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06卷  /  经济

2006卷

  • 地方铁路
  •     【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郑明理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惠川                                          
        党委副书记:甦  南(蒙古族)                                        
        纪委书记:朱宪文(女)                                              
        工会主席:聂明远                                                  
        副总经理:程汝利  高富安  王贵忠  王  欣                          
        总工程师:张  丑                                                  
        【概况】  2005年完成货物运量1503.6万吨,比上年增加185.8万吨、增长14.1%,完成客运量108.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8万人(次)、增长3.6%,为年计划100万人(次)的108.3%。完成换算周转量12943.6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644.2百万吨公里、提高14.6%。
        按货运量增长周期分析,从1997年731万吨增长到768万吨,3年时间,年均增长2.5%;从2000年925万吨增长到951万吨,同样用3年时间,运量增速较为缓慢。2003年下半年,与呼铁局实现“四统一”后,首次月运量突破百万吨、年运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货运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达到21.5%。
        【安全生产】  至2005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830天,连续实现2个安全年。
        【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尤其是2004年以来,公司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投资占投资95%以上,运输设施稳步加强。基本完成白旗、大板机务段内燃改造;电力线全部贯通;新购4台线路清筛、配碴和稳定机,两年中修清筛线路300公里,中修过的线路达到安全文明标准线标准,有效地提高线路道床的弹性结构,线路允许速度由60公里/小时提高到80公里/小时;对4个繁忙道口实施平交改立交;所有站区实现自动电话全国联网;车辆红外线二代机投入使用。集通线、桑锡线技术改造按计划进度全力推进,完成38个站场股道延长及微机联锁信号改造工程,站线有效长度由原来700米或不足700米延长为850米,信号制式由色灯、臂板直接跨对微机联锁。在短短几年中,公司以运输组织、经营管理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列车预确报、电子客票、货运制票、18点统计等15大信息系统,建成公司与站段三级计算机局域骨干网络。线路运输能力由“九五”期末1000万吨/年上升到2000万吨/年,提升线路的综合运输能力,同时也跟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步伐,使公司在铁路行业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优化生产布局】  2003年,铁道部实施自备车统一收购政策后,公司及时组织万水泉沈阳以远煤炭“龙列”运输。引进通辽分局内燃机车担当区段牵引,查布嘎至哲里木间实现联合运输,节约一大笔运输成本;集宁至白旗间采取直通运输组织方式,彻底解决长期以来贲红、哲里木分界口制约问题,全线上、下行牵引定数均由原2300吨分别提高到3200吨、3500吨以上。取消贲红、哲里木区段站,减少作业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客运机车在集宁—大板、集宁—锡林浩特间以及货运机车在白旗—大板间实行长交路,解决好大段限制问题,同时新旧交路相比,节省机车16台、人员106人。撤并工务工区合并为机械化工区,工区数量由原来103人减少到52个,资源配置和设备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完善车辆运用生产布局,调整、撤并哲里木、贲红列检所,缩短货物运达时间,节省用人约110人;整合客车整备所,在哲里木新建客车检修基地,改善客车运用维修条件,节约客车车底1列、机车2台,节约生产性成本费用每车约300多万元。电务系统在换算道岔组较“九五”翻番、维修工时成倍增长的情况下,采取上复合岗、相近业务合并等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不增加人员,工区数量由原来101个减少到64个,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性成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营规模,优化整合燃运、资源、生活物资煤炭经营分公司,组建神通煤炭分公司。神通公司2年累计煤炭发运量557.5吨,特别是2005年,煤炭发运量达到292.6万吨,为年计划2500万元的257.7%。
        【经营管理】  理顺管理体制,与呼铁局实现“坚持一个经营主体,实行四个统一管理”。合理调整、撤并、重设部分内部机构,确定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目标。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全解重聘工作,调整、充实站段领导班子,建立站段班子后备干部培养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学习,加强对在职职工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加强工资总额和用工总量“两个宠观控制”,实行新一轮“工效挂钩”办法,进一步压缩行政管理人员编制和非生产人员。加强运输经营收入、支出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确保刚性支出的前提下,生产大项和重点环节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压缩非生产性成本支出,实形成本超大型支“一票否决”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严肃财经纪律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实行经营责任考核制,环节干部以上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进一步增强管理层的责任心。相应的整章建制工作逐次展开,签订经营考核《包保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多经企业《经营承包责任书》等协议,为顺利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起到保证作用。制定并执行《工程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工程立项审批、招投标、承发包等程序。制定并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实行《集采专供招投标》,规范物资采购。此外,全面实施医疗制度改革,工伤、医疗、计划生育保险加入自治区本级医保行列。
        【重点项目建设】  桑锡铁路于2002年开通运营;新建桑蓝铁路于2004年11月底竣工验收。公司管辖的集通线、桑锡线、桑蓝线总里程1152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09公里。
        【多元经营】  神通、设计所等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积极发展新兴实业,紫鑫化工项目上年投入生产,至12月底,累计生产硅铁5202吨。以控股的方式,与呼铁局多经总公司投资建设满洲里多功能物流园区和自治区首家保税物流中心。此外,以参股的方式,合作经营黄岗矿业、锡盟伊盛羊肉加工等。
        【改制上市工作】  公司在铁道部、自治区政府及呼铁局和各股东单位的支持下,先后完成原股东出资规范、股权划转、土地处置等,开展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土地评估、规范多元经营管理体制等工作。公司基本具备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职工生活】  近两年投资150万元为“三线”建设增添必要的设备、设施,有效地解决沿线职工的一结实际问题,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提高。除实施“五保一金”外,还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就医中的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建立临时岗位用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公司领导联系特困职工的“结对子”制度,开展帮困救助活动。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五年里,为3867人提取住房公积金3147.48万元,同时职工住房公积金缴交率由8%提高到12%;为1580人发放住房贷款3103万元,有效地缓解职工购房的困难。兼顾“效率、公平”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工效挂钩考核、“安全百日”浮动工资、全员年度效益奖励办法,适时调整和提高效益工资标准,职工收入水平有大幅提高。全员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11068元增加到2005年的21338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8.6%。

    (王吉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地方铁路
  •     【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郑明理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惠川                                          
        党委副书记:甦  南(蒙古族)                                        
        纪委书记:朱宪文(女)                                              
        工会主席:聂明远                                                  
        副总经理:程汝利  高富安  王贵忠  王  欣                          
        总工程师:张  丑                                                  
        【概况】  2005年完成货物运量1503.6万吨,比上年增加185.8万吨、增长14.1%,完成客运量108.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3.8万人(次)、增长3.6%,为年计划100万人(次)的108.3%。完成换算周转量12943.6百万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644.2百万吨公里、提高14.6%。
        按货运量增长周期分析,从1997年731万吨增长到768万吨,3年时间,年均增长2.5%;从2000年925万吨增长到951万吨,同样用3年时间,运量增速较为缓慢。2003年下半年,与呼铁局实现“四统一”后,首次月运量突破百万吨、年运量突破千万吨大关,货运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达到21.5%。
        【安全生产】  至2005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无责任行车重大、大事故830天,连续实现2个安全年。
        【基础设施建设】  “十五”期间,尤其是2004年以来,公司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投资占投资95%以上,运输设施稳步加强。基本完成白旗、大板机务段内燃改造;电力线全部贯通;新购4台线路清筛、配碴和稳定机,两年中修清筛线路300公里,中修过的线路达到安全文明标准线标准,有效地提高线路道床的弹性结构,线路允许速度由60公里/小时提高到80公里/小时;对4个繁忙道口实施平交改立交;所有站区实现自动电话全国联网;车辆红外线二代机投入使用。集通线、桑锡线技术改造按计划进度全力推进,完成38个站场股道延长及微机联锁信号改造工程,站线有效长度由原来700米或不足700米延长为850米,信号制式由色灯、臂板直接跨对微机联锁。在短短几年中,公司以运输组织、经营管理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列车预确报、电子客票、货运制票、18点统计等15大信息系统,建成公司与站段三级计算机局域骨干网络。线路运输能力由“九五”期末1000万吨/年上升到2000万吨/年,提升线路的综合运输能力,同时也跟进铁路跨越式发展步伐,使公司在铁路行业的地位越来越稳固。
        【优化生产布局】  2003年,铁道部实施自备车统一收购政策后,公司及时组织万水泉沈阳以远煤炭“龙列”运输。引进通辽分局内燃机车担当区段牵引,查布嘎至哲里木间实现联合运输,节约一大笔运输成本;集宁至白旗间采取直通运输组织方式,彻底解决长期以来贲红、哲里木分界口制约问题,全线上、下行牵引定数均由原2300吨分别提高到3200吨、3500吨以上。取消贲红、哲里木区段站,减少作业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客运机车在集宁—大板、集宁—锡林浩特间以及货运机车在白旗—大板间实行长交路,解决好大段限制问题,同时新旧交路相比,节省机车16台、人员106人。撤并工务工区合并为机械化工区,工区数量由原来103人减少到52个,资源配置和设备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完善车辆运用生产布局,调整、撤并哲里木、贲红列检所,缩短货物运达时间,节省用人约110人;整合客车整备所,在哲里木新建客车检修基地,改善客车运用维修条件,节约客车车底1列、机车2台,节约生产性成本费用每车约300多万元。电务系统在换算道岔组较“九五”翻番、维修工时成倍增长的情况下,采取上复合岗、相近业务合并等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不增加人员,工区数量由原来101个减少到64个,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性成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经营规模,优化整合燃运、资源、生活物资煤炭经营分公司,组建神通煤炭分公司。神通公司2年累计煤炭发运量557.5吨,特别是2005年,煤炭发运量达到292.6万吨,为年计划2500万元的257.7%。
        【经营管理】  理顺管理体制,与呼铁局实现“坚持一个经营主体,实行四个统一管理”。合理调整、撤并、重设部分内部机构,确定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目标。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全解重聘工作,调整、充实站段领导班子,建立站段班子后备干部培养制度,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高校学习,加强对在职职工的专业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加强工资总额和用工总量“两个宠观控制”,实行新一轮“工效挂钩”办法,进一步压缩行政管理人员编制和非生产人员。加强运输经营收入、支出管理,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确保刚性支出的前提下,生产大项和重点环节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压缩非生产性成本支出,实形成本超大型支“一票否决”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严肃财经纪律以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实行经营责任考核制,环节干部以上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进一步增强管理层的责任心。相应的整章建制工作逐次展开,签订经营考核《包保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多经企业《经营承包责任书》等协议,为顺利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起到保证作用。制定并执行《工程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工程立项审批、招投标、承发包等程序。制定并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实行《集采专供招投标》,规范物资采购。此外,全面实施医疗制度改革,工伤、医疗、计划生育保险加入自治区本级医保行列。
        【重点项目建设】  桑锡铁路于2002年开通运营;新建桑蓝铁路于2004年11月底竣工验收。公司管辖的集通线、桑锡线、桑蓝线总里程1152公里,比“九五”末增加209公里。
        【多元经营】  神通、设计所等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十分显着。积极发展新兴实业,紫鑫化工项目上年投入生产,至12月底,累计生产硅铁5202吨。以控股的方式,与呼铁局多经总公司投资建设满洲里多功能物流园区和自治区首家保税物流中心。此外,以参股的方式,合作经营黄岗矿业、锡盟伊盛羊肉加工等。
        【改制上市工作】  公司在铁道部、自治区政府及呼铁局和各股东单位的支持下,先后完成原股东出资规范、股权划转、土地处置等,开展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土地评估、规范多元经营管理体制等工作。公司基本具备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
        【职工生活】  近两年投资150万元为“三线”建设增添必要的设备、设施,有效地解决沿线职工的一结实际问题,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提高。除实施“五保一金”外,还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就医中的困难基本得到解决。建立临时岗位用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公司领导联系特困职工的“结对子”制度,开展帮困救助活动。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五年里,为3867人提取住房公积金3147.48万元,同时职工住房公积金缴交率由8%提高到12%;为1580人发放住房贷款3103万元,有效地缓解职工购房的困难。兼顾“效率、公平”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工效挂钩考核、“安全百日”浮动工资、全员年度效益奖励办法,适时调整和提高效益工资标准,职工收入水平有大幅提高。全员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11068元增加到2005年的21338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8.6%。

    (王吉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