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卷
【概况】 截至2022年底,自治区渔业总水面87.58万公顷,可利用面积65.80万公顷,产值31.3亿元,比2021年提高5.3%。重要的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鲇鱼、细鳞鱼、哲罗鱼、黑斑狗鱼等30多种。渔业部门对533.33公顷集中连片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放流各类鱼类苗种8000余万尾。2022年,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2”专项行动。农牧厅联合6部门建立“全区涉渔船舶审批修造检验监管机制”,9月开展专项联合行动。确认并公布154名自治区第一批渔业官方兽医,于4月8日开展业务培训。全年水产品产量10.87万吨,总产值26.04亿元,渔业产值19.87亿元。
【名特优品种】 2022年,新认证的名特优农产品水产品有多伦湖池沼公鱼、和林花鲢、扎兰屯鲤鱼、乌拉特鲤鱼和鲢鱼。
多伦湖池沼公鱼 2022年,池沼公鱼养殖面积1172.8公顷,养殖区域为多伦湖,产量494.2吨。池沼公鱼因其自身具有黄瓜清香,又被称为“黄瓜鱼”。池沼公鱼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由于其主食浮游生物,能净化水源,还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渔业资源丰富,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清澈凛冽的多伦湖水造就了多伦湖池沼公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和林花鲢 2022年,养殖面积253.3公顷,养殖区域为和林县,产量75吨。鱼体长约35厘米,重约2.6千克,背部及体侧上部微黑,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鳞片紧密,有光泽,肌肉组织有弹性,熟食肉质紧实有弹性,鲜嫩多汁,腥味淡,和林格尔县花鲢鱼主产地前窑子水库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86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6.2~7.1℃,水库水温在14℃以上的时期1年有5个月左右,适宜温度的持续时间较长,水库容积9700万立方米,四周群山环抱,水域广阔,岔河岔沟形成幽深的湖区,水库水质清澈无污染,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花鲢鱼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并保证了打捞出来的花鲢鱼纯天然无污染。
扎兰屯鲤鱼 2022年,养殖面积60公顷,年产量在15吨左右。养殖区域为扎兰屯市,产量1139吨。肉质紧实,有弹性;鱼鳞颜色为金色,其鳞片紧密,有光泽。清炖后肉质鲜嫩,纹理清晰,味道鲜美,个体重约2.2公斤,其含钙66.6毫克/100克,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26.86%,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76.2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38.74%。
乌拉特鲤鱼、鲢鱼 2022年,乌拉特鲤鱼养殖面积660公顷,养殖区域为乌拉特中旗,产量260吨。产于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水库,水质纯净无污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较为丰富,鱼类野生散养,生长速度慢,适合养殖各种鱼类品种。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给鱼类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这里的鱼类肉质细腻筋道、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口感极好,是真正的无公害健康食品。乌拉特鲤鱼个体重约2千克,肉质紧实,有弹性;鱼鳞颜色为金色,其鳞片紧密,有光泽。清炖后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内在品质钙、DHA占总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均高于参考值,脂肪优于参考值。乌拉特鲢鱼体型为梭形,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鳞片为白色,鳞片紧密,有光泽,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清炖后纹理清晰,肉质鲜嫩。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2年,自治区将黑斑狗鱼、拟赤梢鱼、鲫鱼(达里湖)、拉氏鱼、黄河鲤鱼、北方铜鱼、陈旗鲫等鱼类增补为内蒙古“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物种。兰州鲇、赤眼鳟纳入黄河内蒙古段放流范围,并报农业农村部备案。自治区农牧厅与乌海市政府在黄河乌海段共同举办2022年全区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放流草鱼、鲢鱼和鳙鱼等苗种400万尾。全区8个盟市9个放流点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草鱼、鲤鱼、鲢鱼、鳙鱼及细鳞鱼、哲罗鱼等土著鱼类苗种1300余万尾。
【渔政执法】 2022年4月,自治区农牧厅根据农业农村部《“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要求,启动“中国渔政亮剑202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实施黄河等内陆重点水域禁渔、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规范利用、涉渔船舶审批修造检验监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水产养殖投入品规范使用、打击电鱼行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7个方面的专项行动。全区媒体宣传169次,发放印发宣传册和宣传页77369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695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352辆次、执法船艇267艘次;检查渔港码头和渔船自然停靠点710个次,检查渔船1123艘次,检查养殖场点596个次,检查饲养繁育、展演展示、经营利用场所202个次,开展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活动19场次,违规渔具渔法清理整治活动49场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57艘,清理整治违规网具3341张顶。
【水产品加工】 2022年,国家支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实施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项目资金759万元,项目涉及8个盟市、13个旗县的20个主体。全区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水产冷库16座,年加工能力7090吨,2022年加工总产量3540吨。
【渔业安全生产】 2022年1—2月,由自治区农牧厅牵头,渔业渔政管理局、大中心水产技术处参与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区8个盟市进行冬季渔业安全生产检查;赴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开展冬季渔业安全生产检查、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项目调研工作。5月,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举办全区渔业安全生产暨统计工作培训班,邀请全国渔业海事调查专家授课,各盟市农牧局相关人员、渔场负责人50多人参加。 (董荣奎 赵丽)
【概况】 截至2022年底,自治区渔业总水面87.58万公顷,可利用面积65.80万公顷,产值31.3亿元,比2021年提高5.3%。重要的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鲇鱼、细鳞鱼、哲罗鱼、黑斑狗鱼等30多种。渔业部门对533.33公顷集中连片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放流各类鱼类苗种8000余万尾。2022年,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2”专项行动。农牧厅联合6部门建立“全区涉渔船舶审批修造检验监管机制”,9月开展专项联合行动。确认并公布154名自治区第一批渔业官方兽医,于4月8日开展业务培训。全年水产品产量10.87万吨,总产值26.04亿元,渔业产值19.87亿元。
【名特优品种】 2022年,新认证的名特优农产品水产品有多伦湖池沼公鱼、和林花鲢、扎兰屯鲤鱼、乌拉特鲤鱼和鲢鱼。
多伦湖池沼公鱼 2022年,池沼公鱼养殖面积1172.8公顷,养殖区域为多伦湖,产量494.2吨。池沼公鱼因其自身具有黄瓜清香,又被称为“黄瓜鱼”。池沼公鱼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由于其主食浮游生物,能净化水源,还具有较高的环保价值。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渔业资源丰富,由于地处高寒地区,清澈凛冽的多伦湖水造就了多伦湖池沼公鱼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和林花鲢 2022年,养殖面积253.3公顷,养殖区域为和林县,产量75吨。鱼体长约35厘米,重约2.6千克,背部及体侧上部微黑,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色;鳞片紧密,有光泽,肌肉组织有弹性,熟食肉质紧实有弹性,鲜嫩多汁,腥味淡,和林格尔县花鲢鱼主产地前窑子水库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86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6.2~7.1℃,水库水温在14℃以上的时期1年有5个月左右,适宜温度的持续时间较长,水库容积9700万立方米,四周群山环抱,水域广阔,岔河岔沟形成幽深的湖区,水库水质清澈无污染,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花鲢鱼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并保证了打捞出来的花鲢鱼纯天然无污染。
扎兰屯鲤鱼 2022年,养殖面积60公顷,年产量在15吨左右。养殖区域为扎兰屯市,产量1139吨。肉质紧实,有弹性;鱼鳞颜色为金色,其鳞片紧密,有光泽。清炖后肉质鲜嫩,纹理清晰,味道鲜美,个体重约2.2公斤,其含钙66.6毫克/100克,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26.86%,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76.21%,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38.74%。
乌拉特鲤鱼、鲢鱼 2022年,乌拉特鲤鱼养殖面积660公顷,养殖区域为乌拉特中旗,产量260吨。产于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水库,水质纯净无污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较为丰富,鱼类野生散养,生长速度慢,适合养殖各种鱼类品种。独特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给鱼类创造优越的生存环境,这里的鱼类肉质细腻筋道、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口感极好,是真正的无公害健康食品。乌拉特鲤鱼个体重约2千克,肉质紧实,有弹性;鱼鳞颜色为金色,其鳞片紧密,有光泽。清炖后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内在品质钙、DHA占总脂肪酸、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均高于参考值,脂肪优于参考值。乌拉特鲢鱼体型为梭形,背部青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鳞片为白色,鳞片紧密,有光泽,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清炖后纹理清晰,肉质鲜嫩。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2年,自治区将黑斑狗鱼、拟赤梢鱼、鲫鱼(达里湖)、拉氏鱼、黄河鲤鱼、北方铜鱼、陈旗鲫等鱼类增补为内蒙古“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物种。兰州鲇、赤眼鳟纳入黄河内蒙古段放流范围,并报农业农村部备案。自治区农牧厅与乌海市政府在黄河乌海段共同举办2022年全区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放流草鱼、鲢鱼和鳙鱼等苗种400万尾。全区8个盟市9个放流点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草鱼、鲤鱼、鲢鱼、鳙鱼及细鳞鱼、哲罗鱼等土著鱼类苗种1300余万尾。
【渔政执法】 2022年4月,自治区农牧厅根据农业农村部《“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要求,启动“中国渔政亮剑2022”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实施黄河等内陆重点水域禁渔、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规范利用、涉渔船舶审批修造检验监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和“绝户网”、水产养殖投入品规范使用、打击电鱼行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7个方面的专项行动。全区媒体宣传169次,发放印发宣传册和宣传页77369份;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695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5352辆次、执法船艇267艘次;检查渔港码头和渔船自然停靠点710个次,检查渔船1123艘次,检查养殖场点596个次,检查饲养繁育、展演展示、经营利用场所202个次,开展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活动19场次,违规渔具渔法清理整治活动49场次,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57艘,清理整治违规网具3341张顶。
【水产品加工】 2022年,国家支持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实施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项目资金759万元,项目涉及8个盟市、13个旗县的20个主体。全区共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水产冷库16座,年加工能力7090吨,2022年加工总产量3540吨。
【渔业安全生产】 2022年1—2月,由自治区农牧厅牵头,渔业渔政管理局、大中心水产技术处参与组成4个检查组对全区8个盟市进行冬季渔业安全生产检查;赴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开展冬季渔业安全生产检查、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项目调研工作。5月,赴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举办全区渔业安全生产暨统计工作培训班,邀请全国渔业海事调查专家授课,各盟市农牧局相关人员、渔场负责人50多人参加。 (董荣奎 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