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卷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苏和(蒙古族)
副 所 长:徐柱
桂荣(女蒙古族)
郭永清
【概况】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号召,本着“让地球绿起来”的宗旨,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建设,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步伐。
【科研工作】共承担国家“973”、“863”、农业部“948”、“种子基地建设”、“跨越计划”以及地方各类项目31项(附表)。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是年争取到国际合作项目2项。接待来自美、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的访问学者和科技人员14人,组织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有三位外派人员按期学成回国;又选派2名科技人员分别到波兰和日本进修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互访事宜也已得到落实。
【科研基地建设】完成“岩黄芪等旱生牧草驯化及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不同草场类型引种和繁种基地的基础设施及立地条件的实地考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设概算书》工作,到位项目资金2 400万元。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开始实施,已对呼和浩特市南郊试验场的土地进行平整和增施有机肥;进行水利及电力设施的配套建设;对基地内道路进行修建,完成南郊试验场的地形图、现状图、规划图的测绘。在南郊试验场种植苜蓿2 000亩;新建的1 000平方米贮草棚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科技兴农】结合研究所特点和科技优势,选派2名科技人员到中国农科院科技示范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任科技副旗长;并派出3名科技人员到准格尔旗进行科技示范指导工作。在中国农科院统一领导与部署下,研究所与宁夏农业厅、中国科学院、有关高等院校、企业、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发展建议和计划,为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科技示范园建设、招商引资等做出了贡献,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肯定。
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科研项目表
课题名称 |
类别 |
起止年限 |
课题来源 |
备注 |
中国重点畜牧资源搜集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 |
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 |
2001~2003 |
科技部 |
新立 |
饲草与家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基础 |
973项目 |
2000~2005 |
科技部 |
新立 |
反刍动物益生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
国家攻关 |
2001~2003 |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
新立 |
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种选育 |
863项目 |
2001~2004 |
科技部 |
新立 |
防风固沙草种快繁技术 |
国家公益性研究专项 |
2001~2003 |
科技部 |
新立 |
农牧交错带地区(张北地区)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 |
|
2000~2003 |
科技部 |
新立 |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与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 |
2001~2004 |
中科院 |
新立 |
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存整理 |
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 |
2001 |
科技部 |
新立 |
华北沙尘暴治理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 |
跨越计划 |
2000~2002 |
农业部 |
新立 |
对外交换牧草种质资源分类名录修订 |
|
2001~2002 |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
新立 |
苜蓿干草粉质量分级 |
农业部 |
2000~2001 |
农业部 |
新立 |
苜蓿品种对草地的适应性评价 |
中、澳国际合作项目 |
2001~2004 |
|
新立 |
草原牧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 |
948项目 |
2000~2004 |
农业部 |
新立 |
准格尔旗舍饲畜牧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
院西部开发项目 |
2001~2003 |
中国农科部 |
新立 |
优良牧草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应用 |
院西部开发项目 |
2001~2003 |
中国农科院 |
新立 |
苜蓿收获机械的批量生产和推广 |
院推广项目 |
2000~2002 |
中国农科院 |
新立 |
新品种“中草1号塔落岩黄芪”推广示范 |
院推广项目 |
1999~2003 |
中国农科院 |
延续 |
北美耐盐碱牧草在我国内陆盐碱地的推广应用 |
农科院引智项目 |
2001~2001 |
中国农科院 |
新立 |
早熟禾属植物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 |
国家留学基金委 |
1999~2001 |
国家留学基金委 |
延续 |
沙打旺生长衰退的研究 |
院科研基金 |
1999~2001 |
中国农科院 |
延续 |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及变动机制研究 |
院科研基金 |
1998~2001 |
中国农科院 |
延续 |
退耕盐碱地高产优质芦苇纸浆原料基地建植技术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恢复林草业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1~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嫩江流域低山丘陵农林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恢复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1~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秸秆新型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0~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苜蓿种植资源种子蛋白及基因分子生物学鉴定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半干旱地区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2000~2002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狼针草天敌昆虫针茅狭跗线螨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2000~2002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退化草地中狼毒异株克生作用机制的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1999~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延续 |
苜蓿RUBISCO提取工艺及其酶降解产物活性肽及蒙古沙葱营养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1999~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延续 |
黄花苜蓿遗传多样及其多抗性关系的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1998~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延续 |
【科学普及】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退耕还草工程实施,研究所先后有数名专家应邀与党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共同制作“雪灾后的反思”、“关注中国草地”、“退耕还草”、“防沙治沙技术”专题新闻和专题讲座节目,并在相关的新闻媒体上多次播出。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苏和(蒙古族)
副 所 长:徐柱
桂荣(女蒙古族)
郭永清
【概况】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号召,本着“让地球绿起来”的宗旨,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建设,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的步伐。
【科研工作】共承担国家“973”、“863”、农业部“948”、“种子基地建设”、“跨越计划”以及地方各类项目31项(附表)。
【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是年争取到国际合作项目2项。接待来自美、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的访问学者和科技人员14人,组织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有三位外派人员按期学成回国;又选派2名科技人员分别到波兰和日本进修学习和合作研究;“中捷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互访事宜也已得到落实。
【科研基地建设】完成“岩黄芪等旱生牧草驯化及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不同草场类型引种和繁种基地的基础设施及立地条件的实地考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设概算书》工作,到位项目资金2 400万元。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开始实施,已对呼和浩特市南郊试验场的土地进行平整和增施有机肥;进行水利及电力设施的配套建设;对基地内道路进行修建,完成南郊试验场的地形图、现状图、规划图的测绘。在南郊试验场种植苜蓿2 000亩;新建的1 000平方米贮草棚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科技兴农】结合研究所特点和科技优势,选派2名科技人员到中国农科院科技示范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任科技副旗长;并派出3名科技人员到准格尔旗进行科技示范指导工作。在中国农科院统一领导与部署下,研究所与宁夏农业厅、中国科学院、有关高等院校、企业、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发展建议和计划,为当地草地畜牧业发展、科技示范园建设、招商引资等做出了贡献,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肯定。
200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科研项目表
课题名称 |
类别 |
起止年限 |
课题来源 |
备注 |
中国重点畜牧资源搜集保存及数据库信息网络 |
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 |
2001~2003 |
科技部 |
新立 |
饲草与家畜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基础 |
973项目 |
2000~2005 |
科技部 |
新立 |
反刍动物益生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
国家攻关 |
2001~2003 |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 |
新立 |
抗寒、高产苜蓿新品种选育 |
863项目 |
2001~2004 |
科技部 |
新立 |
防风固沙草种快繁技术 |
国家公益性研究专项 |
2001~2003 |
科技部 |
新立 |
农牧交错带地区(张北地区)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 |
|
2000~2003 |
科技部 |
新立 |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与草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试验示范研究 |
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 |
2001~2004 |
中科院 |
新立 |
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存整理 |
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 |
2001 |
科技部 |
新立 |
华北沙尘暴治理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体系建立与示范 |
跨越计划 |
2000~2002 |
农业部 |
新立 |
对外交换牧草种质资源分类名录修订 |
|
2001~2002 |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
新立 |
苜蓿干草粉质量分级 |
农业部 |
2000~2001 |
农业部 |
新立 |
苜蓿品种对草地的适应性评价 |
中、澳国际合作项目 |
2001~2004 |
|
新立 |
草原牧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示范基地 |
948项目 |
2000~2004 |
农业部 |
新立 |
准格尔旗舍饲畜牧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
院西部开发项目 |
2001~2003 |
中国农科部 |
新立 |
优良牧草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应用 |
院西部开发项目 |
2001~2003 |
中国农科院 |
新立 |
苜蓿收获机械的批量生产和推广 |
院推广项目 |
2000~2002 |
中国农科院 |
新立 |
新品种“中草1号塔落岩黄芪”推广示范 |
院推广项目 |
1999~2003 |
中国农科院 |
延续 |
北美耐盐碱牧草在我国内陆盐碱地的推广应用 |
农科院引智项目 |
2001~2001 |
中国农科院 |
新立 |
早熟禾属植物品种鉴定技术的研究 |
国家留学基金委 |
1999~2001 |
国家留学基金委 |
延续 |
沙打旺生长衰退的研究 |
院科研基金 |
1999~2001 |
中国农科院 |
延续 |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及变动机制研究 |
院科研基金 |
1998~2001 |
中国农科院 |
延续 |
退耕盐碱地高产优质芦苇纸浆原料基地建植技术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恢复林草业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1~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嫩江流域低山丘陵农林牧交错区生态系统恢复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1~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秸秆新型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
内蒙古攻关项目 |
2000~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苜蓿种植资源种子蛋白及基因分子生物学鉴定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半干旱地区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2000~2002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狼针草天敌昆虫针茅狭跗线螨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2000~2002 |
内蒙古科技厅 |
新立 |
退化草地中狼毒异株克生作用机制的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1999~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延续 |
苜蓿RUBISCO提取工艺及其酶降解产物活性肽及蒙古沙葱营养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1999~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延续 |
黄花苜蓿遗传多样及其多抗性关系的研究 |
内蒙古自然基金 |
1998~2001 |
内蒙古科技厅 |
延续 |
【科学普及】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退耕还草工程实施,研究所先后有数名专家应邀与党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共同制作“雪灾后的反思”、“关注中国草地”、“退耕还草”、“防沙治沙技术”专题新闻和专题讲座节目,并在相关的新闻媒体上多次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