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名录】
院 长:柴建华
书 记:王和平
副 院 长:李肃清
副院长 总工程师:程满金
【概况】2001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设机构10个,其中科研所5个:灌溉技术研究所、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水土保持研究所、水资源研究所;中心2个:内蒙古水土保持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内蒙古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职能科室2个:办公室、科研财务科。1个水利工程监理公司。现有职工13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1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7人,获科技兴区特别奖2人,省部级劳模5人,主要学科带头人26名。
【科研项目】2001年开展的科研项目31项(延续项目16项,新上项目15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开发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自然基金项目3项;水利部科技支撑项目5项;自治区科技厅、水利厅科研项目14项。(详见附表)。
【科研成果】2001年度已完成7个研究项目,其中4项已通过鉴定;“内蒙古阿左旗荒漠区滴灌示范区建设与研究”、“岭东南旱田节水灌溉试验研究”2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电井改造与修复技术研究”、“沙地旱作农业节水灌溉试验研究”2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项通过验收,1项待鉴定。获奖的科研项目6个,其中“内蒙古高寒地区甸子地水稻田开发利用与节水灌溉综合技术试验研究”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岭东南地区旱田节水灌溉试验示范”获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自治区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可行性研究”获松辽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研”获松辽委优秀成果二等奖;“东胜市生态环境建设研究”获内蒙古优秀水利工程设计二等奖。发表论文24篇,获奖4篇。主持编写《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半干旱丘陵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均已发布实施。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以色列合作承担中以两国科技研究合作项目《用PAM及波涌技术优化地表灌溉控制地下水位并减少盐碱化》。接待3名日本专家考察、访问。共有3人次去美国、德国、以色列考察、访问,执行引资项目。
【科技推广】依托行业优势,进行科技推广,发展多种经营。先后完成自治区5个旗县的“200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示范项目初设”;8个旗县的“扶贫开发移民扩镇试点项目可研”;15个旗县的“‘十五’全国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规划”,8个旗县的“节水增效示范区建设规划”等48项水利科技推广项目。完成了“内蒙古分流域2001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包头市引黄生态扶贫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等35项水保生态方案的编制工作。完成规划治理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合同总金额664.7万元。为配合全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坝口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利用自有土地,繁殖培育“俄罗斯无刺大果沙棘”苗木10万余株,采集种子30余公斤,创产值20余万元。
【机构改革】机构设置由原来的11个,精减至8个。新组建内蒙古节水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内蒙古万戈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和科技部《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精神,先后出台《内蒙古水科院专业技术职能岗位设置方案》、《内蒙古水科院推行全员聘用制实施方案》,并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编委新核定的水科院全额拨款事业编制87人的指数,设置行政岗位13个,研究开发岗位74个。行政科室通过竞争上岗完成组建工作,其它科室的改革正在进行中。
【人才培养】水科院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现已培训在职研究生24人,其中水科院职工17人。这些同志经几年努力学习,已全部拿满学分,现已进入论文答辩阶段。为推广、普及科学技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举办“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与栽培技术培训班”,全区水利系统30余人参加了培训。此外,全院共有130人229次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培训人员分别站在岗人数的121%(在岗人数107人),占技术人员156%(技术人员83人),投入培训总经费8.5万元。另一名硕士研究生在以色列深造两年后回院,担任研究所所长。
【劳动模范】尉全恩(男)内蒙古水科院高级工程师,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被评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