可于2006年内建成;文化中心接近完工,天义购物广场建成开业;原西山咀镇晋升为六星级文明城镇。
        【交通】  京藏高速公路前旗段111公里全线贯通;在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基础上,提前一年启动村村通油路工程,年内新修村村通油路96公里。
        【招商引资】  全年共引进国内(区外)资金7.93亿元,增长64%,居全市第二位;引进区内(市外)资金5.59亿元,增长53%,居全市第一。总投资1.2亿元的污水处理和工业供水项目成功落地,首期4000万元资本金注册到位;乌化公司28万吨合成氨、临化公司“6改10”万吨PVC、同达公司60万吨水泥熟料等12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投资13.5亿元。
        【环保项目】  11月,乌拉特前旗政府与北京首润公司达成污水处理及供水工程项目协议,该污水处理及供水工程总投资14567.22万元,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吨,日用水1万吨的规模。
        【旅游】  是年,为实现区域合作,拉边消费,乌拉特前旗旅游局联合周边的强势旅游景点推出一批以“回归自然、享受家园”为主题的旅游路线,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适时推出“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休闲度假游、生态观光游、爱我家乡游”为主题的不同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深受广大市民青眯。
        【教育】  共撤并完小12所,教学点4个,校变点7个,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接收农管系统学校6所,分流教师122人,聘用教师136人。
        【友好交流】  9月7日,瑞典教育考察团对乌拉特前旗一中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来自瑞典各中学的教师们观摩数学、英语、化学实验、体育、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活动后,就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座谈,广泛交流意见。瑞典教师对中国中学特别是地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前旗一中的办学成绩、办学规模、办学模式、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极大地关注。瑞典考察团团长汉斯与前旗一中校长张兴华双方达成协议,2006年瑞方将再派教师代表团考察一中,同时将邀请一中的教师到瑞典中学进行考察。

    (刘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乌拉特前旗
  •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贾英祥                                        
        人大常委会主任:特并塔布(蒙古族)                               
         政协主席:杨秀梅(女)                                    
        武装部长:崔  平                                        
        政    委:贾秀敏                                        
        【概况】  乌拉特前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南部,东与包头市毗邻,西与五原县相连,北与乌拉特中旗接壤,南至黄河与鄂尔多斯杭锦后旗和达拉特旗隔河相望。面积为7476平方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为乌拉山镇。共辖8镇、1苏木,173个行政村,741个村民小组。乌拉特前旗共有100918户,总人口33.4万人,非农业人口94877人,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壮、锡、伯、苗、土彝、维吾尔等16个民族。
        2005年,乌拉特前旗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92亿元,同比增长23.6%;财政收入连续两年保持25%以上的高增速,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33.4%;各苏木乡镇完成财政收入371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的200%;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006元和4400元,同比增长15.9%和27.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3∶41.5∶27.2演进为29.4∶44.6∶26.0。位次由上年的第96位崛升至2005年的第73位,在全区进入西部百强的19个旗县中名列第13位。
        【农业】  2005年先后协调贷款和筹集资金3.5亿元,用于扶持和发展五大产业。全年共购进基础母羊11.7万只,奶牛3073头,牲畜总饲养量达313万头(只);畜牧业增加值完成3.32亿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24.1%,同比增长26.6%;新建青贮窖池33147座,完成青贮9.3亿斤,青贮和疫病防治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番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杂交花葵新品种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推广面积达到22万亩。再加上党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2005年成为农民增收最快的一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20.14万元,完成粮食总产量71.8万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全年完成造林任务3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3倍,被区、市两级评为造林绿化先进旗县。
        【工业】  大中、乌化、乌电、塞外星华章、临化5户重点骨干企业全年始终保持高位增长、高效运行的态势,其工业增加值占全旗规模工业的57.3%。规模工业和全部工业增加值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高增速,分别达10.8亿元和12.99亿元,同比增加3.9亿元和4.6亿元,可比增速分别为46.4%和41.5%。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人均GDP在上年首次超1万元的基础上达到1.42万元。
        【城镇建设】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9万平方米,公用建筑5.2万平方米,民用建筑3.2万平方米。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亿元,同比增长11%。投资2420万元,高标准建成一完小、三完小、五中、六中4座教学楼和相关配套设施;投资1525万元,配套完成4条道路的绿化和4所学校及旗医院的拆墙透绿工程;党政办公大楼于4月正式投用,完成总投资560万元的政府广场及周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投资390多万元实施镇区内厕所改造、垃圾处理、巷道硬化、排污入巷等便民工程,部分解决群众行路难、如厕难等问题;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合排应急工程已投入使用,实现对黄河的零排放;与北京首润集团达成污水处理和工业供水项目协议。总投资900万元的萌业农贸市场和总投资500万元的两个高速公路环岛工程以及总投资275万元的西山咀农贸市场全面完工;总投资2000万元的巴彦淖尔市运输物流配送中心可于2006年内建成;文化中心接近完工,天义购物广场建成开业;原西山咀镇晋升为六星级文明城镇。
        【交通】  京藏高速公路前旗段111公里全线贯通;在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基础上,提前一年启动村村通油路工程,年内新修村村通油路96公里。
        【招商引资】  全年共引进国内(区外)资金7.93亿元,增长64%,居全市第二位;引进区内(市外)资金5.59亿元,增长53%,居全市第一。总投资1.2亿元的污水处理和工业供水项目成功落地,首期4000万元资本金注册到位;乌化公司28万吨合成氨、临化公司“6改10”万吨PVC、同达公司60万吨水泥熟料等12个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投资13.5亿元。
        【环保项目】  11月,乌拉特前旗政府与北京首润公司达成污水处理及供水工程项目协议,该污水处理及供水工程总投资14567.22万元,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万吨,日用水1万吨的规模。
        【旅游】  是年,为实现区域合作,拉边消费,乌拉特前旗旅游局联合周边的强势旅游景点推出一批以“回归自然、享受家园”为主题的旅游路线,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适时推出“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休闲度假游、生态观光游、爱我家乡游”为主题的不同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深受广大市民青眯。
        【教育】  共撤并完小12所,教学点4个,校变点7个,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接收农管系统学校6所,分流教师122人,聘用教师136人。
        【友好交流】  9月7日,瑞典教育考察团对乌拉特前旗一中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来自瑞典各中学的教师们观摩数学、英语、化学实验、体育、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活动后,就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座谈,广泛交流意见。瑞典教师对中国中学特别是地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前旗一中的办学成绩、办学规模、办学模式、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引起极大地关注。瑞典考察团团长汉斯与前旗一中校长张兴华双方达成协议,2006年瑞方将再派教师代表团考察一中,同时将邀请一中的教师到瑞典中学进行考察。

    (刘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