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科教文卫体

2006卷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锡胡尔(女 蒙古族)                             
        院    长:李玉林                                        
        副 书 记:毅  力(纪委书记 蒙古族)                       
        副 院 长:宋生贵                                        
                 赵魁武(蒙古族)                                
        【概况】  2005年,学院占地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688平方米。学院设有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文化艺术管理5个系,1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3483人,其中研究生8人,本科生2407人,中专生1068人,成人教育学生140人。全院教职工542人,少数民族占43.5%;专任教师3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5人;国内外客座教授30多人。
        【教学】 
        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总结五年来学院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十一五”期间的教学工作和迎评工作做全面部署,对《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等相关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指明方向。
        申报专业硕士点提升办学层次  经过精心准备,积极推荐上报,成功获得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艺术学科硕士授权点获得零的突破。
        适应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管理方向、艺术设计专业舞台艺术设计方向和工业品造型设计方向等3个专业方向,2006年的招生计划增设影视表演、二人台表演专业,进一步优化学院的专业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学院已达到7个二级学科、1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29个专业方向),学科专业已基本覆盖艺术类专业门类。
        开展精品课程申报工作  经过认真准备,在现有3个校级优秀课程的基础上,“蒙古舞”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并作为9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之一上报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严格程序实施“阳光工程”  顺利完成各层次各类型的招生工作。学院招收文艺学硕士研究生15人,录取2005级新生85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中专生212人。
        【科研创作】  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部艺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的组织申报工作;完成“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自治区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的组织申报工作;完成43项校内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学院教职工共获批17个科研项目,其中“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院级科学基金项目”15项,《蒙古族当代音乐研究》获“全国艺术科学国家级重点项目”。
        【艺术展演】  全年举办各类学术讲座39场,举办教学成果展示会、音乐会、文艺演出、教学观摩、作品展162场;组织师生参加67场全国以及自治区的大型文艺演出;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飞天放歌”文艺晚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赴内蒙古慰问演出、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自治区“第二届草原文化艺术节”、呼和浩特市“第六届昭君文化艺术节”、中国内蒙古“灿烂星空”IT之夏大型歌舞晚会、党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节目录制演出等。
        【对外交流】  组团赴蒙古国国立艺术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语言艺术学院举行交流访问,与两校签订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书;赴瑞典、丹麦等地就联合办学的事宜进行积极的磋商;与德中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签订交流合作意向书。与美国佛蒙特州教育部门实现互访,完成第二期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建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枫叶艺术教育奖学金”,选派教师赴美语言培训,促进中美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交流已步入常规划的良性发展轨道。
        配合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长调”为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待蒙古国文化部代表团;积极联系,与蒙古国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合作项目,就马头琴和长调研究成立课题组。接待美国佛蒙特州中学生艺术交流代表团、蒙古国国立音乐舞蹈学院教师考察团、日本国“每日新闻”电视记者考察团、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团、香港云海艺术团、德中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考察团等来学院交流访问。
        以汤姆·卡纳尔先生为团长的美国佛蒙特州高中学生艺术团和以锡胡尔书记为团长、赵魁武副院长为副团长的学院代表团实现成功互访,并首次颁发由“东方之旅”项目负责人王觉非博士发起的在学院设立的“枫叶艺术教育奖学金”;李玉林院长率团出访蒙古国,同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和蒙古国国立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锡胡尔书记、毅力副书记率美术系教师代表团赴欧洲访问交流,在瑞典赫尔辛堡市举办美术系师生作品展,并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院校达成再次举办展览与进一步合作的意向;与德国德中青少年文化学院签署交流合作协议;学院首次接待来自台湾地区的大型交流团—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师生一行27人,两岸师生同台合作演出。
        【基础设施】  学院投入167万余元完善美术系动画专业教学设备、改造动画专业教室,投入24万余元用于舞蹈、服装设计、雕塑、播音主持等专业的教学设备。投入14.2万元购置图书音像等教学资料,改善办学环境。筹资64.3万余元完成36项基建维修项目。
        【获奖】  学院有59项的科研、创作、表演作品在国内外的专业评奖与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国际性比赛中获奖2项,全国性比赛中获奖12项,在省部级和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35项。1篇论文获全国第一届高等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一等奖;1项成果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作品获得自治区“索伦嘎”奖;在国家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艺术创作作品255篇。
        舞蹈系呼德勒学生表演的独舞《米利嘎》、《马头琴声》和包红同学表演的独舞《伊茹勒》、《飞鬃马》分别荣获由蒙古国主办的首届“金燕子”国际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和铜奖,舞蹈系学生表演的由赵林平教授编创的群舞《顶碗舞》荣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节目专业组一等奖;附属中专学生表演的由包玉荣、任艳茹编导的群舞《飞鬃马》荣获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编导奖、“民舞之花奖”和表演优秀奖。
        音乐系师生荣获三大类6项大奖:萨切荣贵、苏雅老师和存布乐同学分别荣获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器乐比赛少数民族器乐独奏银奖、铜奖、优秀奖;杭红梅老师荣获“八省区首届蒙古族歌曲电视大奖赛”汉语职业组一等奖,乌日娜、乌音嘎荣获蒙古语职业组二等奖;德力根其其格、萨仁日拉、存布乐同学组成的呼麦·马头琴组合荣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银奖。
        学院6位教师的作品在全区第二届美术创作“神马奖”评选中分别荣获金、银、铜奖;艺术设计系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荣获首届“艺设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大赛铜奖。
        【科研成果质量】  全年共获批17个科研项目,其中,民族艺术研究所乌力吉巴雅尔教授申报的《蒙古族当代音乐研究》获“全国艺术科学国家级重点项目”,实现学院及自治区艺术学科领域国家重点课题零的突破;李世相副教授主持的《长调理论与教学》项目荣获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1项获得“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得“院级科学基金项目”;宋生贵教授的论文《关于高等艺术教育的热中冷思及调节建议》荣获全国第一届高等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一等奖。首批8门校级重点课程结项,《蒙古舞》被评选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
        【共建共享试题库】  由学院承办的“七校共建共享试题库”主题研讨教务处长联席会于8月9日在学院召开。来自南京、山东、云南、广西、吉林、新疆和学院7所艺术院校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修改并正式签署“七校共建共享试题库”协议,通过第一批课程试题库建设方案。
        【美术系动画工作室】  学院筹资160多万元建设的具有自治区领先水平的美术系动画工作室投入使用,美术系选送的由陶雯、孙玉宝老师指导的动画作品《巴特尔的约会》,在桂林举行的由中国动画学会主办的中国第二届“中国动画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中国动画奖”,其它5部推荐作品也成功入围此项大奖的评选。由此,美术系被授予2005年“中国动画成就奖”;另有11部动画片入围“全国第五届动画学院奖”,2部动画片入围“2005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周”。

    (张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锡胡尔(女 蒙古族)                             
        院    长:李玉林                                        
        副 书 记:毅  力(纪委书记 蒙古族)                       
        副 院 长:宋生贵                                        
                 赵魁武(蒙古族)                                
        【概况】  2005年,学院占地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688平方米。学院设有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文化艺术管理5个系,1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有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3483人,其中研究生8人,本科生2407人,中专生1068人,成人教育学生140人。全院教职工542人,少数民族占43.5%;专任教师37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5人;国内外客座教授30多人。
        【教学】 
        召开全院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总结五年来学院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对“十一五”期间的教学工作和迎评工作做全面部署,对《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教学计划等相关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为学院的发展、建设指明方向。
        申报专业硕士点提升办学层次  经过精心准备,积极推荐上报,成功获得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艺术学科硕士授权点获得零的突破。
        适应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艺术管理方向、艺术设计专业舞台艺术设计方向和工业品造型设计方向等3个专业方向,2006年的招生计划增设影视表演、二人台表演专业,进一步优化学院的专业结构,拓展学科领域。学院已达到7个二级学科、13个本科专业(其中包含29个专业方向),学科专业已基本覆盖艺术类专业门类。
        开展精品课程申报工作  经过认真准备,在现有3个校级优秀课程的基础上,“蒙古舞”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并作为9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之一上报参评国家级精品课程。
        严格程序实施“阳光工程”  顺利完成各层次各类型的招生工作。学院招收文艺学硕士研究生15人,录取2005级新生852人,其中,本科生640人,中专生212人。
        【科研创作】  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部艺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的组织申报工作;完成“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自治区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的组织申报工作;完成43项校内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学院教职工共获批17个科研项目,其中“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院级科学基金项目”15项,《蒙古族当代音乐研究》获“全国艺术科学国家级重点项目”。
        【艺术展演】  全年举办各类学术讲座39场,举办教学成果展示会、音乐会、文艺演出、教学观摩、作品展162场;组织师生参加67场全国以及自治区的大型文艺演出;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飞天放歌”文艺晚会、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赴内蒙古慰问演出、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自治区“第二届草原文化艺术节”、呼和浩特市“第六届昭君文化艺术节”、中国内蒙古“灿烂星空”IT之夏大型歌舞晚会、党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节目录制演出等。
        【对外交流】  组团赴蒙古国国立艺术大学、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语言艺术学院举行交流访问,与两校签订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书;赴瑞典、丹麦等地就联合办学的事宜进行积极的磋商;与德中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签订交流合作意向书。与美国佛蒙特州教育部门实现互访,完成第二期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建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枫叶艺术教育奖学金”,选派教师赴美语言培训,促进中美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双方的合作交流已步入常规划的良性发展轨道。
        配合中蒙两国联合申报“蒙古长调”为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待蒙古国文化部代表团;积极联系,与蒙古国国立文化艺术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合作项目,就马头琴和长调研究成立课题组。接待美国佛蒙特州中学生艺术交流代表团、蒙古国国立音乐舞蹈学院教师考察团、日本国“每日新闻”电视记者考察团、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师生代表团、香港云海艺术团、德中青少年文化艺术学院考察团等来学院交流访问。
        以汤姆·卡纳尔先生为团长的美国佛蒙特州高中学生艺术团和以锡胡尔书记为团长、赵魁武副院长为副团长的学院代表团实现成功互访,并首次颁发由“东方之旅”项目负责人王觉非博士发起的在学院设立的“枫叶艺术教育奖学金”;李玉林院长率团出访蒙古国,同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和蒙古国国立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锡胡尔书记、毅力副书记率美术系教师代表团赴欧洲访问交流,在瑞典赫尔辛堡市举办美术系师生作品展,并与丹麦皇家美术学院院校达成再次举办展览与进一步合作的意向;与德国德中青少年文化学院签署交流合作协议;学院首次接待来自台湾地区的大型交流团—台湾辅英科技大学师生一行27人,两岸师生同台合作演出。
        【基础设施】  学院投入167万余元完善美术系动画专业教学设备、改造动画专业教室,投入24万余元用于舞蹈、服装设计、雕塑、播音主持等专业的教学设备。投入14.2万元购置图书音像等教学资料,改善办学环境。筹资64.3万余元完成36项基建维修项目。
        【获奖】  学院有59项的科研、创作、表演作品在国内外的专业评奖与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国际性比赛中获奖2项,全国性比赛中获奖12项,在省部级和自治区级比赛中获奖35项。1篇论文获全国第一届高等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一等奖;1项成果获得自治区级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作品获得自治区“索伦嘎”奖;在国家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艺术创作作品255篇。
        舞蹈系呼德勒学生表演的独舞《米利嘎》、《马头琴声》和包红同学表演的独舞《伊茹勒》、《飞鬃马》分别荣获由蒙古国主办的首届“金燕子”国际舞蹈大赛表演金奖和铜奖,舞蹈系学生表演的由赵林平教授编创的群舞《顶碗舞》荣获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节目专业组一等奖;附属中专学生表演的由包玉荣、任艳茹编导的群舞《飞鬃马》荣获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编导奖、“民舞之花奖”和表演优秀奖。
        音乐系师生荣获三大类6项大奖:萨切荣贵、苏雅老师和存布乐同学分别荣获中国文华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民族器乐比赛少数民族器乐独奏银奖、铜奖、优秀奖;杭红梅老师荣获“八省区首届蒙古族歌曲电视大奖赛”汉语职业组一等奖,乌日娜、乌音嘎荣获蒙古语职业组二等奖;德力根其其格、萨仁日拉、存布乐同学组成的呼麦·马头琴组合荣获“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银奖。
        学院6位教师的作品在全区第二届美术创作“神马奖”评选中分别荣获金、银、铜奖;艺术设计系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荣获首届“艺设之星”全国大学生优秀平面设计作品大赛铜奖。
        【科研成果质量】  全年共获批17个科研项目,其中,民族艺术研究所乌力吉巴雅尔教授申报的《蒙古族当代音乐研究》获“全国艺术科学国家级重点项目”,实现学院及自治区艺术学科领域国家重点课题零的突破;李世相副教授主持的《长调理论与教学》项目荣获自治区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另有1项获得“内蒙古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项获得“院级科学基金项目”;宋生贵教授的论文《关于高等艺术教育的热中冷思及调节建议》荣获全国第一届高等艺术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一等奖。首批8门校级重点课程结项,《蒙古舞》被评选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
        【共建共享试题库】  由学院承办的“七校共建共享试题库”主题研讨教务处长联席会于8月9日在学院召开。来自南京、山东、云南、广西、吉林、新疆和学院7所艺术院校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修改并正式签署“七校共建共享试题库”协议,通过第一批课程试题库建设方案。
        【美术系动画工作室】  学院筹资160多万元建设的具有自治区领先水平的美术系动画工作室投入使用,美术系选送的由陶雯、孙玉宝老师指导的动画作品《巴特尔的约会》,在桂林举行的由中国动画学会主办的中国第二届“中国动画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中国动画奖”,其它5部推荐作品也成功入围此项大奖的评选。由此,美术系被授予2005年“中国动画成就奖”;另有11部动画片入围“全国第五届动画学院奖”,2部动画片入围“2005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周”。

    (张强)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