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 |
马焕龙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张文忠 |
|
市长: |
朱成帮(蒙古族) |
|
政协主席: |
周文峰 |
|
武装部长: |
王积顺 |
|
政委: |
邢德贵 |
【概况】 乌兰浩特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东南部,东与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县毗邻,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接壤,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相连,西、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0′30"~122°47′39",北纬45°41′53"~46°17′48"。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73公里,总面积2 353.5平方公里。
2013年12月,乌兰浩特市的行政区划格局为市下辖4个建制镇,分别为乌兰哈达镇、葛根庙镇、义勒力特镇和太本站镇。11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兴安办事处、和平办事处、胜利办事处、都林办事处、爱国办事处、铁西办事处、五一办事处、城郊办事处、天骄办事处、新城办事处、山水办事处。有39个嘎查,19个村,5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呼和马场、公主陵牧场)。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 361 94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 834万元,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35 346万元,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624 760万元,比上年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9%,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
与上年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0%;衣着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0.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比上涨了3.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77 319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35 278人。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为90 229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4 3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下。
【自然资源】按自然资源分布,地域经济技术条件及土地利用方向,全市大体分3个自然类型区,即:东北部丘陵牧、林、农区;中部丘陵农、牧、副区;西南部丘陵农、林、牧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石灰石、建筑用沙石、砂质粘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储量可观。乌兰浩特市林业用地面积68 113公顷,森林覆盖率26.6%,活立木蓄积824 534立方米,用材林面积13 639公顷。全市林木蓄积量586 736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71.2%。
【农业】种植业方面,201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76 525亩,粮食作物总产量达230 000吨,比上年增长2.2%。
【畜牧业】 2013年,全市家畜存栏总头数为28 0851头(只) ,比上年增加2 592头(只),增长0.9%,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251831(只),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大牲畜存栏54017头,比上年增长1.3%。羊存栏197 814只,比上年增长0.8%。全年肉类产量达12 525吨,全年牛奶产量达111 614吨。
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40 694千瓦,各种拖拉机8 775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74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千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2 958吨,比上年增长0.04%;农村用电量3 56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6%。
【林业】全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4 000亩,义务植树6500亩,“四旁”植树4 000亩,巩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549亩。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29 252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16 908万元,比上年增长6%;工业总体产销衔接趋好,产品销售率达94.87%,比上年上升5.31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6 094万元,比上年增长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房屋建筑竣工进度趋缓,全年竣工面积只有44.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2%。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160 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974 659万元,比上年增长43.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2 753万元,比上年下降27.4%;农村投资完成13 248万元,比上年增长562.4%。
【城镇建设】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0 751万元,比上年增长2.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53 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76 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6%。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各方面投资各有增减,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128 271万元,比上年下降40.1%;办公楼投资完成339万元,比上年下降3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32 456万元,比上年增长29.2%。
【交通邮电通信】全社会公路货运量732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67 269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82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26 290人/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1 0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 453万元;快递业务收入60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5 038万元。全市本地电话用户66 220户;手机用户602 963户;互联网用户64 215户。
【贸易】 全年消费品零售额为869 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777 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91 6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354 570万元,比上年增长4.3%。
【旅游】全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7.8亿元,增长11.4%。
【财政金融保险】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72 403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 427万元,比上年增长5.9%。财政支出302 734万元,比上年下降2.4%。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 793 36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各项贷款余额1 290 316万元,比上年增长48.2%;储蓄存款余额949 158万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9 428元,比上年增长7.8%。
截至2013年末,全市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19户,比上年增加3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5 682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 05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3 626万元。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3 00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支出7 982万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5 021万元。
【科学技术】全市科技经费支出1 416万元,年内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2万人次,培训实用技术12项。全年共申报专利技术4项,专利实施产值900万元,全年共推广区级重点技术10项,推广盟级实用技术20项。
【教育】全市普通中学在校生23 824人,中等职业在校生8 840人,小学在校生19 20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6.9%。全市共有幼儿园及学前班50所,在园幼儿7 872人,其中教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25 06人。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歌舞团1个,文工团1个,拥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文物站2个,历史文化旧址8个;全市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13.3万册,借阅人次15.2万人次。年末全市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93%;电视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机7部,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3%。
【卫生】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88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7个;各类医院13个;卫生院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 410张,卫生技术人员3 439人。
【体育】全市举办综合运动会1次,举办单项比赛2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次,参加活动人数10 000人次。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3.9万人,及格率为96.33%。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 105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参保职工为37 010人;离退休人员为16 095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9 854人,其中:参保职工为45 95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10 913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3 89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 134人,与上年末持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0 564人,比上年末增长3.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41 587人,比上年末增长13.9%。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6 431个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4%(按常住人口计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2 447.61万元,受益16 884人(次)。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0 824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10 515人。年末全市民办养老机构12家,拥有床位700张,年末在院人数560人。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 532.0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平方米
【人口】按计生年度计算,全年出生人口3 051人,人口出生率10.26‰,人口死亡率3.67‰,人口自然增长率6.59‰。年末全市总人口32 3674人,比上年增加2 287人,增长0.7%。
【人民生活】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48 475元,比上年增长13.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 393元,比上年增加1 793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8 442元,比上年增加990元,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1.6%,农村为25.7%。
【领导名录】
市委书记: |
马焕龙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张文忠 |
|
市长: |
朱成帮(蒙古族) |
|
政协主席: |
周文峰 |
|
武装部长: |
王积顺 |
|
政委: |
邢德贵 |
【概况】 乌兰浩特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北部,兴安盟东南部,东与扎赉特旗、吉林省镇赉县毗邻,南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接壤,西南与吉林省洮南市相连,西、北与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地处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与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低山丘陵地貌。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0′30"~122°47′39",北纬45°41′53"~46°17′48"。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73公里,总面积2 353.5平方公里。
2013年12月,乌兰浩特市的行政区划格局为市下辖4个建制镇,分别为乌兰哈达镇、葛根庙镇、义勒力特镇和太本站镇。11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兴安办事处、和平办事处、胜利办事处、都林办事处、爱国办事处、铁西办事处、五一办事处、城郊办事处、天骄办事处、新城办事处、山水办事处。有39个嘎查,19个村,5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包括呼和马场、公主陵牧场)。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 361 940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 834万元,比上年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635 346万元,比上年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624 760万元,比上年增长7.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9%,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
与上年比,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0%;衣着价格上涨6.1%;居住价格上涨0.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与上年比上涨了3.1%。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77 319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35 278人。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为90 229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4 32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4%以下。
【自然资源】按自然资源分布,地域经济技术条件及土地利用方向,全市大体分3个自然类型区,即:东北部丘陵牧、林、农区;中部丘陵农、牧、副区;西南部丘陵农、林、牧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萤石、石灰石、建筑用沙石、砂质粘土;建筑用岩石分布广泛,储量可观。乌兰浩特市林业用地面积68 113公顷,森林覆盖率26.6%,活立木蓄积824 534立方米,用材林面积13 639公顷。全市林木蓄积量586 736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71.2%。
【农业】种植业方面,201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576 525亩,粮食作物总产量达230 000吨,比上年增长2.2%。
【畜牧业】 2013年,全市家畜存栏总头数为28 0851头(只) ,比上年增加2 592头(只),增长0.9%,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251831(只),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大牲畜存栏54017头,比上年增长1.3%。羊存栏197 814只,比上年增长0.8%。全年肉类产量达12 525吨,全年牛奶产量达111 614吨。
年末,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40 694千瓦,各种拖拉机8 775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74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千公顷。化肥施用量(折纯)12 958吨,比上年增长0.04%;农村用电量3 56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6%。
【林业】全年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4 000亩,义务植树6500亩,“四旁”植树4 000亩,巩固退耕还林补植补造549亩。
【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29 252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16 908万元,比上年增长6%;工业总体产销衔接趋好,产品销售率达94.87%,比上年上升5.31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6 094万元,比上年增长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房屋建筑竣工进度趋缓,全年竣工面积只有44.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2%。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160 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974 659万元,比上年增长43.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2 753万元,比上年下降27.4%;农村投资完成13 248万元,比上年增长562.4%。
【城镇建设】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0 751万元,比上年增长2.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53 794万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76 1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6%。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各方面投资各有增减,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完成128 271万元,比上年下降40.1%;办公楼投资完成339万元,比上年下降3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完成32 456万元,比上年增长29.2%。
【交通邮电通信】全社会公路货运量732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67 269吨/公里,公路客运量282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26 290人/公里。全年邮电业务收入41 0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 453万元;快递业务收入608万元;电信业务收入35 038万元。全市本地电话用户66 220户;手机用户602 963户;互联网用户64 215户。
【贸易】 全年消费品零售额为869 5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777 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2%;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为91 633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354 570万元,比上年增长4.3%。
【旅游】全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7.8亿元,增长11.4%。
【财政金融保险】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72 403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 427万元,比上年增长5.9%。财政支出302 734万元,比上年下降2.4%。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 793 36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各项贷款余额1 290 316万元,比上年增长48.2%;储蓄存款余额949 158万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9 428元,比上年增长7.8%。
截至2013年末,全市已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19户,比上年增加3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5 682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 056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3 626万元。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3 003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支出7 982万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5 021万元。
【科学技术】全市科技经费支出1 416万元,年内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2万人次,培训实用技术12项。全年共申报专利技术4项,专利实施产值900万元,全年共推广区级重点技术10项,推广盟级实用技术20项。
【教育】全市普通中学在校生23 824人,中等职业在校生8 840人,小学在校生19 20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86.9%。全市共有幼儿园及学前班50所,在园幼儿7 872人,其中教办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25 06人。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歌舞团1个,文工团1个,拥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文物站2个,历史文化旧址8个;全市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13.3万册,借阅人次15.2万人次。年末全市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调频发射机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93%;电视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发射机7部,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3%。
【卫生】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88个,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7个;各类医院13个;卫生院7个。卫生机构床位数2 410张,卫生技术人员3 439人。
【体育】全市举办综合运动会1次,举办单项比赛20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次,参加活动人数10 000人次。在校学生体育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3.9万人,及格率为96.33%。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3 105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其中:参保职工为37 010人;离退休人员为16 095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9 854人,其中:参保职工为45 957人,其中,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10 913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33 89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 134人,与上年末持平。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20 564人,比上年末增长3.5%。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41 587人,比上年末增长13.9%。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6 431个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4%(按常住人口计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2 447.61万元,受益16 884人(次)。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20 824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10 515人。年末全市民办养老机构12家,拥有床位700张,年末在院人数560人。年末实有房屋建筑面积1 532.0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平方米
【人口】按计生年度计算,全年出生人口3 051人,人口出生率10.26‰,人口死亡率3.67‰,人口自然增长率6.59‰。年末全市总人口32 3674人,比上年增加2 287人,增长0.7%。
【人民生活】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48 475元,比上年增长13.1%;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8 393元,比上年增加1 793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8 442元,比上年增加990元,增长13.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21.6%,农村为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