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乔金加布(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帕拉木(蒙古族 1月离任) 邓吉友(1月任职)
旗长: ***
政协主席:永红(蒙古族 1月离任)
娜仁其其格(女 蒙古族 1月任职)
武装部长:张树玲
政委:白森林(回族)
【概况】额济纳旗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西端,地理坐标:北纬39°52′20″~42°47′20″,东经97°10′23″~103°7′15″。东与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与甘肃省金塔县毗邻,西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507.14公里,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现辖3个苏木、2个镇、1个国营农场(8个生产队)、13个嘎查、5个社区居委会,全旗共有1.72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147人,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
2007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14.006亿元,增长23.6%,其中:第一产业0.765亿元,第二产业7.187亿元,第三产业6.05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51.3∶43.2;财政收入完成2.6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728元,增长1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792元,增长15.8%。
【农牧业】全旗农场作物播种面积77 994亩,其中:棉花33 461亩,蜜瓜31 660亩,饲草料12 873亩。全旗六月末牲畜存栏85 466头(只),较上年同期下降51 908头(只),降幅为38%,其中骆驼存栏12 982峰,同比减少1 244峰。良种畜比重继续保持在78%以上。全年累计发放农牧民养老金767万元,发放退牧还草补助金2 005.4万元,兑现农牧民粮补11万元,兑现国家种粮农资综合直补16万元,引进良种畜143头(只)。完成天然草原围封建设40万亩,其中禁牧20万亩,休牧20万亩。完成饲草料地建设1 000亩,购置并配发饲草料加工机械125套,新建舍饲棚圈100座8 500平方米,贮草棚100座6 000平方米。
【林业】完成造林面积46 742亩,其中:非重点工程造林20 000亩、重点工程造林23 000亩,历年退耕还林补植1 242亩、义务植树2 000亩,街道绿化及四旁植树500亩。完成围栏封育2 000亩,中幼林抚育2 138亩,林地灌溉65 306亩,出圃苗木223万株,林木种子采集2 000公斤,育苗面积106.97亩。公益林建设完成补植补造1万亩,胡杨抚育1 000亩,柽柳平茬1 152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工程完成人工造林6 000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荒地造林4 000亩,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项目完成造林3 000亩。编报了《内蒙古额济纳居延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并通过国家评审批复。加强公益林管护,聘用护林员2 024人,管理人员121名,技术人员106人,完成了聘用人员资格审批、聘用合同签订。查处森林案件38旗,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森防四率分别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8.99 ‰,无公害防治率为96.5%,测报准确率为95.8%,种苗产地检疫率为100%。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157亿元,同比增长24.93%;工业增加值5.870亿元,同比增加20.5%;工业销售产值10.690亿元,同比增长26.97%。全旗主要产品产量:铁矿石255.7万吨,萤石10.6万吨,钼精粉100吨,供电量3 586.7万度,铁精粉61.2万吨,皮棉1 550吨,黄金20公斤。
【交通电力】航天路(达来呼布镇—东风航天城)建成通车,总投资2.4亿元,总里程155公里。达赛路建设项目完成36公里,黑城公路建成通车。建成通乡油路1条11.75公里,建成通村小油路4条15.189公里,建设通村砂石路11条44.6公里。公路客运量37.0万人,同比增长12.12%,公路货运量510万吨,同比增长7.34%。铁路货运量65万吨,同比增长109.54%,公路客运周转量6 99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5.22%,公路货运周转量162 69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09%,铁路货运周转量20 137.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7.02%。黑鹰山11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
【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全旗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个,引进国内资金到位2.7亿元,同比增长141.07%。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 415万元,同比增长18.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 141万元,同比增长4.63%。国内保险保费收入252万元,下降3.07%,赔款164万元,增长54.71%。
【基础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 525万元,同比增长89.84%。庆华公司新建百万吨贫矿选矿厂、康达公司新建百万吨贫矿选矿厂、盛源公司氧化钼计改扩建工程、鹏飞公司续建5万吨萤石精粉选矿厂、中凯公司新建30万吨铁精粉选矿厂项目开工。
【旅游】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27.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 927.12万元,同比均增加30%。
【科技】继续实施“管花肉苁蓉试验技术”项目,种植梭梭5万株、柽柳2万株、馒头柳400棵、国槐200棵、沙枣2 000棵,全部接种肉苁蓉,寄生植物成活率达85%以上,肉苁蓉人工接种成活率达35-70%左右。实施“内蒙古西部地区棉花种子繁育引种试验”项目,建立试验基地150亩。引进11个种子,筛选6个试种300亩,额济纳旗盛源矿业有限公司承担的“钼钨氧化矿选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教育】全旗共有各类学校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44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607人,小学在校生校生1 2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纯入学率99.16%,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为0%和0.79%,小学、初中毕业生毕业率均为100%,15、17周岁小学初中完成率分别为99.55%和95.92%,15周岁人口文盲率0.45%。
【体育】组织全旗范围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参加了全盟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展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体育系列竞赛活动。开展了胡杨节民族体育竞技展示活动。
【文化】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09场,观众累计114 695人(次),组织专业文艺演出93场,放映电影59场,观众达64 640人(次)。馆藏图书25 584册,接待读者12 200人(次)。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和93.8%。
【卫生】新建3 650平方米旗疾病控制中心大楼已投入使用,新建旗人民医院(5 684平方米)和蒙医医院(2 553平方米)已完成主体工程。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名。组织4支医疗队20名医护人员下乡,接受诊治患者1 876人。全旗各项医疗机构共开设济困病房和疾困门诊10个,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3 786.02元。
【社会保障】全旗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 279人,参加医疗保险5 644人(在职3 989人,退休1 655人)。参加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4 245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 260人。有低保对象共计441户766人,其中城镇低保户302户553人,农牧区低保户139户213人,共发放资金152.58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建成标准化社区2处。开辟公益岗位200个,新增就业927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各项补贴58万元,解决小额担保贷款100万元,储备大中专毕业生83名,安置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176人。
有1 612户4 429名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97%。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 323人。
【人口】全旗总人口17 080人,汉族12 019人,少数民族5 061人,其中城镇人口13 042人,农牧区人口4 038人;2007年共出生150人,当年人口出生率8.99‰,比上年同期增加1.96个千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87、50;符合政策生育率96.67%。城镇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有效率达98.85%,农牧区达100%,独生子女领证654人,领证率16.56%。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26 148万元(不含社保基金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同比增加6 070万元,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 176万元,同比增加44.1%。财政支出38 244万元,同比增加28.4%。
【城镇建设】全年共完成建设项目45个,总投资2.37亿,其中:房建工程完成总建筑面积10.58万平方米,投资1.22亿;市政工程铺设污水管线12.8公里,达镇水源地打井4眼,铺设给水管线5.36公里,铺设绿化管线27.3公里,改造高压线路3.5公里,改造军用通讯光缆5公里,安装路灯3 234盏,埋设路灯电缆23.9公里,总投资0.86亿元。市政道路新建8条,续建4条,总长17.5公里。栽植绿化树种15 000棵,种植绿化草2.3万平方米,完成了策克口岸给水一期工程,投资257万元完成达来呼布镇排污续建工程,编制完成《达镇给水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达镇新区电力网改造,供热公司新建51米烟囱一座,新增20吨锅炉一台,新铺设供热管道11公里,供热面积达20万平方米。
【对外宣传】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举办第八届金秋胡杨旅游节为契机,加强与国家、区、盟新闻媒体联系,加大宣传力度,与人民日报社等党中央各大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了李德平的先进事迹。参加了阿拉善盟盟情展览—额济纳旗的设计、制作、布展工作。以“向国内外发布举办胡杨节广告,吸引国内外游客到额济纳来观光游览”为重点,在党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发布广告、消息、播放综合宣传片。在党中央、区、盟媒体播出新闻84条。
【临策铁路】至
【重要活动】
(曹卫江)
【领导名录】
旗委书记:乔金加布(蒙古族)
人大常委会主任:帕拉木(蒙古族 1月离任) 邓吉友(1月任职)
旗长: ***
政协主席:永红(蒙古族 1月离任)
娜仁其其格(女 蒙古族 1月任职)
武装部长:张树玲
政委:白森林(回族)
【概况】额济纳旗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北疆,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最西端,地理坐标:北纬39°52′20″~42°47′20″,东经97°10′23″~103°7′15″。东与阿拉善右旗接壤,南与甘肃省金塔县毗邻,西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北与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507.14公里,总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现辖3个苏木、2个镇、1个国营农场(8个生产队)、13个嘎查、5个社区居委会,全旗共有1.72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147人,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
2007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14.006亿元,增长23.6%,其中:第一产业0.765亿元,第二产业7.187亿元,第三产业6.05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5.5∶51.3∶43.2;财政收入完成2.61亿元,增长30.3%。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728元,增长1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792元,增长15.8%。
【农牧业】全旗农场作物播种面积77 994亩,其中:棉花33 461亩,蜜瓜31 660亩,饲草料12 873亩。全旗六月末牲畜存栏85 466头(只),较上年同期下降51 908头(只),降幅为38%,其中骆驼存栏12 982峰,同比减少1 244峰。良种畜比重继续保持在78%以上。全年累计发放农牧民养老金767万元,发放退牧还草补助金2 005.4万元,兑现农牧民粮补11万元,兑现国家种粮农资综合直补16万元,引进良种畜143头(只)。完成天然草原围封建设40万亩,其中禁牧20万亩,休牧20万亩。完成饲草料地建设1 000亩,购置并配发饲草料加工机械125套,新建舍饲棚圈100座8 500平方米,贮草棚100座6 000平方米。
【林业】完成造林面积46 742亩,其中:非重点工程造林20 000亩、重点工程造林23 000亩,历年退耕还林补植1 242亩、义务植树2 000亩,街道绿化及四旁植树500亩。完成围栏封育2 000亩,中幼林抚育2 138亩,林地灌溉65 306亩,出圃苗木223万株,林木种子采集2 000公斤,育苗面积106.97亩。公益林建设完成补植补造1万亩,胡杨抚育1 000亩,柽柳平茬1 152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工程完成人工造林6 000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荒地造林4 000亩,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项目完成造林3 000亩。编报了《内蒙古额济纳居延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并通过国家评审批复。加强公益林管护,聘用护林员2 024人,管理人员121名,技术人员106人,完成了聘用人员资格审批、聘用合同签订。查处森林案件38旗,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森防四率分别为: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8.99 ‰,无公害防治率为96.5%,测报准确率为95.8%,种苗产地检疫率为100%。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157亿元,同比增长24.93%;工业增加值5.870亿元,同比增加20.5%;工业销售产值10.690亿元,同比增长26.97%。全旗主要产品产量:铁矿石255.7万吨,萤石10.6万吨,钼精粉100吨,供电量3 586.7万度,铁精粉61.2万吨,皮棉1 550吨,黄金20公斤。
【交通电力】航天路(达来呼布镇—东风航天城)建成通车,总投资2.4亿元,总里程155公里。达赛路建设项目完成36公里,黑城公路建成通车。建成通乡油路1条11.75公里,建成通村小油路4条15.189公里,建设通村砂石路11条44.6公里。公路客运量37.0万人,同比增长12.12%,公路货运量510万吨,同比增长7.34%。铁路货运量65万吨,同比增长109.54%,公路客运周转量6 99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5.22%,公路货运周转量162 69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09%,铁路货运周转量20 137.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7.02%。黑鹰山11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
【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全旗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个,引进国内资金到位2.7亿元,同比增长141.07%。
【金融保险】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 415万元,同比增长18.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5 141万元,同比增长4.63%。国内保险保费收入252万元,下降3.07%,赔款164万元,增长54.71%。
【基础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5 525万元,同比增长89.84%。庆华公司新建百万吨贫矿选矿厂、康达公司新建百万吨贫矿选矿厂、盛源公司氧化钼计改扩建工程、鹏飞公司续建5万吨萤石精粉选矿厂、中凯公司新建30万吨铁精粉选矿厂项目开工。
【旅游】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27.4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 927.12万元,同比均增加30%。
【科技】继续实施“管花肉苁蓉试验技术”项目,种植梭梭5万株、柽柳2万株、馒头柳400棵、国槐200棵、沙枣2 000棵,全部接种肉苁蓉,寄生植物成活率达85%以上,肉苁蓉人工接种成活率达35-70%左右。实施“内蒙古西部地区棉花种子繁育引种试验”项目,建立试验基地150亩。引进11个种子,筛选6个试种300亩,额济纳旗盛源矿业有限公司承担的“钼钨氧化矿选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教育】全旗共有各类学校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442人,普通初中在校生607人,小学在校生校生1 24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纯入学率99.16%,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分别为0%和0.79%,小学、初中毕业生毕业率均为100%,15、17周岁小学初中完成率分别为99.55%和95.92%,15周岁人口文盲率0.45%。
【体育】组织全旗范围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参加了全盟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开展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体育系列竞赛活动。开展了胡杨节民族体育竞技展示活动。
【文化】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09场,观众累计114 695人(次),组织专业文艺演出93场,放映电影59场,观众达64 640人(次)。馆藏图书25 584册,接待读者12 200人(次)。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和93.8%。
【卫生】新建3 650平方米旗疾病控制中心大楼已投入使用,新建旗人民医院(5 684平方米)和蒙医医院(2 553平方米)已完成主体工程。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名。组织4支医疗队20名医护人员下乡,接受诊治患者1 876人。全旗各项医疗机构共开设济困病房和疾困门诊10个,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3 786.02元。
【社会保障】全旗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2 279人,参加医疗保险5 644人(在职3 989人,退休1 655人)。参加农牧民养老保险参保4 245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 260人。有低保对象共计441户766人,其中城镇低保户302户553人,农牧区低保户139户213人,共发放资金152.58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建成标准化社区2处。开辟公益岗位200个,新增就业927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各项补贴58万元,解决小额担保贷款100万元,储备大中专毕业生83名,安置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176人。
有1 612户4 429名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97%。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 323人。
【人口】全旗总人口17 080人,汉族12 019人,少数民族5 061人,其中城镇人口13 042人,农牧区人口4 038人;2007年共出生150人,当年人口出生率8.99‰,比上年同期增加1.96个千分点;出生婴儿性别比87、50;符合政策生育率96.67%。城镇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有效率达98.85%,农牧区达100%,独生子女领证654人,领证率16.56%。
【财政】全年财政收入26 148万元(不含社保基金收入),完成年初预算的100.1%,同比增加6 070万元,增长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 176万元,同比增加44.1%。财政支出38 244万元,同比增加28.4%。
【城镇建设】全年共完成建设项目45个,总投资2.37亿,其中:房建工程完成总建筑面积10.58万平方米,投资1.22亿;市政工程铺设污水管线12.8公里,达镇水源地打井4眼,铺设给水管线5.36公里,铺设绿化管线27.3公里,改造高压线路3.5公里,改造军用通讯光缆5公里,安装路灯3 234盏,埋设路灯电缆23.9公里,总投资0.86亿元。市政道路新建8条,续建4条,总长17.5公里。栽植绿化树种15 000棵,种植绿化草2.3万平方米,完成了策克口岸给水一期工程,投资257万元完成达来呼布镇排污续建工程,编制完成《达镇给水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达镇新区电力网改造,供热公司新建51米烟囱一座,新增20吨锅炉一台,新铺设供热管道11公里,供热面积达20万平方米。
【对外宣传】以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举办第八届金秋胡杨旅游节为契机,加强与国家、区、盟新闻媒体联系,加大宣传力度,与人民日报社等党中央各大媒体集中宣传报道了李德平的先进事迹。参加了阿拉善盟盟情展览—额济纳旗的设计、制作、布展工作。以“向国内外发布举办胡杨节广告,吸引国内外游客到额济纳来观光游览”为重点,在党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发布广告、消息、播放综合宣传片。在党中央、区、盟媒体播出新闻84条。
【临策铁路】至
【重要活动】
(曹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