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年鉴  /  内蒙古年鉴  /  2018卷  /  企业概览

2018卷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股东持股比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70%,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截至2017年底,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运行装机容量171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90.536万千瓦,光伏2.074万千瓦,新能源占比5.4%),煤炭产能1400万吨,资产总额737.3亿元,员工总数1.8万人,所属单位29个。拥有5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上都电厂直送京津唐电网,魏家峁电厂是自治区首个特高压外送电厂。承担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8个盟市1.3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汽任务。是一个煤、电、热协同发展,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的能源企业。

    【主要指标】  2017年,发电量7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煤炭产量1257万吨,同比增长15.3%;供热量6500万吉焦,同比增长11.4%;实现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14.9%;机组平均利用小时4312小时,同比增加326小时;供电煤耗314.85克/千瓦时,同比下降5.29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6.37%,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投产煤电容量132万千瓦,核准煤电容量200万千瓦、风电容量47.5万千瓦。

    【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开展“三讲一落实”“安全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危化品综合治理等专项整治,开展隐患排查与反违章治理。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系统未发生生产人身、设备事故及供热不安全事件,完成了中共十九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保安全稳定任务。魏家峁煤矿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生产管理持续提高。非停次数同比减少26.7%。在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中,金桥2号、包一1号、包二4号、上都2号和6号机组排名靠前。在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排行榜中,乌拉特4号机组进入前20强。完成23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如期完成电厂排污许可领证工作。

    【经营管理】  抓提质增效、减亏扭亏。全面推进扭亏减亏配套措施落地,突出电量、燃料两个关键要素,在电力、煤炭市场不利形势下,将亏损额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坚持过“紧日子”,全面压缩可控费用,单位生产费用在集团系统企业对标领先。

    【企业发展】  包头1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取得核准并开工,取得风电项目指标47.5万千瓦。自治区首个特高压项目魏家峁一期工程顺利投产,锡林热电扩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主动化解过剩产能,梳理核销3个低效无效前期项目,关停兴安1-3号共计3.6万千瓦煤电机组。

    【企业管理】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完成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系统3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任务。推进依法治企,在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实施总法律顾问制度。扎实开展法人户数“压减”和“处僵治困”工作,稳步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深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留车数量实现全达标。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编制创一流三年滚动计划,重新修订发布公司内控体系,风险管理增强。规范岗位与人员管理,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与发电量、煤炭产量等绩效联动,充分调动全员劳动积极性。开展各类审计,审计合同总金额36.7亿元。公司ERP和生产管理系统全面升级,供热信息化“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助力生产经营管理迈上新台阶。

    【荣誉】

    3月6日,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蒙西工业园区‘互联网+’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入选,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唯一一家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7月4—6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7年质量管理成果发布及评审会召开,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系统13家基层企业推荐的18项质量管理成果全部获奖。其中,11项获自治区2017年度质量管理成果评比一等奖,7项获二等奖。

    8月16日,在中电联组织召开的全国300兆瓦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第46届年会上,金桥热电厂2号机组获300兆瓦级亚临界供热湿冷机组一等奖及同类型供电煤耗指标最优机组奖。

    9月20日,在全国电力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沙龙上,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国电力行业软实力建设贡献奖”。

    12月31日,在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项目评审中,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发电厂设备智能巡检和移动两票系统在包头一电厂的应用”获得管理类优秀奖。

    (撰稿人:仲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02-14
  • 来源:
  •  

    【概况】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管理的股权多元化的国有企业(股东持股比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70%,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20%,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0%)。截至2017年底,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运行装机容量1713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90.536万千瓦,光伏2.074万千瓦,新能源占比5.4%),煤炭产能1400万吨,资产总额737.3亿元,员工总数1.8万人,所属单位29个。拥有5个装机超百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上都电厂直送京津唐电网,魏家峁电厂是自治区首个特高压外送电厂。承担着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8个盟市1.3亿平方米居民供热和部分重点工业企业的用汽任务。是一个煤、电、热协同发展,发展新能源等产业的能源企业。

    【主要指标】  2017年,发电量74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煤炭产量1257万吨,同比增长15.3%;供热量6500万吉焦,同比增长11.4%;实现收入191.7亿元,同比增长14.9%;机组平均利用小时4312小时,同比增加326小时;供电煤耗314.85克/千瓦时,同比下降5.29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6.37%,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投产煤电容量132万千瓦,核准煤电容量200万千瓦、风电容量47.5万千瓦。

    【安全生产】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开展“三讲一落实”“安全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活动,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危化品综合治理等专项整治,开展隐患排查与反违章治理。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系统未发生生产人身、设备事故及供热不安全事件,完成了中共十九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保安全稳定任务。魏家峁煤矿通过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验收。生产管理持续提高。非停次数同比减少26.7%。在全国火电大机组竞赛中,金桥2号、包一1号、包二4号、上都2号和6号机组排名靠前。在全国电力可靠性指标排行榜中,乌拉特4号机组进入前20强。完成23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如期完成电厂排污许可领证工作。

    【经营管理】  抓提质增效、减亏扭亏。全面推进扭亏减亏配套措施落地,突出电量、燃料两个关键要素,在电力、煤炭市场不利形势下,将亏损额控制在计划指标以内。坚持过“紧日子”,全面压缩可控费用,单位生产费用在集团系统企业对标领先。

    【企业发展】  包头1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取得核准并开工,取得风电项目指标47.5万千瓦。自治区首个特高压项目魏家峁一期工程顺利投产,锡林热电扩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主动化解过剩产能,梳理核销3个低效无效前期项目,关停兴安1-3号共计3.6万千瓦煤电机组。

    【企业管理】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完成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系统3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任务。推进依法治企,在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实施总法律顾问制度。扎实开展法人户数“压减”和“处僵治困”工作,稳步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深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留车数量实现全达标。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编制创一流三年滚动计划,重新修订发布公司内控体系,风险管理增强。规范岗位与人员管理,改革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与发电量、煤炭产量等绩效联动,充分调动全员劳动积极性。开展各类审计,审计合同总金额36.7亿元。公司ERP和生产管理系统全面升级,供热信息化“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助力生产经营管理迈上新台阶。

    【荣誉】

    3月6日,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蒙西工业园区‘互联网+’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入选,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唯一一家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

    7月4—6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2017年质量管理成果发布及评审会召开,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系统13家基层企业推荐的18项质量管理成果全部获奖。其中,11项获自治区2017年度质量管理成果评比一等奖,7项获二等奖。

    8月16日,在中电联组织召开的全国300兆瓦级机组能效水平对标及竞赛第46届年会上,金桥热电厂2号机组获300兆瓦级亚临界供热湿冷机组一等奖及同类型供电煤耗指标最优机组奖。

    9月20日,在全国电力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沙龙上,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国电力行业软实力建设贡献奖”。

    12月31日,在第六届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项目评审中,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发电厂设备智能巡检和移动两票系统在包头一电厂的应用”获得管理类优秀奖。

    (撰稿人:仲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