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商务厅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
孙炜东(蒙古族 12月任职) |
||||
厅长: |
李万忠 |
||||
副厅长: |
宝笑平(女 蒙古族) |
王文杰 |
孟和达来(蒙古族) |
翟友军(6月任职) |
|
纪检组长: |
范忠 |
【概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商务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内设19个处室,行政编制89人(含纪检)。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6名(含口岸办主任1名),副巡视员2名,处级领导职数43名(20正、23副),处级非领导职数22名(调研员11名,副调研员11名),主任科员10名,副主任科员5名,科办员4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075.2亿元,比上年的4 539.5亿元增长11.8%。按地域分,城市4 461.3亿元,乡村613.9亿元。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13 290.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1 003.4亿元。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情况看,限额以上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完成零售额170.7亿元,增长15.6%;汽车类完成零售额411.6亿元,增长1.5%;通信器材类完成零售额10.2亿元,增长0.8%。
【市场秩序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初步建立了全区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的备案和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联合自治区纠风办,对维多利集团、民族集团、王府井百货等大型商贸企业进行了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2013年度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全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举办了食品安全主题日宣传活动。
【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区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到90%,嘎查村覆盖率达到78%。信息化改造农家店5 000个,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综合型助农服务平台。大力扶持大宗农产品标准化冷藏仓储设施和“农超对接”项目建设,对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兰察布等盟市试点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积极壮大流通产业主题,培育形成销售额超过10亿元工业消费品市场5个,流通企业5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2家,交易额亿元以上废旧商品回收龙头企业2家。进一步加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步伐,12家企业完成了升级改造任务。
【流通业发展】积极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物流园区规模显著提升,形成营业额超过百亿元物流园区5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了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申报与认定工作。便民利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通辽相继实施了一批“放心早餐工程”项目。成立了内蒙古家庭服务业协会,开展了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家政从业人员5 000多人次。
【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继续优化市场监测样本企业结构,新增样本企业41家,开通了52个旗县区的“商务预报”。进一步完善自治区储备制度,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本级储备肉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牛羊猪肉、边销茶、食糖、蔬菜承储任务。春节前夕,集中投放党中央及地方储备肉3 300吨。积极推进呼和浩特、包头等地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了酒类流通电子政务试点工作。会同质监、安监、消防等部门对成品油市场进行了认真检查。对自治区茧丝绸行业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自治区以东北地区柞蚕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201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期间,围绕安全消费、绿色消费、品牌消费、网络消费、信用消费和服务消费等专题,协调581家企业开展了促销活动,销售额达到87.5亿元,同比增长18.6%。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119.93亿美元,比上年的112.57亿美元增长6.5%。
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40.95亿美元,比上年的39.72亿美元增长3.1%,占全省(市)国内生产总值16 832.38亿元(相当于2 760.81亿美元)的4.35%;占全国(全省)出口额的0.1%。
进口总额 进口总额78.98亿美元,比上年的72.86亿美元增长8.4%。
出口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出口额5.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9%;工业制成品出口额35.6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7.1%。
进口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进口额40.3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1.1%;工业制成品进口额38.5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8.9%。
出口商品市场 出口商品销往152个国家(地区)。前十大出口市场为蒙古、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泰国、印度、越南、意大利、菲律宾。
进口商品市场 进口商品来自72个国家(地区)。前十大进口市场为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日本、美国 、韩国、新西兰、德国、秘鲁、智利。
边境贸易 进出口额40.29亿美元,比上年的45.12亿美元下降10.7%。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3%。其中,出口额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6%;进口额1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2%。
技术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总额4 119.63万美元,比上年的9 940.46万美元下降58.56%。签订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合同项目9个,比上年减少8个;合同金额4 119.63万美元,比上年的9 940.46万美元下降58.56%;未签订技术出口合同项目。
【利用外资】2013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46.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家,同比下降12.8%。投资主要以设立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投资主要来自香港、美国、毛里求斯、日本和新加坡等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实际投资30.4亿美元,同比增长0.4%,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5.4%。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外商投资总额的51.1%、23.5%、6.9%、6.2%和4.7%。
【对外投资】是年,全区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32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10.24亿美元,同比下降15.86%。中方实际投资额4.96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境外投资上千万美元的项目14个。境外投资国别(地区)主要在俄罗斯、蒙古国、香港、美国、马达加斯加、加纳、丹麦和加拿大。投资领域为:投资管理、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房地产开发、纺织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截至2013年底,全区累计核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275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总额59.34亿美元,累计中方实际投资总额15.15亿美元。
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项目10个,金额10 321美元,比上年的82 453.84美元下降近7倍;完成营业额4 062.42美元,比上年的7 971.57下降近一倍;当年派出劳务人员1 936人次,年末在外3 917人,派往的主要国家为俄罗斯、蒙古国、日本;承包工程的主要项目是建筑施工、矿山开采、地质勘探、农业种植。
【口岸经济】是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6 798.9万吨,同比增长1%。其中:进境货运量4 621万吨,同比下降3.9%;出境货运量1 291.9万吨,同比增长10.4%;转口货运量为886万吨,同比增长17.9%。对俄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3 031.7万吨,同比增长6.9%;对蒙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3 293.2万吨,同比下降5.2%。同期,全区口岸进出境客运量为477.9万人次,同比下降0.3%。进出境交通车辆127万五辆次,同比下降2.5%。
【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5月,自治区在香港成功举办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共签署合作项目14个,涉及投资总额88.77亿美元。
【中国·海拉尔第九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6月30日~7月2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举行,来自俄罗斯、蒙古国、韩国、尼泊尔、巴基斯坦、香港、台湾7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代表团及国内的300多家企业参加展洽活动。展会共设室内外展位600余个,展洽会期间,中俄蒙三方企业家就机场国际货运、农牧机械设备购进、修建农工业加工厂和物流中心等项目进行了洽谈,签订了12项相关合作意向,签约金额达38.6亿人民币。
【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8月20~22日在二连浩特举行,来自中蒙俄三国的376家企业、1 262人参加展洽活动,商品展示区面积达到24 000平方米,共设国际标准展位418个,比上届增加了100个。展出的商品有机械设备、家电、日用品、矿产品、民族工艺品、家具等9类100多个品种。展会共接待客商2万余人,共签订项目合作协议25个,协议资金15.8亿美元。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第113届广交会 4月15日~5月5日在广州举行,期间,内蒙古交易团展位总数265个,参展企业153家,出口成交额1.08亿元,比112届广交会增长6.37%。增长幅度较大的是羊绒企业,成交首位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成交额为800.88万美元,比112届增长32.95%,占内蒙古交易团总成交额的7.44%。
第114届广交会 10月15日~11月4日在广州举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有展位265个,其中品牌展位18个,一般性展位247个,参展企业154家,出口成交额7 436.5美元,比113届成交额下降30.95%。鄂尔多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维信羊绒股份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市众环(集团)有限公司等品牌企业产品成交保持稳定,特别是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额为450.02万美元,占内蒙古交易团总成交额的6.05%,居全区首位。
【自治区商务和口岸工作会议】3月6 日,自治区商务和口岸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办,各盟市分管商务工作的盟市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负责人,有关盟市、旗县分管口岸工作的副旗(市)长、口岸办主任,自治区有关部门代表,口岸联检联运部门代表,商务厅全体干部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自治区商务和口岸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交流了工作经验,总结和部署了全区商务和口岸经济工作。
【第三届中国薯都内蒙古乌兰察布马铃薯集宁展洽会】9月16~17日,由自治区商务厅、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在乌兰察布市共同主办。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展洽会,展洽会设特装展位3个,标准展位27个,对马铃薯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等相关产品与设备进行展览展示。展洽会期间,32家企业代表共签订合作协议18项,供销协议成交马铃薯、蔬菜及加工产品43.8万吨,协议金额9.8亿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商务厅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 |
孙炜东(蒙古族 12月任职) |
||||
厅长: |
李万忠 |
||||
副厅长: |
宝笑平(女 蒙古族) |
王文杰 |
孟和达来(蒙古族) |
翟友军(6月任职) |
|
纪检组长: |
范忠 |
【概况】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商务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内设19个处室,行政编制89人(含纪检)。其中,厅长1名,副厅长6名(含口岸办主任1名),副巡视员2名,处级领导职数43名(20正、23副),处级非领导职数22名(调研员11名,副调研员11名),主任科员10名,副主任科员5名,科办员4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3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 075.2亿元,比上年的4 539.5亿元增长11.8%。按地域分,城市4 461.3亿元,乡村613.9亿元。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贸易业13 290.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1 003.4亿元。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情况看,限额以上粮食、食品、饮料、烟酒类完成零售额170.7亿元,增长15.6%;汽车类完成零售额411.6亿元,增长1.5%;通信器材类完成零售额10.2亿元,增长0.8%。
【市场秩序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初步建立了全区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开展了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对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的备案和专项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联合自治区纠风办,对维多利集团、民族集团、王府井百货等大型商贸企业进行了督促检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2013年度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全区商贸流通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举办了食品安全主题日宣传活动。
【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全区农家店乡镇覆盖率达到90%,嘎查村覆盖率达到78%。信息化改造农家店5 000个,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综合型助农服务平台。大力扶持大宗农产品标准化冷藏仓储设施和“农超对接”项目建设,对呼和浩特、包头、赤峰、乌兰察布等盟市试点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积极壮大流通产业主题,培育形成销售额超过10亿元工业消费品市场5个,流通企业5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2家,交易额亿元以上废旧商品回收龙头企业2家。进一步加快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步伐,12家企业完成了升级改造任务。
【流通业发展】积极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物流园区规模显著提升,形成营业额超过百亿元物流园区5家。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展了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申报与认定工作。便民利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通辽相继实施了一批“放心早餐工程”项目。成立了内蒙古家庭服务业协会,开展了家政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家政从业人员5 000多人次。
【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继续优化市场监测样本企业结构,新增样本企业41家,开通了52个旗县区的“商务预报”。进一步完善自治区储备制度,会同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本级储备肉管理暂行办法》,完成了牛羊猪肉、边销茶、食糖、蔬菜承储任务。春节前夕,集中投放党中央及地方储备肉3 300吨。积极推进呼和浩特、包头等地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了酒类流通电子政务试点工作。会同质监、安监、消防等部门对成品油市场进行了认真检查。对自治区茧丝绸行业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自治区以东北地区柞蚕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201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期间,围绕安全消费、绿色消费、品牌消费、网络消费、信用消费和服务消费等专题,协调581家企业开展了促销活动,销售额达到87.5亿元,同比增长18.6%。
【对外贸易】
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总额119.93亿美元,比上年的112.57亿美元增长6.5%。
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40.95亿美元,比上年的39.72亿美元增长3.1%,占全省(市)国内生产总值16 832.38亿元(相当于2 760.81亿美元)的4.35%;占全国(全省)出口额的0.1%。
进口总额 进口总额78.98亿美元,比上年的72.86亿美元增长8.4%。
出口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出口额5.2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9%;工业制成品出口额35.6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87.1%。
进口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进口额40.3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1.1%;工业制成品进口额38.5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8.9%。
出口商品市场 出口商品销往152个国家(地区)。前十大出口市场为蒙古、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泰国、印度、越南、意大利、菲律宾。
进口商品市场 进口商品来自72个国家(地区)。前十大进口市场为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日本、美国 、韩国、新西兰、德国、秘鲁、智利。
边境贸易 进出口额40.29亿美元,比上年的45.12亿美元下降10.7%。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63%。其中,出口额1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46%;进口额1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82%。
技术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总额4 119.63万美元,比上年的9 940.46万美元下降58.56%。签订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合同项目9个,比上年减少8个;合同金额4 119.63万美元,比上年的9 940.46万美元下降58.56%;未签订技术出口合同项目。
【利用外资】2013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46.4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家,同比下降12.8%。投资主要以设立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投资主要来自香港、美国、毛里求斯、日本和新加坡等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实际投资30.4亿美元,同比增长0.4%,占全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5.4%。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采矿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占外商投资总额的51.1%、23.5%、6.9%、6.2%和4.7%。
【对外投资】是年,全区新核准境外投资企业32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10.24亿美元,同比下降15.86%。中方实际投资额4.96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境外投资上千万美元的项目14个。境外投资国别(地区)主要在俄罗斯、蒙古国、香港、美国、马达加斯加、加纳、丹麦和加拿大。投资领域为:投资管理、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房地产开发、纺织品加工、生物技术等。截至2013年底,全区累计核准设立境外投资企业275家,累计中方协议投资总额59.34亿美元,累计中方实际投资总额15.15亿美元。
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项目10个,金额10 321美元,比上年的82 453.84美元下降近7倍;完成营业额4 062.42美元,比上年的7 971.57下降近一倍;当年派出劳务人员1 936人次,年末在外3 917人,派往的主要国家为俄罗斯、蒙古国、日本;承包工程的主要项目是建筑施工、矿山开采、地质勘探、农业种植。
【口岸经济】是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6 798.9万吨,同比增长1%。其中:进境货运量4 621万吨,同比下降3.9%;出境货运量1 291.9万吨,同比增长10.4%;转口货运量为886万吨,同比增长17.9%。对俄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3 031.7万吨,同比增长6.9%;对蒙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为3 293.2万吨,同比下降5.2%。同期,全区口岸进出境客运量为477.9万人次,同比下降0.3%。进出境交通车辆127万五辆次,同比下降2.5%。
【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5月,自治区在香港成功举办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共签署合作项目14个,涉及投资总额88.77亿美元。
【中国·海拉尔第九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销会】6月30日~7月2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举行,来自俄罗斯、蒙古国、韩国、尼泊尔、巴基斯坦、香港、台湾7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代表团及国内的300多家企业参加展洽活动。展会共设室内外展位600余个,展洽会期间,中俄蒙三方企业家就机场国际货运、农牧机械设备购进、修建农工业加工厂和物流中心等项目进行了洽谈,签订了12项相关合作意向,签约金额达38.6亿人民币。
【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8月20~22日在二连浩特举行,来自中蒙俄三国的376家企业、1 262人参加展洽活动,商品展示区面积达到24 000平方米,共设国际标准展位418个,比上届增加了100个。展出的商品有机械设备、家电、日用品、矿产品、民族工艺品、家具等9类100多个品种。展会共接待客商2万余人,共签订项目合作协议25个,协议资金15.8亿美元。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第113届广交会 4月15日~5月5日在广州举行,期间,内蒙古交易团展位总数265个,参展企业153家,出口成交额1.08亿元,比112届广交会增长6.37%。增长幅度较大的是羊绒企业,成交首位是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公司,成交额为800.88万美元,比112届增长32.95%,占内蒙古交易团总成交额的7.44%。
第114届广交会 10月15日~11月4日在广州举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共有展位265个,其中品牌展位18个,一般性展位247个,参展企业154家,出口成交额7 436.5美元,比113届成交额下降30.95%。鄂尔多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维信羊绒股份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市众环(集团)有限公司等品牌企业产品成交保持稳定,特别是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额为450.02万美元,占内蒙古交易团总成交额的6.05%,居全区首位。
【自治区商务和口岸工作会议】3月6 日,自治区商务和口岸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举办,各盟市分管商务工作的盟市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负责人,有关盟市、旗县分管口岸工作的副旗(市)长、口岸办主任,自治区有关部门代表,口岸联检联运部门代表,商务厅全体干部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析了自治区商务和口岸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交流了工作经验,总结和部署了全区商务和口岸经济工作。
【第三届中国薯都内蒙古乌兰察布马铃薯集宁展洽会】9月16~17日,由自治区商务厅、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在乌兰察布市共同主办。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展洽会,展洽会设特装展位3个,标准展位27个,对马铃薯生产、种植、加工、仓储等相关产品与设备进行展览展示。展洽会期间,32家企业代表共签订合作协议18项,供销协议成交马铃薯、蔬菜及加工产品43.8万吨,协议金额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