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科教文卫体

2006卷

  • 内蒙古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刘丽华(女)                                    
        党委副书记 校长:旭日干(蒙古族)                         
        常务副校长:陈国庆(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赵  东(蒙古族)                              
        副校长:杨  劼(女 蒙古族3月任职)  呼格吉勒图(蒙古族)    
               李延俊  佟国清(蒙古族)                          
        纪委书记:刘文英(女)                                    
        党委委员:锡胡尔(女蒙古族)  李玉林                      
        【概况】  2005年,全校教职工2395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409名;全校各类在校生20821名,其中全日制研究生2233名、普通本科生11796名、高职生2581名、预科生217名、成人本专科生3810名、长短期留学生184名。2005年全校共招生70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5人、硕士研究生1085人、普通本科生3017人、高职生902人、成人本专科生2026人。全校毕业学生4714人,其中研究生324人、普通本科生2345人、高职生650人、成人本专科生1395人。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59个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级和2个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学科文献信息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5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十五”“211工程”建设工作】  学校不断加强“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特别是在仪器设备购置、资金使用等方面严格审批程序,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对“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并为验收总结工作进行积极的准备。
        【省部共建工作】  按教育部要求完成省部共建修购项目的论证、上报工作,并获批准,到位资金800万元。承办省部共建高校工作研讨会。
        【农业学校本校并入工作】  为拓展学校办学空间,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内蒙古农业学校整体并入内蒙古大学。按照自治区政府有关要求,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完成对农业学校现有土地的划转、固定资产的清查评估以及机构编制审批工作,签订人事、财务备忘录,顺利地完成接交工作。学校初步完成新校区建设规划,正在申报立项。
        【学科建设】  学校新增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和3个工程硕士领域(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师资队伍建设】  2005年共接收各类毕业生92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47人,引进博士后出站人员1人,正式调入高层次人才5人。全年共有50名在职攻读学位的教职工获得硕士以上学位,选送66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其中31人攻读博士学位。组织实施“513人才计划”,评选三个层次人选356人,共资助479万元,支持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完成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的评估。
        【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  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内蒙古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完成整改任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继续组织实施《内蒙古大学“十五”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在生物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合格基地、数理基地由试办转为国家级正式基地的基础上,完成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期检查评估工作。继续推进“本科课程建设315计划”。推进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研究工作。完成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项目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有3项教学成果被评为自治区一等奖、6项被评为自治区二等奖,其中1项被评为国家二等奖。抓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考核工作,推行模块化和“订单式”培养模式教学方案,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开展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对硕士研究生的外国语教学及学位课考核标准进行调整。开展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新增1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全校博士研究生导师5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13名。
        【科技工作】  2005年全校教学科研人员申请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34项,全年获准项目248项,获得科研经费1651万元。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共发表科学论文696篇,共出版学术着作67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年开展横向科技项目14项。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培育出3头体细胞克隆牛和1头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这一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全年共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6次,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访问,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审核办理202名教职工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聘请9名外籍文教专家到校任教,接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29批387人来校进行学术访问、考察和参观。
        【学生工作】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教育部要求,制定出台《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学校有2件获得一等奖、1件获得二等奖、3件获得三等奖,在参赛的300余所高校中总成绩列第16名,获得“优胜杯”,并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学校在“首届金燕子国际舞蹈大赛”中获得金奖一项、铜奖一项;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荷花杯”全国舞蹈赛中获得编导二等奖。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全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6%,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6%。
        【基本建设】  拆除5栋危旧楼,新建的网络会议中心基本竣工,研究生楼主体已完工。开展化学化工楼扩建、改造工程,在东校区新建学生浴池,增设围墙。
        【图书文献建设】  图书馆全年共购进各文种图书92469册、中外文报刊1654种75108册(期)、期刊光盘123张,接受国内外友人赠书2418册;分编入库图书20887种、60941册;处理中外文过刊合订本1538册。2005年图书馆被正式批准为CALIS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开始构建CALIS省中心门户以及相关的硬件平台,开通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学报与出版工作】  学报编辑部按期出版学报各版的双月刊,进一步规范审稿工作,提高稿件质量,完成编辑出版任务。《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5年学校出版社出版图书239种,有16种图书被评为署优、6种被评为省(区)优。全年发行内外版图书4000万码洋,取得较好的效益。

    (张士伟 郭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刘丽华(女)                                    
        党委副书记 校长:旭日干(蒙古族)                         
        常务副校长:陈国庆(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赵  东(蒙古族)                              
        副校长:杨  劼(女 蒙古族3月任职)  呼格吉勒图(蒙古族)    
               李延俊  佟国清(蒙古族)                          
        纪委书记:刘文英(女)                                    
        党委委员:锡胡尔(女蒙古族)  李玉林                      
        【概况】  2005年,全校教职工2395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409名;全校各类在校生20821名,其中全日制研究生2233名、普通本科生11796名、高职生2581名、预科生217名、成人本专科生3810名、长短期留学生184名。2005年全校共招生70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5人、硕士研究生1085人、普通本科生3017人、高职生902人、成人本专科生2026人。全校毕业学生4714人,其中研究生324人、普通本科生2345人、高职生650人、成人本专科生1395人。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59个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级和2个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学科文献信息中心、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05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十五”“211工程”建设工作】  学校不断加强“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特别是在仪器设备购置、资金使用等方面严格审批程序,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学校对“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并为验收总结工作进行积极的准备。
        【省部共建工作】  按教育部要求完成省部共建修购项目的论证、上报工作,并获批准,到位资金800万元。承办省部共建高校工作研讨会。
        【农业学校本校并入工作】  为拓展学校办学空间,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内蒙古农业学校整体并入内蒙古大学。按照自治区政府有关要求,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完成对农业学校现有土地的划转、固定资产的清查评估以及机构编制审批工作,签订人事、财务备忘录,顺利地完成接交工作。学校初步完成新校区建设规划,正在申报立项。
        【学科建设】  学校新增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和3个工程硕士领域(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
        【师资队伍建设】  2005年共接收各类毕业生92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47人,引进博士后出站人员1人,正式调入高层次人才5人。全年共有50名在职攻读学位的教职工获得硕士以上学位,选送66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其中31人攻读博士学位。组织实施“513人才计划”,评选三个层次人选356人,共资助479万元,支持他们提高业务水平,开展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完成学校博士后流动站的评估。
        【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  按照教育部要求,制定《内蒙古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整改方案》,完成整改任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继续组织实施《内蒙古大学“十五”本科专业建设规划》,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在生物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合格基地、数理基地由试办转为国家级正式基地的基础上,完成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中期检查评估工作。继续推进“本科课程建设315计划”。推进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研究工作。完成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本科生创新培养基金项目的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有3项教学成果被评为自治区一等奖、6项被评为自治区二等奖,其中1项被评为国家二等奖。抓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考核工作,推行模块化和“订单式”培养模式教学方案,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  开展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工作,对硕士研究生的外国语教学及学位课考核标准进行调整。开展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工作,新增1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全校博士研究生导师5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13名。
        【科技工作】  2005年全校教学科研人员申请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34项,全年获准项目248项,获得科研经费1651万元。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共发表科学论文696篇,共出版学术着作67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全年开展横向科技项目14项。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功培育出3头体细胞克隆牛和1头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这一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
        【学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全年共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6次,有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访问,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审核办理202名教职工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聘请9名外籍文教专家到校任教,接待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29批387人来校进行学术访问、考察和参观。
        【学生工作】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教育部要求,制定出台《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学校有2件获得一等奖、1件获得二等奖、3件获得三等奖,在参赛的300余所高校中总成绩列第16名,获得“优胜杯”,并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学校在“首届金燕子国际舞蹈大赛”中获得金奖一项、铜奖一项;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荷花杯”全国舞蹈赛中获得编导二等奖。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全校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6%,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7.6%。
        【基本建设】  拆除5栋危旧楼,新建的网络会议中心基本竣工,研究生楼主体已完工。开展化学化工楼扩建、改造工程,在东校区新建学生浴池,增设围墙。
        【图书文献建设】  图书馆全年共购进各文种图书92469册、中外文报刊1654种75108册(期)、期刊光盘123张,接受国内外友人赠书2418册;分编入库图书20887种、60941册;处理中外文过刊合订本1538册。2005年图书馆被正式批准为CALIS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开始构建CALIS省中心门户以及相关的硬件平台,开通中国蒙古文期刊网。
        【学报与出版工作】  学报编辑部按期出版学报各版的双月刊,进一步规范审稿工作,提高稿件质量,完成编辑出版任务。《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5年学校出版社出版图书239种,有16种图书被评为署优、6种被评为省(区)优。全年发行内外版图书4000万码洋,取得较好的效益。

    (张士伟 郭瞳)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