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名录】
局 长:郝 富
副 局 长:于庆华
纪 检组 长:白玉山
副 局 长:曹殿云 罗黔英(女) 格日勒图(蒙古族)
助理巡视员:栾亚利(女)
【概况】 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人员到位873人,占总编制数的82.2%,其中药学、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和法律专业毕业的人员678人,占77.7%;本科以上学历461人,占52.8%。事业单位到位人员498名,占编制总数的81.2%,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67人,占全部检验人员的17.3%。
【食品安全制度建设】 2005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名义下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及发布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考评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与查处制度》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等7个制度,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 2005年开展食品监管法律法规调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研、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调研、食品行业状况调研等一系列调研工作,在全面了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监管各方面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协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起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基础数据库,成立了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保健食品评审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咨询服务。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是年制定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作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在粮食、肉类、乳品等试点行业,积极推行《粮食行业小麦粉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肉类食品行业猪肉生产经营企业档案示范文本》、《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其余盟市以推行三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为切入点,启动本地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起草下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肉制品、乳制品、清真食品、粮油等重点特色食品进行抽样调查,对12个盟市政府所在地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客观分析。
【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是年开展节日食品、儿童食品、农村牧区食品、清真食品、豆制品、奶制品、酒类、苏丹红一号和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禽畜屠宰和肉制品监管成效明显,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病死肉、有害肉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3.5万家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5万起,涉及总货值金额1612.51万元;取缔无证照食品企业8919家,吊销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证照237个,取缔私屠乱宰185家,累计罚款646.78万元。
【药品“两网”建设】 是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聘请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8634名,初步建立起覆盖旗县、乡镇苏木、村(嘎查)的三级药品监督网络,通过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协助破获的案件达1000多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乡镇、苏木药品供应网络覆盖率达到87%,村嘎查达到55%。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兴安盟5个盟市乡镇、苏木药品供应网点覆盖面达到95%。
【GMP GSP认证】 年内完成了10家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和旗县以下1320家药品零售企业的GSP认证工作,并对50%的GSP认证企业进行跟踪检查,有效防止企业认证后出现滑坡的趋势。
【药品市场秩序整治】 是年开展打击非法邮寄假劣药品、中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制售假劣中蒙藏成药、不合格中药饮片、无证医疗器械和疫苗流通等10多项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对治疗心脑血管、风湿病及增强性功能等中成药、中药饮片及其它民族药品的监督检查和抽验,有效打击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中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交办案件4件,其它省市区要求协查案件378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292件,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51482人次,车辆16140台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4604起,结案4537起,结案率98.5%,查处假劣药品、医疗器械7519批次,货值金额180.97万元,罚没款765.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户466户。
【药品监督抽验】 是年加强技术装备建设,统一招标采购1026万元的设备,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共完成检品9509批次,其中监督抽验7789批次,检出不合格药品1490批次,靶向抽验的水平继续提高。
【药品 医疗器械广告监管】 是年审批区内药品广告316份,医疗器械广告14份;办理异地药品广告备案312份,医疗器械广告备案49份。在药品广告审核备案中,发现违法药品广告批文32份,移送工商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561个、违法医疗器械广告4个。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公告11期。
【药品生产企业 医疗机构制剂室和医疗器械生产 经营企业换证】 全年完成了112家药品生产企业、156家医疗机构制剂室和1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3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证换发工作。
【药品 医疗器械注册】 全年受理上报各类新药89份,其中化学药品42份,新生物制品1份,中药39份,蒙药7份;受理上报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品种92份、中药保护品种4份和药包材注册申请2份;完成456份补充申请的初审、备案工作,进行303个品种药品申报现场的考核。注册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8个、一类医疗器械产品3个。
【法制建设】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少数民族用药特点,起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草案)》,在多次调研、论证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建议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于2005年12月1日,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
【蒙药标准化工作】 按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要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蒙医药现代化标准化项目建设意见,深入10个盟市开展蒙药制剂调研,就蒙药制剂的标准、炮制、调剂使用等广泛征求蒙药生产企业和蒙医院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蒙药制剂处方817个,牵头开展《蒙药制剂规范》制定工作。
【信息化建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制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完成区局“三网一库”及门户网站建设的基础上,顺利开通12个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内网、外网,初步实现全系统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开展帮扶工作】 帮扶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查干淖尔嘎查实施“围封转移”历经四年正式结束。四年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投入帮扶资金40余万元,其中,通过压缩行政经费、职工捐资等途径自筹资金近13万元,共为帮扶点围封草场11000亩,加固和新建草库伦11000亩,建设高产饲料玉米地160亩,并配套深水井和灌溉设备,购买肉奶型西门塔尔奶牛64头,援助急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助学资金,使贫困学生走进学堂、贫困户都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帮扶工作得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考核验收组和盟、旗、苏木三级政府的高度评价,被评为自治区直属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先进单位。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参加“关爱女孩”和向灾区捐款活动,组织开展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梁山街社区结队共建活动,共捐资捐物11330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名录】
局 长:郝 富
副 局 长:于庆华
纪 检组 长:白玉山
副 局 长:曹殿云 罗黔英(女) 格日勒图(蒙古族)
助理巡视员:栾亚利(女)
【概况】 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人员到位873人,占总编制数的82.2%,其中药学、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和法律专业毕业的人员678人,占77.7%;本科以上学历461人,占52.8%。事业单位到位人员498名,占编制总数的81.2%,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67人,占全部检验人员的17.3%。
【食品安全制度建设】 2005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名义下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及发布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考评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与查处制度》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等7个制度,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 2005年开展食品监管法律法规调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研、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调研、食品行业状况调研等一系列调研工作,在全面了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监管各方面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协调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工作要点》,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起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基础数据库,成立了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保健食品评审和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咨询服务。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是年制定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将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作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在粮食、肉类、乳品等试点行业,积极推行《粮食行业小麦粉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肉类食品行业猪肉生产经营企业档案示范文本》、《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其余盟市以推行三个行业的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为切入点,启动本地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起草下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安全调查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对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肉制品、乳制品、清真食品、粮油等重点特色食品进行抽样调查,对12个盟市政府所在地开展食品安全综合评价,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客观分析。
【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是年开展节日食品、儿童食品、农村牧区食品、清真食品、豆制品、奶制品、酒类、苏丹红一号和禽流感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禽畜屠宰和肉制品监管成效明显,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95%以上,病死肉、有害肉得到有效控制。2005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3.5万家次,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5万起,涉及总货值金额1612.51万元;取缔无证照食品企业8919家,吊销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证照237个,取缔私屠乱宰185家,累计罚款646.78万元。
【药品“两网”建设】 是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聘请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8634名,初步建立起覆盖旗县、乡镇苏木、村(嘎查)的三级药品监督网络,通过药品监督协管员和信息员协助破获的案件达1000多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乡镇、苏木药品供应网络覆盖率达到87%,村嘎查达到55%。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兴安盟5个盟市乡镇、苏木药品供应网点覆盖面达到95%。
【GMP GSP认证】 年内完成了10家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和旗县以下1320家药品零售企业的GSP认证工作,并对50%的GSP认证企业进行跟踪检查,有效防止企业认证后出现滑坡的趋势。
【药品市场秩序整治】 是年开展打击非法邮寄假劣药品、中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制售假劣中蒙藏成药、不合格中药饮片、无证医疗器械和疫苗流通等10多项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加强对治疗心脑血管、风湿病及增强性功能等中成药、中药饮片及其它民族药品的监督检查和抽验,有效打击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中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交办案件4件,其它省市区要求协查案件378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292件,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51482人次,车辆16140台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4604起,结案4537起,结案率98.5%,查处假劣药品、医疗器械7519批次,货值金额180.97万元,罚没款765.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药品、医疗器械户466户。
【药品监督抽验】 是年加强技术装备建设,统一招标采购1026万元的设备,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全年共完成检品9509批次,其中监督抽验7789批次,检出不合格药品1490批次,靶向抽验的水平继续提高。
【药品 医疗器械广告监管】 是年审批区内药品广告316份,医疗器械广告14份;办理异地药品广告备案312份,医疗器械广告备案49份。在药品广告审核备案中,发现违法药品广告批文32份,移送工商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药品广告561个、违法医疗器械广告4个。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公告11期。
【药品生产企业 医疗机构制剂室和医疗器械生产 经营企业换证】 全年完成了112家药品生产企业、156家医疗机构制剂室和1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35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许可证换发工作。
【药品 医疗器械注册】 全年受理上报各类新药89份,其中化学药品42份,新生物制品1份,中药39份,蒙药7份;受理上报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品种92份、中药保护品种4份和药包材注册申请2份;完成456份补充申请的初审、备案工作,进行303个品种药品申报现场的考核。注册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8个、一类医疗器械产品3个。
【法制建设】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少数民族用药特点,起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办法(草案)》,在多次调研、论证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建议和反复修改的基础上,于2005年12月1日,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6年3月1日实施。
【蒙药标准化工作】 按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要求,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蒙医药现代化标准化项目建设意见,深入10个盟市开展蒙药制剂调研,就蒙药制剂的标准、炮制、调剂使用等广泛征求蒙药生产企业和蒙医院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蒙药制剂处方817个,牵头开展《蒙药制剂规范》制定工作。
【信息化建设】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制定“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在完成区局“三网一库”及门户网站建设的基础上,顺利开通12个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内网、外网,初步实现全系统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开展帮扶工作】 帮扶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查干淖尔嘎查实施“围封转移”历经四年正式结束。四年中,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投入帮扶资金40余万元,其中,通过压缩行政经费、职工捐资等途径自筹资金近13万元,共为帮扶点围封草场11000亩,加固和新建草库伦11000亩,建设高产饲料玉米地160亩,并配套深水井和灌溉设备,购买肉奶型西门塔尔奶牛64头,援助急需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助学资金,使贫困学生走进学堂、贫困户都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帮扶工作得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考核验收组和盟、旗、苏木三级政府的高度评价,被评为自治区直属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先进单位。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参加“关爱女孩”和向灾区捐款活动,组织开展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召前街梁山街社区结队共建活动,共捐资捐物113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