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特木尔(蒙古族)
副书记 校长:王顶柱(蒙古族)
副书记:刘金赋(11月离任)
盛国清
副校长:潘 祥(满族)
***(蒙古族)
刘宗瑞
吉日木图(蒙古族 11月任职)
纪委书记:白莉莉(女 蒙古族 11月任职)
【概况】 2005年底,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职工1728名,其中专任教师854名。全校外聘、返聘各类教师62名。全校各类在校生19850名,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6025名、研究生230名、成人教育在籍学生3558名,留学生37名。
2005年招收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11名,研究生102名,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360名,留学生5名,总计4678名。
【评建工作】 召开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析》和《教学评建学习材料》;制定“以评促建工作奖惩办法”;组织各学院院长、专家组长先后赴已评兄弟院校学习评建经验。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要求,配合学校“十一五”规划建设,学校开展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特色定位等方面内容的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
【基本建设】 按照校区整体规划完成21094平方米公寓楼建设工作;完成13700平方米逸夫教学楼施工建设工作;完成5200平方米东区食堂建设任务;为整合校园开展西区置换工作,出资800万元和370万元购买通辽市林业局办公区和武警支队教导队营区。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种植草坪47000平方米,完成18000平方米混凝土地面和彩砖硬化。对4栋旧教学楼和东区图书馆进行改造维修。
【学科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学校新增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学科点,共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9个。学校党委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制定《学科建设立项办法》、《学科带头人职责》、《外聘导师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各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力度,实施论文盲审和全部学科预答辩制度。
【科研工作】 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及有关部委科研计划51项,自治区及有关厅局科研项目148项,通辽市和校内科技项目65项,横向联合项目8项,全年共获99个资助项目。全校教师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59篇,其中被SCT收录3篇,被EI收录8篇。
制定《关于积极发展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19个研究机构和蒙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蒙药已成功转让,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师资队伍及人才工作】 2005年共有8名博士研究生和14名硕士研究生学成返校工作。为稳定人才,提拔3名博士到处级领导岗位工作。全年共录用教师6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
【学生工作】 为2490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490万元,为1280名特困学生发放困难补助,为699名学生减免学费。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安排1244名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被评为“全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学校”。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特木尔(蒙古族)
副书记 校长:王顶柱(蒙古族)
副书记:刘金赋(11月离任)
盛国清
副校长:潘 祥(满族)
***(蒙古族)
刘宗瑞
吉日木图(蒙古族 11月任职)
纪委书记:白莉莉(女 蒙古族 11月任职)
【概况】 2005年底,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职工1728名,其中专任教师854名。全校外聘、返聘各类教师62名。全校各类在校生19850名,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16025名、研究生230名、成人教育在籍学生3558名,留学生37名。
2005年招收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11名,研究生102名,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360名,留学生5名,总计4678名。
【评建工作】 召开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动员大会”,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析》和《教学评建学习材料》;制定“以评促建工作奖惩办法”;组织各学院院长、专家组长先后赴已评兄弟院校学习评建经验。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要求,配合学校“十一五”规划建设,学校开展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特色定位等方面内容的大讨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
【基本建设】 按照校区整体规划完成21094平方米公寓楼建设工作;完成13700平方米逸夫教学楼施工建设工作;完成5200平方米东区食堂建设任务;为整合校园开展西区置换工作,出资800万元和370万元购买通辽市林业局办公区和武警支队教导队营区。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种植草坪47000平方米,完成18000平方米混凝土地面和彩砖硬化。对4栋旧教学楼和东区图书馆进行改造维修。
【学科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学校新增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学科点,共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9个。学校党委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意见》,制定《学科建设立项办法》、《学科带头人职责》、《外聘导师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各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力度,实施论文盲审和全部学科预答辩制度。
【科研工作】 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及有关部委科研计划51项,自治区及有关厅局科研项目148项,通辽市和校内科技项目65项,横向联合项目8项,全年共获99个资助项目。全校教师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国家级刊物上发表259篇,其中被SCT收录3篇,被EI收录8篇。
制定《关于积极发展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19个研究机构和蒙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蒙药已成功转让,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师资队伍及人才工作】 2005年共有8名博士研究生和14名硕士研究生学成返校工作。为稳定人才,提拔3名博士到处级领导岗位工作。全年共录用教师6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人。
【学生工作】 为2490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490万元,为1280名特困学生发放困难补助,为699名学生减免学费。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安排1244名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被评为“全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