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名录】
局 长:刘兴范
副 局 长:布 奎(蒙古族) 徐华良 斯勤夫(蒙古族)
纪 检组 长:汪运甫
助理巡视员:施培信
【检验检疫业务】 2005年,内蒙古检验检疫全系统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9.6万批,同比增长33%,货值54.92亿美元,同比增长63%。检出不合格货物2749批,货值2513万美元,批次、货值合理率分别为98.6%和99.4%。检验出境货物5.3万批,货值12亿美元,批次和货值占全部出入境货物的26%,批次和货值分别增长18%和38%。检验入境货物14.3万批,货值42.8亿美元,批次和货值占全部出入境货物的73%和78%,批次和货值分别增长40%和72%。卫生检疫查验出入境人员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9%;出境人员预防接种3万人次,同比增长34%;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5.7万人次,同比增长28%;发现病例9387例,同比增长29%,其中艾滋病7例;实施集装箱卫生检疫2万个,同比增长50%;检疫交通工具104万次,同比增长27%,其中飞机386架次,火车59万节,汽车45万辆次。
【提高检验检疫覆盖率】 2005年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出入境货物货值54.92亿美元。覆盖率居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前列。贯彻落实有关促进机电产品出口政策,协助企业做好检验通关工作。汉鼎科技公司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台资企业,在设备进口、安装、调试全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24小时全程服务,为后期出口打下良好基础。全年检验出口激光视盘机219批、232万台、货值6688万美元,出口额占到内蒙古机电产品出口的40%,由上年机电出口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3%上升到7.9%。加大出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第4号公告和第69号局令,制定《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木质包装检疫管理实施细则》。全年共处理出口木质包装14万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南非等国家。
建立口岸车辆出口绿色通道,提高通关速度。与口岸汽车出口相关单位建立有效、快捷、诚信的工作机制,在确保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对出口汽车实行“产地检验,口岸查验”的工作办法,采取整批抽查逐台核销的查验方式,实施预约式查验。满洲里口岸全年出口各类国产机动车辆6007辆,货值5080万美元。摩托车出口实现零突破,年内出口摩托车及其零配件总价值达22.4万美元。
首次开展进口废旧原料的境外预检。派员赴俄罗斯开展废物原料境外预检,预检废旧原料32万余吨,查出放射性超标货物70批、夹带危险性及密闭容器货物103批,把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挡在国门之外。全年共检验进口废物原料1.9万批、67万吨、货值9500万美元。加大进口旧成套设备装运前预检力度,全年完成8972台(套)旧设备装运前预检,货值2000万美元。
完成援蒙小麦的检验检疫任务。为确保援蒙小麦顺利出口,首次采用中蒙联合检验检疫的方法,共有84批5000吨援蒙小麦顺利通关。
恢复中断4年之久的进口蒙古国麸麦贸易,全年累计检验进口蒙古国麸皮3200余吨。2005年上半年,首次完成内蒙古三个国家粮食储备库,进口13万吨小麦检疫监管工作,确保全部进口小麦安全入库。国际航班监管工作大幅增加。呼和浩特恢复到香港航班,开通到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5个国家7个城市的虚拟国际航班。海拉尔恢复俄罗斯赤塔的国际航班,满洲里开通俄罗斯伊尔库斯克的国际航班。
【引进俄蒙资源】 2005年,内蒙古口岸进口原油、木材、纸浆、矿产品、化肥、废旧金属等资源性货物达1800万吨,占口岸全部入出境货物的80%,促进国家加快利用俄蒙资源战略的实施。组织人员赴俄罗斯对木材装运点、储木场、林场的原木进行预检。年内预检原木53万立方米,熏蒸处理入境原木7万个车皮、423万立方米;加快通关速度,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在上年日平均处理进口木材400个车皮的基础上,2005年上升为470个车皮;加强对进口木材检疫监管,认真做好索赔工作,维护贸易双方合法权益。年内索赔木材46批,1737立方米,货值246971美元。全年内蒙古口岸进口木材112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40万立方米,增长27%。
创新作业流程。把凡是不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入境货物调整为报验后先出具通关单,待货物通关后再进行检验检疫工作的快速通关模式,将检疫、扦样、放射性监测、卫生除害处理等工作现场同步进行。对原油进口实施“并批出证”集中报检,年内进口原油862万吨,货值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检验甘其毛道、策克两口岸进口原煤180万吨。
【实施名牌战略】 全年检疫供港活牛突破1万头,增长64%。通辽肥牛供港创下多项全国之最:供港活牛注册育肥牛场最多;全国地市级供港活牛数量最大,占香港市场1/9;供港活牛优质率最高,达到98%;香港市场同类牛卖价最贵,每头尽高出200港元。年内7万只乌珠穆沁肥尾羊顺利出口,创汇277万美元。首次对蒙牛公司从原奶到成品进行黄曲霉毒素M1的抽查,对五类产品作全项目致病菌和重金属的抽查。全年检验供港牛奶207批,10118吨,货值710万美元。分类管理促进羊绒衫出口,全年检验出口羊绒衫682万件,货值2亿美元。
全年检验检疫出口水果类1.7万批,16万吨,3800万美元;蔬菜类1.1万批,13万吨,2100万美元。强化出口番茄酱管理,年内出口番茄酱10万吨,货值5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倍多。
【认证注册工作】 完成ISO9000和ISO14000质量体系评审102家,完成31家新申请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3家复查换证企业、10家HACCP官方验证企业评审、审批、发换证工作。全区有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45家,通过HACCP官方验证的46家,对外注册企业9家,分别为向欧盟、韩国、以色列、日本、南非、斯洛伐克等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对外推荐注册企业2家。
【严把疫病疫情关】 各口岸截获各种动物皮张35477张,原毛绒16.5吨,肉蛋奶类3.2吨,其中销毁皮张33716张、原毛绒4.5吨,肉蛋奶类1.6吨,其余做退运处理。首次对出入境客运列车和餐车编组情况进行调查和建立卫生监督档案,对16列中国籍列车、15列蒙古籍列车实施卫生监督。在满洲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建成进境列车消毒通道,在阿日哈沙特口岸集中开关后,安装全自动车辆消毒通道设施。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处置预案”,制定“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反恐工作获得公安部反恐检查组高度评价。
【推广绿色通道】 在内蒙古伊利、蒙牛等13家骨干企业享受到出口产品在口岸直接放行的优惠政策后,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宣传,指导和帮助企业组织相关申报材料,对申请企业严格筛选,年内又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23家企业纳入绿色通道管理。
【打造口岸高速通道】 满洲里公路口岸已实行24小时通关,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自5月起每周7天通关,策克口岸因进口原煤由季节性开关转变为常年开关,阿日哈沙特口岸从4月1日开始集中开关,全年开关天数由80天增加到234天,甘其毛道、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常年开关。与海关签署协作协议,建立关检合作联系例会制度、协调检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参与口岸“大通关”建设和共同搭建信息平台。首次在大型果蔬产品贮藏基地安装并投入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初步实现口岸检验检疫电子监管新模式。编制和应用《健康证书管理系统》、《货检通道查验监管计算机管理系统》、《国际旅行人员健康体检综合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管理应用程序,加快检验放行和通关速度。
【实验检测】 开展国家质检总局立项批准的《进口俄罗斯木材携带有害生物监测、鉴定和分析》,研发《进口油品容量计重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展“出口玉米有毒有害物质和品质项目检测及玉米品牌项目研究”,对出口乳及乳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真菌毒素的调研、检测工作。统一调配系统内检测仪器设备,整合实验室资源,扩大委托检测范围,提高检验检疫综合检测能力。二连浩特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蒙古国专家组和评审组的考核,成为国家第一个获得蒙古国认可的实验室,满洲里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得到俄罗斯方的充分肯定,给予满洲里口岸出口水果蔬菜免检待遇。
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订,由原来的15类46项增至20大类99项,对所适用的标准全面检查更新,根据食品理化实验室、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室、微生物检验检疫室、绒毛实验室的不同业务范围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获得国家认可委颁发的认可证书。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组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二合一”评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名录】
局 长:刘兴范
副 局 长:布 奎(蒙古族) 徐华良 斯勤夫(蒙古族)
纪 检组 长:汪运甫
助理巡视员:施培信
【检验检疫业务】 2005年,内蒙古检验检疫全系统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9.6万批,同比增长33%,货值54.92亿美元,同比增长63%。检出不合格货物2749批,货值2513万美元,批次、货值合理率分别为98.6%和99.4%。检验出境货物5.3万批,货值12亿美元,批次和货值占全部出入境货物的26%,批次和货值分别增长18%和38%。检验入境货物14.3万批,货值42.8亿美元,批次和货值占全部出入境货物的73%和78%,批次和货值分别增长40%和72%。卫生检疫查验出入境人员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9%;出境人员预防接种3万人次,同比增长34%;出入境人员监测体检5.7万人次,同比增长28%;发现病例9387例,同比增长29%,其中艾滋病7例;实施集装箱卫生检疫2万个,同比增长50%;检疫交通工具104万次,同比增长27%,其中飞机386架次,火车59万节,汽车45万辆次。
【提高检验检疫覆盖率】 2005年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出入境货物货值54.92亿美元。覆盖率居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前列。贯彻落实有关促进机电产品出口政策,协助企业做好检验通关工作。汉鼎科技公司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台资企业,在设备进口、安装、调试全程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24小时全程服务,为后期出口打下良好基础。全年检验出口激光视盘机219批、232万台、货值6688万美元,出口额占到内蒙古机电产品出口的40%,由上年机电出口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3%上升到7.9%。加大出入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第4号公告和第69号局令,制定《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木质包装检疫管理实施细则》。全年共处理出口木质包装14万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南非等国家。
建立口岸车辆出口绿色通道,提高通关速度。与口岸汽车出口相关单位建立有效、快捷、诚信的工作机制,在确保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对出口汽车实行“产地检验,口岸查验”的工作办法,采取整批抽查逐台核销的查验方式,实施预约式查验。满洲里口岸全年出口各类国产机动车辆6007辆,货值5080万美元。摩托车出口实现零突破,年内出口摩托车及其零配件总价值达22.4万美元。
首次开展进口废旧原料的境外预检。派员赴俄罗斯开展废物原料境外预检,预检废旧原料32万余吨,查出放射性超标货物70批、夹带危险性及密闭容器货物103批,把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挡在国门之外。全年共检验进口废物原料1.9万批、67万吨、货值9500万美元。加大进口旧成套设备装运前预检力度,全年完成8972台(套)旧设备装运前预检,货值2000万美元。
完成援蒙小麦的检验检疫任务。为确保援蒙小麦顺利出口,首次采用中蒙联合检验检疫的方法,共有84批5000吨援蒙小麦顺利通关。
恢复中断4年之久的进口蒙古国麸麦贸易,全年累计检验进口蒙古国麸皮3200余吨。2005年上半年,首次完成内蒙古三个国家粮食储备库,进口13万吨小麦检疫监管工作,确保全部进口小麦安全入库。国际航班监管工作大幅增加。呼和浩特恢复到香港航班,开通到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5个国家7个城市的虚拟国际航班。海拉尔恢复俄罗斯赤塔的国际航班,满洲里开通俄罗斯伊尔库斯克的国际航班。
【引进俄蒙资源】 2005年,内蒙古口岸进口原油、木材、纸浆、矿产品、化肥、废旧金属等资源性货物达1800万吨,占口岸全部入出境货物的80%,促进国家加快利用俄蒙资源战略的实施。组织人员赴俄罗斯对木材装运点、储木场、林场的原木进行预检。年内预检原木53万立方米,熏蒸处理入境原木7万个车皮、423万立方米;加快通关速度,提高检疫工作效率。在上年日平均处理进口木材400个车皮的基础上,2005年上升为470个车皮;加强对进口木材检疫监管,认真做好索赔工作,维护贸易双方合法权益。年内索赔木材46批,1737立方米,货值246971美元。全年内蒙古口岸进口木材112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40万立方米,增长27%。
创新作业流程。把凡是不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入境货物调整为报验后先出具通关单,待货物通关后再进行检验检疫工作的快速通关模式,将检疫、扦样、放射性监测、卫生除害处理等工作现场同步进行。对原油进口实施“并批出证”集中报检,年内进口原油862万吨,货值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全年检验甘其毛道、策克两口岸进口原煤180万吨。
【实施名牌战略】 全年检疫供港活牛突破1万头,增长64%。通辽肥牛供港创下多项全国之最:供港活牛注册育肥牛场最多;全国地市级供港活牛数量最大,占香港市场1/9;供港活牛优质率最高,达到98%;香港市场同类牛卖价最贵,每头尽高出200港元。年内7万只乌珠穆沁肥尾羊顺利出口,创汇277万美元。首次对蒙牛公司从原奶到成品进行黄曲霉毒素M1的抽查,对五类产品作全项目致病菌和重金属的抽查。全年检验供港牛奶207批,10118吨,货值710万美元。分类管理促进羊绒衫出口,全年检验出口羊绒衫682万件,货值2亿美元。
全年检验检疫出口水果类1.7万批,16万吨,3800万美元;蔬菜类1.1万批,13万吨,2100万美元。强化出口番茄酱管理,年内出口番茄酱10万吨,货值5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倍多。
【认证注册工作】 完成ISO9000和ISO14000质量体系评审102家,完成31家新申请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3家复查换证企业、10家HACCP官方验证企业评审、审批、发换证工作。全区有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45家,通过HACCP官方验证的46家,对外注册企业9家,分别为向欧盟、韩国、以色列、日本、南非、斯洛伐克等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对外推荐注册企业2家。
【严把疫病疫情关】 各口岸截获各种动物皮张35477张,原毛绒16.5吨,肉蛋奶类3.2吨,其中销毁皮张33716张、原毛绒4.5吨,肉蛋奶类1.6吨,其余做退运处理。首次对出入境客运列车和餐车编组情况进行调查和建立卫生监督档案,对16列中国籍列车、15列蒙古籍列车实施卫生监督。在满洲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建成进境列车消毒通道,在阿日哈沙特口岸集中开关后,安装全自动车辆消毒通道设施。认真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处置预案”,制定“内蒙古检验检疫局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预案”,反恐工作获得公安部反恐检查组高度评价。
【推广绿色通道】 在内蒙古伊利、蒙牛等13家骨干企业享受到出口产品在口岸直接放行的优惠政策后,内蒙古检验检疫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企业宣传,指导和帮助企业组织相关申报材料,对申请企业严格筛选,年内又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23家企业纳入绿色通道管理。
【打造口岸高速通道】 满洲里公路口岸已实行24小时通关,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自5月起每周7天通关,策克口岸因进口原煤由季节性开关转变为常年开关,阿日哈沙特口岸从4月1日开始集中开关,全年开关天数由80天增加到234天,甘其毛道、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常年开关。与海关签署协作协议,建立关检合作联系例会制度、协调检查制度、信息通报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参与口岸“大通关”建设和共同搭建信息平台。首次在大型果蔬产品贮藏基地安装并投入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初步实现口岸检验检疫电子监管新模式。编制和应用《健康证书管理系统》、《货检通道查验监管计算机管理系统》、《国际旅行人员健康体检综合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等管理应用程序,加快检验放行和通关速度。
【实验检测】 开展国家质检总局立项批准的《进口俄罗斯木材携带有害生物监测、鉴定和分析》,研发《进口油品容量计重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展“出口玉米有毒有害物质和品质项目检测及玉米品牌项目研究”,对出口乳及乳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真菌毒素的调研、检测工作。统一调配系统内检测仪器设备,整合实验室资源,扩大委托检测范围,提高检验检疫综合检测能力。二连浩特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蒙古国专家组和评审组的考核,成为国家第一个获得蒙古国认可的实验室,满洲里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得到俄罗斯方的充分肯定,给予满洲里口岸出口水果蔬菜免检待遇。
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全面修订,由原来的15类46项增至20大类99项,对所适用的标准全面检查更新,根据食品理化实验室、植物产品检验检疫室、微生物检验检疫室、绒毛实验室的不同业务范围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获得国家认可委颁发的认可证书。内蒙古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组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二合一”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