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平(满族)
县长: ***(蒙古族)
政协主席:塔娜(女 蒙古族)
武装部长:陈文胜
政委:王海滨(3月任职)
【概况】托克托县(简称托县)隶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处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开发区”腹地,全县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辖5个镇、1个黄河湿地管委会、13个居民委员会、120个村委会,黄河流经县域37.5公里。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25个民族,总人口20万人。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42亿元,同比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9∶71.6∶1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9亿元,同比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3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11.7%。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8091元,同比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1849元,同比增长10.6%。在2014年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托县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四十七位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7位。
【农业】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亩,粮食产量达25.4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农牧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露地蔬菜完成种植5183亩,设施蔬菜基地建成温棚1963栋;基本完成2处10000头、1处5000头奶牛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奶牛3195头;全年新种植苜蓿2.3万亩;瑞沃葡萄酒庄园完成葡萄栽植2000多亩。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4亿元,在42个村认真实施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56家,稳居全市第一。云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被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进,编制完成20个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减贫人口2200人。支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全年发放农村困难群体煤补1734万元、良种补贴968万元、粮食直补26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12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842万元、各类物化补贴66万元。种植业投保面积77万亩,赔付保金1300万元。
【畜牧业】全县牲畜总头数53.1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10.1万头、羊存栏39.6万只、生猪存栏3.1万口。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家畜品种改良步伐加快,良种化覆盖率达到93%以上。养殖业完成奶牛投保3.8万头,赔付保金192万元。
【水利】投资1.37亿元,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村级管网改造和南山生态治理等一大批工程,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600余座(处),新打配套机电井84眼,洗挖衬砌渠道71.4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0.5万亩,解决了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600万元,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防汛抗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林业】投资3亿多元,完成重点区域绿化1.7万亩。其中:公路绿化完成7966亩,厂矿园区绿化完成6260亩,黄河流域绿化完成1600亩,村屯绿化完成604亩,城区绿化完成630亩。实施了天保封山育林1万亩工程。组织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栽植树苗1.2万株。扎实推进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了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工业】托电五期核准报告获批,三大主机的招标工作已完成,国电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投产,乾华100兆瓦高效农牧业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铝生态工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再生资源16.2万吨铝硅合金技改项目全面运行,蒙丰特钢炼钢生产线部分试生产,东亚铝业30万吨铝水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开始设备安装调试,广银铝业50万吨铝产品深加工项目7、8号熔铸炉已投入生产。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豪邦隔热材料硅酸钙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福建日盛4A沸石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强盛硅钙渣和粉煤灰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内蒙古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挂牌成立。生物制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金达威药业DHA喷雾干燥项目、神舟生物办公楼及服务中心、中牧药业黄霉素生产线技改项目、开盛生物二期土霉素钙盐技改和实验室项目基本完成。
【城镇建设】按照打造首府一流卫星城镇的目标,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完善了城市总规,编制完成了东区城市设计补充规划,城镇发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城镇道路框架全面拉开,投资4.4亿元,新建、续建东胜大街、通达路、健康路等8条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不断完善,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辆,新开通了3路公交线路,并开通了免费公交线路。投资近1亿元,新建云中文化休闲体验园,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东胜文化游园,开工建设了体育场北广场。投资5400万元,完成房屋征收233户,征收总面积9.5万平方米。积极吸引社会资金35亿元,新建、续建2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面积93万平方米。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了城区美化亮化工程,扎实推进了西北出城口、北出城口、黄河大街、南坪商业街、云中路和平安路街景整治工作。加大城镇综合管理力度,清理各类违法建筑2万多平方米、违法占地60余亩。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工作,复垦面积达230公顷。认真落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政策,建设了3个耕地储备库,总规模6000亩。
【旅游业】编制完成了黄河湿地旅游规划、黄河湿地旅游区东片区控规。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神泉景区二期沙漠观光小火车、演艺大厅和大漠奇石馆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广宁寺七大主体建筑建设完成,云中工业观光旅游园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农家乐新增2户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2014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666万元。
【服务业】大盛魁商场开业运营,万兴广场主体完工,正荣商业项目1号楼建设完成,全县大中型商业网点逐步完善。现代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呼市第五粮库主体完工,嘉和煤炭物流综合园区完成3条道路建设和18栋商业楼主体工程,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新型服务业逐步兴起,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农业文化展示区、农耕生活体验区、蔬菜规模种检区已完工,正隆谷物主食示范园车间主体已建成。
【科技】全年组织科技培训5.4万人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45个(项),录用了市级科技特派员49名,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自治区研发中心1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内蒙古固废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自治区试点,“生物发酵特色产业基地”称号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复核,自治区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成功。
【教育】托克托县一中校舍加固改造和托民中塑胶操场建设全面完成,启航学校、燕山营子幼儿园、伍什家幼儿园投入使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托克托县一中“学教练121”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成功举办,托克托县二中“导学互动、高效课堂研究”课题通过验收,三中、民中、二中“双师教学”在线课堂模式与中国人大附中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建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托克托实验中学,成立了呼市第一所农村少年军校,创建了少先队“李裕智中队”。启动实施“名师工程”,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居全市农业旗县之首。
【文化】积极开展了内蒙古首届沿黄6盟市19旗县区书画家联谊笔会、托克托老照片展、书画剪纸摄影展和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下乡惠民演出260场,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380场,建立流动惠民图书室16个。现代大型历史剧《君子津》、图书《双河奔流》、舞蹈《家乡的小河》获得呼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君子津》荣获全区二人台剧目创作一等奖和剧目二等奖。海生不浪文化遗址、黑城遗址被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托克托面塑》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并建立了非遗“托克托面塑”传承基地和“托克托剪纸”传习所。
【卫生】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20个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不断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6000万元,参合率达到98%。着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力推广就医“一卡(证)通”,全面实行普通门诊统筹与慢性病门诊报销制度。扎实开展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体育】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建立全民健身站13个,对全县400名19~69岁的人群进行了国民体质测试;举办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自行车等体育赛事20场(次);组织参加了全球华人羽毛球比赛、全国百城健身气功集中交流展示等活动;深入开展了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社会保障】全年发放70周岁以上敬老金1611万元、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403万元。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970人,新增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421人,共发放低保金6200万元。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孤儿供养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金、“三民”人员补助金共520万元。继续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统人数逐年增加。全年发放义务教育阶段“五免一补”资金2520万元、普高和中职“两免一补”资金1500万元、低保和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金744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年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59起,涉及农民工2394人,涉及金额2765万元。
【领导名录】
人大常委会主任:贾平(满族)
县长: ***(蒙古族)
政协主席:塔娜(女 蒙古族)
武装部长:陈文胜
政委:王海滨(3月任职)
【概况】托克托县(简称托县)隶属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首府呼和浩特市,位于自治区中部、阴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处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开发区”腹地,全县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辖5个镇、1个黄河湿地管委会、13个居民委员会、120个村委会,黄河流经县域37.5公里。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等25个民族,总人口20万人。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42亿元,同比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9∶71.6∶1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1.19亿元,同比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3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11.7%。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8091元,同比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1849元,同比增长10.6%。在2014年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托县位列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第四十七位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7位。
【农业】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8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9万亩,粮食产量达25.4万吨,实现“十一连增”。农牧业重点工作稳步推进,露地蔬菜完成种植5183亩,设施蔬菜基地建成温棚1963栋;基本完成2处10000头、1处5000头奶牛牧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奶牛3195头;全年新种植苜蓿2.3万亩;瑞沃葡萄酒庄园完成葡萄栽植2000多亩。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4亿元,在42个村认真实施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至56家,稳居全市第一。云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被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扶贫开发工作积极推进,编制完成20个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减贫人口2200人。支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全年发放农村困难群体煤补1734万元、良种补贴968万元、粮食直补26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4124万元、农机购置补贴842万元、各类物化补贴66万元。种植业投保面积77万亩,赔付保金1300万元。
【畜牧业】全县牲畜总头数53.1万头(只),其中奶牛存栏10.1万头、羊存栏39.6万只、生猪存栏3.1万口。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家畜品种改良步伐加快,良种化覆盖率达到93%以上。养殖业完成奶牛投保3.8万头,赔付保金192万元。
【水利】投资1.37亿元,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村级管网改造和南山生态治理等一大批工程,累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600余座(处),新打配套机电井84眼,洗挖衬砌渠道71.4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8万亩、水土保持治理面积0.5万亩,解决了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600万元,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项目,防汛抗洪能力进一步增强。
【林业】投资3亿多元,完成重点区域绿化1.7万亩。其中:公路绿化完成7966亩,厂矿园区绿化完成6260亩,黄河流域绿化完成1600亩,村屯绿化完成604亩,城区绿化完成630亩。实施了天保封山育林1万亩工程。组织开展了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栽植树苗1.2万株。扎实推进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了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工业】托电五期核准报告获批,三大主机的招标工作已完成,国电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全面投产,乾华100兆瓦高效农牧业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铝生态工业园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再生资源16.2万吨铝硅合金技改项目全面运行,蒙丰特钢炼钢生产线部分试生产,东亚铝业30万吨铝水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开始设备安装调试,广银铝业50万吨铝产品深加工项目7、8号熔铸炉已投入生产。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豪邦隔热材料硅酸钙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福建日盛4A沸石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强盛硅钙渣和粉煤灰利用项目已建成投产,内蒙古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挂牌成立。生物制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金达威药业DHA喷雾干燥项目、神舟生物办公楼及服务中心、中牧药业黄霉素生产线技改项目、开盛生物二期土霉素钙盐技改和实验室项目基本完成。
【城镇建设】按照打造首府一流卫星城镇的目标,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完善了城市总规,编制完成了东区城市设计补充规划,城镇发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城镇道路框架全面拉开,投资4.4亿元,新建、续建东胜大街、通达路、健康路等8条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不断完善,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辆,新开通了3路公交线路,并开通了免费公交线路。投资近1亿元,新建云中文化休闲体验园,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东胜文化游园,开工建设了体育场北广场。投资5400万元,完成房屋征收233户,征收总面积9.5万平方米。积极吸引社会资金35亿元,新建、续建2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工面积93万平方米。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了城区美化亮化工程,扎实推进了西北出城口、北出城口、黄河大街、南坪商业街、云中路和平安路街景整治工作。加大城镇综合管理力度,清理各类违法建筑2万多平方米、违法占地60余亩。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工作,复垦面积达230公顷。认真落实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政策,建设了3个耕地储备库,总规模6000亩。
【旅游业】编制完成了黄河湿地旅游规划、黄河湿地旅游区东片区控规。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神泉景区二期沙漠观光小火车、演艺大厅和大漠奇石馆等建成并投入使用,广宁寺七大主体建筑建设完成,云中工业观光旅游园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农家乐新增2户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2014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666万元。
【服务业】大盛魁商场开业运营,万兴广场主体完工,正荣商业项目1号楼建设完成,全县大中型商业网点逐步完善。现代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呼市第五粮库主体完工,嘉和煤炭物流综合园区完成3条道路建设和18栋商业楼主体工程,绿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新型服务业逐步兴起,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农业文化展示区、农耕生活体验区、蔬菜规模种检区已完工,正隆谷物主食示范园车间主体已建成。
【科技】全年组织科技培训5.4万人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45个(项),录用了市级科技特派员49名,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博士后工作站1个、自治区研发中心1个、市级研发中心3个。内蒙古固废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为自治区试点,“生物发酵特色产业基地”称号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复核,自治区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申报成功。
【教育】托克托县一中校舍加固改造和托民中塑胶操场建设全面完成,启航学校、燕山营子幼儿园、伍什家幼儿园投入使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展开,托克托县一中“学教练121”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成功举办,托克托县二中“导学互动、高效课堂研究”课题通过验收,三中、民中、二中“双师教学”在线课堂模式与中国人大附中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建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托克托实验中学,成立了呼市第一所农村少年军校,创建了少先队“李裕智中队”。启动实施“名师工程”,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居全市农业旗县之首。
【文化】积极开展了内蒙古首届沿黄6盟市19旗县区书画家联谊笔会、托克托老照片展、书画剪纸摄影展和广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下乡惠民演出260场,放映农村数字电影1380场,建立流动惠民图书室16个。现代大型历史剧《君子津》、图书《双河奔流》、舞蹈《家乡的小河》获得呼市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君子津》荣获全区二人台剧目创作一等奖和剧目二等奖。海生不浪文化遗址、黑城遗址被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托克托面塑》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并建立了非遗“托克托面塑”传承基地和“托克托剪纸”传习所。
【卫生】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县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20个一体化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不断扩大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6000万元,参合率达到98%。着力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力推广就医“一卡(证)通”,全面实行普通门诊统筹与慢性病门诊报销制度。扎实开展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体育】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建立全民健身站13个,对全县400名19~69岁的人群进行了国民体质测试;举办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自行车等体育赛事20场(次);组织参加了全球华人羽毛球比赛、全国百城健身气功集中交流展示等活动;深入开展了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
【社会保障】全年发放70周岁以上敬老金1611万元、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403万元。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970人,新增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2421人,共发放低保金6200万元。全年发放五保供养金、孤儿供养金、城镇“三无”人员供养金、“三民”人员补助金共520万元。继续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统人数逐年增加。全年发放义务教育阶段“五免一补”资金2520万元、普高和中职“两免一补”资金1500万元、低保和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金744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全年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59起,涉及农民工2394人,涉及金额27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