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旅游局领导名录】
局 长:赵广华
副 局 长:马永胜 云大平(蒙古族) 白 薇(女)
助理巡视员:郑家宁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旅游局,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内设办公室、规划发展处、质量管理处、旅游促进处等职能处室及旅游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旅游质量监督服务中心和旅游培训中心3个事业单位。自治区旅游局共有公务员编制27个,其中局领导5人,副处以上干部15人,事业编制20个。
2005年,全区旅游业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6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9.72亿元,接待海外旅游人数100.1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2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208.09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8%增加到2005年的5.3%,旅游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之一。
【旅游产业】 2005年,自治区建立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建设了一批知名景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94家,国家旅游局评定的4A级景区15家。全区3星级以上饭店达到59家。2005年,创建和评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霍林郭勒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恩格贝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扎兰屯吊桥公园、月亮湖、喀喇沁亲王府、阿斯哈图石林、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7家旅游景区被国家评定为4A级景区,有8家企业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成功,新增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
【旅游产品】 2005年,休闲度假旅游、冰雪旅游成为拉动全区传统淡季旅游增长的主要产品。
【旅游招商引资】 2005年,全区旅游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引资项目145个,其中,投资旅游景区项目86个,投资旅游饭店的项目44个,投资旅游购物、娱乐等其它项目15个。协议资金额17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到位资金额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呈现出单个项目投资数额大、投资多元化的趋势和资金到位率高的特点。在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开发建设上,与国家开发银行以“空客联合体”模式建立旅游融资平台,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贷款800万元,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55亿元。
【旅游市场】 2005年,全区入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其中边境旅游接待俄罗斯、蒙古国旅游过夜人数为87.44万人次,占全区入境人数的87.3%,二连浩特、满洲里市为自治区入境旅游做出突出的贡献。
【旅游行业管理】 2005年,自治区重新修订《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旅游条例》,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严格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旅行社年检审核和导游员持证上岗,依法治旅迈上新台阶。
【旅游业综合功能】 在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村、牧区、国有林区的产业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加社会就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优秀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的传播,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红色旅游的开展,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形式。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旅游局领导名录】
局 长:赵广华
副 局 长:马永胜 云大平(蒙古族) 白 薇(女)
助理巡视员:郑家宁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旅游局,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内设办公室、规划发展处、质量管理处、旅游促进处等职能处室及旅游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旅游质量监督服务中心和旅游培训中心3个事业单位。自治区旅游局共有公务员编制27个,其中局领导5人,副处以上干部15人,事业编制20个。
2005年,全区旅游业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6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79.72亿元,接待海外旅游人数100.1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52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208.09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8%增加到2005年的5.3%,旅游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之一。
【旅游产业】 2005年,自治区建立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建设了一批知名景区,现有A级旅游景区94家,国家旅游局评定的4A级景区15家。全区3星级以上饭店达到59家。2005年,创建和评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霍林郭勒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恩格贝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村、扎兰屯吊桥公园、月亮湖、喀喇沁亲王府、阿斯哈图石林、维信国际高尔夫度假村7家旅游景区被国家评定为4A级景区,有8家企业创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成功,新增2家四星级以上酒店。
【旅游产品】 2005年,休闲度假旅游、冰雪旅游成为拉动全区传统淡季旅游增长的主要产品。
【旅游招商引资】 2005年,全区旅游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引资项目145个,其中,投资旅游景区项目86个,投资旅游饭店的项目44个,投资旅游购物、娱乐等其它项目15个。协议资金额17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到位资金额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呈现出单个项目投资数额大、投资多元化的趋势和资金到位率高的特点。在阿尔山—柴河旅游区开发建设上,与国家开发银行以“空客联合体”模式建立旅游融资平台,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贷款800万元,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55亿元。
【旅游市场】 2005年,全区入境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其中边境旅游接待俄罗斯、蒙古国旅游过夜人数为87.44万人次,占全区入境人数的87.3%,二连浩特、满洲里市为自治区入境旅游做出突出的贡献。
【旅游行业管理】 2005年,自治区重新修订《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旅游条例》,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严格旅游饭店星级评定、旅游景区等级评定、旅行社年检审核和导游员持证上岗,依法治旅迈上新台阶。
【旅游业综合功能】 在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村、牧区、国有林区的产业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增加农牧民收入,增加社会就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优秀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的传播,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红色旅游的开展,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了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