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周强
人大常委会主任:云志刚(蒙古族)
区长:王继平(蒙古族)
政协主席:
人武部长:李远南
政委:赵清天
【概况】玉泉区位于东经111度10分,北纬40度41分,东与赛罕区毗邻,西、南与土左旗接壤,北与回民区相邻,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市辖区,县级建制。玉泉,得名于清朝,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途经此地留下“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1954年6月1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正式把该区命名为“玉泉区”。1966年8月,更名为“向阳区”。1979年,复称玉泉区。玉泉区辖区面积258平方公里,现辖1镇、8个街道办事处(小黑河镇、昭君路街道办事处、长和廊街道办事处、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兴隆巷街道办事处、大南街街道办事处、石东路街道办事处、西菜园街道办事处、鄂尔多斯路街道办事处),50个行政村,49个社区居委会。玉泉区总人口383365人,常住人口267892人。其中:城镇人口162352人;农业人口217097人;汉族人口339353人,占总人口的88.5%;蒙古族33905人,占总人口的8.8%;其他少数民族10107人,占总人口的2.6%。2014年,玉泉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72.12亿元。
【旅游资源】区内古迹众多、召庙林立,既有明代建筑,也有清代建筑,有融合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特别是蒙古族历史与宗教文化创意的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和见证民族团结进步历史的昭君墓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展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塞上老街”和彰显历史繁荣景象的仿明清一条街;有以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背景,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蒙古风情园,还有以提供娱乐、休闲、小憩、嬉水、旅游为一体的呼市规模最大的水利旅游项目草原湿地公园。12月26日,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玉泉区小黑河镇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荣誉称号。此外,对前桃花、后桃花村街景进行了明清仿古改造,西地村已成为首府西南片区的休闲观光旅游示范村,寇家营、新胜等10个示范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宗教】辖内现有基督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道教、汉佛教5种宗教,共有教职人员112人,信教群众约14万人,正式活动场所13处,分布于小黑河镇、昭君路街道办事处、大南街街道办事处、兴隆巷街道办事处、长和廊街道办事处、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
【民主党派】辖内现有民主党派6个,成员总数309人。其中,民革玉泉区总支有成员43人,民盟玉泉区总支有成员68人,民建玉泉区委员会有成员30人,民进玉泉区总支有成员50人,农工党玉泉区总支有成员78人,九三学社玉泉区支社有成员40人。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可比价)。蒙昆烟草、金宇生物、阜丰科技等支柱企业共实现产值63.8亿元。2014年,实施的工业重点项目共12项。其中:新建项目1项(佰特利线缆项目),续建项目5项(联百联千项目、青山蒙杰项目、雪绒花羊绒项目、明远食品项目、呼阀科技项目)。11月3日,玉泉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恒泰盛都D栋商业楼18楼隆重举行园区启动仪式,标志着玉泉区全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自治区商务厅、发改委,呼和浩特市政府和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内电子商务业界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产业园启动仪式。
【农牧业】全区耕地面积126630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可开发宜草宜林荒地较多,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乌兰巴图村蔬菜基地高效日光温室达1500亩,该区域已成为玉泉区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有效整合南台什、茂林太等村的土地资源,完成3000亩露地蔬菜种植任务。年内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9万吨。
【服务业】“黄金商业圈”成效初显。14个支撑性项目累计投资113.9亿元,完成建设约276万平方米,产业集聚效应和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两街”建设快速推进。累积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大召广场路面翻新和财神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大召景区停车场投入使用。“两带”建设实现新提升。“黄金旅游带”建设稳步推进。投入近3161万元完成了蓝色故乡、昭君西苑等旅游项目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召区块申报4A级景区工作已全面展开,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三河”改造扎实推进。小黑河景观河道净化、绿化等后续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滨河景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昭君路跨小黑河立交桥及滨河南、北路交汇处全部贯通并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形成了东西贯通的绿色景观长廊。
【教育】辖内玉泉区教育局星辰幼儿园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评为“优秀民办幼儿园”,明德学校被内蒙古教育厅评为“自治区民办示范校”,六中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评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玉泉区教育局校外教育中心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评为“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5月,玉泉区与优质高校联合办学,投资5.1亿元,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式开工建设。
【城市建设】东甲兰、姜家营、田家营等19个村全年共改造农村危房239户,硬化街巷55公里。重点实施范家营、五里营等14个城中村和亚辰海派广场、富康小区等9个棚户区改造,重点完成香林郡、天福广场等28个项目的回迁安置房建设任务。完成征收面积28.1万平方米、涉及1800户,建设回迁安置房104.5万平方米。以出城口、快速路、市政道路(桥梁)征拆建设为重点,道路、桥梁征收面积累计达到47万平方米。209国道(玉泉区政府至昭君博物院段5公里)出城口道路两侧征拆工作全部完成,103省道出城口、鄂尔多斯西街西出城口征拆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完成石南路、世纪十九路等8条市政道路和水厂路等4条小街巷的改造建设。
【民生建设】全年社保、救助、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08%。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60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社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全年新建、改建社区服务中心10个,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救助标准,全年累计发放低保、救灾、救助等民政资金共计6033.5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摇号配租公租房1316套,588套廉租房达到交付使用条件,辖区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领导名录】
区委书记:周强
人大常委会主任:云志刚(蒙古族)
区长:王继平(蒙古族)
政协主席:
人武部长:李远南
政委:赵清天
【概况】玉泉区位于东经111度10分,北纬40度41分,东与赛罕区毗邻,西、南与土左旗接壤,北与回民区相邻,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的一个市辖区,县级建制。玉泉,得名于清朝,康熙皇帝西征噶尔丹,途经此地留下“御马刨泉”的美丽传说。1954年6月1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正式把该区命名为“玉泉区”。1966年8月,更名为“向阳区”。1979年,复称玉泉区。玉泉区辖区面积258平方公里,现辖1镇、8个街道办事处(小黑河镇、昭君路街道办事处、长和廊街道办事处、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兴隆巷街道办事处、大南街街道办事处、石东路街道办事处、西菜园街道办事处、鄂尔多斯路街道办事处),50个行政村,49个社区居委会。玉泉区总人口383365人,常住人口267892人。其中:城镇人口162352人;农业人口217097人;汉族人口339353人,占总人口的88.5%;蒙古族33905人,占总人口的8.8%;其他少数民族10107人,占总人口的2.6%。2014年,玉泉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72.12亿元。
【旅游资源】区内古迹众多、召庙林立,既有明代建筑,也有清代建筑,有融合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特别是蒙古族历史与宗教文化创意的大召、席力图召、五塔寺和见证民族团结进步历史的昭君墓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展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塞上老街”和彰显历史繁荣景象的仿明清一条街;有以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为背景,集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蒙古风情园,还有以提供娱乐、休闲、小憩、嬉水、旅游为一体的呼市规模最大的水利旅游项目草原湿地公园。12月26日,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玉泉区小黑河镇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荣誉称号。此外,对前桃花、后桃花村街景进行了明清仿古改造,西地村已成为首府西南片区的休闲观光旅游示范村,寇家营、新胜等10个示范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宗教】辖内现有基督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道教、汉佛教5种宗教,共有教职人员112人,信教群众约14万人,正式活动场所13处,分布于小黑河镇、昭君路街道办事处、大南街街道办事处、兴隆巷街道办事处、长和廊街道办事处、小召前街街道办事处。
【民主党派】辖内现有民主党派6个,成员总数309人。其中,民革玉泉区总支有成员43人,民盟玉泉区总支有成员68人,民建玉泉区委员会有成员30人,民进玉泉区总支有成员50人,农工党玉泉区总支有成员78人,九三学社玉泉区支社有成员40人。
【工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可比价)。蒙昆烟草、金宇生物、阜丰科技等支柱企业共实现产值63.8亿元。2014年,实施的工业重点项目共12项。其中:新建项目1项(佰特利线缆项目),续建项目5项(联百联千项目、青山蒙杰项目、雪绒花羊绒项目、明远食品项目、呼阀科技项目)。11月3日,玉泉电子商务产业园在恒泰盛都D栋商业楼18楼隆重举行园区启动仪式,标志着玉泉区全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自治区商务厅、发改委,呼和浩特市政府和市、区两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国内电子商务业界众多专家学者出席产业园启动仪式。
【农牧业】全区耕地面积126630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可开发宜草宜林荒地较多,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乌兰巴图村蔬菜基地高效日光温室达1500亩,该区域已成为玉泉区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有效整合南台什、茂林太等村的土地资源,完成3000亩露地蔬菜种植任务。年内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7.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9万吨。
【服务业】“黄金商业圈”成效初显。14个支撑性项目累计投资113.9亿元,完成建设约276万平方米,产业集聚效应和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两街”建设快速推进。累积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大召广场路面翻新和财神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大召景区停车场投入使用。“两带”建设实现新提升。“黄金旅游带”建设稳步推进。投入近3161万元完成了蓝色故乡、昭君西苑等旅游项目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召区块申报4A级景区工作已全面展开,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三河”改造扎实推进。小黑河景观河道净化、绿化等后续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滨河景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昭君路跨小黑河立交桥及滨河南、北路交汇处全部贯通并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形成了东西贯通的绿色景观长廊。
【教育】辖内玉泉区教育局星辰幼儿园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评为“优秀民办幼儿园”,明德学校被内蒙古教育厅评为“自治区民办示范校”,六中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教育厅评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玉泉区教育局校外教育中心被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评为“第二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5月,玉泉区与优质高校联合办学,投资5.1亿元,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的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式开工建设。
【城市建设】东甲兰、姜家营、田家营等19个村全年共改造农村危房239户,硬化街巷55公里。重点实施范家营、五里营等14个城中村和亚辰海派广场、富康小区等9个棚户区改造,重点完成香林郡、天福广场等28个项目的回迁安置房建设任务。完成征收面积28.1万平方米、涉及1800户,建设回迁安置房104.5万平方米。以出城口、快速路、市政道路(桥梁)征拆建设为重点,道路、桥梁征收面积累计达到47万平方米。209国道(玉泉区政府至昭君博物院段5公里)出城口道路两侧征拆工作全部完成,103省道出城口、鄂尔多斯西街西出城口征拆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同时,完成石南路、世纪十九路等8条市政道路和水厂路等4条小街巷的改造建设。
【民生建设】全年社保、救助、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3.08%。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60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社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全年新建、改建社区服务中心10个,总面积达22000平方米。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等救助标准,全年累计发放低保、救灾、救助等民政资金共计6033.5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推进。摇号配租公租房1316套,588套廉租房达到交付使用条件,辖区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切实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