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耿宝云(蒙古族 5月任职)
院长:乔子荣
副院长:刘晓光(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是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政研先进单位、全国化工职教先进单位;被劳动部定为“职业技能鉴定站”;被自治区党委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评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学院占地面积1 000多亩,建有教学楼、实验实训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图书馆、电教中心、运动场及配套设施。拥有数码语音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46万多册,配有电子检索系统,学生阅览室可提供现代化的阅览手段。学院现有教职工584人,其中专职教师4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19人、中级职称111人,具有双师证者65人、硕士研究生148人。
学院新校区于
【产学结合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学院与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内蒙古乌兰水泥厂、伊化集团、蒙西集团等20多家化工、建材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介入高职教育办学的全过程,为学院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积极接收学生实习、接收学院毕业生,学生培养过程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院的教师,活跃在全区化工建材生产第一线,为企业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咨询,帮助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协助完成“学习型企业”的任务。
学院与企业的互动合作,给合作双方赋予了更为积极、更有活力的广阔合作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学院订单培养方式的实施。近5年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骨干专业的毕业生均提前半年被“预订”一空。同时,学院加强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拥有化工仿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数控分析测试中心等区内外设施先进、技术一流的实验室49个;建有化工专业领域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金工实习和数控实习车间、产品检验站等实习实训场所;实训基地能满足学院教学和中高层次企业职工培训的双重需求。
同时,学院是劳动部批准认定的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石化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毕业前经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合格后,可取得高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上岗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专业设置】学院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把专业设置适应市场要求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瞄准市场经济发展走向,紧紧依托地方经济、依托企业,由行业、企业、专家、学院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坚持课程设置标准的前提下,努力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坚持以“需求第一、适时调向、主干辐射、以点带面”的原则,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确定了学院的特色骨干专业;如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煤化工工艺方向)、生产过程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材料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等12个专业。学院共开设35个招生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就业安置】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安置为重点,积极疏通“出口”,主动开拓就业市场;以稳定的人才需求网,践行着“对学生全面就业指导的承诺”。先后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新疆独山子公司、内蒙古乌兰水泥有限公司、蒙西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等6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及就业协议。学院特色骨干专业2007届毕业生每个学生有1至3个单位可供选择。2007届毕业生大部分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各专业毕业生连续5年供不应求。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政府将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预计总投资约2 640多亿元;需要数以万计的既懂现代化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全新的现代产业技术人员。学院主动适应自治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大趋势,作为自治区惟一一所化工类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正好适应了自治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大环境,现已与以上项目的相关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开展“迎评促建”系列活动】随着教育部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日益临近,学院各部门深入贯彻学院迎评动员大会的精神,按照教育部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学院统一安排,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迎评促建的活动。
【第二届校企合作洽谈会暨校园招聘会】学院第二届校企合作洽谈会暨校园专场招聘会于
通过校企合作洽谈会,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加大企业与院校人才合作力度,畅通毕业生输送渠道,实现互利共赢。
【校园文化】学院每年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院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刘 波)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耿宝云(蒙古族 5月任职)
院长:乔子荣
副院长:刘晓光(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是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政研先进单位、全国化工职教先进单位;被劳动部定为“职业技能鉴定站”;被自治区党委命名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被评为“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学院占地面积1 000多亩,建有教学楼、实验实训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学生餐厅、图书馆、电教中心、运动场及配套设施。拥有数码语音室、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46万多册,配有电子检索系统,学生阅览室可提供现代化的阅览手段。学院现有教职工584人,其中专职教师4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19人、中级职称111人,具有双师证者65人、硕士研究生148人。
学院新校区于
【产学结合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学院与内蒙古天野化工集团、内蒙古乌兰水泥厂、伊化集团、蒙西集团等20多家化工、建材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介入高职教育办学的全过程,为学院提供实习实训场地,积极接收学生实习、接收学院毕业生,学生培养过程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院的教师,活跃在全区化工建材生产第一线,为企业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咨询,帮助工厂进行技术改造,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协助完成“学习型企业”的任务。
学院与企业的互动合作,给合作双方赋予了更为积极、更有活力的广阔合作空间,极大地推动了学院订单培养方式的实施。近5年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骨干专业的毕业生均提前半年被“预订”一空。同时,学院加强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拥有化工仿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数控分析测试中心等区内外设施先进、技术一流的实验室49个;建有化工专业领域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金工实习和数控实习车间、产品检验站等实习实训场所;实训基地能满足学院教学和中高层次企业职工培训的双重需求。
同时,学院是劳动部批准认定的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石化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毕业前经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合格后,可取得高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上岗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
【专业设置】学院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把专业设置适应市场要求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瞄准市场经济发展走向,紧紧依托地方经济、依托企业,由行业、企业、专家、学院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坚持课程设置标准的前提下,努力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坚持以“需求第一、适时调向、主干辐射、以点带面”的原则,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论证,确定了学院的特色骨干专业;如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煤化工工艺方向)、生产过程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材料工程技术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等12个专业。学院共开设35个招生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和工业分析与检验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
【就业安置】学院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安置为重点,积极疏通“出口”,主动开拓就业市场;以稳定的人才需求网,践行着“对学生全面就业指导的承诺”。先后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神华集团公司、中国石油新疆独山子公司、内蒙古乌兰水泥有限公司、蒙西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等6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及就业协议。学院特色骨干专业2007届毕业生每个学生有1至3个单位可供选择。2007届毕业生大部分已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意向书。各专业毕业生连续5年供不应求。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政府将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硅化工作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预计总投资约2 640多亿元;需要数以万计的既懂现代化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全新的现代产业技术人员。学院主动适应自治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大趋势,作为自治区惟一一所化工类高等职业学院,学院正好适应了自治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大环境,现已与以上项目的相关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开展“迎评促建”系列活动】随着教育部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日益临近,学院各部门深入贯彻学院迎评动员大会的精神,按照教育部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学院统一安排,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迎评促建的活动。
【第二届校企合作洽谈会暨校园招聘会】学院第二届校企合作洽谈会暨校园专场招聘会于
通过校企合作洽谈会,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加大企业与院校人才合作力度,畅通毕业生输送渠道,实现互利共赢。
【校园文化】学院每年都要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院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