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局长:包东健
副局长:曹刚 刘美 张建业
【地震活动】2007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317次,其中ML1.0~1.9级地震119次,ML2.0~2.9级地震161次,ML3.0~3.9级地震33次,ML4.0~4.9级地震4次,无ML≥5.0级地震。最大地震是
本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中等地震活跃。2007年发生ML≥4.0级地震4次:阿巴嘎旗发生1次;扎兰屯市发生1次;阿拉善左旗发生1次;奈曼旗发生1次。显示出2007年内蒙古地区中等地震活跃的特征,但与2006年相比,中等地震的频度和强度有所降低(2006年发生ML≥4.0级地震7次,最大地震为ML4.8)。
2. 地震活动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2007年发生的4次ML≥4.0级地震中,其中的3次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1次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其他小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乌海—阿拉善地区、包头—呼和浩特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中部地区。
3. 地震频度仍维持较高水平。ML≥3.0级地震37次,平均每个月发生3次ML≥3.0级地震,但与2006年相比,地震活动频度略有下降。
4. 发生有感显著性地震。
【监测预报】
震情和监测预报工作1.2007年,全区共发生MS≥3.0级地震7次,其中MS≥4.0级地震1次,全区地震活动出现自2005年9月19日海拉尔MS∶5.0级地震以来,近24个月未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的罕见平静期。(发生的7次MS≥3.0级地震,其中5次在年度预报意见划定区域内。)全年地震活动实况低于2007年度预报意见。
2.年内修订完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强地震短临预报指标体系》和《内蒙古地震速报方案》,具体布署重点监视区短临跟踪工作。成立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呼和浩特市地震局,赤峰市地震局和呼伦贝尔市地震局为牵头单位的四个短临跟踪工作协作区,制定震情跟踪工作方案。
3.自治区地震局年内先后完成2次宝昌地震台电阻率和1次乌兰察布市地下流体的异常进行现场核实工作,在完成异常核实过程中,突出异常解释的科学性和报告的时效性的工作程序。
4.
台网运行情况1.由于城市建设受到干扰的锡林浩特地震台已依法得到解决,年内正式迁建;东胜、清水河地震台正通过政府依法进入索赔阶段。
2.参加全国2006年度观测资料质量评比有7项获得前三名,其中呼和浩特地震台获测震Ⅰ类台第3名;乌加河地震台获测震Ⅱ类台第2名、倾斜第2名;海拉尔地震台获CDSN第2名;内蒙古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获遥测台网第2名、年度会商报告第3名、主干通信第3名。
【台网建设】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数字地震测震台网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包括测震台网部和36个台站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所有测震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1 273.2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285.73万元;设备及安装984.53万元,其它费用3.00万元。总建筑面积1 040平方米,采购专业设备51台套。测震分项完成投资1 101.8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287.78万元,设备及安装费811.02万元,其它费用3.00万元,专业设备51台套。
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数字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包括前兆台网部和14个台站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除2台套磁通门经纬仪(DI仪)所有地震前兆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1 139.32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80.76万元,设备及安装费858.56万元。总建筑面积1 379平方米,采购专业设备57台套,辅助观测设备13套。地震前兆分项完成投资1 259.7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430.51万元,设备及安装费829.20万元,专业设备57台套,辅助观测设备13套。
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强震动台网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包括强震动台网部和32个台站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所有强震动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483.4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37.4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259.05万元,其它费用87.00万元。总建筑面积446平方米,采购专业设备32台套。强震动分项完成投资472.5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52.37万元,设备及安装费233.18万元,其它费用87.0万元,专业设备32台套。
4.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包括1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信息服务部;16个地震台地震信息节点;3个大中城市地震信息节点;10个县级信息服务节点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所有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801.2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08.38万元;设备及安装692.82万元。总建筑面积686平方米。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分项完成投资793.4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99.13万元,设备及安装费694.33万元。
5.依托项目建设,地震台站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和提高。宝昌、阿尔山、克什克腾3个地震台搬迁新楼,西山咀台、锡林浩特台配备交通用车。
6.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完成国家重点台站条件优化改造项目”锡林浩特地震台、乌加河地震台二期改造项目的立项工作,年内已进入设计和论证阶段。
【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1.由自治区地震局和兴安盟地震局自主开发研制的数字化多功能地下流体监测仪,7月已进入测试考核运行阶段。
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承担的自治区科技厅“十五”预测,预警、预报系统科研项目,年内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的初步验收。
3.自治区地震局申请承担的自治区发改委“十一五”期间科研项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已批准列入自治区级“十一五”实施,项目批准投资30万元,已到位10万元。
【应急救援工作】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包括抗震救灾指挥大厅、应急物资储备库土建任务;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以及1个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3个重点城市地震应急技术系统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962.5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04.15万元,设备及安装费710.43万元,其它费用48.0万元。建筑面积1 301平方米。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分项完成投资1 004.6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92.1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764.64万元,其他费用48.0万元。
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完成全区12个地级市城区图库、全区1∶25万地形图、全区1∶5万的GIS数据、呼和浩特市1∶1万GIS数据、地震相关图件(地震活动、地震区划等)、全区1∶50万地质图;收集全部12个盟市的相关数据,并已按照区域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规范完成建库工作。
3.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结合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方案》;根据华北地区地震应急联动协作会议要求,建立地震应急联动工作体系,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联动实施方案》。
4.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自治区地震局在4月调整、充实应急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补充应急流动监测设备、应急越野车辆、冬夏装等必要的应急物质装备、设备。
5.
6.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自治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内政字〔2007〕133号)同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牵头,与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自治区人防办建立地震紧急救援队联席会议制度。
7.
8.
9.
【震害预防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2007〕1号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并对全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出要求。
自治区呼和浩特活断层探测系统工程全部完成,包括活断层咨询服务部和4条断层的全部探测任务以及所有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860.1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90万元,设备及安装费48.70万元,其它费用(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804.50万元,总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活断层分项完成投资86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6.90万元,设备及安装费46.88万元,其它费用806.22万元,专业设备3台套。
【工程场地安全评价项目】开展完成杭锦煤矸石发电厂2*300MM机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热电厂2*300MM机组、锡—乌公路黄河大桥等30余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合同额达到了500多万元。
【安全评审工作】2007年共评审安评报告52项,其中函审45项、会审3项、与国家局联合会审2项,国家局评审2项,其中51项通过,1项未通过。并对全区47项评审通过的安评报告进行行政审批。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要求,组织完成了2005~2006年全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完成对全区甲、乙级资质单位安评报告抽查上报工作。开展“十一五”项目—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
自治区地震局和人事厅配合,完成全区23名二级地震安评师的认定工作,年内已由人事厅完成公示,并下发文通知。
【科普宣传】完成呼和浩特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参加自治区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和街道办事处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讲座,并在部分学校举办应急避震演练。
【荣誉】在中国地震局组织的盟市、旗县地震工作综合评比中,呼伦贝尔地震局获全国综合评比第2名,鄂尔多斯地震局获震害防御先进集体奖,扎兰屯市、土默特右旗、开鲁县、阿鲁科尔沁旗、磴口县获旗县先进单位。
(弓建平)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领导名录】
局长:包东健
副局长:曹刚 刘美 张建业
【地震活动】2007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发生ML≥1.0级地震317次,其中ML1.0~1.9级地震119次,ML2.0~2.9级地震161次,ML3.0~3.9级地震33次,ML4.0~4.9级地震4次,无ML≥5.0级地震。最大地震是
本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
1.中等地震活跃。2007年发生ML≥4.0级地震4次:阿巴嘎旗发生1次;扎兰屯市发生1次;阿拉善左旗发生1次;奈曼旗发生1次。显示出2007年内蒙古地区中等地震活跃的特征,但与2006年相比,中等地震的频度和强度有所降低(2006年发生ML≥4.0级地震7次,最大地震为ML4.8)。
2. 地震活动表现出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2007年发生的4次ML≥4.0级地震中,其中的3次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1次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其他小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乌海—阿拉善地区、包头—呼和浩特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中部地区。
3. 地震频度仍维持较高水平。ML≥3.0级地震37次,平均每个月发生3次ML≥3.0级地震,但与2006年相比,地震活动频度略有下降。
4. 发生有感显著性地震。
【监测预报】
震情和监测预报工作1.2007年,全区共发生MS≥3.0级地震7次,其中MS≥4.0级地震1次,全区地震活动出现自2005年9月19日海拉尔MS∶5.0级地震以来,近24个月未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的罕见平静期。(发生的7次MS≥3.0级地震,其中5次在年度预报意见划定区域内。)全年地震活动实况低于2007年度预报意见。
2.年内修订完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强地震短临预报指标体系》和《内蒙古地震速报方案》,具体布署重点监视区短临跟踪工作。成立以巴彦淖尔市地震局、呼和浩特市地震局,赤峰市地震局和呼伦贝尔市地震局为牵头单位的四个短临跟踪工作协作区,制定震情跟踪工作方案。
3.自治区地震局年内先后完成2次宝昌地震台电阻率和1次乌兰察布市地下流体的异常进行现场核实工作,在完成异常核实过程中,突出异常解释的科学性和报告的时效性的工作程序。
4.
台网运行情况1.由于城市建设受到干扰的锡林浩特地震台已依法得到解决,年内正式迁建;东胜、清水河地震台正通过政府依法进入索赔阶段。
2.参加全国2006年度观测资料质量评比有7项获得前三名,其中呼和浩特地震台获测震Ⅰ类台第3名;乌加河地震台获测震Ⅱ类台第2名、倾斜第2名;海拉尔地震台获CDSN第2名;内蒙古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中心获遥测台网第2名、年度会商报告第3名、主干通信第3名。
【台网建设】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数字地震测震台网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包括测震台网部和36个台站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所有测震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1 273.2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285.73万元;设备及安装984.53万元,其它费用3.00万元。总建筑面积1 040平方米,采购专业设备51台套。测震分项完成投资1 101.8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287.78万元,设备及安装费811.02万元,其它费用3.00万元,专业设备51台套。
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数字地震前兆台网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包括前兆台网部和14个台站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除2台套磁通门经纬仪(DI仪)所有地震前兆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1 139.32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80.76万元,设备及安装费858.56万元。总建筑面积1 379平方米,采购专业设备57台套,辅助观测设备13套。地震前兆分项完成投资1 259.7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430.51万元,设备及安装费829.20万元,专业设备57台套,辅助观测设备13套。
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强震动台网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包括强震动台网部和32个台站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所有强震动观测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483.4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37.4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259.05万元,其它费用87.00万元。总建筑面积446平方米,采购专业设备32台套。强震动分项完成投资472.5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52.37万元,设备及安装费233.18万元,其它费用87.0万元,专业设备32台套。
4.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包括1个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信息服务部;16个地震台地震信息节点;3个大中城市地震信息节点;10个县级信息服务节点的全部土建任务以及所有地震信息服务系统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801.2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08.38万元;设备及安装692.82万元。总建筑面积686平方米。地震信息服务系统分项完成投资793.46万元,其中,建安工程99.13万元,设备及安装费694.33万元。
5.依托项目建设,地震台站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得到整体改善和提高。宝昌、阿尔山、克什克腾3个地震台搬迁新楼,西山咀台、锡林浩特台配备交通用车。
6.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完成国家重点台站条件优化改造项目”锡林浩特地震台、乌加河地震台二期改造项目的立项工作,年内已进入设计和论证阶段。
【监测预报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1.由自治区地震局和兴安盟地震局自主开发研制的数字化多功能地下流体监测仪,7月已进入测试考核运行阶段。
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承担的自治区科技厅“十五”预测,预警、预报系统科研项目,年内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的初步验收。
3.自治区地震局申请承担的自治区发改委“十一五”期间科研项目“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已批准列入自治区级“十一五”实施,项目批准投资30万元,已到位10万元。
【应急救援工作】1.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包括抗震救灾指挥大厅、应急物资储备库土建任务;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以及1个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3个重点城市地震应急技术系统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962.5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04.15万元,设备及安装费710.43万元,其它费用48.0万元。建筑面积1 301平方米。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分项完成投资1 004.6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192.14万元,设备及安装费764.64万元,其他费用48.0万元。
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完成全区12个地级市城区图库、全区1∶25万地形图、全区1∶5万的GIS数据、呼和浩特市1∶1万GIS数据、地震相关图件(地震活动、地震区划等)、全区1∶50万地质图;收集全部12个盟市的相关数据,并已按照区域抗震救灾指挥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规范完成建库工作。
3.按照中国地震局要求,结合自治区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现场应急工作方案》;根据华北地区地震应急联动协作会议要求,建立地震应急联动工作体系,制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应急联动实施方案》。
4.根据人员变动情况,自治区地震局在4月调整、充实应急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补充应急流动监测设备、应急越野车辆、冬夏装等必要的应急物质装备、设备。
5.
6.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自治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内政字〔2007〕133号)同意,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震局牵头,与自治区公安消防总队、自治区人防办建立地震紧急救援队联席会议制度。
7.
8.
9.
【震害预防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内政〔2007〕1号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并对全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出要求。
自治区呼和浩特活断层探测系统工程全部完成,包括活断层咨询服务部和4条断层的全部探测任务以及所有仪器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该项目中国地震局批复投资为860.1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90万元,设备及安装费48.70万元,其它费用(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804.50万元,总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活断层分项完成投资86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6.90万元,设备及安装费46.88万元,其它费用806.22万元,专业设备3台套。
【工程场地安全评价项目】开展完成杭锦煤矸石发电厂2*300MM机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热电厂2*300MM机组、锡—乌公路黄河大桥等30余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合同额达到了500多万元。
【安全评审工作】2007年共评审安评报告52项,其中函审45项、会审3项、与国家局联合会审2项,国家局评审2项,其中51项通过,1项未通过。并对全区47项评审通过的安评报告进行行政审批。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要求,组织完成了2005~2006年全区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完成对全区甲、乙级资质单位安评报告抽查上报工作。开展“十一五”项目—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工作。
自治区地震局和人事厅配合,完成全区23名二级地震安评师的认定工作,年内已由人事厅完成公示,并下发文通知。
【科普宣传】完成呼和浩特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参加自治区科普宣传周活动,开展7.28唐山地震纪念日宣传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中、小学和街道办事处举办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讲座,并在部分学校举办应急避震演练。
【荣誉】在中国地震局组织的盟市、旗县地震工作综合评比中,呼伦贝尔地震局获全国综合评比第2名,鄂尔多斯地震局获震害防御先进集体奖,扎兰屯市、土默特右旗、开鲁县、阿鲁科尔沁旗、磴口县获旗县先进单位。
(弓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