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内政发〔2014〕109号2014年9月24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47处),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我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物遗产极为丰富。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物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针对不同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科学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关系,认真做好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努力推动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附件: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内政发〔2014〕109号2014年9月24日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47处),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我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物遗产极为丰富。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文物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宣传和贯彻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针对不同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科学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关系,认真做好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努力推动我区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附件: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