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局 长:包东健(蒙古族)
副局长:曹 刚 刘 美 张建业
【概况】 经中国地震局批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成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站,与行政执法监察总队合署办公。
【地震活动】 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373次,其中ML1.0~1.9级地震130次;2.0~2.9级地震194次;3.0~3.9级地震41次;4.0~4.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05年9月19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MS5.0级地震。
本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继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MS5.9级地震和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MS5.9级地震后,2005年9月19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再次发生MS5.0级地震,显示出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年度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特点。二是地震活动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阴山地震带西端的乌海—临河,阴山地震带中东端的包头—呼和浩特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中部。与上年度相比,中小地震活动总体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三是地震频度仍维持较高水平:与2004年度相比,本年度全区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大的起伏,发生3级以上地震均为49次,地震活动频度继续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较高水平。四是发生破坏性地震。2005年9月19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MS5.0级地震,地震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为1287.88万元。该地震也是本年度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之一。
【监测预报】 1.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震情跟踪工作继续突出了省局、盟市之间协作互动和资料信息共享。年初制定全区地震短临跟踪实施方案,安排部署震情跟踪工作措施。与辽宁省地震局共同修订《辽蒙交界区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成立联防区短临跟踪工作领导小组和震情跟踪组,明确领导小组、震情跟踪组的职责及要求,使各项短临跟踪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2.针对2月14日巴彦淖尔市发生小震群及强有感地震,多次召开紧急会商会,启动《内蒙古短临跟踪应急预案》,并派出短临跟踪和应急检查工作组。下发《关于西部地震重点危险区进入强化短临跟踪及应急工作状态的通知》,对短临跟踪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及时安定市民情绪和城市正常秩序。
3.2005年9月,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召开晋、冀、蒙、辽地震大协作区会商会会议。会议跨越行政区划,依据区域构造环境和发震特点,扩大分析视野,研究震情形势及跟踪区域异常动态。
4.继续加强台站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执行,规范台站日常管理督导和检查,分别与台站签订“台站管理目标责任制”。在突出对观测资料质量定量考核的基础上,注重考核指标的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同时突出目标责任制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参加全国2004年度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呼和浩特遥测台网、乌加河,海拉尔、中心地震编目、日常分析预报和网络信息通讯评比有8项获得前三名,创造自治区监测预报历史上最好成绩。
5.“十五”重点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年内完成自治区防震减灾指挥基地技术系统建设;基本按年度计划完成数字测震台网、前兆台网土建任务;完成信息网络传输节点任务;完成强震台网建设任务;完成呼和浩特市活断层探测的初步探测工作;完成阿尔山火山地震监测站项目监测中心土建主体工程。
6.完成满洲里台优化改造项目,宝昌台观测楼主体建设,呼和浩特等台的技改项目以及赤峰台的后续建设工程。对锡林浩特地震台、鲁北地震台、阿古拉地震台办公和生活环境条件进行改造。为乌加河、满洲里和赤峰地震台配备和更新了车辆。为自治区境内的国家基本台和部分综合台配置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
7.自治区地震局投资、兴安盟地震局主持研制的移动型数字地下流体综合测试仪通过初验。
【震灾预防】 1.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国发〔2005〕25号)通知精神,组织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结合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际,提出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自治区政府向全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内政字〔2005〕105号)。
2.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及安评队伍建设、培训和资质管理。严格安评资质证书和上岗证书的审查下发,并对进行年检。对呼和浩特环城公路等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对呼和浩特、包头等台环境干扰问题进行执法检查。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设置地震监测设施标志的通知》。
3.着手调研农居安全工程,调研了新疆、河南的情况,正在编制《内蒙古的农居安全工程工作方案》。完成2000年以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类房屋的相关数据收集工作及震害预测项目的数据收集工作。
4.自治区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承担工程项目50余项,合同额超过600万元。组织审查全区各类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30多份。与交通厅联合下发《关于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的通知》(内震发〔2005〕259号)。
5.完成全区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授牌的基础资料上报工作,编制录像片。抓了各盟市的宣传教育工作。以科普基地为平台,加大对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除往日的大中小学生参观外,拓宽宣传面。全年科普教育基地共接待近千人。
6.在2005年全国地方地震工作综合评比中,包头市地震局获得全国一等奖,通辽市地震局评为优秀。
7.牵头编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防震减灾规划》(2006年—2020年),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 1.举办应急数据收集和地震灾害评估培训班,研制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录入软件,收集相关的部分资料和软件。着手安排有关厅局应急预案的抽查。
2.9月19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陈巴尔虎旗发生5.0级地震,由于震前准备工作充分,震时应急工作启动及时到位,在震后一小时按照内蒙古地震局指令,呼伦贝尔市地震局与海拉尔地震台组成的现场工作先遣队第一时间赶赴震区,配合自治区地震局组成的现场工作队克服大兴安林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和气候寒冷困难,对呼伦贝尔市的4个旗市、12个乡镇苏木、8个林木场、行程2500公里,快速完成地震现场监测和震害评估和科学考察工作,为政府救灾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为此,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派副市长专程赴自治区地震局表示感谢,同时致函中国地震局、自治区政府予以请功。
3.10月8日凌晨,进行模拟地震事件应急拉练演习,应急队员驱车50公里,在大青山腹地选择不同地形道路徒步5公里,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流动台和通讯设备等演习内容。演练结束后专门召开会议,认真总结应急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落实完善各项对策,补充和增加配备先进的地震现场装备。
4.呼和浩特、通辽、包头市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试点工作已完成,并进行培训。多次修改完善自治区地震应急救援队总体方案,并和消防总队联合上报自治区政府。
5.在呼和浩特、包头、通辽市确定近30个避难场所试点,正进行相关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城市规划当中。
【重要地震与震害】 2005年9月19日11时27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5.0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2005年9月19日11时27分
微观震中:49°48’N;120°54’E
宏观震中: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
震 级:Ms=5.0级
震源深度:22Km
震中烈度:Ⅴ度强
震源机制解: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局 长:包东健(蒙古族)
副局长:曹 刚 刘 美 张建业
【概况】 经中国地震局批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成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站,与行政执法监察总队合署办公。
【地震活动】 2005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373次,其中ML1.0~1.9级地震130次;2.0~2.9级地震194次;3.0~3.9级地震41次;4.0~4.9级地震7次;5.0~5.9级地震1次;最大地震是2005年9月19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MS5.0级地震。
本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继2003年8月16日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MS5.9级地震和2004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MS5.9级地震后,2005年9月19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再次发生MS5.0级地震,显示出内蒙古东部地区本年度中强地震持续活动特点。二是地震活动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阴山地震带西端的乌海—临河,阴山地震带中东端的包头—呼和浩特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中部。与上年度相比,中小地震活动总体格局未出现大的变化。三是地震频度仍维持较高水平:与2004年度相比,本年度全区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大的起伏,发生3级以上地震均为49次,地震活动频度继续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较高水平。四是发生破坏性地震。2005年9月19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MS5.0级地震,地震造成1人死亡,经济损失为1287.88万元。该地震也是本年度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之一。
【监测预报】 1.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震情跟踪工作继续突出了省局、盟市之间协作互动和资料信息共享。年初制定全区地震短临跟踪实施方案,安排部署震情跟踪工作措施。与辽宁省地震局共同修订《辽蒙交界区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方案》,成立联防区短临跟踪工作领导小组和震情跟踪组,明确领导小组、震情跟踪组的职责及要求,使各项短临跟踪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2.针对2月14日巴彦淖尔市发生小震群及强有感地震,多次召开紧急会商会,启动《内蒙古短临跟踪应急预案》,并派出短临跟踪和应急检查工作组。下发《关于西部地震重点危险区进入强化短临跟踪及应急工作状态的通知》,对短临跟踪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及时安定市民情绪和城市正常秩序。
3.2005年9月,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召开晋、冀、蒙、辽地震大协作区会商会会议。会议跨越行政区划,依据区域构造环境和发震特点,扩大分析视野,研究震情形势及跟踪区域异常动态。
4.继续加强台站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执行,规范台站日常管理督导和检查,分别与台站签订“台站管理目标责任制”。在突出对观测资料质量定量考核的基础上,注重考核指标的细化、量化和可操作性,同时突出目标责任制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参加全国2004年度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呼和浩特遥测台网、乌加河,海拉尔、中心地震编目、日常分析预报和网络信息通讯评比有8项获得前三名,创造自治区监测预报历史上最好成绩。
5.“十五”重点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年内完成自治区防震减灾指挥基地技术系统建设;基本按年度计划完成数字测震台网、前兆台网土建任务;完成信息网络传输节点任务;完成强震台网建设任务;完成呼和浩特市活断层探测的初步探测工作;完成阿尔山火山地震监测站项目监测中心土建主体工程。
6.完成满洲里台优化改造项目,宝昌台观测楼主体建设,呼和浩特等台的技改项目以及赤峰台的后续建设工程。对锡林浩特地震台、鲁北地震台、阿古拉地震台办公和生活环境条件进行改造。为乌加河、满洲里和赤峰地震台配备和更新了车辆。为自治区境内的国家基本台和部分综合台配置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
7.自治区地震局投资、兴安盟地震局主持研制的移动型数字地下流体综合测试仪通过初验。
【震灾预防】 1.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国发〔2005〕25号)通知精神,组织召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结合自治区防震减灾工作实际,提出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安排,自治区政府向全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内政字〔2005〕105号)。
2.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及安评队伍建设、培训和资质管理。严格安评资质证书和上岗证书的审查下发,并对进行年检。对呼和浩特环城公路等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对呼和浩特、包头等台环境干扰问题进行执法检查。与自治区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设置地震监测设施标志的通知》。
3.着手调研农居安全工程,调研了新疆、河南的情况,正在编制《内蒙古的农居安全工程工作方案》。完成2000年以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类房屋的相关数据收集工作及震害预测项目的数据收集工作。
4.自治区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承担工程项目50余项,合同额超过600万元。组织审查全区各类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30多份。与交通厅联合下发《关于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的通知》(内震发〔2005〕259号)。
5.完成全区科普教育基地国家授牌的基础资料上报工作,编制录像片。抓了各盟市的宣传教育工作。以科普基地为平台,加大对防震减灾的宣传力度,除往日的大中小学生参观外,拓宽宣传面。全年科普教育基地共接待近千人。
6.在2005年全国地方地震工作综合评比中,包头市地震局获得全国一等奖,通辽市地震局评为优秀。
7.牵头编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防震减灾规划》(2006年—2020年),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地震应急与紧急救援】 1.举办应急数据收集和地震灾害评估培训班,研制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录入软件,收集相关的部分资料和软件。着手安排有关厅局应急预案的抽查。
2.9月19日呼伦贝尔市牙克石—陈巴尔虎旗发生5.0级地震,由于震前准备工作充分,震时应急工作启动及时到位,在震后一小时按照内蒙古地震局指令,呼伦贝尔市地震局与海拉尔地震台组成的现场工作先遣队第一时间赶赴震区,配合自治区地震局组成的现场工作队克服大兴安林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和气候寒冷困难,对呼伦贝尔市的4个旗市、12个乡镇苏木、8个林木场、行程2500公里,快速完成地震现场监测和震害评估和科学考察工作,为政府救灾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为此,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派副市长专程赴自治区地震局表示感谢,同时致函中国地震局、自治区政府予以请功。
3.10月8日凌晨,进行模拟地震事件应急拉练演习,应急队员驱车50公里,在大青山腹地选择不同地形道路徒步5公里,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流动台和通讯设备等演习内容。演练结束后专门召开会议,认真总结应急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和落实完善各项对策,补充和增加配备先进的地震现场装备。
4.呼和浩特、通辽、包头市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试点工作已完成,并进行培训。多次修改完善自治区地震应急救援队总体方案,并和消防总队联合上报自治区政府。
5.在呼和浩特、包头、通辽市确定近30个避难场所试点,正进行相关工作,积极争取纳入城市规划当中。
【重要地震与震害】 2005年9月19日11时27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5.0级地震。
地震基本参数
发震时间:2005年9月19日11时27分
微观震中:49°48’N;120°54’E
宏观震中:陈巴尔虎旗与牙克石市交界
震 级:Ms=5.0级
震源深度:22Km
震中烈度:Ⅴ度强
震源机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