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科教文卫体

2006卷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郝兆兴                                        
        校    长: ***                                        
        副 书 记:安胜利  武也文  谭文有                        
        纪委书记:谭文有                                        
        副 校 长:安胜利  云炜恒(蒙古族)  李国雄  王建国        
        【概况】  内蒙古科技大学(原包头钢铁学院),学校实行党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运行体制。学校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生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有本专科(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8186人,研究生351人,成人学生2660人。有专任教师1157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487人,具有博士学历的89人,具有硕士学历的415人,研究生导师18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3人。
        学校占地面积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理、工、管、文、法等6个学科门类。设有17个学院,74个本专科专业,32个硕士点(其中工程硕士点7个),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
        【教学工作】  学校把迎接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摆在学校中心位置,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11月17日至12月22日,召开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认真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新的本科培养方案,讨论通过重新修订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发展方向。继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基本建设。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4项经费投入占学费收入的26.79%,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166.13元。学校新增本科专业6个。教学工作向现代化发展,多媒体教学基本得到普及,在网上授课、答疑,网上选课,网上报名和网上评教、网络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5个专业被自治区评为品牌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获得自治区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
        【科研校办产业】  全年科研立项1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含973项目2项),科研经费总额3620万元。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批准发明专利2项,荣获自治区知识产权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12月24日召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对“科教兴区”十年间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学校被评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校长 ***教授被评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积极扶持和帮助高科技产业,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不断调整校办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校办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
        【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围绕2007年教学水平评估、申报博士点以及毕业生就业等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工作,提出“三大任务”的奋斗目标。三大任务:指的是教学评估要“保良争优”、申报博士点要志在必得、毕业生就业率要力争自治区高校领先。为了实现“三大任务”的目标,学校首次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全员满负荷工作量  经费不足、基础薄弱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实行全员满负荷工作量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主动创新精神。
        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安全保卫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为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奠定基础。
        【学生工作】  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机构和机制,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修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各学院设置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并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全面成长,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在国内重大比赛中,学校学生多次获奖。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学生王雪苏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总决赛中,学生沈建获得三等奖;在2005年“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决赛中,学生高占峰取得优异成绩,并将代表国家于2006年赴马来西亚参加亚洲大专英语辩论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学生荣获三等奖;在自治区高校体育比赛中,学校女篮、女排双双荣获冠军。加强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开设心理选修课和系列讲座,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在德育课中的比重。有力地保证学生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全面做好帮贫助困工作。结合本校的实际,设立勤工助学办公室和助学贷款办公室,从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勤工助学,并对特困生减免或缓交学费。建立以贷为主,“奖、贷、助、补、减、缓、免”的帮困助学体系。

    (田立志)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郝兆兴                                        
        校    长: ***                                        
        副 书 记:安胜利  武也文  谭文有                        
        纪委书记:谭文有                                        
        副 校 长:安胜利  云炜恒(蒙古族)  李国雄  王建国        
        【概况】  内蒙古科技大学(原包头钢铁学院),学校实行党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运行体制。学校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生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一体,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有本专科(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18186人,研究生351人,成人学生2660人。有专任教师1157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487人,具有博士学历的89人,具有硕士学历的415人,研究生导师18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3人。
        学校占地面积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理、工、管、文、法等6个学科门类。设有17个学院,74个本专科专业,32个硕士点(其中工程硕士点7个),2个自治区重点学科。
        【教学工作】  学校把迎接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摆在学校中心位置,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11月17日至12月22日,召开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认真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新的本科培养方案,讨论通过重新修订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发展方向。继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基本建设。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和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4项经费投入占学费收入的26.79%,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166.13元。学校新增本科专业6个。教学工作向现代化发展,多媒体教学基本得到普及,在网上授课、答疑,网上选课,网上报名和网上评教、网络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有5个专业被自治区评为品牌专业,2门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获得自治区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
        【科研校办产业】  全年科研立项1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含973项目2项),科研经费总额3620万元。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冶金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10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批准发明专利2项,荣获自治区知识产权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12月24日召开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对“科教兴区”十年间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学校被评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校长 ***教授被评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积极扶持和帮助高科技产业,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不断调整校办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校办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
        【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围绕2007年教学水平评估、申报博士点以及毕业生就业等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工作,提出“三大任务”的奋斗目标。三大任务:指的是教学评估要“保良争优”、申报博士点要志在必得、毕业生就业率要力争自治区高校领先。为了实现“三大任务”的目标,学校首次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全员满负荷工作量  经费不足、基础薄弱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实行全员满负荷工作量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主动创新精神。
        建立规范的规章制度  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安全保卫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为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奠定基础。
        【学生工作】  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机构和机制,成立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修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各学院设置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并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全面成长,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在国内重大比赛中,学校学生多次获奖。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学生王雪苏获得三等奖;在“全国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总决赛中,学生沈建获得三等奖;在2005年“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决赛中,学生高占峰取得优异成绩,并将代表国家于2006年赴马来西亚参加亚洲大专英语辩论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学生荣获三等奖;在自治区高校体育比赛中,学校女篮、女排双双荣获冠军。加强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和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培养,开设心理选修课和系列讲座,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在德育课中的比重。有力地保证学生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全面做好帮贫助困工作。结合本校的实际,设立勤工助学办公室和助学贷款办公室,从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勤工助学,并对特困生减免或缓交学费。建立以贷为主,“奖、贷、助、补、减、缓、免”的帮困助学体系。

    (田立志)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