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朱炳文
党委副书记 校长:陈国庆(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李延俊
副校长:王贵印(10月离任)张吉维 班士良(蒙古族) 铁勇(鄂温克族)
纪委书记:李秀良(蒙古族 1月任职)
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蒙古族 7月任职)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海
艺术学院院长:李玉林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柴金义
【概况】全校教职工276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770人;全日制在校生286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7人、硕士研究生4420人、本科生19808人、预科生246人、专科生2159人、留学生584人、中专生964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1396人。2014年,学校共招生93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1人、硕士研究生1553人、本科生5042人、专科生648人、成人本专科生2028人),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422人。全年共授予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2005人、学士学位6021人(包括双学士学位1306人)。
学校设有3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国家(部)级8个;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此外还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1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高职)专业;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文史哲、化学)。
学校现由校本部、艺术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学院、满洲里学院构成,共设有23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另设有1个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2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15万册。
【党建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委对照整改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落实整改措施,并按照上级要求于2014年5月组织进行了“回头看”工作,迎接了自治区督查组对内蒙古大学“两方案一计划”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目前,“两方案一计划”提出的整改任务已基本落实,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在全区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整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学校党委作了典型发言。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全校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自治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国和全区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提升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年召开13次党委会,对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定。继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任4名处级干部。
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学生党员936名、教工党员8名。建立基层党支部数据库,实现对党支部指导常态化。
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以及廉政教育谈话制度,与学校各二级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约谈、提醒、诫勉谈话41人次。加大信访举报处理和查办案件力度,处理信访举报案件38件和交办件6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全面加强了统一战线、离退休人员、工会、共青团和维护稳定等工作。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投入21715万元(其中,党中央财政18000万元,地方财政2700万元,学校自筹1015万元)按计划推进了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和教学建设与改革、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公共服务体系、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5大类32个二级项目66个三级项目的实施。
【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大力实施工才强校战略,投入1500万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新增高层次人才68人(其中,引进43人,培养25人);另有9名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校本部教学科研人员中博士比例由2013年的54.3%提高到58.4%。通过公开招聘,补充了27名教辅和管理岗位人员。“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团队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新增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全年有1人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3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分别有1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2人获得2013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杰出人才奖”。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和服务工作,引进10名博士后进站工作,5名在站博士后完成研究工作出站。
【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召开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今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路。投入2950万元,建设15个教学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投入820万元,用于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制定出台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自治区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重点建设专业3个、精品课程7门、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坛新秀奖获得者1人。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坚持本科生精细化培养,投入259.3万元,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50项、校级项目298项,本科生参与面达到41.23%。2项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3个本科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新增2个双学士学位专业。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以及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编制发布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艺术和社会工作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审核。完成公路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自主设置工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6人。深化科教结合、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投入216万元实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91项。投入300万元建设通信与控制研究生专业能力实践基地。获批计算机技术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办法。6篇博士论文和23篇硕士论文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位论文,1篇论文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会年会”征文特等奖。编制发布了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民族高等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双语教育,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加强民族预科班管理,提高外语水平,提升培养质量。加强蒙古文教材建设,有6部教材被批准为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立项教材。
来华留学生教育完成2014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加强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第二语言教学背景下蒙俄留学生文化导入研究”获批自治区来华留学教育重大改革和发展研究项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完成继续教育各项教学工作,保证继续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合作,拓展了非学历教育办学领域与规模。
艺术教育继续坚持教学、科研、创作、展演四位一体办学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艺术研究出成果、创作表演出精品。《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金奖,《九曲黄河》获得全国第十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全国最高奖”。
体育工作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竞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不断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做好足球特长生招生录取工作,积极筹备申办足球特色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科学研究】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767项,获准项目388项,获准科研经费12935.5万元,到账科研经费10327.9万元,到账科研经费连续5年超亿元。有546篇论文被SCI、EI、CPCI-S收录,118篇论文被SSCI、CS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87部。贯彻落实“2011计划”,加强了“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被自治区再次推荐申报国家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成立“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促进协同创新项目平台与产业融合发展。做好“草食家畜繁殖育种与草畜界面重点实验室”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获批3个自治区重点科研平台。推进产学研用融合,与澳大利亚和自治区相关企业合作成立生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与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政府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2项成果授权发明专利,5项成果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各有1项成果获得首届国家民族医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1项合作完成成果获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有15份研究报告被自治区党政部门采纳。合作成立“内蒙古廉政研究中心”和“内蒙古文化遗产中心”。
【交流合作】对外交流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蒙古国科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和国立教育大学5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使合作单位达86所。规范孔子学院管理,完成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的选拔推荐工作。新聘和延聘14名外籍教师,完善外教服务管理。组织开展“内蒙古大学德国卓越名校硕士预备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2014年度资助出国留学人员”、本科生和研究生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以及赴亚欧美22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推荐申报与选派工作。完成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环境科学专业2+2项目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互认工作。首次接收台湾大学进修生,选派28名学生赴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世新大学和义守大学进行访问交流。
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办好鄂尔多斯学院、满洲里学院和创业学院,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续签合作办学协议,与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通辽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援助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协议。做好校友会工作。筹备成立内蒙古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学生工作】规范学生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为5437名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档案,为31754人次发放奖助补资金6440.7万元,为2519人办理助学贷款1102.21万元。新设“内蒙古大学求实奖学金”。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服务。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158场,大型招聘会3场。首次面向社会发布《内蒙古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300余项。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国际级奖6项、国家级奖10项、自治区级奖142项。
【制度建设】起草完成《内蒙古大学章程》,上报自治区教育厅申请核准。修订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保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构建了包括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5个专门委员会,以及5个学部委员会、20个教授委员会在内的组织架构。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等制度。召开第七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工会委员会。
【综合管理】人事管理制定实施《工作周志》制度。完成2014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做好各级各类人才工程、专家荣誉、基金奖励人选等选拔推荐和引进人才后续服务工作。调整完善校本部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审核工作,对全校1576名在职教职工档案进行审核,整理档案587卷。
财务管理制定完善了差旅费管理办法等10项财务管理制度,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财务管理服务水平。
国有资产管理新增固定资产10949项,金额14538.79万元。通过组建科技咨询与服务公司,开展了校内专家库的建立、重点实验室相关资质的认定、产业技术型人才的引入和培养等工作。加强资产运营,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审计工作加强对学校财务、基建、采购、科研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全年审计资金涉及14.32亿元。
后勤服务管理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完成北校区照明灯具节能改造、南北校区锅炉房节能改造和部分学生公寓水龙头节水改造工程。编制《内蒙古大学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改造方案》,并向自治区财政厅进行项目申报。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做好师生员工医疗费用报销等工作。
安全保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安全工作的意见》《内蒙古大学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校园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推动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综合防控,投入570万元新建、完善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
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投入2785.8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
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校本部新增图书近19万册,续订中外文数据库51个、新开通数据库16个。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完成数字《甘珠尔》系统研发,补扫1300页。修改CADAL项目电子书200余种。录入期刊数据6150条,全文数据库制作1583篇。整理完成蒙古文数字图书数据6000余种。启动学校照片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工作。完成内蒙古大学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的数据收集和建库工作。
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校园一卡通”项目建设,扩大应用范围、拓展应用功能。做好教育部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工作。校园网出口带宽提升至2.2Gbps。开通并试运行学校内网门户信息平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正常、安全运行。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建成高清多功能课程录制中心。
出版和学报工作出版图书266种,重印、再版图书94种,印制图书930566册。《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五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蒙古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获得教育部科技司“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重要活动】3月23日,内蒙古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澳大利亚农业技术有限公司(AAT)三方合资成立“内蒙古中澳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公安厅厅长 **陪同下来内蒙古大学调研蒙古学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就业情况。
12月12日,内蒙古大学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高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荣誉】内蒙古大学被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教授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任总主编的《内蒙古通史》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学校教授梁希侠主持完成的《创新知识体系的热物理理论课程改革实践与开放共享》和教授李世相主持完成的《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内蒙古大学“IMU剧影响力”话剧季品牌文化活动入选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个示范项目之一。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关爱农牧民工子女七彩雷锋课堂项目入选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
内蒙古大学确精扎布被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予2013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许晋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著名教授林幹先生入选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被评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
【领导名录】
党委书记:朱炳文
党委副书记 校长:陈国庆(蒙古族)
党委副书记:李延俊
副校长:王贵印(10月离任)张吉维 班士良(蒙古族) 铁勇(鄂温克族)
纪委书记:李秀良(蒙古族 1月任职)
副校长:额尔很巴雅尔(蒙古族 7月任职)
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海
艺术学院院长:李玉林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智凭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柴金义
【概况】全校教职工276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770人;全日制在校生2864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7人、硕士研究生4420人、本科生19808人、预科生246人、专科生2159人、留学生584人、中专生964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1396人。2014年,学校共招生93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1人、硕士研究生1553人、本科生5042人、专科生648人、成人本专科生2028人),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学生422人。全年共授予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2005人、学士学位6021人(包括双学士学位1306人)。
学校设有3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国家(部)级8个;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此外还有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1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高职)专业;有蒙古语言文学、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数理学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基地(文史哲、化学)。
学校现由校本部、艺术学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学院、满洲里学院构成,共设有23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另设有1个独立二级学院——创业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2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15万册。
【党建工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委对照整改落实情况,进一步加大整改力度,落实整改措施,并按照上级要求于2014年5月组织进行了“回头看”工作,迎接了自治区督查组对内蒙古大学“两方案一计划”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目前,“两方案一计划”提出的整改任务已基本落实,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在全区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整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学校党委作了典型发言。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全校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自治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全国和全区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提升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年召开13次党委会,对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决定。继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提任4名处级干部。
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学生党员936名、教工党员8名。建立基层党支部数据库,实现对党支部指导常态化。
反腐倡廉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制定实施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实施方案以及廉政教育谈话制度,与学校各二级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约谈、提醒、诫勉谈话41人次。加大信访举报处理和查办案件力度,处理信访举报案件38件和交办件6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师生中深入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全面加强了统一战线、离退休人员、工会、共青团和维护稳定等工作。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投入21715万元(其中,党中央财政18000万元,地方财政2700万元,学校自筹1015万元)按计划推进了学科建设、教学实验平台和教学建设与改革、科研平台和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公共服务体系、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5大类32个二级项目66个三级项目的实施。
【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大力实施工才强校战略,投入1500万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新增高层次人才68人(其中,引进43人,培养25人);另有9名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校本部教学科研人员中博士比例由2013年的54.3%提高到58.4%。通过公开招聘,补充了27名教辅和管理岗位人员。“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4个团队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新增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全年有1人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3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分别有1人入选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2人获得2013年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杰出人才奖”。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和服务工作,引进10名博士后进站工作,5名在站博士后完成研究工作出站。
【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召开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今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路。投入2950万元,建设15个教学实验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投入820万元,用于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制定出台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等多项制度。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国家级视频公开课3门,自治区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重点建设专业3个、精品课程7门、教学团队2个、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教坛新秀奖获得者1人。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坚持本科生精细化培养,投入259.3万元,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50项、校级项目298项,本科生参与面达到41.23%。2项作品入选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3个本科专业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新增2个双学士学位专业。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以及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编制发布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艺术和社会工作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审核。完成公路环境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自主设置工作。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新增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96人。深化科教结合、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投入216万元实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91项。投入300万元建设通信与控制研究生专业能力实践基地。获批计算机技术自治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加强学风建设,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办法。6篇博士论文和23篇硕士论文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学位论文,1篇论文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德育委员会第九届学会年会”征文特等奖。编制发布了2013年度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民族高等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双语教育,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加强民族预科班管理,提高外语水平,提升培养质量。加强蒙古文教材建设,有6部教材被批准为全国大中专院校蒙古文立项教材。
来华留学生教育完成2014年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加强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第二语言教学背景下蒙俄留学生文化导入研究”获批自治区来华留学教育重大改革和发展研究项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加大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验室、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完成继续教育各项教学工作,保证继续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合作,拓展了非学历教育办学领域与规模。
艺术教育继续坚持教学、科研、创作、展演四位一体办学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艺术研究出成果、创作表演出精品。《表演、文本、语境、传承─蒙古族音乐的口传性研究》获得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金奖,《九曲黄河》获得全国第十届刻字艺术作品展“全国最高奖”。
体育工作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与竞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不断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做好足球特长生招生录取工作,积极筹备申办足球特色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科学研究】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767项,获准项目388项,获准科研经费12935.5万元,到账科研经费10327.9万元,到账科研经费连续5年超亿元。有546篇论文被SCI、EI、CPCI-S收录,118篇论文被SSCI、CSSCI收录。出版学术著作87部。贯彻落实“2011计划”,加强了“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蒙古族及北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被自治区再次推荐申报国家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组建成立“内蒙古草原生态畜牧产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促进协同创新项目平台与产业融合发展。做好“草食家畜繁殖育种与草畜界面重点实验室”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获批3个自治区重点科研平台。推进产学研用融合,与澳大利亚和自治区相关企业合作成立生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与锡林郭勒盟、通辽市政府的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2项成果授权发明专利,5项成果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各有1项成果获得首届国家民族医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1项合作完成成果获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有15份研究报告被自治区党政部门采纳。合作成立“内蒙古廉政研究中心”和“内蒙古文化遗产中心”。
【交流合作】对外交流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蒙古国科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和国立教育大学5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使合作单位达86所。规范孔子学院管理,完成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的选拔推荐工作。新聘和延聘14名外籍教师,完善外教服务管理。组织开展“内蒙古大学德国卓越名校硕士预备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2014年度资助出国留学人员”、本科生和研究生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以及赴亚欧美22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推荐申报与选派工作。完成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环境科学专业2+2项目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互认工作。首次接收台湾大学进修生,选派28名学生赴台湾大学、新竹清华大学、世新大学和义守大学进行访问交流。
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办好鄂尔多斯学院、满洲里学院和创业学院,与鄂尔多斯市政府续签合作办学协议,与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通辽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援助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协议。做好校友会工作。筹备成立内蒙古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学生工作】规范学生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内蒙古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为5437名学生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档案,为31754人次发放奖助补资金6440.7万元,为2519人办理助学贷款1102.21万元。新设“内蒙古大学求实奖学金”。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就业创业服务。组织校园专场招聘会158场,大型招聘会3场。首次面向社会发布《内蒙古大学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一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校园文化系列活动300余项。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国际级奖6项、国家级奖10项、自治区级奖142项。
【制度建设】起草完成《内蒙古大学章程》,上报自治区教育厅申请核准。修订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保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构建了包括新一届校学术委员会、5个专门委员会,以及5个学部委员会、20个教授委员会在内的组织架构。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制定出台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等制度。召开第七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教代会执行委员会、工会委员会。
【综合管理】人事管理制定实施《工作周志》制度。完成2014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做好各级各类人才工程、专家荣誉、基金奖励人选等选拔推荐和引进人才后续服务工作。调整完善校本部校内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审核工作,对全校1576名在职教职工档案进行审核,整理档案587卷。
财务管理制定完善了差旅费管理办法等10项财务管理制度,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财务管理服务水平。
国有资产管理新增固定资产10949项,金额14538.79万元。通过组建科技咨询与服务公司,开展了校内专家库的建立、重点实验室相关资质的认定、产业技术型人才的引入和培养等工作。加强资产运营,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审计工作加强对学校财务、基建、采购、科研等重大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全年审计资金涉及14.32亿元。
后勤服务管理深入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完成北校区照明灯具节能改造、南北校区锅炉房节能改造和部分学生公寓水龙头节水改造工程。编制《内蒙古大学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改造方案》,并向自治区财政厅进行项目申报。强化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卫生安全。做好师生员工医疗费用报销等工作。
安全保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安全工作的意见》《内蒙古大学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完善校园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全面推动消防安全精细化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综合防控,投入570万元新建、完善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
基础设施建设学校投入2785.8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
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校本部新增图书近19万册,续订中外文数据库51个、新开通数据库16个。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完成数字《甘珠尔》系统研发,补扫1300页。修改CADAL项目电子书200余种。录入期刊数据6150条,全文数据库制作1583篇。整理完成蒙古文数字图书数据6000余种。启动学校照片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工作。完成内蒙古大学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的数据收集和建库工作。
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校园一卡通”项目建设,扩大应用范围、拓展应用功能。做好教育部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工作。校园网出口带宽提升至2.2Gbps。开通并试运行学校内网门户信息平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正常、安全运行。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建成高清多功能课程录制中心。
出版和学报工作出版图书266种,重印、再版图书94种,印制图书930566册。《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五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蒙古学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4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并获得教育部科技司“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重要活动】3月23日,内蒙古蒙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大学、澳大利亚农业技术有限公司(AAT)三方合资成立“内蒙古中澳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符太增,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公安厅厅长 **陪同下来内蒙古大学调研蒙古学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就业情况。
12月12日,内蒙古大学与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高新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荣誉】内蒙古大学被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教授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任总主编的《内蒙古通史》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学校教授梁希侠主持完成的《创新知识体系的热物理理论课程改革实践与开放共享》和教授李世相主持完成的《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内蒙古大学“IMU剧影响力”话剧季品牌文化活动入选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个示范项目之一。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关爱农牧民工子女七彩雷锋课堂项目入选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项目。
内蒙古大学确精扎布被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授予2013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许晋获得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著名教授林幹先生入选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被评为自治区“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