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 元宝山区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41°55′28″~42°25′22″,东经119°01′15″~119°30′09″。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及赤峰市敖汉旗相望,南部与赤峰市喀喇沁旗毗邻,西部、北部与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相连,总面积952.14平方公里。元宝山区辖5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6个村民委员会、47个社区。截至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3.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9万人。男女性别比102.24∶100。人口出生率9.90‰,死亡率5.97‰,自然增长率3.93‰。人口密度352.15/平方公里(用常住人口计算)。少数民族14个,蒙古族43685人,其他少数民族13698人(户籍人口)。2017年末,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重为18.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平均气温8.2℃。最冷月在12月,平均气温-8.8℃;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24.5℃;年降水量为370.9毫米,年蒸发量658.4毫米,年日照时数2018.9小时,无霜期158天。9月16日,元宝山镇建昌营村遭受雹灾。

    元宝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74.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7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195元,下降6.8%。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3∶37.8∶51.9转变为10.2∶38.2∶51.6。全社会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3.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9%。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

    【农业】  元宝山区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粮经饲比例由64∶34∶2调整到61∶37∶2。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16万公顷,土地流转率59.4%。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5家,经济合作组织覆盖率62.5%。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45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62%。新增设施农业0.18万公顷。农业增加值1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万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2.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3万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0.6%。粮食总产量159809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7%。牧业年度(6月末)牲畜存栏237332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5.9%。12月末,牲畜存栏418772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5.65%。全年肉类总产量12681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1.1%。奶类产量50833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5.7%;蛋类产量10381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6%。全年造林7.14万亩,森林覆盖率34%,人均公共绿地20.5平方米;全区农机总动力128449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3%(农用运输不统计)。

    【工业】  元宝山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4.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实现利润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9%。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完成投资55亿元。瑞阳化工三羟甲基丙烷、伊品生物苏氨酸、玉米深加工及合成氨项目建成投产。普因医药、帝斯曼润邦技改扩能,天源生态、金岭种业稳步推进,蒙东国际物流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启动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金剑、云铜、自备电厂、创业大道有序实施。园区入驻企业79家,实现产值78亿元。

    【城乡建设】  元宝山区投资1768万元,实施平庄公园、平庄乐园、哈河街、宝山路等景观工程22处,延伸改造城区道路3条,硬化街巷5万平方米。完成铁东片区供暖改造、大黑山垃圾填埋场和元宝山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改,启动中水综合利用和平庄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城建项目投资0.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0.6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4.3%。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7759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65.8%;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5.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4%。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47万人,城镇化率75.1%。改造村级油路175.7公里。

    【环境保护】  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投资960万元,提标技改平房区燃煤炉具6558台。启动九联煤化、国电化工脱硫技改和元宝山发电厂超低排放工作,淘汰黄标车1105辆。做好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风水沟至元宝山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开工建设,西露天和西旱河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入河排污口、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向阳村、平庄村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设立基层环保站13个,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件,累计罚款1300万元。完成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项目5个,完成投资额1.3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8%。

    【交通】  公路通车里程82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路51.1公里,二级路82公里,三、四级路523公里,砂石路147.3公里。公路客运量904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42%。

    【邮电】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邮政业务总量0.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2万户,互联网用户25.5万户。

    【贸易】  建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园区,“供销e家”和东东卖网络家具商城线下体验馆投入运营。元宝山区至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行,外贸出口额实现1.7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进口31.3万美元,同比增长15倍;出口17376.4万美元,同比增长63.4%,稳居全市首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86.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住宿餐饮业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9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6处,比上年同期减少5处,成交额25.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

    【旅游】  主要旅游景点有4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1.4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2.9%;实现旅游总收入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

    【金融】  201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0.85亿元,同比减少2.07亿元,下降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31亿元,同比增加4.10亿元,增长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75亿元,同比增加4.55亿元,增长3.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8.19亿元,同比增加9.63亿元,增长19.8%。

    【保险】  元宝山区保险业保费收入2.58亿元,同比下降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人寿险保费收入1.20亿元,比上年下降37.1%。保险业赔款支出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0.81亿元,比上年增长9.3%;人寿险赔款支出0.18亿元,比上年下降20.5%。

    【教育】  2017年末,元宝山区有各类学校107所,在校学生42028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7284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1018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8954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163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7人;学前教育机构76所,在园幼儿83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15.27%,高中入学率67%。全区普通教育教职工3937人,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2827人;职业高中教育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特殊教育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学前教育教职工784人。其中,专任教师539人。2017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为1507人,本科录取率59.9%。

    【科技】  拥有各类科技人员5839人。

    【文化】  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队)16个,艺术表演场所12个,镇乡街文化中心1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

    【卫生体育】  拥有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村卫生室71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55个,妇幼保健所1个,健康教育所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55张,卫生技术人员19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5人,注册护士818人,药师(士)146人,技师(士)95人。体育协会44个。

    【社会生活】  2017年,元宝山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0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3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73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全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80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98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367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2017年末,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城镇新增就业39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类参保人员90950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79568人(退休27871人,遗属185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1382人(退休240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115人(退休1493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03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303人。全区最低生活保障12731人,比上年减少58.7%,其中城镇4356人,比上年减少74.97%,月人均补助水平429元;农村8375人,比上年减少37.6%,年人均补助水平2047元。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23个,床位1114张,收养208人。

    (撰稿人:赵晓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元宝山区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元宝山区位于赤峰市中心城区东南部,地理坐标北纬41°55′28″~42°25′22″,东经119°01′15″~119°30′09″。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及赤峰市敖汉旗相望,南部与赤峰市喀喇沁旗毗邻,西部、北部与赤峰市红山区、松山区相连,总面积952.14平方公里。元宝山区辖5个镇、1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66个村民委员会、47个社区。截至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3.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09万人。男女性别比102.24∶100。人口出生率9.90‰,死亡率5.97‰,自然增长率3.93‰。人口密度352.15/平方公里(用常住人口计算)。少数民族14个,蒙古族43685人,其他少数民族13698人(户籍人口)。2017年末,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重为18.1%,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平均气温8.2℃。最冷月在12月,平均气温-8.8℃;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24.5℃;年降水量为370.9毫米,年蒸发量658.4毫米,年日照时数2018.9小时,无霜期158天。9月16日,元宝山镇建昌营村遭受雹灾。

    元宝山区地区生产总值174.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6.7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0.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195元,下降6.8%。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0.3∶37.8∶51.9转变为10.2∶38.2∶51.6。全社会完成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23.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9%。全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

    【农业】  元宝山区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优质产品供给,粮经饲比例由64∶34∶2调整到61∶37∶2。新增土地流转面积0.16万公顷,土地流转率59.4%。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5家,经济合作组织覆盖率62.5%。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45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优质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62%。新增设施农业0.18万公顷。农业增加值1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5万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2.6%。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3万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0.6%。粮食总产量159809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7%。牧业年度(6月末)牲畜存栏237332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5.9%。12月末,牲畜存栏418772头(只),比上年同期下降5.65%。全年肉类总产量12681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1.1%。奶类产量50833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5.7%;蛋类产量10381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6%。全年造林7.14万亩,森林覆盖率34%,人均公共绿地20.5平方米;全区农机总动力128449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3%(农用运输不统计)。

    【工业】  元宝山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4.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6%;实现利润3.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9%。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1个,完成投资55亿元。瑞阳化工三羟甲基丙烷、伊品生物苏氨酸、玉米深加工及合成氨项目建成投产。普因医药、帝斯曼润邦技改扩能,天源生态、金岭种业稳步推进,蒙东国际物流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启动马林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建设,推动金剑、云铜、自备电厂、创业大道有序实施。园区入驻企业79家,实现产值78亿元。

    【城乡建设】  元宝山区投资1768万元,实施平庄公园、平庄乐园、哈河街、宝山路等景观工程22处,延伸改造城区道路3条,硬化街巷5万平方米。完成铁东片区供暖改造、大黑山垃圾填埋场和元宝山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技改,启动中水综合利用和平庄西城电网改造工程。完成城建项目投资0.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0.6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4.3%。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77592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65.8%;实现商品房屋销售额5.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4%。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5.47万人,城镇化率75.1%。改造村级油路175.7公里。

    【环境保护】  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投资960万元,提标技改平房区燃煤炉具6558台。启动九联煤化、国电化工脱硫技改和元宝山发电厂超低排放工作,淘汰黄标车1105辆。做好水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风水沟至元宝山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工程开工建设,西露天和西旱河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入河排污口、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向阳村、平庄村列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环境执法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设立基层环保站13个,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件,累计罚款1300万元。完成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项目5个,完成投资额1.3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0.8%。

    【交通】  公路通车里程82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路51.1公里,二级路82公里,三、四级路523公里,砂石路147.3公里。公路客运量904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42%。

    【邮电】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邮政业务总量0.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2万户,互联网用户25.5万户。

    【贸易】  建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园区,“供销e家”和东东卖网络家具商城线下体验馆投入运营。元宝山区至天津港铁海联运班列开通运行,外贸出口额实现1.7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进口31.3万美元,同比增长15倍;出口17376.4万美元,同比增长63.4%,稳居全市首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86.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住宿餐饮业8.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99.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城乡商品交易市场16处,比上年同期减少5处,成交额25.1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

    【旅游】  主要旅游景点有4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1.4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2.9%;实现旅游总收入3.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

    【金融】  201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0.85亿元,同比减少2.07亿元,下降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7.31亿元,同比增加4.10亿元,增长3.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3.75亿元,同比增加4.55亿元,增长3.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8.19亿元,同比增加9.63亿元,增长19.8%。

    【保险】  元宝山区保险业保费收入2.58亿元,同比下降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8亿元,比上年增长3.7%;人寿险保费收入1.20亿元,比上年下降37.1%。保险业赔款支出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0.81亿元,比上年增长9.3%;人寿险赔款支出0.18亿元,比上年下降20.5%。

    【教育】  2017年末,元宝山区有各类学校107所,在校学生42028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7284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1018人;初中7所,在校学生8954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163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7人;学前教育机构76所,在园幼儿83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15.27%,高中入学率67%。全区普通教育教职工3937人,各类学校有专任教师2827人;职业高中教育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94人;特殊教育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学前教育教职工784人。其中,专任教师539人。2017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为1507人,本科录取率59.9%。

    【科技】  拥有各类科技人员5839人。

    【文化】  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队)16个,艺术表演场所12个,镇乡街文化中心1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

    【卫生体育】  拥有卫生机构161个。其中:医院12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个,村卫生室71个,诊所、卫生所及医务室55个,妇幼保健所1个,健康教育所1个,结核病防治所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355张,卫生技术人员19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75人,注册护士818人,药师(士)146人,技师(士)95人。体育协会44个。

    【社会生活】  2017年,元宝山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808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232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73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全区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80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98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农村常住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367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2017年末,城镇居民均住房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4.5平方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0%。城镇新增就业39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各类参保人员90950人。其中: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79568人(退休27871人,遗属185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1382人(退休240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115人(退休1493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003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3303人。全区最低生活保障12731人,比上年减少58.7%,其中城镇4356人,比上年减少74.97%,月人均补助水平429元;农村8375人,比上年减少37.6%,年人均补助水平2047元。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23个,床位1114张,收养208人。

    (撰稿人:赵晓杰)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