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卷
【概况】 兴安盟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北纬44°14′~47°39′,东经119°28′~123°38′。西北、北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相连,东北、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泰来县毗邻,东南与吉林省白城市的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通榆县接镶,南、西南和西与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和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125.85千米,其中,陆界长71.61千米,水界长54.24千米,总面积59806平方千米。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6个旗县市、56个乡镇苏木、1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公署驻地乌兰浩特。境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等41个民族。2021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40.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58万人,乡村人口64.9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49‰。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34.8∶26.2∶39.0。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36.3%、10.7%和5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702元,比上年增长6.3%。民营经济增加值4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57人,比上年减少1373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
【农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8.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89千公顷,增长0.6%。粮食总产量665.8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31.02万吨,增长4.9%。其中,稻谷产量68.60万吨,减产3.26万吨,下降4.5%;玉米产量538.26万吨,增产46.08万吨,增长9.4%;大豆产量18.68万吨,减产7.89万吨,下降29.7%;薯类产量1.33万吨,减产0.19万吨,下降12.7%。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08.86万头(只、口),比上年增长6.6%。其中,猪存栏65.99万口,比上年增长83.6%;牛存栏114.10万头,比上年增长20.9%;羊存栏819.50万只,比上年增长1.8%。全年水产品产量7069吨,比上年下降7.5%。
【林业】 2021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1.7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40万亩、封山育林5.4万亩、退化林修复13.5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5.4万亩。继续实施大兴安岭南麓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三年行动,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6万亩。完成建设乡村绿化美化村屯128个,增加乡村生态绿量4293亩,完成庭院及四旁植树56.4万株,村庄绿化覆盖率30.62%。开展“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人工造林236.5万株,增加绿化面积1.98万亩。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同比增长16.67%,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6处,新增国土绿化面积2.2万亩,超55.6万以上人次参与2021年的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投资1100万元。兴安盟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每年春秋季候鸟过境10万只,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鸟类20目57科311种,兽类6目19科6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白鹤、大鸨、黑琴鸡、栗斑腹鹀、紫貂、蒙原羚等3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灰鹤、蓑羽鹤、小天鹅、长耳鸮、北朱雀、马鹿、狼等74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等斑头雁、角百灵、松鼠、狍等30种。
【工业】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6%。工业产品产量,全盟卷烟产量26.52万大箱,比上年增长3.9%;饲料产量13.17万吨,增长51.3%;中成药产量148吨,增长20.3%;发电量95.48亿千瓦时,增长2.1%。年末,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235.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42.83亿千瓦时,增长16.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4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润总额13.47亿元,增长22.4%;营业收入利润率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2%。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85.7%。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6.0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9.25万吨标准煤,下降8.4%。规模以上清洁能源发电量42.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44.9%,占比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0.1元,较上年减少1.0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57.6元,较上年增加9.7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7.1%,较上年末降低0.7个百分点。
【水利】 2021年,全盟总用水量11.5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9%,工业用水下降30.0%,农业用水下降8.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4立方米,下降34.4%。
【生态环保】 全盟确定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98.99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22.79千公顷。全盟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7.5%。
【建筑业】 2021年,全盟建筑业增加值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9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竣工房屋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降11.8%;房屋建筑竣工率31.0%。
【交通】 2021年,全盟公路货物运输量1952万吨,比上年增长20.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58183万吨千米,增长17.2%。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1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2791万人千米,下降20.5%。全年航空货运吞吐量0.06万吨,比上年下降6.0%;航空旅客吞吐量77.04万人次,增长11.1%。年末,全盟公路通车里程14166千米,比上年末增长2.0%,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4078千米。年末,汽车保有量33.6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31.77万辆,增长10.5%。在个人汽车保有量中载客车保有量28.12万辆,增长10.2%。民用轿车保有量20.5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人轿车20.14万辆,增长9.2%。
【邮电】 2021年,全盟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53万件,包裹业务0.70万件;快递业务量545.63万件,比上年增长30.5%;快递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18.6%。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46亿元,增长5.1%。在邮政业中快递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18.6%;电信业务收入11.84亿元,增长5.3%。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118.42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44.3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6.0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2%;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162.78万户,增长2.7%。
【商贸服务业】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60亿元,比上年下降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80亿元,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9.7%;金融业增加值27.11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23.29亿元,增长3.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2.60亿元,比上年增长68.0%。其中,进口总额1.01亿元,下降4.1%;出口总额1.59亿元,增长220.7%。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盟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3.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9%。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3.2%。房地产开发投资6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财政】 2021年,全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9亿元,比上年下降19.9%,其中入地方库税收收入21.87亿元,增长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5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9.92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2亿元,增长0.7%。
【金融 保险】 202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2.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03.01亿元,下降10.0%;住户存款余额574.79亿元,增长12.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3.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87.61亿元,增长12.4%;短期贷款余额341.44亿元,增长8.9%。年末,全盟有证券经营机构1家;证券公司开户数26701户,比上年末增长2.3%;全年,证券交易额90.55亿元,增长31.4%。截至年末,全盟有保险机构31户,与上年持平。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
【教育】 2021年,全盟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全年招生5245人;年末,在校学生157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全年招生5126人,年末在校学生12302人;普通高中18所,全年招生8988人,年末在校学生26438人;普通初中60所,全年招生14242人,年末在校生42245人;小学121所,全年招生14836人,年末在校生85974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5所,年末在校生817人;全盟幼儿园在园幼儿36344人。
【科学技术】 全年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安排1项,自然科学基金安排1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231万元。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9家。年内,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数22个,其中区内成交技术合同数22个。合同成交金额0.26亿元,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0.1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9727万元。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3.9万人次,培训乡村技术骨干0.4万人次,送科技下乡1376人次,受益群众8.6万人次。推广盟级实用技术3项。
【文化】 2021年末,盟旗两级有图书馆7个,藏书量72万册。博物馆8个,群艺馆(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站(所)7个。全盟有专业艺术团体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76个;村嘎查草原书屋808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16处,旗县级9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自治区级57项,旗县级404项。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有旗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9%,数字电视用户13.19万户。全年,盟级报刊发行量达2.63万份,其中:蒙古文版0.63万份。
【旅游业】 2021年,全盟接待国内游客1041.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0.08亿元,下降2.4%。
【体育】 全年,全盟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奖牌54枚,其中,金牌17枚、银牌16枚、铜牌21枚。
【卫生】 2021年,兴安盟卫生健康机构总数1663个。其中,医院34个(公立医院19个、民营医院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8个、卫生院89个、卫生室883个、诊所医务室49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个;其他机构4个。床位数9431张,其中,医院722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26张。卫生健康人员总数149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57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692人,注册护士4815人,药师(士)548人,技师(士)645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盟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09.1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1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3万人,比上年增长3.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7万人。全盟有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6个。全盟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拥有床位222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4298张,在院人数3912人。全年,有14.92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3397人,比上年下降6.6%;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25771人,比上年增长1.1%。收到上级下拨社会福利资金2569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亿元。
【居民收入消费】 2021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298元,比上年增长9.2%;全盟居民均消费支出16141元,增长16.1%。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227元,比上年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21489元,比上年增长1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11%,比上年降低1.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4.01平方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127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1653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50%,比上年降低1.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90平方米。(顾婉彤 韩文彬)
乌兰浩特市
【概况】 乌兰浩特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东南部,东与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县毗邻,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接壤,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相连,西、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总面积2353.5平方千米。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石灰石、建筑用沙石、砂质黏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乌兰浩特市林业用地68113公顷,森林覆盖率26.6%,活立木蓄积824534立方米,用材林面积13639公顷。全市林木蓄积量586736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71.2%。辖4个建制镇,11个街道办事处,39个嘎查,19个村,5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呼和马场、公主陵牧场)。202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16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01‰。
【农牧林水业】 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74.90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329507.24吨,比上年增长7%。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19344千瓦,各种拖拉机9585台。有效灌溉面积31.67千公顷,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1.39千公顷,林地有效灌溉面积0.28千公顷。2021年底,节水灌溉面积22.49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983.9吨,比上年增长4.6%;农村用电量4403.8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2%。年末,全市家畜存栏总头数为337140头(只),比上年减少24995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37532头,羊存栏274389只。全年,肉类产量达17404.5吨,牛奶产量达108433.6吨。完成义务植树4000亩,“四旁”植树40万株,完成经济林1200亩,重点区域绿化完成1000亩。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34万亩,治理侵蚀沟32条。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0.27万吨,年均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49.95万立方米。
【工业】 202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34754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总体产销衔接趋好,产品销售率达96.6%,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1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383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47%。
【交通邮电】 全社会公路货运量621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92079万吨/千米,公路客运量53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10964万人/千米。航空货运周转量515吨/千米,航空旅客周转量634172人/千米。全年,邮电业务收入72127万元,其中,邮政快递总收入18409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2586万元。全市移动电话451324户;固定电话用户62223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5110户。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6%。其中,城镇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4.7%。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23.4%,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42.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商品房住宅投资完成207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32033万元,比上年下降45.9%。
【财政】 2021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84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93万元,比上年增长4.8%。财政支出396464万元,比上年下降8.8%。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市科学技术经费支出541万元,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牧民300余人次。
【教育】 全市普通中学在校生22639人,中等职业在校生5776人,小学在校生21451人。全市有幼儿园及附设班707所,在园幼儿988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
【文化旅游】 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2.8万册,借阅人次2.34万人次。全市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8%;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5座,电视发射机5部,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5%。全年,接待游客359.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
【卫生】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32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5个,各类医院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20张,卫生技术人员6183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9688人,其中,参保职工44275人,离退休人员35413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6789人,其中,参保职工53781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7300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009人。工伤保险参保23825人,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21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9595人。全市民办养老机构16家,拥有床位1995张。
【居民收入】 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21654人。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7234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456元,比上年增长11.3%。(刘颖)
阿尔山市
【概况】 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北部,总面积7408.7平方千米。辖区内设有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河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伊尔施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常住人口4.8万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621万元,同比增长4.9%,位居全盟第四。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8∶17.3∶61.9。
城镇新增就业723人,比上年增加9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以内。全年发放小额贷款1000万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2万元,同比下降51.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009万元,同比下降1.5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2406人,同比减少974人。
【农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995公顷,比上年下降11.02%。粮食作物总产量42114.26吨,同比下降11.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183.66公顷,同比下降45.1%。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9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27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96台,小型拖拉机380台,联合收割机90台。化肥施用量(折纯)1573吨,农用柴油881吨,农药使用量29吨。年末,全市牲畜总头数达200079头(只),同比增长26%。其中,大牲畜存栏8864头(只),同比增长7.6%;羊存栏186782只,同比增长26.7%。全年,肉类总产量2092吨,牛奶产量16吨,禽蛋产量247吨。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94.8%,位居全盟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382万元,比上年增长97.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完成8946万元,同比增长101.9%;累计产销率106.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8977万元,同比增长101.5%。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74.1%,房地产开发投资为零。全年施工项目36个,完成投资98778万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完成投资84602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85.6%;500—5000万元项目24个,完成投资14176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4.4%。
【生态环境】 2021年,完成营造林7377.44公顷,其中,人工造林710.74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6666.7公顷。完成森林抚育10610.09公顷。水土保持治理面积7827公顷。森林面积601586.4公顷,森林覆盖率81.2%。全市确定自然保护区1个。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8567公顷。
【交通】 全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24万吨,比上年增长300%;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163万吨千米,增长125.9%。公路旅客运输量2万人次,与上年持平;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490万人千米,增长48.5%。航空货运吞吐量31吨,比上年下降64.0%;航空旅客吞吐量52860人次,下降10.4%。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02千米,比上年末增长13.5%。
【邮电】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554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00万元,下降3.4%,在邮政业中快递业务收入1212万元,增长384.8%;电信业务收入4254万元,增长7.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728户,比上年末下降48.1%;移动电话用户50597户,增长6.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737户,比上年末增长8.4%。
【教育】 全市有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1427人,专任教师293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年招生61人,在校学生272人,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完全中学1所,全年招生144人,在校学生436人,教职工107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4所,全年招生123人,在校学生874人,教职工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年,公立及登记注册民办幼儿园有13所,在园幼儿594人;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
【文化 旅游】 2021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乌兰牧骑)1个,文物管理站1个,综合文化站8个。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台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900户。全年,接待游客224.2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8%;实现旅游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22.2%,全市有注册宾馆、旅店331家、标准床位2万余张,其中,2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1家;旅行社31家,其中,2家分社,4A级旅行社1家;旅行直接从业人员4300人,间接从业人员约12900人。旅游纪念品商店120家。
【卫生】 2021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含个体)2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康复医院,中医院)10个。各医疗单位实有病床204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62人,其中,执业医师109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133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6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6人。全市有乡镇卫生院4个,床位44张,卫生技术人员43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721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8646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656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79户、155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6.84万元。
【居民收入消费】 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213元,同比增长8.4%;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1876元,同比增长15.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435元,同比增长7.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025元,同比增长11.2%。(刘贺)
科尔沁右翼前旗
【概况】 科尔沁右翼前旗(以下简称“科右前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中西部。总面积16985.3平方千米。旗境东与兴安盟扎赉特旗相连,南与吉林省洮南市、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相接,西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蒙古国毗邻,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扎赉特旗接壤。中蒙边界线长32.50千米。旗辖3个苏木,满族屯满族乡和巴日嘎斯台2个乡,科尔沁、额尔格图、察尔森、归流河、大石寨、德伯斯、索伦、居力很、俄体9个镇,绿水种畜繁育中心。科右前旗政府驻地科尔沁镇。2021年末,全旗境内户籍总人口331668人,其中,蒙古族158265人,汉族155698人,其他少数民族17705人。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092元和14315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1.6%。
【农牧业】 2021年,全旗416万亩耕地全部耕种,粮食作物播种396.5万亩,比上年增加6.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96万亩,同比下降64.2%。粮食总产15.46亿公斤,较2020年增加4%,连续6年实现增长。牧业年度牲畜总存栏434.54万头(只、匹),其中,肉牛存栏28万头,比上年增长16.7%,奶牛存栏2.84万头,同比增长217.5%,肉羊存栏380万只,生猪存栏21万头,其他牲畜存栏3万匹。
【水利】 2021年,实施山洪沟和河道等人居环境治理应急项目,治理山洪沟9条,治理河道3条,完成护岸10700米,护底7037.52米,过水路面18处,汇流口8处,桥1座。完成水土保持面上治理面积20.42万亩,其中,造林1万亩,种草12万亩,黑土区保护性耕作面积7.42万亩。全旗用水总量1.8735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33,国家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工业】 2021年,实施兴安盟级重大项目36个、完成投资43.2亿元,乌兰大化肥项目试车生产,推进伊利乳业、中广核风电、德康生猪等项目。井泉中草药饮片完成“出口第一单”,鼎诚珠宝银饰产品实现外贸出口。创新打造草业科学研究基地、“前·海”科技创新创业谷,中博农胚胎生产实验室成功揭牌。
【城镇建设】 2021年,争取中央配套资金1226万元。加大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新建雨水管网3.7千米,污水管网2.13千米,给水管网2.15千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1.2千米,完成70余万平方米的区域供热系统优化提升,供热投诉率比上年下降5%。全年,城区供水总量530万立方米,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全年累计处理污水490万立方米,完成全旗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完成绿化面积43.16万平方米,完成绿化及各类工程建设投资0.68亿元。
【房地产】 2021年,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系列政策,审批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81件,房屋上市面积5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78%,成交面积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9%,成交金额25.5亿元,同比下降19.55%,房屋库存面积6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4%。
【生态建设】 2021年,林果面积23.5万亩。累计栽植常绿树1346株、落叶乔木8013株、花灌木2600丛、地被植物1.73万平方米、绿篱2.63万平方米、宿根花卉4.05万平方米、播种草籽20.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察尔森水库入流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水库西入口人工湿地完成土建工程的70%,东入口人工湿地进入招投标阶段。完成水库水体断面污染预警溯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完成环美污水处理厂等12家企业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筹划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个,总投资3160.81万元,进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储备库。完成67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24万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
【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 2021年,识别易致贫返贫户657户1571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有易致贫返贫户1004户2490人,旗财政投入200万元用于因病、因灾等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人群实施防贫保。盟级领导督查、盟乡村振兴局督查反馈问题13类、40个具体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对2020年国家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4月20日,科右前旗召开全旗成效考核整改集中行动部署会议,将整改任务分解到16个旗直部门和14个苏木乡镇,存在问题全部实现清零销号。全旗认定消费扶贫企业19家,认定扶贫产品61款。全年,科右前旗有带贫机制的企业农畜产品销售额12733.6万元,其中,区内销售5768.57万元,区外销售6965.03万元,区外销售中在京销售额达3346.19万元。
【交通】 2021年,项目投入资金881.1万元,硬化村屯链接路5条,包括大石寨镇沙布台村G207至小河沿自然屯连接路、大石寨镇沙布台村水泥路至钟家沟自然屯连接路、大石寨镇沙布台村至G207至司家沟自然屯链接路、居力很镇大靠山至小靠山村屯连接路、巴日嘎斯台乡义和村大义和至双山自然屯连接路,总长10.88千米。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
【商业贸易】 2021年,科右前旗出口总额1.27亿元人民币,完成外贸出口任务。举办“2021年内蒙古科右前旗·中蒙俄国际商品线上交流会”。20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显著。中高端汽车销售突出,龙晟丰田、鼎龙汽车两家汽车经销商“五一”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62%、67.8%,汽车销售仍是拉动全旗经济增长,提高社零额的重要力量。2021年,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达14.5亿元。
【电子商务】 全旗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5811万元,比上年增长35.05%;网络零售额2658.61万元,同比增长83.38%,其中农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051.96万元,同比增长52.94%,完成快递进港量947.2万件,同比增长32.26%,出港量75.91万件,同比增长29.65%。
【科学技术】 2021年,下派科技特派员100名,其中20名通过技术入股、领办企业实体、承包园区、实施项目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互利共赢关系,带动1000多户农牧民受益。参与组建农村牧区各类经济合作组织13个,培养农牧业技术骨干220人。截至2021年末,科技人员下乡累计520人次,其中选派3名科技人员作为“三区”人才。发放便民联系卡100个、培训材料1.5万份册,举办培训班361期,培育技术员530人次、农牧民1.2万人次。
【教育】 截至2021年末,全旗有各级各类学校46所,其中,小学21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35所,其中,公办独立幼儿园5所,校带园26所,村级园56所,注册民办园48所。全旗有教职工5262人,学生37233人(含在园幼儿)。
【文化 旅游】 2021年,科右前旗图书馆藏书40000余册,下设各苏木乡镇“草原书屋”229个。全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7亿元。推进金马鞍AAAA级景区创建工程,推进海力斯台沟草原宿集,其中建设完成“大乐之野”“南岸”两家民宿品牌主题,推进“木亚”“飞茑集”“西坡”民宿品牌建设。众缘酒店正式运营,持续做强家禾野奢帐篷、哈日白辛民宿品牌。
【体育】 2021年,科右前旗举办庆“三八”女子门球赛、2021年“信用社杯”山地自行车赛、公路越野赛、羽毛球赛、职工乒乓球赛、网球赛、篮球赛、排球赛共8项,吸引3000余名体育爱好者参加比赛,带动科右前旗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卫生事业】 2021年,科右前旗有医疗卫生机构413家,实有床位数1176个床位、编制人数862人,卫生技术人员1640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8家,乡镇卫生院23家,村卫生室238家。继续推进“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落实好脱贫人口旗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大病专项救治250名,救治率100%。
【民生保障】 截至2021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31.4万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参保44702人,完成目标任务41120人的108.7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8378人,失业保险参保12800人,完成任务12800人的100%,工伤保险参保18841人,完成目标任务18660人的100.97%,实现基金征缴收入4.26亿元,发放基金8.6亿元。(张贺鑫 谢斯琴)
科尔沁右翼中旗
【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北端,是兴安盟最南端的一个旗。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接壤,东与吉林省通榆县、洮南市相连,南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相接,西、西北与通辽市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及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毗邻。总面积15613平方千米,旗辖巴彦呼舒、高力板、吐列毛杜、巴仁哲里木、杜尔基、好腰苏木6个镇,代钦塔拉、新佳木、哈日诺尔、额木庭高勒、巴彦淖尔、巴彦茫哈6个苏木,孟恩套力盖矿区和布敦化矿区2个工作部(旗内掌握的工作部),26个居委会,173个嘎查,464个艾里。2021年末,户籍总人口248996人,其中非农人口68656人,蒙古族人口216528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三次产业比例为46∶16∶38。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35363元,比上年增长7.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1亿元,比上年下降19.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44亿元,同比下降6.57%。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0.79‰。
【农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9.7万亩,比上年增加2.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202230吨(12亿公斤),比上年增加6.48万吨(0.65亿公斤),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农牧业机械总动力8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大中型拖拉机4813台,同比增加591台,小型拖拉机21906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05吨,比上年下降2.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2吨;完成机械耕整250.8万亩,机械深松5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92.3%。精少量播种完成203万亩,免耕播种完成60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66万亩,机械饲草总量35万吨,机电灌溉95万亩;农机跨区作业面积23.8万亩。农机技术培训790人次。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07.15万头(只、口),比上年增长6.5%,其中,生猪存栏12.54万口,增长41.8%;牛存栏36.44万头,增长11.5%;羊存栏156.45万只,增长3.7%。水产品产量2091吨,同比下降280吨,下降11.8%。
【水利】 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3000公顷),完成任务率100%。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05.17万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验收率100%。完成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引绰济辽工程征占地9164.44亩,累计拨付土地补偿金7403.70万元。实施霍林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1.23亿元;建设翰嘎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2.3亿元。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5.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比上年增长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65541万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226万元,比上年增长36.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产量32.88万吨,同比下降1.46%;发电量31089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74%,其中火力发电17185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8.62%;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2206吨,增长11.44%。
【建筑业】 建筑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下降53.5%。全旗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3个。当年竣工交付使用项目23个,工程项目竣工率33%。房屋施工面积5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9.7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建设】 2021年,完成造林面积7.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5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退化林修复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54%。全旗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有环境监测站1个,监测人员3人,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1处。
【乡村振兴】 6月,全面启动科右中旗乡村振兴规划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全旗包括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在内的6个专项规划,同时对8个自治区级示范嘎查进行系统规划,达成规划协议并完成对全旗173个嘎查普查收集数据。同时成立驻村办,重新调整定点帮扶单位,15个厅局级单位、39个盟直单位和92个旗直定点帮扶科右中旗173个嘎查,派驻村第一书记164人、队员255人。截至年底,全旗脱贫人口8555户、22188人,有监测“三类人员”621户、1698人,其中2021年新识别335户、914人。
【交通】 公路货运量206.46万吨,比上年上升108%,货物周转量达2.36亿吨千米,比上年上升109.6%;公路客运量17.5万人次,同比上升127.8%,公路旅客周转量2923万人千米,比上年上升78.6%。公路通车里程3171.4千米,其中,国道331.4千米,省道44.3千米,农村公路里程2795.7千米。
【国内外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4.2%,城镇、乡村增速分别比上年上升4.2%、4.3%。招商引资累积到位资金32.07亿元,其中,区外到位资金30.1亿元,区内盟外到位资金1.97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9.53万元,其中,进口服务贸易额7.48万元,出口额60.05万元。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1404户,其中,企业1902户、个体工商户1790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95户。
【科学技术】 推广旗级以上农业实用技术6项。对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400人次,其中培训嘎查级技术骨干180人次。
【固定资产投资】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8%。施工项目69个,其中新建项目2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3.3%;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2.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5%。
【教育】 全旗有中、小学校46所(包括小学教学点5个)。在校学生29674人,其中学6767人,小学126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100人;幼儿园64所,校内学前班347个,在园幼儿5289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820人。普通高考专科及以上上线人数1141人。
【文化 体育 旅游】 2021年,有电影放映队13个,专职放映技术人员13人;有线电视用户13092户。报刊发行量97.6万份。各类文化馆(分馆、站)29个,图书馆(分馆)41个,图书总藏量11万册(包括电子书5.75万种),博物馆1处,美术馆1处。专业艺术团体1个,全年演出127场次,其中在农牧区演出104场次。举办旗级以上运动会2次,参加运动员700余人次。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5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实现旅游总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27.3%。
【卫生】 卫生机构286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23个。医疗单位有病床1659张,卫生技术人员186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30人。乡村卫生室161个,乡村医生172人。
【社会保障】 202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38%。城镇新增就业1205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55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8112人,比上年增加5255人,其中,企业参保在职职工14827人,离退休人员14374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在职职工8555人,离退休人员4307人;城乡居民参保122415人,离退休人员23634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606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0225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95741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21617人、城乡居民参保174124人。参加失业保险7000人,领取失业保险84人。参加职工工伤保险14563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13960人。全旗有敬老院4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2所。有福利院1所,床位108张,在院人数9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乡居民8838户、16878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646户、2720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7192户、14158人;领取“三无”人员最低生活保障185人,领取孤儿最低生活保障33人。
【居民收入消费】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9761元,比上年增长9.1%;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3998元,比上年增长15.4%。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742元,比上年增加2277元,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9361元,比上年增加2467元,同比增长14.6%。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145元,比上年增加1313元,增长11.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0756元,比上年增加1633元,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王晓晶)
扎赉特旗
【概况】 扎赉特旗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接壤,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西北连阿尔山市,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相邻。总面积11837平方千米。旗辖8个镇、2个乡、3个苏木,1个种畜繁育中心,11个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19个农村牧区社区居民委员会,197个嘎查村民委员会,684个村民小组。境内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乌塔其、保安沼、乌兰等监狱和图牧吉强制隔离戒毒所。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所属八一牧场、巴达尔胡农场。2021年,全旗户籍人口39.1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6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405万元,比上年下降65.22%。
【农业】 2021年,完成农作物播种575万亩,种植业保险492.48万亩。良种率99%。粮食播种555.8万亩,在早春低温,夏季低温寡照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产量23.15亿公斤。全旗农机总动力179.19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4.74万台,配套农机具7.63万台(套),农用排灌机械3.95万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15%,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年补贴购置各类机具1891台(套),受益农户1712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11万元。
【畜牧业】 牧业年度,家畜存栏300万头(只、口),其中,肉牛存栏28万头,肉羊231万只,马驴骡6万匹,生猪35万口,禽类存栏达110万羽。培育肉牛产业,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肉牛2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2万头,50头以上的养殖大场1050户,养殖肉牛2000头以上的村50个。实施品种改良,成立扎赉特旗牛羊产业服务中心,设立10个分中心。完成建设改良站点100个,开展动物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和其他常规免疫,春秋季集中免疫密度均达到95%以上。
【林草业】 完成营造林建设任务15.25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万亩,退化林修复1.5万亩,义务植树0.45万亩,森林抚育10.3万亩。完成退牧还草任务3万亩,其中,退化草原改良1万亩、毒害草治理2万亩。全旗设置有害生物监测标准地40处。全旗调运检疫苗木4.58万株,复检苗木50.722万株,产地检疫2605亩,检疫木材8916立方米。全年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35万亩。
【水利】 2021年,用水总量4.03亿立方米,用水指标限额达标。绰尔河绰勒以上段防洪工程,实施堤防加高培厚18.65千米,新建排水泵站2座,完成投资3514万元。沙巴尔吐河治理工程,治理险工12处,投资3503.53万元。查干木伦河治理工程完工,治理险工4处,总投资2100万元。全年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6处,总投资2237万元,解决和改善6061户2159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 2021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15.9%,天牧臻进入规模以上企业,新增3600万元产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库2.4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40%。
【城乡建设】 改造2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7.55万平方米。投资900万元,维修维护更换音德尔镇区城镇基础设施,完成音德尔镇区27条背街巷道的整修整治。投资2964.39万元,绰尔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建设污水管线16.3千米。投资2989.38万元,实施扎赉特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建设污水管线20.16千米。投资3200万元,实施扎赉特旗1×30兆瓦生物质热电厂配套热网工程,完成供热管网铺设8千米。
【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营林造林、草原修复工程,绰尔托欣河国家湿地公园、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相继批复建设,森林覆盖率30.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2%,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防洪堤、水土保持、山洪沟等河湖生态治理保护工程。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草原专项督察反馈意见全部销号。投入资金1.39亿元,改造污水处理厂,建成新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8.36%。
【乡村振兴】 整合资金2.46亿元,实施肉牛肉羊养殖、黑木耳和中草药种植、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34个,饮水安全项目8个,修建嘎查村产业路21条。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启动编制全旗、重点镇和示范嘎查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12个。完成《“十四五”期间京蒙协作专项规划》,京蒙协作到位帮扶资金6530万元,实施项目19个。推进农村户厕排查整改,所有问题户厕全部整改完成。投入资金2700万元,以“五清、五有、五化”为目标,发动干部群众10万人次,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嘎查村存量垃圾清仓见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商贸业】 全旗有商贸流通业限额以上企业12家,其中,批发企业5家,零售企业3家,住宿餐饮企业2家,限上大个体2家。拟增加限上企业3家。1至12月,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速5%,全盟排名第三。外贸自营进口业务实现破零,累计82.47万元。
【电子商务】 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约8.96亿元,同比增长4.18%。快递进出港量约为1132.31万件,同比增长4.18%。开展28场直播活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4117.4万元。
【旅游】 全年游客总接待人数126.5万人次,过夜游客40.2万人次左右,较2020年增长10%左右,旅游收入8.2亿元。
【交通】 2021年,实施项目11大类42条,完成投资约2.46亿元。全旗公路总里程3036千米,其中沥青(水泥)路2611千米,占比86%。全旗196个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692个自然屯中41个未通硬化路。嘎查村通客车率100%。全年完成客运量7.78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95.5万吨。
【科学技术】 扎赉特旗杜美牧业项目列入2021年自治区科技计划第一批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推广科技成果转化3项,获得专利3项。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合作社、种养大户,服务“三农三牧”工作。建设推广科技网络视频系统,建立“12396”综合服务站1个,建设运营视频终端10处,完善星火科技“12396”服务平台。争取科技项目扶持资金690万元。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培训农牧民10万人。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35项,标准化生产面积420万亩。推进“科普中国”APP落地应用,注册总人数11326人,信息传播量280万次。
【教育】 全旗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82所,全旗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6.96%、普惠率91.3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1.92%。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31341人,其中,小学20965人、初中10169人、特殊教育学校207人。全旗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103.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4%,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实现零辍学。在普校随班就读残疾儿童147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残疾儿童74人、送教上门110人,融合教育23人。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5.27%。全旗高中阶段学校共3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完全制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全旗13所民族语言授课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11所公办民族幼儿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育教育。
【文化】 截至2021年末,有乌兰牧骑专业表演团体1个,全年专业艺术团体送文化下乡演出122场(次);有文化馆1座,文化站14个,村嘎查草原书屋197家;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达6万册以上,各种报刊50余种;文物管理所1个,收藏文物810件套1370件。全旗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户户通”工程实施7.7万套;有线电视用户8400户。举办第十届绰尔河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暨全旗那达慕、第三届农牧民丰收节、第三届冬季冰雪文化旅游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苏木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室)建设,全旗197个嘎查村均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民生保障】 全旗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总人数4355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1982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4147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0339人,工伤保险参保19433人,失业保险参保13200人。为1375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102万元,为5312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32569万元,为43107名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7665万元。工伤保险支出317万元,涉及33人,为109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56.63万元,为228人发放临时价格补贴0.68万元,为363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67.23万元,为575人次代缴医疗保险30.24万元。将59044名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应助尽助。(金瑞)
突泉县
【概况】 突泉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中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深处。北部、东北部同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东部和吉林省洮南市相连。地域形状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长方形,全县总面积4889.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66万亩、林地面积20.17万公顷、草牧场面积14.20万公顷。县辖6个镇、3个乡,188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464个自然屯。盟属国有杜尔基农场驻突泉县。2021年,全县总人口293534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52亿元,增长3%;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31800元和13542元,比上年增长8.5%和11.0%。
【农业】 2021年,全县耕地面积266万亩,粮食作物总面积261.45万亩,其中玉米205.48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2.05亿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51万亩,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4.5%,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发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45万亩。成立13个专业合作社参与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有专业人员230人,有专业植保机械860台(套),日作业能力8.6万亩。全县各类机具2.2万多台(套)。调进良种450万公斤,化肥7万吨,农用柴油1.2万吨,春耕生产资金5亿元,其中农民自筹2亿元,发放贷款3亿元。
【畜牧业】 2021年末,全县大小畜总存栏136.9万头(只),其中,肉奶牛存栏18.98万头、肉羊存栏109.36万只、生猪存栏6.18万头、马驴骡2.47万(匹)头。全县牛存栏同比增长47.13%,增速全盟第一,日产鲜奶110吨,全县牛养殖户25897户,全县牛养殖户覆盖率44.65%,实现户均2.4头、人均0.77头、户覆盖率44.06%,建成兴安盟最大的安格斯牛繁育基地1处、兴安盟最大的奶源基地1处。新建大畜改良站点86个、肉羊改良站点98个、生猪改良站点6个,完成家畜改良配种总数量74.45万头(只);引进优质肉牛冻精7.2万支,马驴冻精2000支,引进优质种公羊980只,大畜平均受胎率87.5%,小畜平均受胎率98%,大小畜仔畜成活率95%,良种比重97%。
【林草业】 2021年,全县林场总面积121.93万亩,森林覆盖率29.18%。全县草牧场总面积213.3万亩。全县完成林业生产建设任务3.07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预下达任务1.0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0.5万亩,完成果树经济林0.35万亩。
【水利】 2021年,争取专项资金2860万元,建设5个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69平方千米。推进突泉县重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鉴定8座水库。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54亿元,完成预计目标156.93%;实施工业重点项目6项,其中竣工项目3项,完成全口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完成预计目标的105%。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协调推进庆业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前期,完成项目批复。针对工业一煤独大的问题,在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上集中用力。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完成30个,移动公司完成7个。
【电力】 2021年,国网突泉县供电公司完成购电量45250.2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24%。售电量完成41828.6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10%。国网突泉县供电公司完成配电网改造工程(共109个单体)完成投资4498.40万元,改造10千伏线路75.24千米,改造0.4千伏线路109.95千米。
【城镇建设】 2021年,改造小区19个,总投资1500万元,惠及住户828户,全部施工改造。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6个,批准预售总面积18.26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1125套,销售商品房面积15.22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新开工项目3个,开发总面积22.1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559万元,续建项目4个,开发总面积11.2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900万元。
【环境保护】 2021年,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全县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推进7个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完成前期手续和规划设计工作。继续巩固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成果,严禁新建3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开展工矿企业、砖瓦行业扬尘治理专项工作,排查企业80余家次。全县空气优良天数97.2%。截至2021年,开展3轮固废、危废产生企业的专项监管工作,排查尾矿库2轮。专项检查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企业,要求企业定期完成土壤检测任务。全县固体废物基本实现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得到规范化管理。
【旅游业】 2021年,接待游客608209人次,同比增长31.7%,旅游收入46341.7万元,同比增长29.3%。开展旅游安全隐患排查165家次,出动检查人员36人次。
【交通】 2021年,开展的重点项目有实施续建项目省道309线阿力得尔至突泉段公路工程,总长119.7千米,总投资7.6亿元,该项目路基、桥涵完工。实施新建项目自然村通组公路道路改造工程及其他农村公路工程,计30个项目,公路总里程52.469千米,总投资3359万元。截至2021年末,该项目路基完成39千米,路面垫层完成35千米,水稳完成10千米,面层完成9千米。重点加大“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客运车辆、牤牛海至大通道煤炭运输车辆查处力度。查扣“黑”出租1辆,劝返源头卸货车辆56辆,批评教育驾驶员100余人。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到客运企业、货运企业、驾校、维修企业、出租车企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检查128次,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执法人员384人次,排查安全隐患178项,下发整改通知38份,整改率100%。加强安全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117次,计500余人参加。
【商贸服务业】 2021年,实施12345消费扶贫模式,精心组织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全县有11家企业进驻832平台,7家扶贫企业开展直播带货业务,1家企业进京注册成立销售公司,扶贫产品实现进学校、进食堂、进社区等“七进”,农产品进京销售2500万元。落实稳外贸措施,新增外贸企业2家,全县进出口总额完成144万元。全县有各类市场主体16087家,个体工商户13695家,大小宾馆66家,物流企业25家,旅行社及旅游公司18家,快递公司10家,餐饮商户783家,大型餐饮18家。
【科学技术】 2021年,获批自治区关键技术公关项目2个,申报盟本级科技应用与研发项目6个,获批1个。围绕农村实用技术、设施农业、“三农”新政策,举办新型农牧民培训班10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举办科技大集等形式,发放技术资料和各类信息10万份。
【教育】 2021年,有公办各级各类学校45所及3个教学点,3~6周岁适龄幼儿在园人数5744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911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67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441人。突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参加世界机器人搬运挑战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高考本科上线率57.28%,一本上线率10.25%。秋季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落实“5+2”服务模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减负,累计联合执法6次,停业年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0所,常态化督导检查县内30所校外培训机构。
【文化】 2021年,突泉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举办美术、书法、广场舞等公益活动和赛事17项,开展油画等各类艺术辅导和培训班6期,发布线上主题网络作品展5期,开展全民阅读分享、读书交流等活动15次,深入帮扶村开展文体活动240场次。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百团千场等形式多样的演出辅导活动累计159场,受众2万余人。开展文艺创作,面向社会群众征集“突泉元素”原创歌曲作品30首,制成“永远的旗帜”突泉县建党百年献礼原创歌曲集。
【体育】 2021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6项。各类体育协会举办各类体育赛事9项,举办太极拳、气功、武术培训班5期,开展健身活动100余次。3月,启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和进机关活动。全县中小学学生3500余人参加,干部职工冰上公益体验活动4500余人参加。
【民生保障】 2021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参保人数31723人,收缴养老保险费10978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617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统171969人,享受待遇总数16189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1788人,退休3883人,收缴养老保险费8256万元,发放养老保险费25315万元。全县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9167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800元,农村和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2元。(刘妍 王宏平 宋媛媛 雷建坤 石睿)
【概况】 兴安盟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北纬44°14′~47°39′,东经119°28′~123°38′。西北、北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扎兰屯市相连,东北、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泰来县毗邻,东南与吉林省白城市的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通榆县接镶,南、西南和西与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霍林郭勒市、扎鲁特旗,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和蒙古国交界。国境线全长125.85千米,其中,陆界长71.61千米,水界长54.24千米,总面积59806平方千米。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突泉县6个旗县市、56个乡镇苏木、15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公署驻地乌兰浩特。境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等41个民族。2021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40.5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5.58万人,乡村人口64.9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49‰。
【主要经济指标】 2021年,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33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57.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34.85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三次产业比例为34.8∶26.2∶39.0。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36.3%、10.7%和53.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702元,比上年增长6.3%。民营经济增加值401.44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57人,比上年减少1373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
【农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18.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5.89千公顷,增长0.6%。粮食总产量665.8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31.02万吨,增长4.9%。其中,稻谷产量68.60万吨,减产3.26万吨,下降4.5%;玉米产量538.26万吨,增产46.08万吨,增长9.4%;大豆产量18.68万吨,减产7.89万吨,下降29.7%;薯类产量1.33万吨,减产0.19万吨,下降12.7%。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008.86万头(只、口),比上年增长6.6%。其中,猪存栏65.99万口,比上年增长83.6%;牛存栏114.10万头,比上年增长20.9%;羊存栏819.50万只,比上年增长1.8%。全年水产品产量7069吨,比上年下降7.5%。
【林业】 2021年,完成营造林面积41.7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40万亩、封山育林5.4万亩、退化林修复13.5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5.4万亩。继续实施大兴安岭南麓百万亩人工林绿色长廊三年行动,全年完成绿化面积16万亩。完成建设乡村绿化美化村屯128个,增加乡村生态绿量4293亩,完成庭院及四旁植树56.4万株,村庄绿化覆盖率30.62%。开展“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人工造林236.5万株,增加绿化面积1.98万亩。完成义务植树350万株,同比增长16.67%,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6处,新增国土绿化面积2.2万亩,超55.6万以上人次参与2021年的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投资1100万元。兴安盟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每年春秋季候鸟过境10万只,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鸟类20目57科311种,兽类6目19科69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尾海雕、白鹤、大鸨、黑琴鸡、栗斑腹鹀、紫貂、蒙原羚等3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灰鹤、蓑羽鹤、小天鹅、长耳鸮、北朱雀、马鹿、狼等74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等斑头雁、角百灵、松鼠、狍等30种。
【工业】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6%。工业产品产量,全盟卷烟产量26.52万大箱,比上年增长3.9%;饲料产量13.17万吨,增长51.3%;中成药产量148吨,增长20.3%;发电量95.48亿千瓦时,增长2.1%。年末,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235.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新能源发电量42.83亿千瓦时,增长16.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为4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6.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实现利润总额13.47亿元,增长22.4%;营业收入利润率4.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2%。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85.7%。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医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20.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66.0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59.25万吨标准煤,下降8.4%。规模以上清洁能源发电量42.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2%,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44.9%,占比较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10.1元,较上年减少1.0元。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57.6元,较上年增加9.7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7.1%,较上年末降低0.7个百分点。
【水利】 2021年,全盟总用水量11.5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2.9%,工业用水下降30.0%,农业用水下降8.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下降1.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4立方米,下降34.4%。
【生态环保】 全盟确定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98.99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22.79千公顷。全盟现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97.5%。
【建筑业】 2021年,全盟建筑业增加值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或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9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8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竣工房屋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降11.8%;房屋建筑竣工率31.0%。
【交通】 2021年,全盟公路货物运输量1952万吨,比上年增长20.9%;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58183万吨千米,增长17.2%。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1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0%;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2791万人千米,下降20.5%。全年航空货运吞吐量0.06万吨,比上年下降6.0%;航空旅客吞吐量77.04万人次,增长11.1%。年末,全盟公路通车里程14166千米,比上年末增长2.0%,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4078千米。年末,汽车保有量33.6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2%,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31.77万辆,增长10.5%。在个人汽车保有量中载客车保有量28.12万辆,增长10.2%。民用轿车保有量20.5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人轿车20.14万辆,增长9.2%。
【邮电】 2021年,全盟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53万件,包裹业务0.70万件;快递业务量545.63万件,比上年增长30.5%;快递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18.6%。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46亿元,增长5.1%。在邮政业中快递业务收入1.70亿元,增长18.6%;电信业务收入11.84亿元,增长5.3%。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118.42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44.3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6.0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2%;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162.78万户,增长2.7%。
【商贸服务业】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99亿元,比上年增长5.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4.60亿元,比上年下降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80亿元,增长9.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9.7%;金融业增加值27.11亿元,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23.29亿元,增长3.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2.60亿元,比上年增长68.0%。其中,进口总额1.01亿元,下降4.1%;出口总额1.59亿元,增长220.7%。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盟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43.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2%。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0.9%。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3.2%。房地产开发投资6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财政】 2021年,全盟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29亿元,比上年下降19.9%,其中入地方库税收收入21.87亿元,增长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54.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9.92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32亿元,增长0.7%。
【金融 保险】 2021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2.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03.01亿元,下降10.0%;住户存款余额574.79亿元,增长12.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3.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387.61亿元,增长12.4%;短期贷款余额341.44亿元,增长8.9%。年末,全盟有证券经营机构1家;证券公司开户数26701户,比上年末增长2.3%;全年,证券交易额90.55亿元,增长31.4%。截至年末,全盟有保险机构31户,与上年持平。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4.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
【教育】 2021年,全盟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全年招生5245人;年末,在校学生1575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全年招生5126人,年末在校学生12302人;普通高中18所,全年招生8988人,年末在校学生26438人;普通初中60所,全年招生14242人,年末在校生42245人;小学121所,全年招生14836人,年末在校生85974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5所,年末在校生817人;全盟幼儿园在园幼儿36344人。
【科学技术】 全年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安排1项,自然科学基金安排1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231万元。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9家。年内,认定登记各类技术合同数22个,其中区内成交技术合同数22个。合同成交金额0.26亿元,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0.1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9727万元。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3.9万人次,培训乡村技术骨干0.4万人次,送科技下乡1376人次,受益群众8.6万人次。推广盟级实用技术3项。
【文化】 2021年末,盟旗两级有图书馆7个,藏书量72万册。博物馆8个,群艺馆(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站(所)7个。全盟有专业艺术团体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76个;村嘎查草原书屋808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16处,旗县级9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自治区级57项,旗县级404项。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有旗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79%,数字电视用户13.19万户。全年,盟级报刊发行量达2.63万份,其中:蒙古文版0.63万份。
【旅游业】 2021年,全盟接待国内游客1041.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0.08亿元,下降2.4%。
【体育】 全年,全盟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奖牌54枚,其中,金牌17枚、银牌16枚、铜牌21枚。
【卫生】 2021年,兴安盟卫生健康机构总数1663个。其中,医院34个(公立医院19个、民营医院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8个、卫生院89个、卫生室883个、诊所医务室49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个;其他机构4个。床位数9431张,其中,医院7225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26张。卫生健康人员总数149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957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4692人,注册护士4815人,药师(士)548人,技师(士)645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盟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09.1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6.1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3万人,比上年增长3.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3.7万人。全盟有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6个。全盟公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拥有床位2223张,社会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4298张,在院人数3912人。全年,有14.92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其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3397人,比上年下降6.6%;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25771人,比上年增长1.1%。收到上级下拨社会福利资金2569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1亿元。
【居民收入消费】 2021年,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3298元,比上年增长9.2%;全盟居民均消费支出16141元,增长16.1%。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4227元,比上年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21489元,比上年增长14.7%;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11%,比上年降低1.1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4.01平方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127元,比上年增长11.4%。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支出11653元,比上年增长17.8%;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8.50%,比上年降低1.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90平方米。(顾婉彤 韩文彬)
乌兰浩特市
【概况】 乌兰浩特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东南部,东与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县毗邻,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接壤,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相连,西、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总面积2353.5平方千米。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石灰石、建筑用沙石、砂质黏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乌兰浩特市林业用地68113公顷,森林覆盖率26.6%,活立木蓄积824534立方米,用材林面积13639公顷。全市林木蓄积量586736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71.2%。辖4个建制镇,11个街道办事处,39个嘎查,19个村,5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呼和马场、公主陵牧场)。2021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160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01‰。
【农牧林水业】 2021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74.90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329507.24吨,比上年增长7%。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19344千瓦,各种拖拉机9585台。有效灌溉面积31.67千公顷,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31.39千公顷,林地有效灌溉面积0.28千公顷。2021年底,节水灌溉面积22.49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983.9吨,比上年增长4.6%;农村用电量4403.8万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2%。年末,全市家畜存栏总头数为337140头(只),比上年减少24995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37532头,羊存栏274389只。全年,肉类产量达17404.5吨,牛奶产量达108433.6吨。完成义务植树4000亩,“四旁”植树40万株,完成经济林1200亩,重点区域绿化完成1000亩。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34万亩,治理侵蚀沟32条。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10.27万吨,年均增加降水有效利用量49.95万立方米。
【工业】 202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834754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工业总体产销衔接趋好,产品销售率达96.6%,比上年增长0.2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1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1383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47%。
【交通邮电】 全社会公路货运量621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92079万吨/千米,公路客运量53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10964万人/千米。航空货运周转量515吨/千米,航空旅客周转量634172人/千米。全年,邮电业务收入72127万元,其中,邮政快递总收入18409万元,电信业务收入42586万元。全市移动电话451324户;固定电话用户62223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5110户。
【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6%。其中,城镇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4.7%。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23.4%,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42.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商品房住宅投资完成207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9.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32033万元,比上年下降45.9%。
【财政】 2021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48459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0193万元,比上年增长4.8%。财政支出396464万元,比上年下降8.8%。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市科学技术经费支出541万元,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牧民300余人次。
【教育】 全市普通中学在校生22639人,中等职业在校生5776人,小学在校生21451人。全市有幼儿园及附设班707所,在园幼儿988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
【文化旅游】 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32.8万册,借阅人次2.34万人次。全市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88%;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5座,电视发射机5部,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5%。全年,接待游客359.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
【卫生】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32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05个,各类医院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3620张,卫生技术人员6183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9688人,其中,参保职工44275人,离退休人员35413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6789人,其中,参保职工53781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7300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009人。工伤保险参保23825人,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921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9595人。全市民办养老机构16家,拥有床位1995张。
【居民收入】 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21654人。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7234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0456元,比上年增长11.3%。(刘颖)
阿尔山市
【概况】 阿尔山市位于兴安盟北部,总面积7408.7平方千米。辖区内设有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河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伊尔施4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常住人口4.8万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621万元,同比增长4.9%,位居全盟第四。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0.8∶17.3∶61.9。
城镇新增就业723人,比上年增加9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5%以内。全年发放小额贷款1000万元。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2万元,同比下降51.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9009万元,同比下降1.5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2406人,同比减少974人。
【农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995公顷,比上年下降11.02%。粮食作物总产量42114.26吨,同比下降11.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183.66公顷,同比下降45.1%。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9万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127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896台,小型拖拉机380台,联合收割机90台。化肥施用量(折纯)1573吨,农用柴油881吨,农药使用量29吨。年末,全市牲畜总头数达200079头(只),同比增长26%。其中,大牲畜存栏8864头(只),同比增长7.6%;羊存栏186782只,同比增长26.7%。全年,肉类总产量2092吨,牛奶产量16吨,禽蛋产量247吨。
【工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94.8%,位居全盟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382万元,比上年增长97.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完成8946万元,同比增长101.9%;累计产销率106.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8977万元,同比增长101.5%。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升74.1%,房地产开发投资为零。全年施工项目36个,完成投资98778万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完成投资84602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85.6%;500—5000万元项目24个,完成投资14176万元,占全部投资额的14.4%。
【生态环境】 2021年,完成营造林7377.44公顷,其中,人工造林710.74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封山育林6666.7公顷。完成森林抚育10610.09公顷。水土保持治理面积7827公顷。森林面积601586.4公顷,森林覆盖率81.2%。全市确定自然保护区1个。其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8567公顷。
【交通】 全年,全市公路货物运输量24万吨,比上年增长300%;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3163万吨千米,增长125.9%。公路旅客运输量2万人次,与上年持平;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490万人千米,增长48.5%。航空货运吞吐量31吨,比上年下降64.0%;航空旅客吞吐量52860人次,下降10.4%。年末,公路通车里程902千米,比上年末增长13.5%。
【邮电】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5554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00万元,下降3.4%,在邮政业中快递业务收入1212万元,增长384.8%;电信业务收入4254万元,增长7.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728户,比上年末下降48.1%;移动电话用户50597户,增长6.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9737户,比上年末增长8.4%。
【教育】 全市有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1427人,专任教师293人。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年招生61人,在校学生272人,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完全中学1所,全年招生144人,在校学生436人,教职工107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4所,全年招生123人,在校学生874人,教职工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3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年,公立及登记注册民办幼儿园有13所,在园幼儿594人;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
【文化 旅游】 2021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乌兰牧骑)1个,文物管理站1个,综合文化站8个。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台4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900户。全年,接待游客224.2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3.8%;实现旅游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22.2%,全市有注册宾馆、旅店331家、标准床位2万余张,其中,2星级酒店1家、3星级酒店1家;旅行社31家,其中,2家分社,4A级旅行社1家;旅行直接从业人员4300人,间接从业人员约12900人。旅游纪念品商店120家。
【卫生】 2021年末,全市卫生机构(含个体)2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康复医院,中医院)10个。各医疗单位实有病床204张。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62人,其中,执业医师109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133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6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16人。全市有乡镇卫生院4个,床位44张,卫生技术人员43人。
【社会保障】 2021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7217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8646人。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656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79户、155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96.84万元。
【居民收入消费】 2021年,全市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213元,同比增长8.4%;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21876元,同比增长15.8%。全年,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3435元,同比增长7.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025元,同比增长11.2%。(刘贺)
科尔沁右翼前旗
【概况】 科尔沁右翼前旗(以下简称“科右前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中西部。总面积16985.3平方千米。旗境东与兴安盟扎赉特旗相连,南与吉林省洮南市、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相接,西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蒙古国毗邻,北与兴安盟阿尔山市、扎赉特旗接壤。中蒙边界线长32.50千米。旗辖3个苏木,满族屯满族乡和巴日嘎斯台2个乡,科尔沁、额尔格图、察尔森、归流河、大石寨、德伯斯、索伦、居力很、俄体9个镇,绿水种畜繁育中心。科右前旗政府驻地科尔沁镇。2021年末,全旗境内户籍总人口331668人,其中,蒙古族158265人,汉族155698人,其他少数民族17705人。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2092元和14315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1.6%。
【农牧业】 2021年,全旗416万亩耕地全部耕种,粮食作物播种396.5万亩,比上年增加6.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0.96万亩,同比下降64.2%。粮食总产15.46亿公斤,较2020年增加4%,连续6年实现增长。牧业年度牲畜总存栏434.54万头(只、匹),其中,肉牛存栏28万头,比上年增长16.7%,奶牛存栏2.84万头,同比增长217.5%,肉羊存栏380万只,生猪存栏21万头,其他牲畜存栏3万匹。
【水利】 2021年,实施山洪沟和河道等人居环境治理应急项目,治理山洪沟9条,治理河道3条,完成护岸10700米,护底7037.52米,过水路面18处,汇流口8处,桥1座。完成水土保持面上治理面积20.42万亩,其中,造林1万亩,种草12万亩,黑土区保护性耕作面积7.42万亩。全旗用水总量1.8735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533,国家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工业】 2021年,实施兴安盟级重大项目36个、完成投资43.2亿元,乌兰大化肥项目试车生产,推进伊利乳业、中广核风电、德康生猪等项目。井泉中草药饮片完成“出口第一单”,鼎诚珠宝银饰产品实现外贸出口。创新打造草业科学研究基地、“前·海”科技创新创业谷,中博农胚胎生产实验室成功揭牌。
【城镇建设】 2021年,争取中央配套资金1226万元。加大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新建雨水管网3.7千米,污水管网2.13千米,给水管网2.15千米。新建、改造供热管网11.2千米,完成70余万平方米的区域供热系统优化提升,供热投诉率比上年下降5%。全年,城区供水总量530万立方米,管网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全年累计处理污水490万立方米,完成全旗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完成绿化面积43.16万平方米,完成绿化及各类工程建设投资0.68亿元。
【房地产】 2021年,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系列政策,审批发放《商品房预售许可证》81件,房屋上市面积59.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78%,成交面积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99%,成交金额25.5亿元,同比下降19.55%,房屋库存面积6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4%。
【生态建设】 2021年,林果面积23.5万亩。累计栽植常绿树1346株、落叶乔木8013株、花灌木2600丛、地被植物1.73万平方米、绿篱2.63万平方米、宿根花卉4.05万平方米、播种草籽20.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察尔森水库入流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水库西入口人工湿地完成土建工程的70%,东入口人工湿地进入招投标阶段。完成水库水体断面污染预警溯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完成环美污水处理厂等12家企业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筹划水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3个,总投资3160.81万元,进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储备库。完成67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24万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7%。
【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 2021年,识别易致贫返贫户657户1571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内有易致贫返贫户1004户2490人,旗财政投入200万元用于因病、因灾等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人群实施防贫保。盟级领导督查、盟乡村振兴局督查反馈问题13类、40个具体问题,全部整改完毕。对2020年国家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4月20日,科右前旗召开全旗成效考核整改集中行动部署会议,将整改任务分解到16个旗直部门和14个苏木乡镇,存在问题全部实现清零销号。全旗认定消费扶贫企业19家,认定扶贫产品61款。全年,科右前旗有带贫机制的企业农畜产品销售额12733.6万元,其中,区内销售5768.57万元,区外销售6965.03万元,区外销售中在京销售额达3346.19万元。
【交通】 2021年,项目投入资金881.1万元,硬化村屯链接路5条,包括大石寨镇沙布台村G207至小河沿自然屯连接路、大石寨镇沙布台村水泥路至钟家沟自然屯连接路、大石寨镇沙布台村至G207至司家沟自然屯链接路、居力很镇大靠山至小靠山村屯连接路、巴日嘎斯台乡义和村大义和至双山自然屯连接路,总长10.88千米。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
【商业贸易】 2021年,科右前旗出口总额1.27亿元人民币,完成外贸出口任务。举办“2021年内蒙古科右前旗·中蒙俄国际商品线上交流会”。20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显著。中高端汽车销售突出,龙晟丰田、鼎龙汽车两家汽车经销商“五一”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62%、67.8%,汽车销售仍是拉动全旗经济增长,提高社零额的重要力量。2021年,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达14.5亿元。
【电子商务】 全旗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5811万元,比上年增长35.05%;网络零售额2658.61万元,同比增长83.38%,其中农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051.96万元,同比增长52.94%,完成快递进港量947.2万件,同比增长32.26%,出港量75.91万件,同比增长29.65%。
【科学技术】 2021年,下派科技特派员100名,其中20名通过技术入股、领办企业实体、承包园区、实施项目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互利共赢关系,带动1000多户农牧民受益。参与组建农村牧区各类经济合作组织13个,培养农牧业技术骨干220人。截至2021年末,科技人员下乡累计520人次,其中选派3名科技人员作为“三区”人才。发放便民联系卡100个、培训材料1.5万份册,举办培训班361期,培育技术员530人次、农牧民1.2万人次。
【教育】 截至2021年末,全旗有各级各类学校46所,其中,小学21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普通高中2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中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35所,其中,公办独立幼儿园5所,校带园26所,村级园56所,注册民办园48所。全旗有教职工5262人,学生37233人(含在园幼儿)。
【文化 旅游】 2021年,科右前旗图书馆藏书40000余册,下设各苏木乡镇“草原书屋”229个。全年,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7亿元。推进金马鞍AAAA级景区创建工程,推进海力斯台沟草原宿集,其中建设完成“大乐之野”“南岸”两家民宿品牌主题,推进“木亚”“飞茑集”“西坡”民宿品牌建设。众缘酒店正式运营,持续做强家禾野奢帐篷、哈日白辛民宿品牌。
【体育】 2021年,科右前旗举办庆“三八”女子门球赛、2021年“信用社杯”山地自行车赛、公路越野赛、羽毛球赛、职工乒乓球赛、网球赛、篮球赛、排球赛共8项,吸引3000余名体育爱好者参加比赛,带动科右前旗全民运动、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卫生事业】 2021年,科右前旗有医疗卫生机构413家,实有床位数1176个床位、编制人数862人,卫生技术人员1640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08家,乡镇卫生院23家,村卫生室238家。继续推进“三个一批”行动计划,落实好脱贫人口旗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大病专项救治250名,救治率100%。
【民生保障】 截至2021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31.4万人次。其中,城镇职工参保44702人,完成目标任务41120人的108.7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08378人,失业保险参保12800人,完成任务12800人的100%,工伤保险参保18841人,完成目标任务18660人的100.97%,实现基金征缴收入4.26亿元,发放基金8.6亿元。(张贺鑫 谢斯琴)
科尔沁右翼中旗
【概况】 科尔沁右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右中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沙地北端,是兴安盟最南端的一个旗。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接壤,东与吉林省通榆县、洮南市相连,南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相接,西、西北与通辽市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及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毗邻。总面积15613平方千米,旗辖巴彦呼舒、高力板、吐列毛杜、巴仁哲里木、杜尔基、好腰苏木6个镇,代钦塔拉、新佳木、哈日诺尔、额木庭高勒、巴彦淖尔、巴彦茫哈6个苏木,孟恩套力盖矿区和布敦化矿区2个工作部(旗内掌握的工作部),26个居委会,173个嘎查,464个艾里。2021年末,户籍总人口248996人,其中非农人口68656人,蒙古族人口216528人。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三次产业比例为46∶16∶38。全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35363元,比上年增长7.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1亿元,比上年下降19.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2.44亿元,同比下降6.57%。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0.79‰。
【农牧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9.7万亩,比上年增加2.3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202230吨(12亿公斤),比上年增加6.48万吨(0.65亿公斤),同比增长5.7%,创历史新高。农牧业机械总动力8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5%。大中型拖拉机4813台,同比增加591台,小型拖拉机21906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05吨,比上年下降2.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62吨;完成机械耕整250.8万亩,机械深松50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92.3%。精少量播种完成203万亩,免耕播种完成60万亩,机械深施化肥166万亩,机械饲草总量35万吨,机电灌溉95万亩;农机跨区作业面积23.8万亩。农机技术培训790人次。牧业年度,牲畜存栏207.15万头(只、口),比上年增长6.5%,其中,生猪存栏12.54万口,增长41.8%;牛存栏36.44万头,增长11.5%;羊存栏156.45万只,增长3.7%。水产品产量2091吨,同比下降280吨,下降11.8%。
【水利】 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5万亩(3000公顷),完成任务率100%。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005.17万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验收率100%。完成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引绰济辽工程征占地9164.44亩,累计拨付土地补偿金7403.70万元。实施霍林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1.23亿元;建设翰嘎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2.3亿元。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5.9%。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比上年增长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165541万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2226万元,比上年增长36.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泥产量32.88万吨,同比下降1.46%;发电量31089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74%,其中火力发电171854万千瓦时,同比下降8.62%;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2206吨,增长11.44%。
【建筑业】 建筑业总产值1.14亿元,同比下降53.5%。全旗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3个。当年竣工交付使用项目23个,工程项目竣工率33%。房屋施工面积59.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9%,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9.7万平方米。
【生态环境建设】 2021年,完成造林面积7.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45万亩、封山育林1.6万亩、退化林修复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54%。全旗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有环境监测站1个,监测人员3人,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1处。
【乡村振兴】 6月,全面启动科右中旗乡村振兴规划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全旗包括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在内的6个专项规划,同时对8个自治区级示范嘎查进行系统规划,达成规划协议并完成对全旗173个嘎查普查收集数据。同时成立驻村办,重新调整定点帮扶单位,15个厅局级单位、39个盟直单位和92个旗直定点帮扶科右中旗173个嘎查,派驻村第一书记164人、队员255人。截至年底,全旗脱贫人口8555户、22188人,有监测“三类人员”621户、1698人,其中2021年新识别335户、914人。
【交通】 公路货运量206.46万吨,比上年上升108%,货物周转量达2.36亿吨千米,比上年上升109.6%;公路客运量17.5万人次,同比上升127.8%,公路旅客周转量2923万人千米,比上年上升78.6%。公路通车里程3171.4千米,其中,国道331.4千米,省道44.3千米,农村公路里程2795.7千米。
【国内外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4.2%,城镇、乡村增速分别比上年上升4.2%、4.3%。招商引资累积到位资金32.07亿元,其中,区外到位资金30.1亿元,区内盟外到位资金1.97亿元。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9.53万元,其中,进口服务贸易额7.48万元,出口额60.05万元。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21404户,其中,企业1902户、个体工商户1790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95户。
【科学技术】 推广旗级以上农业实用技术6项。对农牧民进行科技培训400人次,其中培训嘎查级技术骨干180人次。
【固定资产投资】 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8%。施工项目69个,其中新建项目2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3.3%;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82.5%,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5%。
【教育】 全旗有中、小学校46所(包括小学教学点5个)。在校学生29674人,其中学6767人,小学126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聋哑学校1所,在校学生100人;幼儿园64所,校内学前班347个,在园幼儿5289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820人。普通高考专科及以上上线人数1141人。
【文化 体育 旅游】 2021年,有电影放映队13个,专职放映技术人员13人;有线电视用户13092户。报刊发行量97.6万份。各类文化馆(分馆、站)29个,图书馆(分馆)41个,图书总藏量11万册(包括电子书5.75万种),博物馆1处,美术馆1处。专业艺术团体1个,全年演出127场次,其中在农牧区演出104场次。举办旗级以上运动会2次,参加运动员700余人次。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5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实现旅游总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27.3%。
【卫生】 卫生机构286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23个。医疗单位有病床1659张,卫生技术人员1860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730人。乡村卫生室161个,乡村医生172人。
【社会保障】 202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38%。城镇新增就业1205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55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88112人,比上年增加5255人,其中,企业参保在职职工14827人,离退休人员14374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在职职工8555人,离退休人员4307人;城乡居民参保122415人,离退休人员23634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1606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0225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95741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21617人、城乡居民参保174124人。参加失业保险7000人,领取失业保险84人。参加职工工伤保险14563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13960人。全旗有敬老院4所,其中,公办2所,民办2所。有福利院1所,床位108张,在院人数9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城乡居民8838户、16878人,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646户、2720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7192户、14158人;领取“三无”人员最低生活保障185人,领取孤儿最低生活保障33人。
【居民收入消费】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9761元,比上年增长9.1%;全体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3998元,比上年增长15.4%。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742元,比上年增加2277元,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9361元,比上年增加2467元,同比增长14.6%。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3145元,比上年增加1313元,增长11.1%;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10756元,比上年增加1633元,同比增长17.9%。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农村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王晓晶)
扎赉特旗
【概况】 扎赉特旗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接壤,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交界,西连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市,西北连阿尔山市,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相邻。总面积11837平方千米。旗辖8个镇、2个乡、3个苏木,1个种畜繁育中心,11个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19个农村牧区社区居民委员会,197个嘎查村民委员会,684个村民小组。境内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监狱管理局东部分局、乌塔其、保安沼、乌兰等监狱和图牧吉强制隔离戒毒所。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所属八一牧场、巴达尔胡农场。2021年,全旗户籍人口39.19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6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405万元,比上年下降65.22%。
【农业】 2021年,完成农作物播种575万亩,种植业保险492.48万亩。良种率99%。粮食播种555.8万亩,在早春低温,夏季低温寡照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产量23.15亿公斤。全旗农机总动力179.19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4.74万台,配套农机具7.63万台(套),农用排灌机械3.95万台(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15%,玉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全年补贴购置各类机具1891台(套),受益农户1712户,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11万元。
【畜牧业】 牧业年度,家畜存栏300万头(只、口),其中,肉牛存栏28万头,肉羊231万只,马驴骡6万匹,生猪35万口,禽类存栏达110万羽。培育肉牛产业,打造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肉牛2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2万头,50头以上的养殖大场1050户,养殖肉牛2000头以上的村50个。实施品种改良,成立扎赉特旗牛羊产业服务中心,设立10个分中心。完成建设改良站点100个,开展动物强制免疫、计划免疫和其他常规免疫,春秋季集中免疫密度均达到95%以上。
【林草业】 完成营造林建设任务15.25万亩。其中,封山育林3万亩,退化林修复1.5万亩,义务植树0.45万亩,森林抚育10.3万亩。完成退牧还草任务3万亩,其中,退化草原改良1万亩、毒害草治理2万亩。全旗设置有害生物监测标准地40处。全旗调运检疫苗木4.58万株,复检苗木50.722万株,产地检疫2605亩,检疫木材8916立方米。全年完成草原鼠虫害防治面积35万亩。
【水利】 2021年,用水总量4.03亿立方米,用水指标限额达标。绰尔河绰勒以上段防洪工程,实施堤防加高培厚18.65千米,新建排水泵站2座,完成投资3514万元。沙巴尔吐河治理工程,治理险工12处,投资3503.53万元。查干木伦河治理工程完工,治理险工4处,总投资2100万元。全年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6处,总投资2237万元,解决和改善6061户2159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 2021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实现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15.9%,天牧臻进入规模以上企业,新增3600万元产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库2.4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40%。
【城乡建设】 改造2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7.55万平方米。投资900万元,维修维护更换音德尔镇区城镇基础设施,完成音德尔镇区27条背街巷道的整修整治。投资2964.39万元,绰尔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建设污水管线16.3千米。投资2989.38万元,实施扎赉特旗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建设污水管线20.16千米。投资3200万元,实施扎赉特旗1×30兆瓦生物质热电厂配套热网工程,完成供热管网铺设8千米。
【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营林造林、草原修复工程,绰尔托欣河国家湿地公园、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相继批复建设,森林覆盖率30.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62%,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旗。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防洪堤、水土保持、山洪沟等河湖生态治理保护工程。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草原专项督察反馈意见全部销号。投入资金1.39亿元,改造污水处理厂,建成新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和98.36%。
【乡村振兴】 整合资金2.46亿元,实施肉牛肉羊养殖、黑木耳和中草药种植、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项目34个,饮水安全项目8个,修建嘎查村产业路21条。聘请东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启动编制全旗、重点镇和示范嘎查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12个。完成《“十四五”期间京蒙协作专项规划》,京蒙协作到位帮扶资金6530万元,实施项目19个。推进农村户厕排查整改,所有问题户厕全部整改完成。投入资金2700万元,以“五清、五有、五化”为目标,发动干部群众10万人次,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嘎查村存量垃圾清仓见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商贸业】 全旗有商贸流通业限额以上企业12家,其中,批发企业5家,零售企业3家,住宿餐饮企业2家,限上大个体2家。拟增加限上企业3家。1至12月,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完成19.64亿元,同比增速5%,全盟排名第三。外贸自营进口业务实现破零,累计82.47万元。
【电子商务】 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约8.96亿元,同比增长4.18%。快递进出港量约为1132.31万件,同比增长4.18%。开展28场直播活动,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4117.4万元。
【旅游】 全年游客总接待人数126.5万人次,过夜游客40.2万人次左右,较2020年增长10%左右,旅游收入8.2亿元。
【交通】 2021年,实施项目11大类42条,完成投资约2.46亿元。全旗公路总里程3036千米,其中沥青(水泥)路2611千米,占比86%。全旗196个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692个自然屯中41个未通硬化路。嘎查村通客车率100%。全年完成客运量7.78万人次;完成货运量195.5万吨。
【科学技术】 扎赉特旗杜美牧业项目列入2021年自治区科技计划第一批技术攻关类“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推广科技成果转化3项,获得专利3项。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合作社、种养大户,服务“三农三牧”工作。建设推广科技网络视频系统,建立“12396”综合服务站1个,建设运营视频终端10处,完善星火科技“12396”服务平台。争取科技项目扶持资金690万元。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培训农牧民10万人。推广农牧业适用技术35项,标准化生产面积420万亩。推进“科普中国”APP落地应用,注册总人数11326人,信息传播量280万次。
【教育】 全旗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82所,全旗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6.96%、普惠率91.3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1.92%。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31341人,其中,小学20965人、初中10169人、特殊教育学校207人。全旗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103.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14%,全旗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实现零辍学。在普校随班就读残疾儿童147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残疾儿童74人、送教上门110人,融合教育23人。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率达95.27%。全旗高中阶段学校共3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完全制中学2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全旗13所民族语言授课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11所公办民族幼儿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育教育。
【文化】 截至2021年末,有乌兰牧骑专业表演团体1个,全年专业艺术团体送文化下乡演出122场(次);有文化馆1座,文化站14个,村嘎查草原书屋197家;公共图书馆1座,藏书量达6万册以上,各种报刊50余种;文物管理所1个,收藏文物810件套1370件。全旗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户户通”工程实施7.7万套;有线电视用户8400户。举办第十届绰尔河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式暨全旗那达慕、第三届农牧民丰收节、第三届冬季冰雪文化旅游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苏木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室)建设,全旗197个嘎查村均成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民生保障】 全旗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总人数4355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1982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4147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10339人,工伤保险参保19433人,失业保险参保13200人。为1375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6102万元,为5312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32569万元,为43107名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7665万元。工伤保险支出317万元,涉及33人,为1090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56.63万元,为228人发放临时价格补贴0.68万元,为363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67.23万元,为575人次代缴医疗保险30.24万元。将59044名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动态条件下应保尽保、应助尽助。(金瑞)
突泉县
【概况】 突泉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中南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深处。北部、东北部同科尔沁右翼前旗接壤,南部、西南部与科尔沁右翼中旗毗邻,东部和吉林省洮南市相连。地域形状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的长方形,全县总面积4889.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66万亩、林地面积20.17万公顷、草牧场面积14.20万公顷。县辖6个镇、3个乡,188个村民委员会、19个居民委员会、464个自然屯。盟属国有杜尔基农场驻突泉县。2021年,全县总人口293534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52亿元,增长3%;城乡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31800元和13542元,比上年增长8.5%和11.0%。
【农业】 2021年,全县耕地面积266万亩,粮食作物总面积261.45万亩,其中玉米205.48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2.05亿公斤。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51万亩,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4.5%,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发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45万亩。成立13个专业合作社参与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有专业人员230人,有专业植保机械860台(套),日作业能力8.6万亩。全县各类机具2.2万多台(套)。调进良种450万公斤,化肥7万吨,农用柴油1.2万吨,春耕生产资金5亿元,其中农民自筹2亿元,发放贷款3亿元。
【畜牧业】 2021年末,全县大小畜总存栏136.9万头(只),其中,肉奶牛存栏18.98万头、肉羊存栏109.36万只、生猪存栏6.18万头、马驴骡2.47万(匹)头。全县牛存栏同比增长47.13%,增速全盟第一,日产鲜奶110吨,全县牛养殖户25897户,全县牛养殖户覆盖率44.65%,实现户均2.4头、人均0.77头、户覆盖率44.06%,建成兴安盟最大的安格斯牛繁育基地1处、兴安盟最大的奶源基地1处。新建大畜改良站点86个、肉羊改良站点98个、生猪改良站点6个,完成家畜改良配种总数量74.45万头(只);引进优质肉牛冻精7.2万支,马驴冻精2000支,引进优质种公羊980只,大畜平均受胎率87.5%,小畜平均受胎率98%,大小畜仔畜成活率95%,良种比重97%。
【林草业】 2021年,全县林场总面积121.93万亩,森林覆盖率29.18%。全县草牧场总面积213.3万亩。全县完成林业生产建设任务3.07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预下达任务1.0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0.5万亩,完成果树经济林0.35万亩。
【水利】 2021年,争取专项资金2860万元,建设5个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69平方千米。推进突泉县重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全鉴定8座水库。
【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54亿元,完成预计目标156.93%;实施工业重点项目6项,其中竣工项目3项,完成全口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31亿元,完成预计目标的105%。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协调推进庆业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前期,完成项目批复。针对工业一煤独大的问题,在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装备制造上集中用力。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完成30个,移动公司完成7个。
【电力】 2021年,国网突泉县供电公司完成购电量45250.2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24%。售电量完成41828.6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10%。国网突泉县供电公司完成配电网改造工程(共109个单体)完成投资4498.40万元,改造10千伏线路75.24千米,改造0.4千伏线路109.95千米。
【城镇建设】 2021年,改造小区19个,总投资1500万元,惠及住户828户,全部施工改造。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6个,批准预售总面积18.26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1125套,销售商品房面积15.22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新开工项目3个,开发总面积22.1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559万元,续建项目4个,开发总面积11.2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2900万元。
【环境保护】 2021年,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全县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推进7个乡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完成前期手续和规划设计工作。继续巩固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成果,严禁新建3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开展工矿企业、砖瓦行业扬尘治理专项工作,排查企业80余家次。全县空气优良天数97.2%。截至2021年,开展3轮固废、危废产生企业的专项监管工作,排查尾矿库2轮。专项检查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企业,要求企业定期完成土壤检测任务。全县固体废物基本实现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得到规范化管理。
【旅游业】 2021年,接待游客608209人次,同比增长31.7%,旅游收入46341.7万元,同比增长29.3%。开展旅游安全隐患排查165家次,出动检查人员36人次。
【交通】 2021年,开展的重点项目有实施续建项目省道309线阿力得尔至突泉段公路工程,总长119.7千米,总投资7.6亿元,该项目路基、桥涵完工。实施新建项目自然村通组公路道路改造工程及其他农村公路工程,计30个项目,公路总里程52.469千米,总投资3359万元。截至2021年末,该项目路基完成39千米,路面垫层完成35千米,水稳完成10千米,面层完成9千米。重点加大“两客一危”运输车辆、客运车辆、牤牛海至大通道煤炭运输车辆查处力度。查扣“黑”出租1辆,劝返源头卸货车辆56辆,批评教育驾驶员100余人。安全生产检查,全年到客运企业、货运企业、驾校、维修企业、出租车企业、公路工程施工企业检查128次,出动执法车辆28台次,执法人员384人次,排查安全隐患178项,下发整改通知38份,整改率100%。加强安全培训,累计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117次,计500余人参加。
【商贸服务业】 2021年,实施12345消费扶贫模式,精心组织实施消费扶贫行动,全县有11家企业进驻832平台,7家扶贫企业开展直播带货业务,1家企业进京注册成立销售公司,扶贫产品实现进学校、进食堂、进社区等“七进”,农产品进京销售2500万元。落实稳外贸措施,新增外贸企业2家,全县进出口总额完成144万元。全县有各类市场主体16087家,个体工商户13695家,大小宾馆66家,物流企业25家,旅行社及旅游公司18家,快递公司10家,餐饮商户783家,大型餐饮18家。
【科学技术】 2021年,获批自治区关键技术公关项目2个,申报盟本级科技应用与研发项目6个,获批1个。围绕农村实用技术、设施农业、“三农”新政策,举办新型农牧民培训班10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举办科技大集等形式,发放技术资料和各类信息10万份。
【教育】 2021年,有公办各级各类学校45所及3个教学点,3~6周岁适龄幼儿在园人数5744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911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167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441人。突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参加世界机器人搬运挑战赛,荣获国家级二等奖。高考本科上线率57.28%,一本上线率10.25%。秋季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落实“5+2”服务模式,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减负,累计联合执法6次,停业年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0所,常态化督导检查县内30所校外培训机构。
【文化】 2021年,突泉县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举办美术、书法、广场舞等公益活动和赛事17项,开展油画等各类艺术辅导和培训班6期,发布线上主题网络作品展5期,开展全民阅读分享、读书交流等活动15次,深入帮扶村开展文体活动240场次。围绕建党100周年主题,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百团千场等形式多样的演出辅导活动累计159场,受众2万余人。开展文艺创作,面向社会群众征集“突泉元素”原创歌曲作品30首,制成“永远的旗帜”突泉县建党百年献礼原创歌曲集。
【体育】 2021年,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6项。各类体育协会举办各类体育赛事9项,举办太极拳、气功、武术培训班5期,开展健身活动100余次。3月,启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和进机关活动。全县中小学学生3500余人参加,干部职工冰上公益体验活动4500余人参加。
【民生保障】 2021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参保人数31723人,收缴养老保险费10978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46171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统171969人,享受待遇总数16189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1788人,退休3883人,收缴养老保险费8256万元,发放养老保险费25315万元。全县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9167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1800元,农村和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3542元。(刘妍 王宏平 宋媛媛 雷建坤 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