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区社”)全系统有三级联合社机构107个(其中自治区级联合社1个、盟市级联合社12个、计划单列市联合社1个,旗县级联合社93个);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610个;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15684个(其中基层社615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004个、嘎查村级综合服务社5065个);主管、领办的行业(专业)协会859个。全系统职工总数33292人,其中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合社机关工作人员1268人。区社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内设8个职能处室(综合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财务审计处、经济发展处、合作指导处、党务工作处、流通网络建设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处);下设8家直属企业(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绿泰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润创冷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铉力和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汇特投资公司、内蒙古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合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家直属事业单位(内蒙古经贸学校)。直属系统职工总数453人。全年完成商品购销总额755.66亿元,同比增长12.64%;利润总额6.14亿元,同比增长10.56%;期末所有者权益73.81亿元,同比增长10%。
【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5月3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学习传达自治区副主席张华所作的批示;听取区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所作的理事会工作报告;听取区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王政和所作的监事会工作报告;表彰奖励2016年全区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赤峰市供销合作社等10个单位进行交流发言;调整部分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自治区党委农牧办等16个部门监事出席会议,区社理事会理事和监事会监事、各盟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主任、22个综合改革试点旗县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交流发言单位代表、区社机关全体干部和区社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一行在内蒙古调研】 7月6—10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一行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地供销合作社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情况进行调研。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明陪同调研。7月10日上午,王侠书记主持召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座谈会。赤峰市、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通辽市开鲁县供销合作社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基层社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财会部、合作指导部负责人,区社全体班子成员、各处室、各直属企业负责人,各盟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部分旗县、基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座谈。
2017年7月9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前排右二)一行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供销合作社调研农产品流通情况(联社 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汭一行到赤峰市调研】 7月25—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汭一行到赤峰市调研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杨汭一行先后赴赤峰市喀喇沁旗、敖汉旗和市社直属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区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刘贵荣,赤峰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王小拾陪同调研。期间,召开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专题座谈会。全国供销总社人事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供销合作社、各旗县区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赤峰市召开】 9月28—29日,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赤峰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肖仲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阔主持会议。各盟市分管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副盟市长,自治区党委农牧办等13个单位负责人,自治区、盟市、旗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及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出批示,要求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着力构建五大体系,以改革促发展、增活力”。2017年,自治区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全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3次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范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的意见》。区社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系统综合改革推进会、盟市社改革调度会和直属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会,建立综合改革任务台账、季度督查和年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协调盟市、旗县党委政府出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贯彻意见。全区12个盟市、61个旗县相继出台贯彻意见。其中,赤峰市、通辽市、包头市本级及所属旗县全部出台贯彻意见。
【土地(草牧场)托管】 截至年末,全系统共建设为农牧服务中心70家、庄稼医院346个,实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土地规模化服务面积近350万亩,农牧业生产服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58倍,提供服务的旗县社有33个。
【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包头市供销合作社成立全区首家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同步启动土默特右旗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产权流转交易试点,2017年两级交易平台共成交土地(草牧场)经营权项目29个,流转土地(草场)7190亩,通过交易平台流转的土地经营权相比私下交易溢价30%以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系统34家全国总社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151个,带动基地6.7万公顷,带动农牧户12.03万户,完成农畜产品收购额19.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04亿元。
【农村牧区合作金融服务】 14个旗县社在领办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评估授信、抵押担保和代办金融等业务,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资金短缺的问题。
【农资供应服务模式创新】 内蒙古农资公司在全区建设48个农资配送服务中心,服务终端下沉至近1万个嘎查村,直接对接1000余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综合化、定制化服务;创新与邮储银行、包商银行、信用社合作模式,为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购买农资提供贷款授信担保服务3700万元。
【基层组织体系】 基层社总数从2013年的414个增加到615个,覆盖了81%的苏木乡镇,培育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经营持续盈利、对农牧民带动力强的总社级、自治区级基层社标杆社137个。领办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004个,其中与供销合作社有产权联结的541个,入社农牧户22.9万户;培育国家级、总社级和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2个,起到抓典型、树标杆、带全局的作用。兴办嘎查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5065个,覆盖46%的嘎查村。开展农资和日用品供应、农畜产品购销、汽柴油销售、电信充值、电费缴纳、快递中转等便民服务。
【流通网络布局】 全系统拥有连锁经营企业153个、县域配送中心198个、乡村经营服务网络终端12093个。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网络基本覆盖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农资供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三分之二的旗县社拥有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三分之一的旗县社建有标准化日用消费品县域配送中心。推动“互联网+流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区社从总社电商公司争取资金3800万元入股重组内蒙古供销电商公司,打造全系统电商龙头企业。建成“供销e家”全区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12个盟市特产馆全部开通。组建各级电商企业42家、县域电商运营中心20家。2017年,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1.43倍。
【直属企业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率先从制度层面破题,在区直企业推行干部人事、薪酬分配、绩效考核、资产监管、项目建设清理等多项改革。在5个区直企业公开竞聘董事长、总经理,在企业内部推行层层竞聘上岗和新进人员市场化公开招聘。建立企业财务总监和监事会主席由区社委派、提名制度,加强对企业运营的全程监督。确立以净资产收益为核心的经营考核目标和经营业绩与企业负责人薪酬及任免挂钩的考核制度,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企业经营目标责任制度,区社已连续两年与直属出资企业负责人签订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经营目标、责任、权利和义务。对直属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和项目清理,摸清家底,因企施策。建立区直企业经营情况月报制度、经营情况分析会制度,强化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强对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掌控,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大的决策失误。公司治理方式的变革带来企业面貌的全新变化。
【联合社治理机制创新】 区社和10个盟市社、66个旗县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部分联合社组建社有资产经营公司,强化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区社和8个盟市社、14个旗县社建立对下级社的综合业绩考核制度,6个盟市社、14个旗县社建立下级社对上级社的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密切层级联系。区社机关创新干部考核评优制度,建立评优述职、民意测评、党组议定工作机制,改变以往评优“轮流坐庄”现象,营造人心思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增加公开竞职环节,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构建能者上、平者让的用人机制;鼓励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和工作氛围;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干部职工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供销合作社业务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参与脱贫攻坚任务,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牧区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众多和贴近农牧民的优势,引导全系统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扶贫富民机制,助推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
【荣誉】 1月1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表彰2016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的决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获得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三等奖。4月22日,赤峰市供销合作社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撰稿人:刘艳)
【概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区社”)全系统有三级联合社机构107个(其中自治区级联合社1个、盟市级联合社12个、计划单列市联合社1个,旗县级联合社93个);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610个;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15684个(其中基层社615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004个、嘎查村级综合服务社5065个);主管、领办的行业(专业)协会859个。全系统职工总数33292人,其中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合社机关工作人员1268人。区社设立理事会、监事会,内设8个职能处室(综合办公室、人事教育处、财务审计处、经济发展处、合作指导处、党务工作处、流通网络建设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处);下设8家直属企业(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牧王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绿泰源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润创冷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铉力和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汇特投资公司、内蒙古供销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合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家直属事业单位(内蒙古经贸学校)。直属系统职工总数453人。全年完成商品购销总额755.66亿元,同比增长12.64%;利润总额6.14亿元,同比增长10.56%;期末所有者权益73.81亿元,同比增长10%。
【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5月3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第六届理事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第六届监事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会议学习传达自治区副主席张华所作的批示;听取区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所作的理事会工作报告;听取区社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王政和所作的监事会工作报告;表彰奖励2016年全区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赤峰市供销合作社等10个单位进行交流发言;调整部分理事会理事、监事会监事。自治区党委农牧办等16个部门监事出席会议,区社理事会理事和监事会监事、各盟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主任、22个综合改革试点旗县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交流发言单位代表、区社机关全体干部和区社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一行在内蒙古调研】 7月6—10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一行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地供销合作社就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情况进行调研。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明陪同调研。7月10日上午,王侠书记主持召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座谈会。赤峰市、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通辽市开鲁县供销合作社和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基层社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厅、财会部、合作指导部负责人,区社全体班子成员、各处室、各直属企业负责人,各盟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部分旗县、基层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座谈。
2017年7月9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前排右二)一行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供销合作社调研农产品流通情况(联社 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汭一行到赤峰市调研】 7月25—2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汭一行到赤峰市调研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杨汭一行先后赴赤峰市喀喇沁旗、敖汉旗和市社直属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区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刘贵荣,赤峰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王小拾陪同调研。期间,召开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专题座谈会。全国供销总社人事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赤峰市人民政府、赤峰市供销合作社、各旗县区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赤峰市召开】 9月28—29日,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在赤峰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综合改革重点工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肖仲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阔主持会议。各盟市分管供销合作社工作的副盟市长,自治区党委农牧办等13个单位负责人,自治区、盟市、旗县供销合作社主任及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作出批示,要求供销合作社“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着力构建五大体系,以改革促发展、增活力”。2017年,自治区政府先后组织召开全区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交流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3次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督察范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的意见》。区社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立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全系统综合改革推进会、盟市社改革调度会和直属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会,建立综合改革任务台账、季度督查和年终考评制度,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协调盟市、旗县党委政府出台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贯彻意见。全区12个盟市、61个旗县相继出台贯彻意见。其中,赤峰市、通辽市、包头市本级及所属旗县全部出台贯彻意见。
【土地(草牧场)托管】 截至年末,全系统共建设为农牧服务中心70家、庄稼医院346个,实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土地规模化服务面积近350万亩,农牧业生产服务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58倍,提供服务的旗县社有33个。
【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包头市供销合作社成立全区首家农村牧区产权交易中心,同步启动土默特右旗和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产权流转交易试点,2017年两级交易平台共成交土地(草牧场)经营权项目29个,流转土地(草场)7190亩,通过交易平台流转的土地经营权相比私下交易溢价30%以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全系统34家全国总社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领办专业合作社151个,带动基地6.7万公顷,带动农牧户12.03万户,完成农畜产品收购额19.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04亿元。
【农村牧区合作金融服务】 14个旗县社在领办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评估授信、抵押担保和代办金融等业务,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资金短缺的问题。
【农资供应服务模式创新】 内蒙古农资公司在全区建设48个农资配送服务中心,服务终端下沉至近1万个嘎查村,直接对接1000余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综合化、定制化服务;创新与邮储银行、包商银行、信用社合作模式,为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购买农资提供贷款授信担保服务3700万元。
【基层组织体系】 基层社总数从2013年的414个增加到615个,覆盖了81%的苏木乡镇,培育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经营持续盈利、对农牧民带动力强的总社级、自治区级基层社标杆社137个。领办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004个,其中与供销合作社有产权联结的541个,入社农牧户22.9万户;培育国家级、总社级和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52个,起到抓典型、树标杆、带全局的作用。兴办嘎查村级综合服务社总数5065个,覆盖46%的嘎查村。开展农资和日用品供应、农畜产品购销、汽柴油销售、电信充值、电费缴纳、快递中转等便民服务。
【流通网络布局】 全系统拥有连锁经营企业153个、县域配送中心198个、乡村经营服务网络终端12093个。供销合作社农资经营网络基本覆盖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农资供应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三分之二的旗县社拥有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三分之一的旗县社建有标准化日用消费品县域配送中心。推动“互联网+流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区社从总社电商公司争取资金3800万元入股重组内蒙古供销电商公司,打造全系统电商龙头企业。建成“供销e家”全区供销合作社电商平台,12个盟市特产馆全部开通。组建各级电商企业42家、县域电商运营中心20家。2017年,全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1.43倍。
【直属企业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率先从制度层面破题,在区直企业推行干部人事、薪酬分配、绩效考核、资产监管、项目建设清理等多项改革。在5个区直企业公开竞聘董事长、总经理,在企业内部推行层层竞聘上岗和新进人员市场化公开招聘。建立企业财务总监和监事会主席由区社委派、提名制度,加强对企业运营的全程监督。确立以净资产收益为核心的经营考核目标和经营业绩与企业负责人薪酬及任免挂钩的考核制度,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企业经营目标责任制度,区社已连续两年与直属出资企业负责人签订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经营目标、责任、权利和义务。对直属企业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和项目清理,摸清家底,因企施策。建立区直企业经营情况月报制度、经营情况分析会制度,强化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强对经营情况的了解和掌控,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大的决策失误。公司治理方式的变革带来企业面貌的全新变化。
【联合社治理机制创新】 区社和10个盟市社、66个旗县社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部分联合社组建社有资产经营公司,强化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区社和8个盟市社、14个旗县社建立对下级社的综合业绩考核制度,6个盟市社、14个旗县社建立下级社对上级社的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密切层级联系。区社机关创新干部考核评优制度,建立评优述职、民意测评、党组议定工作机制,改变以往评优“轮流坐庄”现象,营造人心思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增加公开竞职环节,提升干部选任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构建能者上、平者让的用人机制;鼓励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建立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和工作氛围;开展“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年”活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干部职工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供销合作社业务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参与脱贫攻坚任务,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农村牧区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众多和贴近农牧民的优势,引导全系统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探索扶贫富民机制,助推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
【荣誉】 1月18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表彰2016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的决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供销合作社获得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三等奖。4月22日,赤峰市供销合作社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撰稿人: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