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卷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领导名录】
社长:王东生(12月离任)吉日木图 (蒙古族 12月任职)
【精品图书】2010年,出版社共出版图书627种,1 178千册(其中蒙古文图书182种,261千册);重印再版图书167种。
出版“十一五”规划图书及重点图书《费孝通全集》、《尹湛纳希全集》、《敖鲁古雅风情》、《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等21种。
继续拓展优秀蒙古文图书“60周年回望工程”项目,全面展示优秀蒙古文图书出版成果。在蒙古文图书出版成本不断增高、补贴不足、经费缺口很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证蒙古文图书的出版品种和规模。全年共出版蒙古文图书182种,261千册,较好地满足了蒙古族读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9月,启动第三届蒙古文图书农牧民阅读大接力活动,出版社拿出2万多册、总价值50余万元的图书在全区20个旗县40个苏木乡镇开展活动,受到广大农牧民读者欢迎。《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读书报》、《北方新报》及党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图书出版网、中国新闻网媒体对比等进行了跟踪报道。 由出版社主办主管的潮洛濛杂志社、内蒙古少年报社年内争取到自治区财政的支持,列入财政经费拨款单位。
“农家书屋”、“草原书屋”工程图书出版规模不断扩大。
出版了《蒙医方剂全书》、《蒙古族民间验方500例》(蒙古文)、《农家书屋养殖系列》、《农家书屋种植系列》等“农家书屋”、“草原书屋”工程图书。
调整出书结构,参与市场竞争,策划出版适销对路的图书,拓展图书品种,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陆续出版了《万象文画》(42册)、《世界名著阅读经典》(120册)等畅销图书,从美国、英国、日本、蒙古等国引进版权图书25种,如:《P·G·詹姆斯系列》(10册)、《世界灾难史》等。深受读者欢迎。
提高地方教材发行量,出版社编写的《手工制作指导用书》、《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教材参加自治区地方教材招标工作均中标,幼儿教材通过教育厅审定,发行量有所增加。
2010年,出版社报送国家出版基金申请项目两种,其中《蒙古族古今经典文学大系》(20卷)被列入项目,出版经费已落实。
积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评奖活动,其中,《费孝通全集》报送参加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并获奖。《再走西口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蒙古族》等16部图书获得第25届北方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蒙古女人》等14种图书获“北方13省文艺图书优秀图书奖”。
不断加强图书营销网点建设,丰富营销手段,强化营销措施,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大回款力度。全年蒙汉文图书回款1 117万元。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广大群众认真监督,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期完成1名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发展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确定1人为重点培养对象。有6人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出版界杰出贡献奖”,1人被评为内蒙古新闻出版战线“十大杰出人才”,1人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深化对出版体制改革的认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使广大职工把精力集中到出版工作上,齐心协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实施各项制度,增强竞争实力。2010年出台、修订、实施了多项制度。其中,《汉文图书营销业务员任务定额、跑片及补助规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储运部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及分配办法》等已实施。
【提高管理水平】对各类档案的系统分类、归档,规范档案管理。 完善财务、营销、储运数据联网管理。完成清产核资工作。配合自治区审计厅、财政厅完成对出版社的财务检查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有关部门合作,加强“扫黄打非”力度,全年共查缴盗用出版社名义的非法出版物169种。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申报工作。对社内一批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通过工勤技能技术等级考评的人员进行了内部聘任。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领导名录】
社长:王东生(12月离任)吉日木图 (蒙古族 12月任职)
【精品图书】2010年,出版社共出版图书627种,1 178千册(其中蒙古文图书182种,261千册);重印再版图书167种。
出版“十一五”规划图书及重点图书《费孝通全集》、《尹湛纳希全集》、《敖鲁古雅风情》、《蒙古学百科全书·文学卷》等21种。
继续拓展优秀蒙古文图书“60周年回望工程”项目,全面展示优秀蒙古文图书出版成果。在蒙古文图书出版成本不断增高、补贴不足、经费缺口很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保证蒙古文图书的出版品种和规模。全年共出版蒙古文图书182种,261千册,较好地满足了蒙古族读者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9月,启动第三届蒙古文图书农牧民阅读大接力活动,出版社拿出2万多册、总价值50余万元的图书在全区20个旗县40个苏木乡镇开展活动,受到广大农牧民读者欢迎。《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读书报》、《北方新报》及党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中国图书出版网、中国新闻网媒体对比等进行了跟踪报道。 由出版社主办主管的潮洛濛杂志社、内蒙古少年报社年内争取到自治区财政的支持,列入财政经费拨款单位。
“农家书屋”、“草原书屋”工程图书出版规模不断扩大。
出版了《蒙医方剂全书》、《蒙古族民间验方500例》(蒙古文)、《农家书屋养殖系列》、《农家书屋种植系列》等“农家书屋”、“草原书屋”工程图书。
调整出书结构,参与市场竞争,策划出版适销对路的图书,拓展图书品种,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陆续出版了《万象文画》(42册)、《世界名著阅读经典》(120册)等畅销图书,从美国、英国、日本、蒙古等国引进版权图书25种,如:《P·G·詹姆斯系列》(10册)、《世界灾难史》等。深受读者欢迎。
提高地方教材发行量,出版社编写的《手工制作指导用书》、《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教材参加自治区地方教材招标工作均中标,幼儿教材通过教育厅审定,发行量有所增加。
2010年,出版社报送国家出版基金申请项目两种,其中《蒙古族古今经典文学大系》(20卷)被列入项目,出版经费已落实。
积极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评奖活动,其中,《费孝通全集》报送参加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并获奖。《再走西口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蒙古族》等16部图书获得第25届北方十五省、自治区、直辖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蒙古女人》等14种图书获“北方13省文艺图书优秀图书奖”。
不断加强图书营销网点建设,丰富营销手段,强化营销措施,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大回款力度。全年蒙汉文图书回款1 117万元。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公开承诺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公开承诺,广大群众认真监督,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期完成1名预备党员转正工作,发展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确定1人为重点培养对象。有6人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出版界杰出贡献奖”,1人被评为内蒙古新闻出版战线“十大杰出人才”,1人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深化对出版体制改革的认识,加强对职工的教育,使广大职工把精力集中到出版工作上,齐心协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转变经营理念,建立、健全、实施各项制度,增强竞争实力。2010年出台、修订、实施了多项制度。其中,《汉文图书营销业务员任务定额、跑片及补助规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储运部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及分配办法》等已实施。
【提高管理水平】对各类档案的系统分类、归档,规范档案管理。 完善财务、营销、储运数据联网管理。完成清产核资工作。配合自治区审计厅、财政厅完成对出版社的财务检查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有关部门合作,加强“扫黄打非”力度,全年共查缴盗用出版社名义的非法出版物169种。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申报工作。对社内一批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通过工勤技能技术等级考评的人员进行了内部聘任。