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地区,北依阴山南麓,南临黄河北岸,东接包头市老城区东河区,西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主要管辖区在包头市主城区的西南部,地处“呼包银”经济带核心区,是新规划的包头市委、市政府及市属机关所在地,是包头市传统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和新的中心城区。1953年10月,设立包头市人民政府郊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957年,正式建立包头市郊区。2000年1月,更名为九原区,成为市四区之一。后经3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由2244平方公里缩减为734平方公里。全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5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总人口2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8%。总人口中,女性为10.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8.51%;城镇人口15.53万人,城镇化率为70.34%。由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9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西部阿嘎如泰苏木。九原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在九原境内设置九原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设九原郡。匈奴、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留有阿善遗址、赵长城、汉代古城、元代村落等众多历史遗址。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都与九原有关。2017年,九原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乘势而上、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0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6.6%;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45818元、19342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3.2亿元,剔除虚增空转因素后增长5%。
【农牧业】 2017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62万公顷。其中,小麦1333公顷,玉米8000公顷,蔬菜4867公顷,其他2000公顷。粮食产量9.94万吨(小麦0.7万吨、玉米9.24万吨),蔬菜商品量49.6万吨。全区9467公顷耕地通过自治区无公害产地认定;138个农产品(粮食6个、果蔬113个、水产14个)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农牧业适用技术培训班206期,培训农牧民1.8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种植业保险、畜牧业保险、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奶牛良种补贴、玉米补贴6项惠农惠牧政策,共补贴资金3354.2万元。抓园区建设,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哈业胡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天养、优然等25家农牧企业(合作社)提档升级,哈林格尔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信步闲庭、田禾、顺仓等18家农牧业企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加强。抓龙头企业,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龙头企业50家(自治区级2家、市级48家),注册农牧业品牌16个,发展农牧业著名商标5个(圣鹿源、曲迷、天赋、转龙、日盛世濠),知名商标6个(大树湾、日盛世濠、小丽花、万棵、哈林格尔、哈业优然);农民专业合作社61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家(卫东南瓜、优然、美科农食用菌)、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7家、市级示范社31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紧密,辐射带动农户1.3万户,户均增收5500元。
【林业】 2017年,九原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区域绿化任务180公顷,其中公路绿化全部为补植,绿化全长71.856公里;投资约324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5964株(丛);结合美丽乡村及森林乡村发展庭院经济绿化,调拨果树8万株,投资约387.125万元。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栽植各类苗木21.7万株(丛),铺设植草毯4536平方米,完成整理地形155.81公顷,山体修复31459立方米;已完成投资6404.8万元,新增绿化面积156公顷。推进科技“保绿”、科技“增绿”,引入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打造“生态林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高效养护项目”,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实现投入少、保绿强、增绿高的新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科学养护国道绿化林和南坡绿化林,养护总面积1080公顷,总养护株数173.51万株(丛),提升了养护质量和效率。
【水利】 2017年,九原区开展以建设节水型农业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推行高效节水技术。投入3081万元,实施完成以下三项重点工程,新增2000公顷节水灌溉农田。京津风沙源水利节水项目,投资250万元,在苏木阿贵沟及柏树沟嘎查实施膜下滴灌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公顷。西部节水增效工程,投资1416万元,在哈业胡同镇及萨如拉地区实施膜下滴灌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公顷。农业综合开发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投资1415万元,对三湖河灌区东大渠进行节水改造,渠道衬砌约12公里。截至2017年底,都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工作。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和节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封停自备水源井15眼,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包头市政府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中,九原区被评为优秀旗县区。
【工业】 2017年,全区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共40个。其中,续建13个、新建27个,全年完成投资51.59亿元。截至年底,明拓二期、海平面净化灰焚烧、葛洲坝钢铁分选加工基地等6个项目,已完工并开始试生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紧紧围绕高分子、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稀土三大新材料产业,加强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商,促进产业链延伸。2017年,达成意向性项目36个,涉及总投资约260亿元,预计新增税收20亿元,产值280亿元。其中,华光金属、浦景化工、杉杉科技等11个项目已签订协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在高分子新材料产业方面,引进总投资5.5亿元的浦景化工、总投资21亿元的杉杉锂电池负极材料、总投资10亿元的宝武针状焦、总投资58亿元的神华乙二醇等多个重大项目。其中,浦景化工的PGA项目实现国家在可降解塑料领域的零突破,神华氢燃料电池项目将实现内蒙古地区在氢能产业的零突破。在纯铁素体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方面,推动明拓集团与包钢集团合作,促成总投资36亿元的明拓280万吨稀土现代铁素体不锈钢项目落户园区。在稀土新材料产业方面,总投资2.1亿元的卡乐思年产500吨绿色环保稀土颜料产业化项目,该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硫化铈生产企业。截至2017年底,立项已经完成,土地手续变更完成。
【城镇建设】 2017年,九原区组织实施的城乡重点项目共计20项,分别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城市双修—景观示范街及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城乡统筹建设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总投资22.7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63亿元。推进景观示范街创建,对哈屯高勒路等9条景观示范街和10条背街小巷进行店招牌匾、外立面及道路硬化改造,对城市重要节点、道路进行城市景观亮化。开展创城、创卫工作,对全区市政设施进行维修、维护,共计修复道路7.9万平方米,更换侧石3425米,疏通雨污管线2.4万米,清淤检查井1728座,维修路灯108基,更换电缆1660米。完成城区范围内的路灯远程监控和节能改造,对城乡99个站点进行公交候车亭建设,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实施了果园社区、井坪新村等区域拆迁改造,全年完成6905户、10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进行安置房建设,总投资17.3亿元,组织实施“鹿苑康城”“锦绣新城”2个安置房建设项目和“鹿原佳园”1个安置房回购项目,累计交付安置房2931套。
【环境保护】 2017年,九原区开展大气专项整治行动,实施3项大气重点环保工程,分别为华电煤场全封闭项目及三电、华电1#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预计能减少二氧化硫810吨/年、氮氧化物450吨/年、烟尘209.7吨/年。大力整治“三烧”“三尘”污染,在辖区开展“环保利剑”一号、二号、三号及“散乱污”企业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600人次,对48家“散乱污”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共计罚款218.95万元,移送公安15家,取缔木炭厂1家,严厉打击辖区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黑臭水体及水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大气污染及燃煤散烧整治工作,组织实施九原大道带状公园等重点绿化景观建设项目,对全区所有道路、公园广场进行绿化补植种植,对27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对12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实施“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共计种植乔灌木8.1万株(丛)、地被42.3万平方米。
【交通】 2017年,九原区完成建新街雨污分流改造、210国道和九原街平交道口改造,实施韩庆坝路、花园南路等11条、8.4公里道路建设工程,城市路网不断完善。完成梅力更等3座危桥改造以及万哈线过水路面改造,实施6条农村公路、31.2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路网交通条件不断完善。完成境内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累计养护农村公路6066万平方米/9744公里,优良路率达到69.6%。
【商业服务业】 2017年,九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增速7%;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46亿元,增速17%;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753万美元,全年利用外资13697.5万美元。全区实现三产招商项目签约总额达到63亿元,(其中东奥特莱斯项目总投资60亿元、大红堂跨境电商项目总投资3亿元);达成投资意向4项,意向总投资额206亿元(其中恒大新都市区项目总投资41亿元、恒大包头旅游城项目总投资60亿元、红星美凯龙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绿地酒店、小学项目5亿元);成功为横竖街引进多家知名餐饮企业。与广东誉丰南宏电商公司合作,建设大红堂跨境电商产业园,借助大红堂跨境电商平台,建立覆盖电子商务、支付、仓储、进出口通关、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全方位跨境电商产业体系,并与全球领先的生产商、供应商合作,以B2B、B2C及F2C等方式连接包头本土及周边的出口企业与市场,拉动跨境双向贸易,带动包头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打造出立足于包头,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一站式”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拉动产业园与周边关联产业、行业及配套服务业态综合发展。推进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发展,梅林禾电商公司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建成站点覆盖哈林格尔村、兰桂村、官将村等10个行政村,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现代物流业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式联运大厦基本建成。
【旅游业】 2017年,九原区旅游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同比增长50%,接待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30.1%,旅游收入首次跃入10亿元。引导各市场主体实施旅游建设项目17个,已经建成和基本建成横竖街、包头市旅游服务中心、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改扩建、黄河谣、黄河房车营地、铂尔曼五星级酒店、新万达等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进包头市科技馆、赛汉塔拉、包头市旅游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开展A级景区创建;梅力更景区入围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培育试点单位名单;新创建成4个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全区的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31户。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实施九原区“开河旅游节”“美食节”“帐篷节”“露营灯光节”,举办“祭火节”、冬捕节、“转九曲”节、采摘节等休闲旅游活动,打造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科技】 2017年,九原区累计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及科技认定34项,申报成功项目19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223万元。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2次,发放科普宣传手册共计2000多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天福广场众创空间”成功获批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试点培育,天福广场众创空间以构建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核心目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集成服务手段、落实产业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实现基地与创业企业良性互动发展;众创空间以天福广场为依托,面积共计30万平方米,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标准,以平台支撑为工作抓手,努力打造科学、智慧型创新众创空间区;“绿海浩康•星创天地”成功获批自治区级“星创天地”试点单位,同时已在国家科技部备案。
【教育】 2017年,九原区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786万元。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1626万元;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40万元,受惠学生1044人;蒙语授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0万元,受惠学生151人。为1792名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住校生提供免费午餐,补助资金合计196万元。累计投入5700余万元,启用6所新建公办幼儿园(麻池二幼、麻池三幼、哈林二幼、胡同二幼、阿嘎如泰幼儿园启用,蒙幼搬迁新址),全区适龄幼儿公办园毛入园率达97%。投入2000余万元,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成果,完善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完成沙河三小、沙河六小等11所学校供暖、供水等校园改造项目;包头49中学体育馆项目建成竣工。引进落地包头外国语实验学校、包头市赫尔辛基国际幼儿园,新都市区国际化办学趋势正在显现。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与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3所院校共计22名免费师范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98名小学教师和54名幼儿园教师,并注重向农区学校倾斜。
【文化】 2017年,九原区图书馆创评国家一级图书馆,第二次获得该称号。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初步建成“两馆”分馆11个,图书馆分馆率先实现镇级全覆盖。打造文艺精品,选送的二人台小戏《县长下乡》《卖菜》在党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大赛决赛中获得团体银奖,2部戏的录像已经在2017年7月份央视戏曲频道晚黄金时段播出;组织二人台小戏《婆媳恩怨》参加第八届“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展演,荣获6项大奖。组织开展区级大型活动62项,受众人群50余万人次。举办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消夏文体艺术旅游节系列活动,重点组织雷蒙读书会、广场舞大赛、书画篆刻展等30项活动;组织开展下基层公益演出百余场,举办“九原文化大讲堂”专题讲座8场,43个文化大院开展活动400余次。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在农村牧区和城区共放映公益电影754场,观影人数33956人次,其中农村牧区放映公益电影594场,观影人数16970人次;城市广场、公园放映公益电影160场,观影人数16986人次。
【卫生计生】 2017年,九原区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覆盖17个专业129个病种,出院占比每月均大于70%,有效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缩短住院周期,切实降低治疗费用。累计向8万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为39.91%,同比增长2%,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为57.3%。发展蒙医中医药事业,拟投资6.7亿元,开工建设区蒙医中医医院综合业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楼,占地面积4.4公顷;投入600多万元为区蒙医中医医院购置CT、彩超等大型设备。九原区3家医院实施5个板块健康包头行动项目,九原区医院投入11万元为300名患者开展胃结肠息肉筛查;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投入179.3万元共为45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投入34万元,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救助项目及儿童视健康帮扶项目,受益人群32000人;包头金氏中医肾病医院投入100万元共为50名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贫困尿毒症透析患者零费用救助活动”。创建健康细胞工程,开展健康细胞示范点建设,确定“健康细胞”建设示范点11个。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主,普及健康知识,共开展以慢性病防治、急救知识、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内容的健康宣讲活动51场,宣传活动6次,现场参与人数28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7000多份。开展农牧民健康体检工程,共体检11723人,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为381名贫困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体育】 2017年,九原区成功主办、承办各种赛事、活动有中国城市足球锦标赛C组比赛、全区迎新春干部职工乒乓球联谊赛、全区干部职工篮球赛、全区第十三届广场舞大赛、市长杯包头市足球联赛九原区预选赛、区长杯九原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赛、“炫舞草原•壮美内蒙古”万人广场舞邀请赛九原区预选赛暨2017年九原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表演,配合市体育局协办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自治区首届篮球文化节、包头市首届草原国际足球节、包头市民运动会、2017年“周六一起走”健身活动、七夕悦跑等大型体育活动赛事。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首个乡镇全民健身场馆即阿嘎如泰苏木健身馆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新建成校园笼式足球场两个;发放健身路径16套。体育指导员队伍共发展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501人。
【社会保障】 2017年,九原区发放各类民生资金2565.04万元,其中,低保金892.63万元,低保取暖补贴116.52万元、五保供养金92.64万元,三无人员供养金45.8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金168.08万元;临时救助金72.52万元;救灾资金30万元;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174万元;优抚对象抚恤金256.22万元、优待金277.68万元、退役士兵补助金366.6万元;农村留守儿童等慰问金14.2万元。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735万元,参保人数达到10.58万人;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资金1087万元,惠及14574人。推进低保和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对象72户135人及时纳入低保;协调人寿保险公司为216名患大病群众支付医疗保险金56.01万元。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全区已建成老年工作站24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所。2017年,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2500余张,为2094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42.36万元并免费发放爱心手环和电子保姆设备。继续上调机关事业、企业、灵活就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落实社会保险领域惠民政策,全年共支付各项待遇3.7亿元,惠及群众2.4万多人次。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区发放各类民生资金2565.04万元。开展脱贫攻坚工程,提出21项帮扶措施。截至2017年10月底,包头市级标准贫困人口741户1704人已全部稳定脱贫。其中,通过产业发展脱贫335户813人;通过危旧房改造脱贫26户35人;通过转移就业脱贫55户142人;通过教育救助脱贫36户127人。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818元、19342元。
【“大学生集聚计划”】 6月7日,九原区在政府门户网站、包头日报等媒体发布《九原区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简章》。此次招聘主要面向“985”“211”高等院校招聘各类人才,提供247个事业单位岗位。其中有专业要求岗位177个,由于报考人数不足核减至86个,实际招聘80人,涉及专业80个。定向招录九原户籍(或在九原长期生活、工作)岗位70个,招聘70人。
【“金融小镇”】 7月5日,九原区与浙江野鼎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省金融科技协会签订“金融小镇”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三方共同合作推动“内蒙古包头民间金融管理有限公司”设立,旨在充分发挥公司多元化优势,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打造体制规范、机制灵活的现代化运营与产业服务主体,共同促进区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动开展特色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地方性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机构等各类型金融创新平台的建设。
【中东奥特莱斯项目】 7月25日,包头市人民政府、九原区人民政府与吉林省中东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包头市中东奥特莱斯项目框架协议。包头市中东奥特莱斯项目位于新都市区核心区域,总用地面积13.15公顷,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由吉林省中东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40亿元。其中,商业地块东至经十二街、西至经十四街、南至纬十一路、北至纬九西路,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由汇集300个知名品牌的超级奥特莱斯、6栋创业公寓及550余米的时尚主题商业步行街三部分组成。住宅用地东至经十二路、西至经十四路、南至纬十二西街、北至纬十一路,地块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由高层住宅和沿街商业构成。项目的签约,对于进一步完善新都市区配套功能、提升新都市区城市品位和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鹿园】 8月,自治区最大的鹿文化观光园引进饲养4500余头梅花鹿、新西兰红鹿。项目位于萨如拉街道,由内蒙古大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资,占地29公顷,计划投资2亿元,以鹿文化为主题,规划建设现代标准化鹿舍3万平方米,引进饲养梅花鹿、新西兰红鹿等,延伸发展鹿产品深加工,配套建设鹿文化博物馆、休闲观光区等旅游设施,打造自治区最大的鹿文化观光园。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产值1.5亿元。
【沼南大道建设工程】 9月,总投资9.54亿元的沼南大道建设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全部完成。沼南大道建设工程全长6.7公里,主要建设综合管廊和道路两部分,断面形式为三仓,入廊管线有供热管道、中水管线、供水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燃气管线。项目总投资9.54亿元,其中征拆资金6.99亿元,建设资金2.55亿元。项目建成后,使民族东路北起110国道段,南至小白河实现全线贯通,形成一条南北向的“大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包头市的市政道路骨架网络,解决该区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对于促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带动沿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兰桂村入选示范村】 8月,住建部等5部门联合公布公示2017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兰桂村入选示范村,自治区9个村、嘎查入选,党中央财政对每个示范村安排补助资金100万元。
(撰稿人:王立杰 张敏)
【概况】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地区,北依阴山南麓,南临黄河北岸,东接包头市老城区东河区,西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主要管辖区在包头市主城区的西南部,地处“呼包银”经济带核心区,是新规划的包头市委、市政府及市属机关所在地,是包头市传统的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和新的中心城区。1953年10月,设立包头市人民政府郊区临时工作委员会。1957年,正式建立包头市郊区。2000年1月,更名为九原区,成为市四区之一。后经3次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由2244平方公里缩减为734平方公里。全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5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总人口2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8%。总人口中,女性为10.7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8.51%;城镇人口15.53万人,城镇化率为70.34%。由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9个民族构成。其中,蒙古族主要聚居在西部阿嘎如泰苏木。九原区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就在九原境内设置九原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设九原郡。匈奴、蒙古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留有阿善遗址、赵长城、汉代古城、元代村落等众多历史遗址。昭君出塞、文姬归汉等历史故事都与九原有关。2017年,九原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为目标,乘势而上、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0亿元,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6.6%;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45818元、19342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3.2亿元,剔除虚增空转因素后增长5%。
【农牧业】 2017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62万公顷。其中,小麦1333公顷,玉米8000公顷,蔬菜4867公顷,其他2000公顷。粮食产量9.94万吨(小麦0.7万吨、玉米9.24万吨),蔬菜商品量49.6万吨。全区9467公顷耕地通过自治区无公害产地认定;138个农产品(粮食6个、果蔬113个、水产14个)通过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年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农牧业适用技术培训班206期,培训农牧民1.8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种植业保险、畜牧业保险、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奶牛良种补贴、玉米补贴6项惠农惠牧政策,共补贴资金3354.2万元。抓园区建设,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哈业胡同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天养、优然等25家农牧企业(合作社)提档升级,哈林格尔都市农业示范园区的信步闲庭、田禾、顺仓等18家农牧业企业(合作社)带动能力加强。抓龙头企业,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龙头企业50家(自治区级2家、市级48家),注册农牧业品牌16个,发展农牧业著名商标5个(圣鹿源、曲迷、天赋、转龙、日盛世濠),知名商标6个(大树湾、日盛世濠、小丽花、万棵、哈林格尔、哈业优然);农民专业合作社61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家(卫东南瓜、优然、美科农食用菌)、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7家、市级示范社31家;农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紧密,辐射带动农户1.3万户,户均增收5500元。
【林业】 2017年,九原区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区域绿化任务180公顷,其中公路绿化全部为补植,绿化全长71.856公里;投资约324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5964株(丛);结合美丽乡村及森林乡村发展庭院经济绿化,调拨果树8万株,投资约387.125万元。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栽植各类苗木21.7万株(丛),铺设植草毯4536平方米,完成整理地形155.81公顷,山体修复31459立方米;已完成投资6404.8万元,新增绿化面积156公顷。推进科技“保绿”、科技“增绿”,引入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打造“生态林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高效养护项目”,采用世界最新技术实现投入少、保绿强、增绿高的新科技,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科学养护国道绿化林和南坡绿化林,养护总面积1080公顷,总养护株数173.51万株(丛),提升了养护质量和效率。
【水利】 2017年,九原区开展以建设节水型农业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推行高效节水技术。投入3081万元,实施完成以下三项重点工程,新增2000公顷节水灌溉农田。京津风沙源水利节水项目,投资250万元,在苏木阿贵沟及柏树沟嘎查实施膜下滴灌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公顷。西部节水增效工程,投资1416万元,在哈业胡同镇及萨如拉地区实施膜下滴灌项目,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公顷。农业综合开发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投资1415万元,对三湖河灌区东大渠进行节水改造,渠道衬砌约12公里。截至2017年底,都已完成单位工程验收工作。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论证和节水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封停自备水源井15眼,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包头市政府关于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考核中,九原区被评为优秀旗县区。
【工业】 2017年,全区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重点项目共40个。其中,续建13个、新建27个,全年完成投资51.59亿元。截至年底,明拓二期、海平面净化灰焚烧、葛洲坝钢铁分选加工基地等6个项目,已完工并开始试生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紧紧围绕高分子、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稀土三大新材料产业,加强上下游配套项目招商,促进产业链延伸。2017年,达成意向性项目36个,涉及总投资约260亿元,预计新增税收20亿元,产值280亿元。其中,华光金属、浦景化工、杉杉科技等11个项目已签订协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在高分子新材料产业方面,引进总投资5.5亿元的浦景化工、总投资21亿元的杉杉锂电池负极材料、总投资10亿元的宝武针状焦、总投资58亿元的神华乙二醇等多个重大项目。其中,浦景化工的PGA项目实现国家在可降解塑料领域的零突破,神华氢燃料电池项目将实现内蒙古地区在氢能产业的零突破。在纯铁素体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方面,推动明拓集团与包钢集团合作,促成总投资36亿元的明拓280万吨稀土现代铁素体不锈钢项目落户园区。在稀土新材料产业方面,总投资2.1亿元的卡乐思年产500吨绿色环保稀土颜料产业化项目,该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硫化铈生产企业。截至2017年底,立项已经完成,土地手续变更完成。
【城镇建设】 2017年,九原区组织实施的城乡重点项目共计20项,分别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城市双修—景观示范街及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城乡统筹建设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总投资22.7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763亿元。推进景观示范街创建,对哈屯高勒路等9条景观示范街和10条背街小巷进行店招牌匾、外立面及道路硬化改造,对城市重要节点、道路进行城市景观亮化。开展创城、创卫工作,对全区市政设施进行维修、维护,共计修复道路7.9万平方米,更换侧石3425米,疏通雨污管线2.4万米,清淤检查井1728座,维修路灯108基,更换电缆1660米。完成城区范围内的路灯远程监控和节能改造,对城乡99个站点进行公交候车亭建设,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实施了果园社区、井坪新村等区域拆迁改造,全年完成6905户、108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进行安置房建设,总投资17.3亿元,组织实施“鹿苑康城”“锦绣新城”2个安置房建设项目和“鹿原佳园”1个安置房回购项目,累计交付安置房2931套。
【环境保护】 2017年,九原区开展大气专项整治行动,实施3项大气重点环保工程,分别为华电煤场全封闭项目及三电、华电1#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预计能减少二氧化硫810吨/年、氮氧化物450吨/年、烟尘209.7吨/年。大力整治“三烧”“三尘”污染,在辖区开展“环保利剑”一号、二号、三号及“散乱污”企业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600人次,对48家“散乱污”企业下达行政处罚,共计罚款218.95万元,移送公安15家,取缔木炭厂1家,严厉打击辖区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等黑臭水体及水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大气污染及燃煤散烧整治工作,组织实施九原大道带状公园等重点绿化景观建设项目,对全区所有道路、公园广场进行绿化补植种植,对27个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对12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实施“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共计种植乔灌木8.1万株(丛)、地被42.3万平方米。
【交通】 2017年,九原区完成建新街雨污分流改造、210国道和九原街平交道口改造,实施韩庆坝路、花园南路等11条、8.4公里道路建设工程,城市路网不断完善。完成梅力更等3座危桥改造以及万哈线过水路面改造,实施6条农村公路、31.2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农村路网交通条件不断完善。完成境内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累计养护农村公路6066万平方米/9744公里,优良路率达到69.6%。
【商业服务业】 2017年,九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增速7%;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146亿元,增速17%;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753万美元,全年利用外资13697.5万美元。全区实现三产招商项目签约总额达到63亿元,(其中东奥特莱斯项目总投资60亿元、大红堂跨境电商项目总投资3亿元);达成投资意向4项,意向总投资额206亿元(其中恒大新都市区项目总投资41亿元、恒大包头旅游城项目总投资60亿元、红星美凯龙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绿地酒店、小学项目5亿元);成功为横竖街引进多家知名餐饮企业。与广东誉丰南宏电商公司合作,建设大红堂跨境电商产业园,借助大红堂跨境电商平台,建立覆盖电子商务、支付、仓储、进出口通关、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全方位跨境电商产业体系,并与全球领先的生产商、供应商合作,以B2B、B2C及F2C等方式连接包头本土及周边的出口企业与市场,拉动跨境双向贸易,带动包头本地特色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打造出立足于包头,辐射整个西北地区的“一站式”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区,实现“买全球、卖全球”,拉动产业园与周边关联产业、行业及配套服务业态综合发展。推进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发展,梅林禾电商公司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建成站点覆盖哈林格尔村、兰桂村、官将村等10个行政村,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现代物流业保税物流中心(B型),多式联运大厦基本建成。
【旅游业】 2017年,九原区旅游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同比增长50%,接待游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旅游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30.1%,旅游收入首次跃入10亿元。引导各市场主体实施旅游建设项目17个,已经建成和基本建成横竖街、包头市旅游服务中心、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改扩建、黄河谣、黄河房车营地、铂尔曼五星级酒店、新万达等多个各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进包头市科技馆、赛汉塔拉、包头市旅游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开展A级景区创建;梅力更景区入围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培育试点单位名单;新创建成4个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全区的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达到31户。打造特色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实施九原区“开河旅游节”“美食节”“帐篷节”“露营灯光节”,举办“祭火节”、冬捕节、“转九曲”节、采摘节等休闲旅游活动,打造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科技】 2017年,九原区累计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及科技认定34项,申报成功项目19项,争取上级科技资金223万元。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2次,发放科普宣传手册共计2000多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天福广场众创空间”成功获批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试点培育,天福广场众创空间以构建新型创业服务平台为核心目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集成服务手段、落实产业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实现基地与创业企业良性互动发展;众创空间以天福广场为依托,面积共计30万平方米,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标准,以平台支撑为工作抓手,努力打造科学、智慧型创新众创空间区;“绿海浩康•星创天地”成功获批自治区级“星创天地”试点单位,同时已在国家科技部备案。
【教育】 2017年,九原区义务教育保障资金1786万元。其中,中小学公用经费1626万元;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40万元,受惠学生1044人;蒙语授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20万元,受惠学生151人。为1792名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住校生提供免费午餐,补助资金合计196万元。累计投入5700余万元,启用6所新建公办幼儿园(麻池二幼、麻池三幼、哈林二幼、胡同二幼、阿嘎如泰幼儿园启用,蒙幼搬迁新址),全区适龄幼儿公办园毛入园率达97%。投入2000余万元,巩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成果,完善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完成沙河三小、沙河六小等11所学校供暖、供水等校园改造项目;包头49中学体育馆项目建成竣工。引进落地包头外国语实验学校、包头市赫尔辛基国际幼儿园,新都市区国际化办学趋势正在显现。不断优化师资队伍,与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3所院校共计22名免费师范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98名小学教师和54名幼儿园教师,并注重向农区学校倾斜。
【文化】 2017年,九原区图书馆创评国家一级图书馆,第二次获得该称号。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初步建成“两馆”分馆11个,图书馆分馆率先实现镇级全覆盖。打造文艺精品,选送的二人台小戏《县长下乡》《卖菜》在党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大赛决赛中获得团体银奖,2部戏的录像已经在2017年7月份央视戏曲频道晚黄金时段播出;组织二人台小戏《婆媳恩怨》参加第八届“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展演,荣获6项大奖。组织开展区级大型活动62项,受众人群50余万人次。举办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完成消夏文体艺术旅游节系列活动,重点组织雷蒙读书会、广场舞大赛、书画篆刻展等30项活动;组织开展下基层公益演出百余场,举办“九原文化大讲堂”专题讲座8场,43个文化大院开展活动400余次。开展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在农村牧区和城区共放映公益电影754场,观影人数33956人次,其中农村牧区放映公益电影594场,观影人数16970人次;城市广场、公园放映公益电影160场,观影人数16986人次。
【卫生计生】 2017年,九原区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覆盖17个专业129个病种,出院占比每月均大于70%,有效保证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缩短住院周期,切实降低治疗费用。累计向8万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为39.91%,同比增长2%,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为57.3%。发展蒙医中医药事业,拟投资6.7亿元,开工建设区蒙医中医医院综合业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楼,占地面积4.4公顷;投入600多万元为区蒙医中医医院购置CT、彩超等大型设备。九原区3家医院实施5个板块健康包头行动项目,九原区医院投入11万元为300名患者开展胃结肠息肉筛查;包头朝聚眼科医院投入179.3万元共为45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投入34万元,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救助项目及儿童视健康帮扶项目,受益人群32000人;包头金氏中医肾病医院投入100万元共为50名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贫困尿毒症透析患者零费用救助活动”。创建健康细胞工程,开展健康细胞示范点建设,确定“健康细胞”建设示范点11个。开展健康促进区建设,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为主,普及健康知识,共开展以慢性病防治、急救知识、公民健康素养66条等内容的健康宣讲活动51场,宣传活动6次,现场参与人数28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7000多份。开展农牧民健康体检工程,共体检11723人,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为381名贫困人员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体育】 2017年,九原区成功主办、承办各种赛事、活动有中国城市足球锦标赛C组比赛、全区迎新春干部职工乒乓球联谊赛、全区干部职工篮球赛、全区第十三届广场舞大赛、市长杯包头市足球联赛九原区预选赛、区长杯九原区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文体活动——乒乓球、气排球、羽毛球赛、“炫舞草原•壮美内蒙古”万人广场舞邀请赛九原区预选赛暨2017年九原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表演,配合市体育局协办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自治区首届篮球文化节、包头市首届草原国际足球节、包头市民运动会、2017年“周六一起走”健身活动、七夕悦跑等大型体育活动赛事。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首个乡镇全民健身场馆即阿嘎如泰苏木健身馆已经完成主体建设;新建成校园笼式足球场两个;发放健身路径16套。体育指导员队伍共发展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501人。
【社会保障】 2017年,九原区发放各类民生资金2565.04万元,其中,低保金892.63万元,低保取暖补贴116.52万元、五保供养金92.64万元,三无人员供养金45.84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金168.08万元;临时救助金72.52万元;救灾资金30万元;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174万元;优抚对象抚恤金256.22万元、优待金277.68万元、退役士兵补助金366.6万元;农村留守儿童等慰问金14.2万元。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735万元,参保人数达到10.58万人;拨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资金1087万元,惠及14574人。推进低保和精准扶贫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对象72户135人及时纳入低保;协调人寿保险公司为216名患大病群众支付医疗保险金56.01万元。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全区已建成老年工作站24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9所。2017年,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2500余张,为2094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242.36万元并免费发放爱心手环和电子保姆设备。继续上调机关事业、企业、灵活就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落实社会保险领域惠民政策,全年共支付各项待遇3.7亿元,惠及群众2.4万多人次。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区发放各类民生资金2565.04万元。开展脱贫攻坚工程,提出21项帮扶措施。截至2017年10月底,包头市级标准贫困人口741户1704人已全部稳定脱贫。其中,通过产业发展脱贫335户813人;通过危旧房改造脱贫26户35人;通过转移就业脱贫55户142人;通过教育救助脱贫36户127人。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818元、19342元。
【“大学生集聚计划”】 6月7日,九原区在政府门户网站、包头日报等媒体发布《九原区2017年高校毕业生招聘简章》。此次招聘主要面向“985”“211”高等院校招聘各类人才,提供247个事业单位岗位。其中有专业要求岗位177个,由于报考人数不足核减至86个,实际招聘80人,涉及专业80个。定向招录九原户籍(或在九原长期生活、工作)岗位70个,招聘70人。
【“金融小镇”】 7月5日,九原区与浙江野鼎实业有限公司、浙江省金融科技协会签订“金融小镇”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约定三方共同合作推动“内蒙古包头民间金融管理有限公司”设立,旨在充分发挥公司多元化优势,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打造体制规范、机制灵活的现代化运营与产业服务主体,共同促进区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动开展特色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地方性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机构等各类型金融创新平台的建设。
【中东奥特莱斯项目】 7月25日,包头市人民政府、九原区人民政府与吉林省中东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包头市中东奥特莱斯项目框架协议。包头市中东奥特莱斯项目位于新都市区核心区域,总用地面积13.15公顷,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由吉林省中东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40亿元。其中,商业地块东至经十二街、西至经十四街、南至纬十一路、北至纬九西路,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由汇集300个知名品牌的超级奥特莱斯、6栋创业公寓及550余米的时尚主题商业步行街三部分组成。住宅用地东至经十二路、西至经十四路、南至纬十二西街、北至纬十一路,地块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由高层住宅和沿街商业构成。项目的签约,对于进一步完善新都市区配套功能、提升新都市区城市品位和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鹿园】 8月,自治区最大的鹿文化观光园引进饲养4500余头梅花鹿、新西兰红鹿。项目位于萨如拉街道,由内蒙古大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资,占地29公顷,计划投资2亿元,以鹿文化为主题,规划建设现代标准化鹿舍3万平方米,引进饲养梅花鹿、新西兰红鹿等,延伸发展鹿产品深加工,配套建设鹿文化博物馆、休闲观光区等旅游设施,打造自治区最大的鹿文化观光园。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年可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产值1.5亿元。
【沼南大道建设工程】 9月,总投资9.54亿元的沼南大道建设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全部完成。沼南大道建设工程全长6.7公里,主要建设综合管廊和道路两部分,断面形式为三仓,入廊管线有供热管道、中水管线、供水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燃气管线。项目总投资9.54亿元,其中征拆资金6.99亿元,建设资金2.55亿元。项目建成后,使民族东路北起110国道段,南至小白河实现全线贯通,形成一条南北向的“大通道”,将进一步完善包头市的市政道路骨架网络,解决该区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对于促进呼包鄂协同发展、带动沿黄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兰桂村入选示范村】 8月,住建部等5部门联合公布公示2017年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兰桂村入选示范村,自治区9个村、嘎查入选,党中央财政对每个示范村安排补助资金100万元。
(撰稿人:王立杰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