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 昆都仑区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昆都仑区(简称昆区)是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工程包钢的建设于1956年建区。因区跨昆都仑河两岸而得名。昆都仑区位于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金三角腹地,是包头市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总面积30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78.61万,共有4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657人。其中,蒙古族26600人。辖2个镇13个街道24个行政村78个社区。有基层党组织704个,其中党委62个,党总支65个,党支部577个

    昆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具有明显的区位、产业、技术、人才等多重优势。交通、通讯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社会事业发达,金融网点遍布,公共服务功能完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辖区内拥有内蒙古科技大学等3所院校和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9所科研院所,有中小学62所,幼儿园60所,在校(园)生总数96279人,办学规模、办学水平位于包头市乃至自治区前列。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电子示范基地,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全国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年产生“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城区,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列居第26位,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中列居第19位,在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中列居第31位,在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中列居第37位

    据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4.4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7348元,较去年增长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在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位列第24位,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排名中分别位列第21位、第40位、第36位

    【农林牧水】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闽蒙、万开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总面积为333.33公顷的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农村牧区改革,为牧民换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草原确权工作。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推进大青山南坡综合治理和修复工程,完成绿化任务83公顷,造林成活率90%以上。对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梅力更自然保护区内不合规的17家工矿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哈木图沟、平方沟、虎贲亥沟和西水泉砂石坑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昆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包头市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哈德门沟河道整治工程。

    【工业】  围绕“五区三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775.9亿元,完成投资355亿元,竣工67个项目,完成投资额、竣工项目数量位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旗县区前列。打造新型冶金产业基地。国港公司年产40万吨镀锌带钢及镀锌管生产线、托丰年产5万吨高端特种钢、特种压力容器制造、建筑用热镀铝锌彩印钢板等项目已竣工投产。打造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通威5万吨高纯晶硅、磐迅5万吨粗苯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耐磨材料及特种陶瓷、中油瑞德管道及金属防腐保温材料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华美稀土萃取生产线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议源化工含氟废酸资源化利用年产1万吨氟化氢铵、佳蒙泰环保科技硫酸镁污水处理等项目已竣工投产,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技术改造工程、硫酸铵废水处理等项目试生产,大安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已全面开工。帮助企业落实上级有关扶持政策和措施,2017年度为企业争取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等各类奖补资金1.9亿元,协调落实银行贷款4.4亿元;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探索招商引资新途径,成功引入四川通威、上海新城控股、富力集团3家上市企业落户昆都仑区

    【深化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拆除大鹏金属和西创公司轧辊厂“地条钢”生产线,淘汰“地条钢”产能40万吨;以昆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和夹心房改造货币化安置为契机,消化存量商品房5907套57.22万平方米;出台《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实施方案》《政府投资项目清理整顿实施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稳步推进农村牧区流通体制改革,通过“智慧物流”平台,实现部分农副产品与市民的有效衔接;加快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30个社区建立起“一委三会”嘎查村(社区)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构建起“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管、居民事居民办”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城市网格化综合治理架构初步形成,建成“两中心一平台”(公共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信息化平台5处;推进幼教体制改革,通过“资产国有、自收自支、财政奖补”的办法,推动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完善干部选任管理制度链条,规范后备干部选拔、干部初始提名、干部考察、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及平时考核等工作。强化监督执纪改革。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制定《昆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严格落实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向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报告”

    【城镇建设】  投资80亿元,组织实施7大类54个城建重点项目。本着“拆改结合、拆建并举、配套同步”的原则,打响棚户区改造“攻坚战”。按照“属地负责、单位包户、领导督查”的工作要求,全区400多名干部积极参与完成12365户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挂牌出让土地13.9公顷。紧紧围绕“新增为零、存量递减”的目标,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累计拆除违建472处8.5万平方米;强化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7万平方米。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三八路等16条道路建成通车,同步完成供水管网3.6公里。金属深加工园区完成道路建设17.7公里,铺设雨污水管网43.2公里、自来水管线23.4公里。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新建3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新、改建16座公厕。完成16条道路的绿化和5个公园广场的提档升级,新增绿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全市首个“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开放。打造景观示范街17条,综合整治背街小巷21个,新建便民市场4个。全力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综合整治老旧小区31个,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81.2万平方米,路面硬化改造62.6万平方米,给排水管网改造39公里,打造青七、青八街坊等样板小区5个,规范准物业化管理小区10个,受益群众5.6万人。完成160个住宅小区环境治理,拆除危建、违建、临建2380处、近3万平方米

    【保险】  全区保险主体17家,寿险5家,财险12家。证券期货交易机构12家,小额贷款公司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

    【环境保护】  依法清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及沿线的工矿企业72家,修复治理矿坑5处。实施“五大重点区域”绿化67公顷、大青山南坡绿化350公顷。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投入3.11亿元,完成西创热焖渣余热回收利用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10个。加大燃煤散烧管控力度,清理原煤销售点242个,完成居民及商户清洁能源替代9362户。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投入3.84亿元,完成华美氢氟酸再生及硫酸镁循环利用等项目9个。加强固废治理和土壤修复,投入2.86亿元,完成包钢冶金渣综合利用等项目12个。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包钢热电厂2号锅炉脱硝改造、废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一期)等27个项目已竣工。全区环境空气达标天数288天,达标比率78.9%,高于包头市平均水平。严格环保监管执法,累计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358起,收缴罚没款1500万元

    【社会保障】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在86%以上。建立精准脱贫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区1.04万户农牧民家庭再次进行详细摸底排查。社会保障扩面,全年为企业退休人员“五七工”人员和享受遗属补贴人员发放养老金3.1亿元。投入1亿元,为4223名失地农民补办养老保险,至此,昆区失地农民已全部办理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925人,达到20.4万人;为1614人发放低保金899万元,为1146人发放临时及一次性救助金208万元,为42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578万元,为419户计划生育家庭发放特别扶助金3559万元,为361名义务兵和退役士兵发放安置金1690万元,为2763户低收入农牧户按期、足额供应冬季取暖用煤。配租公廉租房1473套,满足低收入群众住房需求“健康城市”扎实推进,在自治区率先推行智慧养老,建成“智慧养老”社区4处,“健康小屋”4处,涵盖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多项功能,累计服务群众7100人;新建“家庭健康”服务中心15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23.9万人

    【卫生计生】  昆区医院、昆区中医院2家区属医疗机构与内蒙古人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市内外9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投入236万元,为1.4万余名公共服务人员4274名50岁以上农牧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实施计生惠民工程,为264户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家庭发放一次性扶助金1882.34万元,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发放一次性救助金3835万元,为952人发放“三项制度”扶助金519.96万元。依法开展打击“两非”专项工作,对区内5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督查1004次,张贴打击“两非”警示标识牌200余块。在包头市率先开通绿色就医通道,投入140万元在昆区医院、昆区中医院和3家镇卫生院及沼潭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因病致贫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就医绿色服务通道,贫困户患者可享受减免30%的诊疗费,并享有优先、优惠、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技成果】  投入3418万元用于扶持科技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全面落实“大学生集聚计划”,集聚各类人才近7400人,入围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浙大包头工研院通过自治区众创空间评审,被认定为自治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浙大包头工研院研发的高铁综合检修作业车产业化项目转入样车试制生产阶段,已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深圳设计研究院签订第一台供货合同

    【服务业】  传统服务业实现平稳发展,包百大楼、王府井百货、神华国际城、海德酒店、万號酒店等老字号企业稳健运营。在包头市率先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注册电商企业91家,本土电商“和兴惠客”再度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称号;物流园区提档升级,钢银网、运钢网等六大综合性全产业链钢贸电子交易平台快步发展,交易量超过110万吨,交易额突破47亿元

    【旅游业】  编制完成《昆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立建设国家级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目标。业、乡村体验等10个研学基地已经挂牌,成立以“旅游智库”为支撑的智慧平台,包钢“工业游”AAA景区通过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验收

    【基层党建】  推动“三化六好三中心”(规范化、品牌化、精细化;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阵地建设好、服务载体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基层党建改革。建立9个方面33项具体标准,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先后打造出50个有特色、品牌化精品示范社区,涌现出周四议事厅、郭孝红工作室等议事、服务、党建文化品牌70多个,实施党建项目145个,直接服务群众超过15万人次。实施党史文化进基层改革。建成意识形态主阵地,3个区级党史文化展馆和38000多平方米的党建主题公园,增加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载体

     

     

    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建成自治区唯一的党建主题公园

     

    【项目建设】  113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建设,67个项目竣工投产。成功引入四川通威、富力集团等4家上市企业落户昆区

    【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包头市第29中学、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分校土地征拆和手续办理工作。包钢实验一小、团一小等6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10所学校的体育场提升工程及包钢十七小等3所学校的体育馆新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在学校建成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红色教育展馆两处。

    【文化】  6个街镇建立“两馆”(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2个,以“魅力昆都仑”品牌为主线的群众文化活动演出480场次。全区各街镇、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7个,基本实现标准化建设

    【体育】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举办昆都仑区第一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各类化育协会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创造性,共组织开展五人制足球赛、骑行、垂钓等群众性体育活动115场次。为街镇、社区、队伍配备健身路径8套128件、篮球架2副、乒乓球台4张、服装1000套,建设五人制笼式足球场2处,10分钟“全民健身圈”基本建成

    【宣传思想】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评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1个。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领导权。党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走进昆都仑区”网络直播点击量为250万人次

    【昆区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2017年12月12日,昆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粗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落户昆都仑区】  由内蒙古磐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亿元建设的5万吨/年粗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落户昆都仑区。该项目位于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占地面积33公顷,主要建设年产5万吨粗苯加工生产线,完成自治区级、国家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完成15000吨/年树脂改性及深加工项目园建设。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该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实,将使昆都仑区工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钢三小在第十七届内蒙古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夺冠】  5月15日,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协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自治区科协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动物之友”的主题展开,各盟市选拔出的15支队伍参加这项赛事。包头市昆都仑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代表队以总分344分获得此项赛事自治区小学组的冠军,他们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参加第17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撰稿人:高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昆都仑区
  • 发布时间:02-15
  • 来源:
  •  

    【概况】  昆都仑区(简称昆区)是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工程包钢的建设于1956年建区。因区跨昆都仑河两岸而得名。昆都仑区位于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金三角腹地,是包头市的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总面积30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78.61万,共有4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657人。其中,蒙古族26600人。辖2个镇13个街道24个行政村78个社区。有基层党组织704个,其中党委62个,党总支65个,党支部577个

    昆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密集,具有明显的区位、产业、技术、人才等多重优势。交通、通讯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强,社会事业发达,金融网点遍布,公共服务功能完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辖区内拥有内蒙古科技大学等3所院校和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等9所科研院所,有中小学62所,幼儿园60所,在校(园)生总数96279人,办学规模、办学水平位于包头市乃至自治区前列。先后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电子示范基地,全国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全国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等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连续两年产生“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城区,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列居第26位,在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区中列居第19位,在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中列居第31位,在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中列居第37位

    据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4.4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7348元,较去年增长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在2017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位列第24位,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排名中分别位列第21位、第40位、第36位

    【农林牧水】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闽蒙、万开等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总面积为333.33公顷的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推动农村牧区改革,为牧民换发《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草原承包经营权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草原确权工作。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推进大青山南坡综合治理和修复工程,完成绿化任务83公顷,造林成活率90%以上。对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梅力更自然保护区内不合规的17家工矿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对哈木图沟、平方沟、虎贲亥沟和西水泉砂石坑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昆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包头市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哈德门沟河道整治工程。

    【工业】  围绕“五区三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775.9亿元,完成投资355亿元,竣工67个项目,完成投资额、竣工项目数量位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各旗县区前列。打造新型冶金产业基地。国港公司年产40万吨镀锌带钢及镀锌管生产线、托丰年产5万吨高端特种钢、特种压力容器制造、建筑用热镀铝锌彩印钢板等项目已竣工投产。打造稀土及新材料产业基地。通威5万吨高纯晶硅、磐迅5万吨粗苯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耐磨材料及特种陶瓷、中油瑞德管道及金属防腐保温材料等项目已竣工投产;华美稀土萃取生产线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议源化工含氟废酸资源化利用年产1万吨氟化氢铵、佳蒙泰环保科技硫酸镁污水处理等项目已竣工投产,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技术改造工程、硫酸铵废水处理等项目试生产,大安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已全面开工。帮助企业落实上级有关扶持政策和措施,2017年度为企业争取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等各类奖补资金1.9亿元,协调落实银行贷款4.4亿元;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探索招商引资新途径,成功引入四川通威、上海新城控股、富力集团3家上市企业落户昆都仑区

    【深化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拆除大鹏金属和西创公司轧辊厂“地条钢”生产线,淘汰“地条钢”产能40万吨;以昆北地区棚户区改造和夹心房改造货币化安置为契机,消化存量商品房5907套57.22万平方米;出台《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实施方案》《政府投资项目清理整顿实施方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减轻政府债务压力。稳步推进农村牧区流通体制改革,通过“智慧物流”平台,实现部分农副产品与市民的有效衔接;加快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30个社区建立起“一委三会”嘎查村(社区)民主协商议事机制,构建起“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管、居民事居民办”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城市网格化综合治理架构初步形成,建成“两中心一平台”(公共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信息化平台5处;推进幼教体制改革,通过“资产国有、自收自支、财政奖补”的办法,推动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完善干部选任管理制度链条,规范后备干部选拔、干部初始提名、干部考察、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及平时考核等工作。强化监督执纪改革。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制定《昆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严格落实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向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报告”

    【城镇建设】  投资80亿元,组织实施7大类54个城建重点项目。本着“拆改结合、拆建并举、配套同步”的原则,打响棚户区改造“攻坚战”。按照“属地负责、单位包户、领导督查”的工作要求,全区400多名干部积极参与完成12365户年度棚户区改造任务。挂牌出让土地13.9公顷。紧紧围绕“新增为零、存量递减”的目标,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累计拆除违建472处8.5万平方米;强化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整改,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7万平方米。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三八路等16条道路建成通车,同步完成供水管网3.6公里。金属深加工园区完成道路建设17.7公里,铺设雨污水管网43.2公里、自来水管线23.4公里。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新建3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新、改建16座公厕。完成16条道路的绿化和5个公园广场的提档升级,新增绿地面积14.5万平方米。全市首个“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开放。打造景观示范街17条,综合整治背街小巷21个,新建便民市场4个。全力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综合整治老旧小区31个,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81.2万平方米,路面硬化改造62.6万平方米,给排水管网改造39公里,打造青七、青八街坊等样板小区5个,规范准物业化管理小区10个,受益群众5.6万人。完成160个住宅小区环境治理,拆除危建、违建、临建2380处、近3万平方米

    【保险】  全区保险主体17家,寿险5家,财险12家。证券期货交易机构12家,小额贷款公司9家,融资性担保公司5家

    【环境保护】  依法清退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及沿线的工矿企业72家,修复治理矿坑5处。实施“五大重点区域”绿化67公顷、大青山南坡绿化350公顷。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投入3.11亿元,完成西创热焖渣余热回收利用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10个。加大燃煤散烧管控力度,清理原煤销售点242个,完成居民及商户清洁能源替代9362户。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投入3.84亿元,完成华美氢氟酸再生及硫酸镁循环利用等项目9个。加强固废治理和土壤修复,投入2.86亿元,完成包钢冶金渣综合利用等项目12个。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稀土生产“三废”综合治理、包钢热电厂2号锅炉脱硝改造、废水资源回收再利用(一期)等27个项目已竣工。全区环境空气达标天数288天,达标比率78.9%,高于包头市平均水平。严格环保监管执法,累计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358起,收缴罚没款1500万元

    【社会保障】  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在86%以上。建立精准脱贫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区1.04万户农牧民家庭再次进行详细摸底排查。社会保障扩面,全年为企业退休人员“五七工”人员和享受遗属补贴人员发放养老金3.1亿元。投入1亿元,为4223名失地农民补办养老保险,至此,昆区失地农民已全部办理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3925人,达到20.4万人;为1614人发放低保金899万元,为1146人发放临时及一次性救助金208万元,为42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578万元,为419户计划生育家庭发放特别扶助金3559万元,为361名义务兵和退役士兵发放安置金1690万元,为2763户低收入农牧户按期、足额供应冬季取暖用煤。配租公廉租房1473套,满足低收入群众住房需求“健康城市”扎实推进,在自治区率先推行智慧养老,建成“智慧养老”社区4处,“健康小屋”4处,涵盖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多项功能,累计服务群众7100人;新建“家庭健康”服务中心15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到23.9万人

    【卫生计生】  昆区医院、昆区中医院2家区属医疗机构与内蒙古人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市内外9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投入236万元,为1.4万余名公共服务人员4274名50岁以上农牧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实施计生惠民工程,为264户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家庭发放一次性扶助金1882.34万元,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发放一次性救助金3835万元,为952人发放“三项制度”扶助金519.96万元。依法开展打击“两非”专项工作,对区内5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专项督查1004次,张贴打击“两非”警示标识牌200余块。在包头市率先开通绿色就医通道,投入140万元在昆区医院、昆区中医院和3家镇卫生院及沼潭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因病致贫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就医绿色服务通道,贫困户患者可享受减免30%的诊疗费,并享有优先、优惠、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技成果】  投入3418万元用于扶持科技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全面落实“大学生集聚计划”,集聚各类人才近7400人,入围全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区。浙大包头工研院通过自治区众创空间评审,被认定为自治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浙大包头工研院研发的高铁综合检修作业车产业化项目转入样车试制生产阶段,已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深圳设计研究院签订第一台供货合同

    【服务业】  传统服务业实现平稳发展,包百大楼、王府井百货、神华国际城、海德酒店、万號酒店等老字号企业稳健运营。在包头市率先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注册电商企业91家,本土电商“和兴惠客”再度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称号;物流园区提档升级,钢银网、运钢网等六大综合性全产业链钢贸电子交易平台快步发展,交易量超过110万吨,交易额突破47亿元

    【旅游业】  编制完成《昆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立建设国家级研学旅行目的地发展目标。业、乡村体验等10个研学基地已经挂牌,成立以“旅游智库”为支撑的智慧平台,包钢“工业游”AAA景区通过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验收

    【基层党建】  推动“三化六好三中心”(规范化、品牌化、精细化;领导班子好、干部队伍好、阵地建设好、服务载体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服务中心)基层党建改革。建立9个方面33项具体标准,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先后打造出50个有特色、品牌化精品示范社区,涌现出周四议事厅、郭孝红工作室等议事、服务、党建文化品牌70多个,实施党建项目145个,直接服务群众超过15万人次。实施党史文化进基层改革。建成意识形态主阵地,3个区级党史文化展馆和38000多平方米的党建主题公园,增加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载体

     

     

    在包头市昆都仑区建成自治区唯一的党建主题公园

     

    【项目建设】  113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工建设,67个项目竣工投产。成功引入四川通威、富力集团等4家上市企业落户昆区

    【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包头市第29中学、昆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分校土地征拆和手续办理工作。包钢实验一小、团一小等6所学校的改扩建工程,10所学校的体育场提升工程及包钢十七小等3所学校的体育馆新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在学校建成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红色教育展馆两处。

    【文化】  6个街镇建立“两馆”(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2个,以“魅力昆都仑”品牌为主线的群众文化活动演出480场次。全区各街镇、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17个,基本实现标准化建设

    【体育】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举办昆都仑区第一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各类化育协会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创造性,共组织开展五人制足球赛、骑行、垂钓等群众性体育活动115场次。为街镇、社区、队伍配备健身路径8套128件、篮球架2副、乒乓球台4张、服装1000套,建设五人制笼式足球场2处,10分钟“全民健身圈”基本建成

    【宣传思想】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评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1个。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领导权。党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走进昆都仑区”网络直播点击量为250万人次

    【昆区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2017年12月12日,昆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粗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落户昆都仑区】  由内蒙古磐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80亿元建设的5万吨/年粗苯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落户昆都仑区。该项目位于包头金属深加工园区,占地面积33公顷,主要建设年产5万吨粗苯加工生产线,完成自治区级、国家级高分子材料研发、中试基地建设,完成15000吨/年树脂改性及深加工项目园建设。项目预计2022年建成。该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实,将使昆都仑区工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钢三小在第十七届内蒙古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夺冠】  5月15日,由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协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自治区科协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动物之友”的主题展开,各盟市选拔出的15支队伍参加这项赛事。包头市昆都仑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代表队以总分344分获得此项赛事自治区小学组的冠军,他们代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参加第17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撰稿人:高丹)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