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概况】 交通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以下简称内蒙古交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大力支持自治区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优选民生保障、消费升级、现代农牧业等领域客户与项目,加大“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等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截至年末,全口径融资余额764亿元,较上年增加20.29亿;表内资产总额419.74亿,较上年增加26.16亿。机构网点总数34个,服务网络覆盖呼包鄂及锡林郭勒、乌海和赤峰地区。
【助力区域经济】 内蒙古交通银行在经营中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围绕自治区“五大基地”产业目标定位,继续把促进能源基地建设、培育以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支持重点,努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的能力。支持自治区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公路、市政、能源、棚改等重点项目投放46.29亿元。其中公路行业投放22.09亿元,能源行业投放10.45亿元,市政行业投放8.2亿元,农牧业领域投放2.32亿元,民生领域投放3.23亿元。共计储备重点项目74个,金额合计380.46亿。
【助力产业发展】 主动对接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对优质项目、企业加大支持,对符合监管政策、产业前景好、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对伊泰集团等重点企业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积极推进的背景下,维持对以上企业的授信额度,做好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
【助力政府企业融资】 坚持信贷与类信贷并重,充分发挥交行综合化经营优势,整合优化电子银行、现金管理、项目融资、投资银行等渠道和产品,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本外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开展地方政府类项目18个,融资规模333.55亿元。综合运用贷款、ppp等方式,支持道路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助力企业解决债务困难,采取续贷方式化解21户企业债务困难问题。
【助力环保建设】 持续推进绿色信贷工作,加大低碳、循环、生态领域绿色信贷投放,拓展节能减排、节能环保服务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绿色信贷贷款余额326.97亿。其中,绿色一类贷款增加12.7亿元,绿色二类贷款增加30.32亿元,绿色信贷整体发展良好,稳步提升绿色金融业务份额。
【创新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利率市场化、社会融资直接化、大资管全融资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大趋势,继续坚持以投行业务拉动商业银行业务,大力拓展资产池、信托、融资租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及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IPO等债务融资工具。切实发挥交行集团平台优势,通过系统内联合贷款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区外资金,增强支持经济建设及自治区企业的力度。顺应“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推进机构渠道建设,成立主打“自助设备+专属客户经理服务”相结合运营模式普惠型特色网点。有11家普惠网点正式对外营业。
【风险管理】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组建资产保全中心准事业部,实行“1+3+N”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1.76亿元,不良率2.9%。开展“两加强、两遏制”回头看、“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治乱象”等专项治理和总行新“五大领域”深化治理专项行动,通过整章建制、规范流程,有效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全员风险合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信贷、票据、营运、印章、互联网金融等排查,全年未发现重大风险和案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倒逼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 牢固树立“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理念,把持续改善客户体验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价值贡献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严格落实“一区、双录、三公示”各项工作,加大有责投诉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管理机制,落实服务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执行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等消保工作制度的力度,继续执行经营机构负责人轮流到大堂做值班经理的制度,提升服务消保水平。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引进“娇娇”交通银行大堂服务智能机器人,以科技智能手段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内蒙古交通银行智能化服务水平,网点服务质量得到社会赞誉,成功入选“百佳”网点1家、“五星级”网点3家、“四星级”网点2家、优质文明单位2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撰稿人:尹灵枝)
【概况】 交通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以下简称内蒙古交通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大力支持自治区重点产业和重点工程,优选民生保障、消费升级、现代农牧业等领域客户与项目,加大“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等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截至年末,全口径融资余额764亿元,较上年增加20.29亿;表内资产总额419.74亿,较上年增加26.16亿。机构网点总数34个,服务网络覆盖呼包鄂及锡林郭勒、乌海和赤峰地区。
【助力区域经济】 内蒙古交通银行在经营中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围绕自治区“五大基地”产业目标定位,继续把促进能源基地建设、培育以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支持重点,努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战略的能力。支持自治区级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为公路、市政、能源、棚改等重点项目投放46.29亿元。其中公路行业投放22.09亿元,能源行业投放10.45亿元,市政行业投放8.2亿元,农牧业领域投放2.32亿元,民生领域投放3.23亿元。共计储备重点项目74个,金额合计380.46亿。
【助力产业发展】 主动对接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对优质项目、企业加大支持,对符合监管政策、产业前景好、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对伊泰集团等重点企业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积极推进的背景下,维持对以上企业的授信额度,做好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
【助力政府企业融资】 坚持信贷与类信贷并重,充分发挥交行综合化经营优势,整合优化电子银行、现金管理、项目融资、投资银行等渠道和产品,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本外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开展地方政府类项目18个,融资规模333.55亿元。综合运用贷款、ppp等方式,支持道路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房地产、建筑业等行业。助力企业解决债务困难,采取续贷方式化解21户企业债务困难问题。
【助力环保建设】 持续推进绿色信贷工作,加大低碳、循环、生态领域绿色信贷投放,拓展节能减排、节能环保服务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绿色信贷贷款余额326.97亿。其中,绿色一类贷款增加12.7亿元,绿色二类贷款增加30.32亿元,绿色信贷整体发展良好,稳步提升绿色金融业务份额。
【创新金融服务】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利率市场化、社会融资直接化、大资管全融资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大趋势,继续坚持以投行业务拉动商业银行业务,大力拓展资产池、信托、融资租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及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IPO等债务融资工具。切实发挥交行集团平台优势,通过系统内联合贷款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区外资金,增强支持经济建设及自治区企业的力度。顺应“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推进机构渠道建设,成立主打“自助设备+专属客户经理服务”相结合运营模式普惠型特色网点。有11家普惠网点正式对外营业。
【风险管理】 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组建资产保全中心准事业部,实行“1+3+N”风险管理模式,风险管理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1.76亿元,不良率2.9%。开展“两加强、两遏制”回头看、“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治乱象”等专项治理和总行新“五大领域”深化治理专项行动,通过整章建制、规范流程,有效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全员风险合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信贷、票据、营运、印章、互联网金融等排查,全年未发现重大风险和案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倒逼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 牢固树立“一个交行、一个客户”理念,把持续改善客户体验作为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客户价值贡献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严格落实“一区、双录、三公示”各项工作,加大有责投诉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管理机制,落实服务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执行首办负责、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等消保工作制度的力度,继续执行经营机构负责人轮流到大堂做值班经理的制度,提升服务消保水平。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引进“娇娇”交通银行大堂服务智能机器人,以科技智能手段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内蒙古交通银行智能化服务水平,网点服务质量得到社会赞誉,成功入选“百佳”网点1家、“五星级”网点3家、“四星级”网点2家、优质文明单位2家,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撰稿人:尹灵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