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概况】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创建于1951年。截至年末,辖内有93家旗县法人机构(农商银行27家、农合行3家、统一法人社63家),营业网点2335个,员工总数30460人;全区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5653亿元,存款总量4180亿元,贷款总量2772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8.9倍、10.7倍和11.3倍,是自治区资产和存款规模最大、人员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是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党和政府联系农牧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和桥梁。在全区银行业中,资产总额连续八年第一,达到5653亿元,比年初增加69亿元,增长1.2%;存款总量连续七年第一,达到4180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增长3.5%;贷款总量2772亿元,比年初增加236亿元,增长9.3%。实现收入313亿元,比上年增加30亿元,增长11%;实现利润54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增长3.8%;上缴税金20亿元。
【支农支牧】 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741亿元,其中投放涉农涉牧贷款166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385亿元、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贷款4亿元、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贷款27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81亿元、化解高利贷贷款12亿元,实现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和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有59家旗县级法人机构贷款额占当地市场份额30%以上,涉农贷款占比是自治区联社成立以来最高的一年,达到66.5%。
【普惠金融服务】 推进单位结算卡业务平台项目建设,完成银联卡小额双免改造,开展无卡支付体系建设,推出“金牛易付”扫码支付产品。升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系统,优化便民服务终端、云POS等电子银行渠道基础金融服务功能,营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非柜面业务,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村信用社金牛卡总量达到3373万张,卡基载体吸附存款1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万张和44亿元;“惠农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资金308亿元,占全区发放财政补贴资金总额的84%。
【风险防控】 全面落实内控合规建设“提高年”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三三四十”乱象等专项治理,内控合规建设三年规划如期完成,工作经验在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介绍。开展“案件教训沉重,合规警钟长鸣”主题案防合规宣讲,努力营造“合规人人有责”“人人主动合规”的氛围。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22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加大行业审计力度,组织开展常规和专项审计19项,问题整改率80%以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推进安防设施标准化建设,创建“平安农信”。
【信息化建设】 推进“三大中心”“五大体系”和“六大应用系统群”建设,研发上线14个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系统123个。优化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加快同城灾备、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开展重要系统和网络应急切换演练,切实防控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与安全管理一体化研究》获银监会四类成果奖,《云平台构建与资源节能调度系统的研究》获人总行科技发展奖。
【联社改革】 推进差别化管理,完善“五位一体”综合考评办法,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造,4家机构改制为农商银行,11家机构获准筹建,审核20家机构改制申请。截至年末,全区有农商银行27家,93家机构全部取消资格股。调整充实基层高管人员,指导旗县级法人机构招聘员工1096人;组织各类培训班77期,培训员工6.3万人次,全面完成基层高管在“一校五院”等国家级培训院校接受教育计划,全系统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素质得到提升。协调争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5.35亿元;协调自治区高院打击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行为;协调人民银行,为11家法人机构申请再贷款提供担保11亿元,通过质押金融债及地方政府债券借入常备借贷便利7亿元;协调自治区财政厅通过认购政府定向债券置换不良债权2590万元。深化与自治区交通厅、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等机构的全面合作,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以同业借款和存放等方式,向36家旗县级法人机构累计提供786亿元资金支持,解决临时流动性不足和支农支牧资金困难。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9月9日,全区农村信用社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客户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全天24小时自主操作完成跨行转账和资金归集业务,资金实现20秒到账。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上线运行,有效填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空白,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缩短差距,不仅为全区农信社负债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清算支撑,也为社员机构提升支付业务管理能力、控制运营成本提供帮助。同时,该系统免收机构和客户手续费,充分体现普惠金融的便利性。
【核心业务系统优化】 11—12月,自治区联社先后两次完成对核心业务系统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TPS(系统每秒处理交易的数量)最大值从原来的700笔/秒上升到1325笔/秒,交易平均响应时间由原来的2.8秒下降到0.482秒,处理效率提升近6倍。在春节期间业务高峰期核心业务系统未出现业务拥堵现象,各旗县法人机构对自治区联社科技支撑能力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撰稿人:钟源)
【概况】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创建于1951年。截至年末,辖内有93家旗县法人机构(农商银行27家、农合行3家、统一法人社63家),营业网点2335个,员工总数30460人;全区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5653亿元,存款总量4180亿元,贷款总量2772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8.9倍、10.7倍和11.3倍,是自治区资产和存款规模最大、人员网点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是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党和政府联系农牧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和桥梁。在全区银行业中,资产总额连续八年第一,达到5653亿元,比年初增加69亿元,增长1.2%;存款总量连续七年第一,达到4180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增长3.5%;贷款总量2772亿元,比年初增加236亿元,增长9.3%。实现收入313亿元,比上年增加30亿元,增长11%;实现利润54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增长3.8%;上缴税金20亿元。
【支农支牧】 全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2741亿元,其中投放涉农涉牧贷款166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385亿元、重点工程重点项目贷款4亿元、就业创业等民生领域贷款27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81亿元、化解高利贷贷款12亿元,实现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和小微企业贷款“三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有59家旗县级法人机构贷款额占当地市场份额30%以上,涉农贷款占比是自治区联社成立以来最高的一年,达到66.5%。
【普惠金融服务】 推进单位结算卡业务平台项目建设,完成银联卡小额双免改造,开展无卡支付体系建设,推出“金牛易付”扫码支付产品。升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系统,优化便民服务终端、云POS等电子银行渠道基础金融服务功能,营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等非柜面业务,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区农村信用社金牛卡总量达到3373万张,卡基载体吸附存款12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万张和44亿元;“惠农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资金308亿元,占全区发放财政补贴资金总额的84%。
【风险防控】 全面落实内控合规建设“提高年”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三三四十”乱象等专项治理,内控合规建设三年规划如期完成,工作经验在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介绍。开展“案件教训沉重,合规警钟长鸣”主题案防合规宣讲,努力营造“合规人人有责”“人人主动合规”的氛围。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22亿元,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加大行业审计力度,组织开展常规和专项审计19项,问题整改率80%以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推进安防设施标准化建设,创建“平安农信”。
【信息化建设】 推进“三大中心”“五大体系”和“六大应用系统群”建设,研发上线14个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系统123个。优化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加快同城灾备、数据中心建设进度,开展重要系统和网络应急切换演练,切实防控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与安全管理一体化研究》获银监会四类成果奖,《云平台构建与资源节能调度系统的研究》获人总行科技发展奖。
【联社改革】 推进差别化管理,完善“五位一体”综合考评办法,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推进产权改革和股权改造,4家机构改制为农商银行,11家机构获准筹建,审核20家机构改制申请。截至年末,全区有农商银行27家,93家机构全部取消资格股。调整充实基层高管人员,指导旗县级法人机构招聘员工1096人;组织各类培训班77期,培训员工6.3万人次,全面完成基层高管在“一校五院”等国家级培训院校接受教育计划,全系统领导班子和员工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素质得到提升。协调争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5.35亿元;协调自治区高院打击逃废农村信用社债务行为;协调人民银行,为11家法人机构申请再贷款提供担保11亿元,通过质押金融债及地方政府债券借入常备借贷便利7亿元;协调自治区财政厅通过认购政府定向债券置换不良债权2590万元。深化与自治区交通厅、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等机构的全面合作,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以同业借款和存放等方式,向36家旗县级法人机构累计提供786亿元资金支持,解决临时流动性不足和支农支牧资金困难。
【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9月9日,全区农村信用社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客户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全天24小时自主操作完成跨行转账和资金归集业务,资金实现20秒到账。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上线运行,有效填补大小额支付系统的空白,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缩短差距,不仅为全区农信社负债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清算支撑,也为社员机构提升支付业务管理能力、控制运营成本提供帮助。同时,该系统免收机构和客户手续费,充分体现普惠金融的便利性。
【核心业务系统优化】 11—12月,自治区联社先后两次完成对核心业务系统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TPS(系统每秒处理交易的数量)最大值从原来的700笔/秒上升到1325笔/秒,交易平均响应时间由原来的2.8秒下降到0.482秒,处理效率提升近6倍。在春节期间业务高峰期核心业务系统未出现业务拥堵现象,各旗县法人机构对自治区联社科技支撑能力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撰稿人: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