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卷
【综述】
电源建设至2007年底,全区电厂装机容量4 178.967万千瓦。本年新增装机容量1 251万千瓦。其中新增火电装机1 196.916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53.034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1.05万千瓦。
电网建设开工建设500千伏变电工程7项;新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扩建5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9座,扩建7座。
电力生产和销售情况全区装机累计发电量18 296 316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29.21%。其中,火电18 008 3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90%;水电144 14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88%;风电143 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3.70%。
全区电网供电量11 177 146万千瓦时,净用电量10 932 539万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99%和34.35%。
技术经济指标全区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5 320小时,比上年同期下降465个小时。
全区发电标准煤耗333克/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克/千瓦时;全区供电煤耗为361克/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8克/千瓦时。
全区线损4.76%,比上年升高0.1%。
用电市场情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1 602 12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11%。全区工业用电量10 378 48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4.6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08 93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6%。
全区跨省送电情况全区累计外送电量6 859 368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23.77%。其中,送华北电量5 269 26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30%;送东北电量1 551 3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40%;送宁夏电量38 722万千瓦时。
(电力行业协会统计信息处)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总经理:**(9月任职)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赵凤山(9月离任)
党委副书记 副总经理: ***
副总经理 党委委员:张景生
副总经理 党委委员 总会计师:李政文(回族)
党委副书记 党委委员:托克(蒙古族)
副总经理 党委委员:高野 于立新(蒙古族) 耿白
总经济师: ***
总工程师:杨泓
工会主席 党委委员:李燕(女)
纪委书记 党委委员:贾振国
【概况】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政府所属的国有独资特大型电网管理企业,是全国唯一独立的省级电网管理企业,负责除赤峰、通辽之外自治区其余10个盟市供电营业区的电网建设、经营、管理和农电工作,同时受自治区委托,管理自治区电力设计、科研、施工等国有企业。至2007年底,公司所属单位29家,长期员工22 730人,公司总资产399.81亿元。位列自治区工业企业第2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52名。
2007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23亿元,其中电网项目44.43亿元,农网完善工程4.8亿元,电源项目5亿元。完成售电量877.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82%,其中区内售电量734.04亿千瓦时,增长31.14%;东送电量143.89亿千瓦时,增长18.13%。公司全口径销售收入、产值完成317.77亿元,增长28.24%,其中售电收入259.03亿元,同比增长32.63%。施工企业总产值31.44亿元,多经企业总产值27.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4.53亿元,同比增长20.70%,其中利润5 856万元。公司线损率完成5.65%。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415 125元/人·年,同比增长30%。
至2007年底,内蒙古电网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82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 030千米;220千伏变电站87座,变电容量1 816万千伏安,输电线路9 412千米;110千伏变电站196座,变电容量1 152万千伏安,输电线路8 882千米。全网统调发电装机2 511.6万千瓦,最高发电负荷1 472万千瓦,总供电负荷1 290万千瓦,东送京津唐电力210万千瓦。
【安全可靠供电】公司按照“培养作风、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春查、安全生产月、迎峰度夏、防洪防汛、联合反事故演习和以“平安—内蒙古电力”为主旨的安全生产“攻坚年”等安全生产专项活动。组织红旗变电站和星级输电线路创建活动,建成红旗标杆站14座、红旗变电站16座,星级输电线路29条。德岭山、塔拉变电站分别被评为华北电网系统500千伏红旗标杆站和红旗变电站。公司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生产性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重大电网、设备事故,圆满完成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和党的十七大召开等重大政治性保供电任务。至
【重点工程】公司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高度重视电网投资效益,合理调整规划,优化投资项目,突出重点,确保东送华北第二通道配套工程、重点电源接入工程、重要负荷落地工程按期投产。全年建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7项,新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扩建3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9座、扩建7座。
【增供扩销】公司全年最大供电负荷达1 290万千瓦,公司售电量以超过28%的增幅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名列前茅。包头供电局、鄂尔多斯电业局售电量分别突破200亿、100亿千瓦时大关。在全网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全力增供扩销,实现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5 370小时,火电机组达5 507小时。公司年售电量位居全国第10位,国家电网系统第8位。公司所属62家供电单位全部取得国家电监会颁发的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建设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提出《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方案》,严格执行“三公调度”。认真落实国家取消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
【“经营管理年”】坚决杜绝预算外开支。认真执行电价政策,保证销售电价落实到位,增加公司营利空间。全面落实电费资金管理责任,当年电费回收率100%,回收历年陈欠电费2 153万元。加强基建成本和工程资金管理,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金3 600万元。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降低财务费用6 425万元,节约各类开支167万元。
【“村嘎查通电”工程】公司坚持“四新”农电发展战略,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投入资金4.66亿元,解决最后389个村(嘎查)的接网通电问题,实现全区村(嘎查)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8%以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薛家湾地区率先实现户户通电,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大力实施农网完善工程和县城电网建设,投产第二批县城电网改造工程36项。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包头市九原区建成自治区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区)。继续深化农电体制改革,完成9个盟市50个趸售农电企业国有资产统管工作,实现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公司对50个趸售农电企业100%控股。深入挖掘农电市场潜力,趸售旗县售电量完成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5%。
【科技创新】公司召开首届科技大会,确立公司“十一五”科技创新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投入资金1 00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47项。完成技改投资2.7亿元。公司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华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7项。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率先在网内各电厂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开展电网高新技术研发,建成了区域变电联合仿真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
【人才建设】以能力和素质建设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厂局级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后备干部、工会干部等进行轮训。组建职工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公司人才密度稳步提高,高技能人才比例达55.96%。完成内蒙古电力技术院首届专家评选工作,评选出106名电力工程技术、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专家。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了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训和“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
【企业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公司总部机构和部分二级单位进行优化调整。切实加强对系统多经企业改革的指导和规范管理,完成自治区国资委下达的改革改制任务。积极推动乌兰水泥集团公司引进战略合作者,实现资产重组。深入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有力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与国内外先进电力企业接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开展“合同管理主题年”活动。印发《公司产权证管理办法》等产权管理制度性文件,积极防范企业经营和投资风险。
【企业文化】全面整合公司多年来形成的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在全区国有大型企业中首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全面阐述公司“做负责任、受尊敬”企业的责任理念。下发《建设和谐企业实施意见》。
【荣誉】
(娜日斯 包丹阳 杨学辉 牛新宇 罗昊旻)
【综述】
电源建设至2007年底,全区电厂装机容量4 178.967万千瓦。本年新增装机容量1 251万千瓦。其中新增火电装机1 196.916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53.034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1.05万千瓦。
电网建设开工建设500千伏变电工程7项;新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扩建5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9座,扩建7座。
电力生产和销售情况全区装机累计发电量18 296 316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29.21%。其中,火电18 008 3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8.90%;水电144 14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0.88%;风电143 78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3.70%。
全区电网供电量11 177 146万千瓦时,净用电量10 932 539万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99%和34.35%。
技术经济指标全区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5 320小时,比上年同期下降465个小时。
全区发电标准煤耗333克/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5克/千瓦时;全区供电煤耗为361克/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8克/千瓦时。
全区线损4.76%,比上年升高0.1%。
用电市场情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1 602 12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11%。全区工业用电量10 378 48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4.6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08 93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6%。
全区跨省送电情况全区累计外送电量6 859 368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23.77%。其中,送华北电量5 269 26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0.30%;送东北电量1 551 37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40%;送宁夏电量38 722万千瓦时。
(电力行业协会统计信息处)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 总经理:**(9月任职)
总经理 党委副书记:赵凤山(9月离任)
党委副书记 副总经理: ***
副总经理 党委委员:张景生
副总经理 党委委员 总会计师:李政文(回族)
党委副书记 党委委员:托克(蒙古族)
副总经理 党委委员:高野 于立新(蒙古族) 耿白
总经济师: ***
总工程师:杨泓
工会主席 党委委员:李燕(女)
纪委书记 党委委员:贾振国
【概况】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自治区政府所属的国有独资特大型电网管理企业,是全国唯一独立的省级电网管理企业,负责除赤峰、通辽之外自治区其余10个盟市供电营业区的电网建设、经营、管理和农电工作,同时受自治区委托,管理自治区电力设计、科研、施工等国有企业。至2007年底,公司所属单位29家,长期员工22 730人,公司总资产399.81亿元。位列自治区工业企业第2名,中国企业500强第152名。
2007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23亿元,其中电网项目44.43亿元,农网完善工程4.8亿元,电源项目5亿元。完成售电量877.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82%,其中区内售电量734.04亿千瓦时,增长31.14%;东送电量143.89亿千瓦时,增长18.13%。公司全口径销售收入、产值完成317.77亿元,增长28.24%,其中售电收入259.03亿元,同比增长32.63%。施工企业总产值31.44亿元,多经企业总产值27.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4.53亿元,同比增长20.70%,其中利润5 856万元。公司线损率完成5.65%。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415 125元/人·年,同比增长30%。
至2007年底,内蒙古电网共有500千伏变电站11座,变电容量82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2 030千米;220千伏变电站87座,变电容量1 816万千伏安,输电线路9 412千米;110千伏变电站196座,变电容量1 152万千伏安,输电线路8 882千米。全网统调发电装机2 511.6万千瓦,最高发电负荷1 472万千瓦,总供电负荷1 290万千瓦,东送京津唐电力210万千瓦。
【安全可靠供电】公司按照“培养作风、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春查、安全生产月、迎峰度夏、防洪防汛、联合反事故演习和以“平安—内蒙古电力”为主旨的安全生产“攻坚年”等安全生产专项活动。组织红旗变电站和星级输电线路创建活动,建成红旗标杆站14座、红旗变电站16座,星级输电线路29条。德岭山、塔拉变电站分别被评为华北电网系统500千伏红旗标杆站和红旗变电站。公司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生产性人身死亡事故,未发生重大电网、设备事故,圆满完成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和党的十七大召开等重大政治性保供电任务。至
【重点工程】公司坚持适度超前原则,高度重视电网投资效益,合理调整规划,优化投资项目,突出重点,确保东送华北第二通道配套工程、重点电源接入工程、重要负荷落地工程按期投产。全年建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7项,新建220千伏变电站6座、扩建3座,新建110千伏变电站9座、扩建7座。
【增供扩销】公司全年最大供电负荷达1 290万千瓦,公司售电量以超过28%的增幅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名列前茅。包头供电局、鄂尔多斯电业局售电量分别突破200亿、100亿千瓦时大关。在全网发电装机容量迅猛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全力增供扩销,实现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5 370小时,火电机组达5 507小时。公司年售电量位居全国第10位,国家电网系统第8位。公司所属62家供电单位全部取得国家电监会颁发的供电类电力业务许可证。 同时,公司积极探索建设电力市场交易平台,提出《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方案》,严格执行“三公调度”。认真落实国家取消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
【“经营管理年”】坚决杜绝预算外开支。认真执行电价政策,保证销售电价落实到位,增加公司营利空间。全面落实电费资金管理责任,当年电费回收率100%,回收历年陈欠电费2 153万元。加强基建成本和工程资金管理,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资金3 600万元。加强财务管理,有效降低财务费用6 425万元,节约各类开支167万元。
【“村嘎查通电”工程】公司坚持“四新”农电发展战略,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投入资金4.66亿元,解决最后389个村(嘎查)的接网通电问题,实现全区村(嘎查)通电率100%、户通电率98%以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薛家湾地区率先实现户户通电,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大力实施农网完善工程和县城电网建设,投产第二批县城电网改造工程36项。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包头市九原区建成自治区第一个新农村电气化县(区)。继续深化农电体制改革,完成9个盟市50个趸售农电企业国有资产统管工作,实现内蒙古农电资产管理公司对50个趸售农电企业100%控股。深入挖掘农电市场潜力,趸售旗县售电量完成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5%。
【科技创新】公司召开首届科技大会,确立公司“十一五”科技创新战略目标、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投入资金1 00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47项。完成技改投资2.7亿元。公司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项、华北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7项。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率先在网内各电厂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开展电网高新技术研发,建成了区域变电联合仿真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
【人才建设】以能力和素质建设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厂局级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后备干部、工会干部等进行轮训。组建职工培训中心,大力开展全员岗位技能培训。公司人才密度稳步提高,高技能人才比例达55.96%。完成内蒙古电力技术院首届专家评选工作,评选出106名电力工程技术、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专家。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参加了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工程”、“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训和“草原之光”硕士创业行动。
【企业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公司总部机构和部分二级单位进行优化调整。切实加强对系统多经企业改革的指导和规范管理,完成自治区国资委下达的改革改制任务。积极推动乌兰水泥集团公司引进战略合作者,实现资产重组。深入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有力推动了公司各项工作与国内外先进电力企业接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开展“合同管理主题年”活动。印发《公司产权证管理办法》等产权管理制度性文件,积极防范企业经营和投资风险。
【企业文化】全面整合公司多年来形成的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等文化要素,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在全区国有大型企业中首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全面阐述公司“做负责任、受尊敬”企业的责任理念。下发《建设和谐企业实施意见》。
【荣誉】
(娜日斯 包丹阳 杨学辉 牛新宇 罗昊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