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行长 |
田丰 |
党委委员、副行长 |
石忠海 |
|
王宝库(7月离任) |
|
吕永清 |
|
于赤生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王延增 |
【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成立于1995年2月13日,下辖12个二级分行、1个直属支行、71个县级支行。截至2018年末,全辖在岗员工1931人;贷款余额164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65.6亿元,日均余额559.2亿元;实现账面盈利10.8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5.15亿元,占比0.92%,低于全区银行业平均水平3.1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连续两年下降。
【服务粮食安全】 全年累放粮食收购贷款290亿元,年末粮油贷款余额823亿元,支持自治区圆满完成2018粮食年度收购工作,实现了“四个增加”:一是粮食收购数量增加。支持各类企业收购粮食157.4亿斤,同比增加51.7亿斤,增幅49%,有力保障了农民增产增收。二是收购品种增加。增加投放杂粮和薯类收购贷款3.02亿元,支持收购杂粮、薯类2.37亿斤,推动了种植业的多元化发展。三是市场份额增加。2018粮食年度,农发行贷款支持的收购数量占全区收购量的5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继续发挥了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四是信用保证基金规模增加。基金规模达8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累计向100户基金项下企业发放收购贷款47.98亿元,同比增加24.45亿元,支持收购数量达78.5亿斤,同比增加31.4亿斤,探索出一条市场化条件下支持粮食收购的路子,创新打造的信用保证基金“通辽模式”被总行在全国农发行系统推广。在农发行系统率先开办“竞拍贷”产品,率先投放杂粮、马铃薯收购贷款,被新华社以通稿形式予以报道。支持粮油“去库存”619亿斤,收回贷款463亿元,做到了库贷两清、颗粒无损。
【服务脱贫攻坚】 全年累放精准扶贫贷款82亿元,年末扶贫贷款余额565.6亿元,占全区银行业的50.4%,连续三年居同业首位。成功投放全区首笔“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贷款1.03亿元以及首笔“贫困村提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贷款4500万元。率先在兴安盟设立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亿元,并投放产业扶贫贷款0.3亿元。5月,国务院扶贫办在赤峰市举办全国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培训班,现场4个教学展示点中有3个是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支持的项目。
【服务乡村振兴】 全年累计支持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个,投放贷款181.92亿元,贷款余额684.09亿元,比年初增加87.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1.52%,同比提高10.23个百分点。审批“一带一路”二连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6亿元,投放2亿元,为全国农发行系统创新条线首笔PPP融资模式流通体系建设贷款,也是我行首笔PPP融资模式项目贷款。
【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全年累放民营小微企业和“万企帮万村”贷款104.8亿元,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124户,受到自治区工商联充分肯定,被农发行总行通报表扬。
【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前台业务部门牵头、中后台管理部门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制度流程配套,后台与核算统计部门支持的存款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压实前台稳存增存责任和全行全员全年存款营销机制,实行精准营销、精细管理、精确考核、精致服务;组织开展“春天行动”“红五月”“非贷客户营销月”等专题活动,推动存款日均余额高位运行,两次突破600亿元,日均余额559.2亿元。存款日均余额比年初增加112.6亿元,增幅25.2%。通过组织存款,提升资金自筹率7.9个百分点。非贷客户存款余额105.5亿元,比年初增加23.4亿元,日均余额131.6亿元,比年初增加19.5亿元。
【国际业务和中间业务】 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335笔,金额22350万美元,同比增加6255.6万美元,增幅38.9%。实现国际业务收入175.2万元,较上年增加42.1万元,增幅33.9%。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964.8万元。
【强化风险管理】 认真落实党中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存量不良实现“双降”。全年现金清收不良贷款2.2亿元,其中收回存量不良贷款2.1亿元。新增不良贷款得到有效遏制。印发《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计划(2018年—2020年)》,统筹管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法律风险、案件风险、声誉风险等。
【内部管理】 财会管理方面,通过远程监控平台监督展评、突击检查、异地交流、岗位轮换等方式,加强财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支付结算、基建、重要物品管理等全面检查辅导,推动财会基础工作水平提升。全面优化企业开户服务流程。信息科技支撑方面,强化信息科技运维管理,完成综合报表平台展现分析模块功能、基金投后管理信息系统、贷后检查尽职管理系统、EAST系统筹上线推广工作。新闻宣传方面,积极配合新华社开展了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杂粮、马铃薯收购贷款报道;配合新华社编发《国内动态清样》第4700期上报党中央领导同志。落实总行“支农报国新时代 服务三农新担当”信贷故事征集活动,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
【党团工作】 “内行党建家”正能量持续释放。举办3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题研究,形成《学习小组课题汇编》。举办了“放歌新时代”党建共建主题晚会。成功开发“智慧党建”系统,提升了党建科技水平。举办合规文化建设、反洗钱主题知识竞赛,并在全区银行业竞赛中分获三等奖。一名员工获内蒙古金融职工演讲比赛二等奖。表彰“两优一先”集体10个,先进个人25人,“杰出青年”17名,优秀共青团员10名,优秀共青团干部5名,五四红旗团组织3个、“五一巾帼标兵岗”7个,发展新党员89名。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就青年建功立业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对200余名困难职工“送温暖”93.5万元。
【荣誉】 2018年,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分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金融支持内蒙古重大项目建设贡献奖”“内蒙古卓越金融奖” “全区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和称号。选送的《党建花开分外红》在“牢记使命 奋进新时代—2018年全国金融系统党建创新成果微视频展示活动”中获“优秀提名案例”,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被“旗帜网”(原《紫光阁网》)宣传。辖属克什克腾旗支行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行长田丰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十大标兵”,并被自治区党委提名为“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候选人。在总行“学习新思想、担当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中,荣获总决赛第二名和优秀组织奖。
(撰稿人:李晓昇)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行长 |
田丰 |
党委委员、副行长 |
石忠海 |
|
王宝库(7月离任) |
|
吕永清 |
|
于赤生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王延增 |
【概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成立于1995年2月13日,下辖12个二级分行、1个直属支行、71个县级支行。截至2018年末,全辖在岗员工1931人;贷款余额1647.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465.6亿元,日均余额559.2亿元;实现账面盈利10.8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5.15亿元,占比0.92%,低于全区银行业平均水平3.1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连续两年下降。
【服务粮食安全】 全年累放粮食收购贷款290亿元,年末粮油贷款余额823亿元,支持自治区圆满完成2018粮食年度收购工作,实现了“四个增加”:一是粮食收购数量增加。支持各类企业收购粮食157.4亿斤,同比增加51.7亿斤,增幅49%,有力保障了农民增产增收。二是收购品种增加。增加投放杂粮和薯类收购贷款3.02亿元,支持收购杂粮、薯类2.37亿斤,推动了种植业的多元化发展。三是市场份额增加。2018粮食年度,农发行贷款支持的收购数量占全区收购量的5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继续发挥了粮食收购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四是信用保证基金规模增加。基金规模达8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累计向100户基金项下企业发放收购贷款47.98亿元,同比增加24.45亿元,支持收购数量达78.5亿斤,同比增加31.4亿斤,探索出一条市场化条件下支持粮食收购的路子,创新打造的信用保证基金“通辽模式”被总行在全国农发行系统推广。在农发行系统率先开办“竞拍贷”产品,率先投放杂粮、马铃薯收购贷款,被新华社以通稿形式予以报道。支持粮油“去库存”619亿斤,收回贷款463亿元,做到了库贷两清、颗粒无损。
【服务脱贫攻坚】 全年累放精准扶贫贷款82亿元,年末扶贫贷款余额565.6亿元,占全区银行业的50.4%,连续三年居同业首位。成功投放全区首笔“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贷款1.03亿元以及首笔“贫困村提升+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贷款4500万元。率先在兴安盟设立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1亿元,并投放产业扶贫贷款0.3亿元。5月,国务院扶贫办在赤峰市举办全国产业扶贫带贫减贫机制培训班,现场4个教学展示点中有3个是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支持的项目。
【服务乡村振兴】 全年累计支持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0个,投放贷款181.92亿元,贷款余额684.09亿元,比年初增加87.7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1.52%,同比提高10.23个百分点。审批“一带一路”二连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6亿元,投放2亿元,为全国农发行系统创新条线首笔PPP融资模式流通体系建设贷款,也是我行首笔PPP融资模式项目贷款。
【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全年累放民营小微企业和“万企帮万村”贷款104.8亿元,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124户,受到自治区工商联充分肯定,被农发行总行通报表扬。
【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前台业务部门牵头、中后台管理部门资源配置、绩效考核、制度流程配套,后台与核算统计部门支持的存款组织管理体系,进一步压实前台稳存增存责任和全行全员全年存款营销机制,实行精准营销、精细管理、精确考核、精致服务;组织开展“春天行动”“红五月”“非贷客户营销月”等专题活动,推动存款日均余额高位运行,两次突破600亿元,日均余额559.2亿元。存款日均余额比年初增加112.6亿元,增幅25.2%。通过组织存款,提升资金自筹率7.9个百分点。非贷客户存款余额105.5亿元,比年初增加23.4亿元,日均余额131.6亿元,比年初增加19.5亿元。
【国际业务和中间业务】 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2335笔,金额22350万美元,同比增加6255.6万美元,增幅38.9%。实现国际业务收入175.2万元,较上年增加42.1万元,增幅33.9%。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964.8万元。
【强化风险管理】 认真落实党中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存量不良实现“双降”。全年现金清收不良贷款2.2亿元,其中收回存量不良贷款2.1亿元。新增不良贷款得到有效遏制。印发《全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计划(2018年—2020年)》,统筹管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科技风险、法律风险、案件风险、声誉风险等。
【内部管理】 财会管理方面,通过远程监控平台监督展评、突击检查、异地交流、岗位轮换等方式,加强财务、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支付结算、基建、重要物品管理等全面检查辅导,推动财会基础工作水平提升。全面优化企业开户服务流程。信息科技支撑方面,强化信息科技运维管理,完成综合报表平台展现分析模块功能、基金投后管理信息系统、贷后检查尽职管理系统、EAST系统筹上线推广工作。新闻宣传方面,积极配合新华社开展了全国农发行系统首笔杂粮、马铃薯收购贷款报道;配合新华社编发《国内动态清样》第4700期上报党中央领导同志。落实总行“支农报国新时代 服务三农新担当”信贷故事征集活动,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
【党团工作】 “内行党建家”正能量持续释放。举办3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题研究,形成《学习小组课题汇编》。举办了“放歌新时代”党建共建主题晚会。成功开发“智慧党建”系统,提升了党建科技水平。举办合规文化建设、反洗钱主题知识竞赛,并在全区银行业竞赛中分获三等奖。一名员工获内蒙古金融职工演讲比赛二等奖。表彰“两优一先”集体10个,先进个人25人,“杰出青年”17名,优秀共青团员10名,优秀共青团干部5名,五四红旗团组织3个、“五一巾帼标兵岗”7个,发展新党员89名。邀请北京大学教授就青年建功立业等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对200余名困难职工“送温暖”93.5万元。
【荣誉】 2018年,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分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金融支持内蒙古重大项目建设贡献奖”“内蒙古卓越金融奖” “全区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和称号。选送的《党建花开分外红》在“牢记使命 奋进新时代—2018年全国金融系统党建创新成果微视频展示活动”中获“优秀提名案例”,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做法被“旗帜网”(原《紫光阁网》)宣传。辖属克什克腾旗支行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行长田丰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十大标兵”,并被自治区党委提名为“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候选人。在总行“学习新思想、担当新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中,荣获总决赛第二名和优秀组织奖。
(撰稿人:李晓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