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卷
【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侯世忠(10月离任)
奇锦玉(10月任职)
院长:董恒宇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志军
党组成员副院长:田蒙绥(满族 10月退休) 张学军
副院长:乌恩(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内蒙古社院)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学院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编辑部和机关党委等6个处室。学院编制49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和行政服务人员26人,教学教辅事业编制23人。2014年底,在职教职工47人,离退休28人。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自治区党委相关要求、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制定了“两方案一计划”,认真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后续整改工作。在思想上强化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守党的纪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行动中坚持以“三严三实”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修养。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整改任务,内蒙古社院“三公”经费有了一定程度缩减,文风会风有了根本转变。与2013年同期相比,发文数量减少15%,公务接待费下降50%。
【培训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年度培训计划,结合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民族地区特点,坚持特色办学,强化培训效果。全年举办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人员、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全区佛教界代表人士、内蒙古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421人。
【科研工作】内蒙古社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继续加大科研工作力度,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2014年,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内蒙古地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一文荣获2014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同时获得2014年度全区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和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特别奖;《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一文获得内蒙古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和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特别奖;《浅议“协商民主”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文荣获内蒙古政协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奖”。完成各类课题7项,圆满完成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课题和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的结项工作,并成功申报了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础性重大课题1项;正式出版了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文集《探索与思考》,出版《敕勒川历史探幽》著作1部。《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汉文版全年发行2000余份,蒙文版发行500余份。
【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建设】
组织学习2014年,内蒙古社院组织学习活动20余次,其中心组学习6次,举办辅导讲座10余次,全院干部职工集体学习5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讨论发言等形式,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次、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区统战部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深化理论学习教育,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深对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打牢了政治理论基础。
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建设着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内蒙古社院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办事情、做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班子成员在开展工作中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履好职、尽好责,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围绕内蒙古社院中心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教职工队伍建设方面,以正规划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强院为着力点,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干部教师队伍。一方面抓紧培养青年教师,鼓励教师上讲台、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培养教学一线的生力军;一方面加强行政人员的培养工作,利用全区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学习大讲堂等途径,着力提高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机关党组织建设强化党要管党意识,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书记亲自抓党建工作,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直接抓党建工作,各党支部书记都承担起抓好党建工作的职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干”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选派党支部书记参加2014年区直机关第一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参加专职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培训,加强了党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利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风党纪和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28项配套规定,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公务接待等规定,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增强了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行政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为学员服务、为培训服务的思想,把为学员提供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作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保证了每一期培训班的顺利进行。由内蒙古社院办公室牵头,积极协调上下、平衡左右、联系内外,保证学院正常运转,组织安排各类会议、活动,认真落实绩效工资改革方案,顺利完成干部人事档案全面集中审核工作,如期完成学院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拓宽外宣渠道,向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及时准确反映内蒙古社院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夯实内宣基础,配合学院重点工作开展橱窗专题宣传,做好学院网站的管理宣传工作。认真做好财务、保密、计生、综治、老干部等工作。
【帮扶工作】内蒙古社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鲜光嘎查的帮扶力度。内蒙古社院领导4次下基层指导扶贫工作,着力破解增收路径和机制创新两个难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0万元,目前已完成7户改造;协调资金购买扶贫小尾寒羊210只作为基础母羊;投入3万元改造老年活动中心,并积极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中华文化学院工作】2014年,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重点以中华文化为载体,开展了多次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学院的社会影响力。积极与自治区组织部联系,把中华文化教学课程纳入全区干部继续教育规划。10月中旬,举办全区干部自主选学课程《国学》班,共培训全区直属机关、事业、企业干部133名,培训班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内蒙古社院正式成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基地。同时,内蒙古社院还与自治区文联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区电视节目主持人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中华文化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侯世忠(10月离任)
奇锦玉(10月任职)
院长:董恒宇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志军
党组成员副院长:田蒙绥(满族 10月退休) 张学军
副院长:乌恩(蒙古族)
【概况】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内蒙古社院)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学院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教研室、总务处、编辑部和机关党委等6个处室。学院编制49人。其中:参照公务员管理和行政服务人员26人,教学教辅事业编制23人。2014年底,在职教职工47人,离退休28人。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自治区党委相关要求、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制定了“两方案一计划”,认真完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后续整改工作。在思想上强化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守党的纪律,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行动中坚持以“三严三实”标准加强自身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修养。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整改任务,内蒙古社院“三公”经费有了一定程度缩减,文风会风有了根本转变。与2013年同期相比,发文数量减少15%,公务接待费下降50%。
【培训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年度培训计划,结合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突出民族地区特点,坚持特色办学,强化培训效果。全年举办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人员、党外县处级领导干部、全区佛教界代表人士、内蒙古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421人。
【科研工作】内蒙古社院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继续加大科研工作力度,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研活动。2014年,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内蒙古地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一文荣获2014年度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同时获得2014年度全区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和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特别奖;《城镇化进程中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一文获得内蒙古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和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特别奖;《浅议“协商民主”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文荣获内蒙古政协庆祝政协成立65周年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优秀论文奖”。完成各类课题7项,圆满完成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课题和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的结项工作,并成功申报了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基础性重大课题1项;正式出版了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文集《探索与思考》,出版《敕勒川历史探幽》著作1部。《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汉文版全年发行2000余份,蒙文版发行500余份。
【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建设】
组织学习2014年,内蒙古社院组织学习活动20余次,其中心组学习6次,举办辅导讲座10余次,全院干部职工集体学习5次。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讨论发言等形式,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次、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区统战部长、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深化理论学习教育,进一步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加深对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打牢了政治理论基础。
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队伍建设着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内蒙古社院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办事情、做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班子成员在开展工作中做到了分工不分家,履好职、尽好责,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围绕内蒙古社院中心工作,脚踏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在教职工队伍建设方面,以正规划建设为目标,以人才强院为着力点,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干部教师队伍。一方面抓紧培养青年教师,鼓励教师上讲台、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培养教学一线的生力军;一方面加强行政人员的培养工作,利用全区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学习大讲堂等途径,着力提高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机关党组织建设强化党要管党意识,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党组书记亲自抓党建工作,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直接抓党建工作,各党支部书记都承担起抓好党建工作的职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干”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深化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工作,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选派党支部书记参加2014年区直机关第一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参加专职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培训,加强了党务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有利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风党纪和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28项配套规定,严格执行办公用房、公务接待等规定,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增强了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行政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为学员服务、为培训服务的思想,把为学员提供优质、高效、文明的服务作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保证了每一期培训班的顺利进行。由内蒙古社院办公室牵头,积极协调上下、平衡左右、联系内外,保证学院正常运转,组织安排各类会议、活动,认真落实绩效工资改革方案,顺利完成干部人事档案全面集中审核工作,如期完成学院机构和人员编制核查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拓宽外宣渠道,向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及时准确反映内蒙古社院工作的新情况、新动态;夯实内宣基础,配合学院重点工作开展橱窗专题宣传,做好学院网站的管理宣传工作。认真做好财务、保密、计生、综治、老干部等工作。
【帮扶工作】内蒙古社院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扶贫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鲜光嘎查的帮扶力度。内蒙古社院领导4次下基层指导扶贫工作,着力破解增收路径和机制创新两个难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0万元,目前已完成7户改造;协调资金购买扶贫小尾寒羊210只作为基础母羊;投入3万元改造老年活动中心,并积极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中华文化学院工作】2014年,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重点以中华文化为载体,开展了多次交流活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学院的社会影响力。积极与自治区组织部联系,把中华文化教学课程纳入全区干部继续教育规划。10月中旬,举办全区干部自主选学课程《国学》班,共培训全区直属机关、事业、企业干部133名,培训班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内蒙古社院正式成为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基地。同时,内蒙古社院还与自治区文联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区电视节目主持人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中华文化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